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人物

呂思勉與汪叔良的平淡之交

呂思勉先生晚年曾回憶稱:“予少好為詩,有所作皆書日記中。倭寇入犯,所居成瓦礫,日記存者無幾,詩亦所失過半矣?!?/p>

呂思勉先生晚年曾回憶稱:“予少好為詩,有所作皆書日記中。倭寇入犯,所居成瓦礫,日記存者無幾,詩亦所失過半矣。”[1]據(jù)《呂思勉先生年譜長編》(以下簡稱《呂譜》)記載,1953年呂氏依據(jù)殘存日記,將舊日詩稿抄錄一冊,再加上自己的評語和注釋,送請趙敬謀(元成)、陳研因(協(xié)恭)、汪叔良(厚)教正。[2]后來出版《蒿廬詩稿》時,便將呂氏自評和趙、陳、汪三人的評語錄入原詩后。這三位評者中,趙、陳二人是呂氏早年的詩侶,汪叔良則是在中華書局任職時的同事,均是一生的摯友,其中呂、汪二人的關系較少為人所知。

汪叔良,光緒十三年(1887年)十月十四日出生于江蘇鎮(zhèn)江。其父汪啟為其取名德厚,汪氏后來亦自署汪厚,以茹荼室、梅花簃為齋名,自號茹荼室主、梅嚴遯叟等,筆名有厄生、茹荼等。汪氏六歲開始入塾讀書,1905年入長元吳三縣高等小學堂肄業(yè)。翌年,從朱伯虞習英文,年底考取江蘇優(yōu)級師范學堂。1907年,又考入上海江南制造局兵工學堂。1914年開始一度在上海閔行小學、民立女中等任教,后入中華書局擔任英文校對譯書事,此后一直在滬蘇兩地往返奔波,從事教育事業(yè),同時愛好寫詩、撰文,其筆記、小說、謎語等散見于《新聞報》《新世界》等報刊。1952年,在上海民立中學退休后回蘇。

而1953年呂思勉詩作的整理工作,其中謄抄部分是由汪叔良幫助完成的,正是其退休回籍后不久。呂氏自己說過:“癸巳年七十,乃搜葺寫定之,凡得百一首,寄示叔良,叔良為工書一冊還之。”[3]筆者近日有幸得見汪叔良的部分書信、自定年譜殘稿等,其中有不少與呂氏的往還記錄。其中有一份殘稿,記錄其幫助呂氏抄錄詩稿情況并附有詳細評語一則,全文如下:

癸巳正月,抄錄誠之先生所著古今體詩,自丁未至迄壬辰,凡九十九首,抄成一十八張,每頁二十四行,行廿四字,原缺之字注明原缺。第一張第一行空出一行,以備寫書名。其原稿有抄寫錯誤之字,凡筆畫錯誤,一望而知,為抄寫人之筆誤者,即為改正。

頃讀呂誠之先生和其友敬謀詩,有句云“摩天健羽摧”。敬謀原作為“相思鬢漸摧”。竊以為摧字似嫌勉強,以為應用衰字。憶幼時讀賀知章詩“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當時但知為鬢發(fā)之白之意也,《全唐詩》亦作“鬢毛衰”,而后章燮所注《唐詩三百首》作“鄉(xiāng)音無改鬢毛催”,注催促也,言鬢毛催白,以為催白二字似未妥。又見王堯衢所注《古唐詩合解》則作“鄉(xiāng)音無改鬢毛摧”,注云“鬢毛摧敗,老憊不堪”。俞汝昌所注《唐詩別裁集》亦作“鬢毛摧”,且注云坊本作毛衰,衰乃四支韻,恐是“摧”字之誤,今改正?!度圃姟纷鳌棒W毛衰”,坊刻《唐詩三百首》則根據(jù)《全唐詩》作“衰”,不必改易。賀知章原詩本作“衰”,集韻十灰,衰音催,倉回切。與《論語》“子昆齊衰”之“衰”音義同。

乃知賀知章原詩本作“衰”,其作催、作摧者,及后人以衰老之衰及四支韻非十灰韻,是以改作催謂催促人老,改作摧謂鬢發(fā)摧敗。無論其改作催、改作摧,其注釋總覺支離,不如依《全唐詩》作“衰”,與齊衰之音義同,與回字來同為十灰韻,敬謀詩所以用“摧”字者,殆沿注唐詩者之輕改古詩之誤而誤也。

從這份評語可以看出汪氏抄錄呂氏詩稿之嚴謹,而后面兩段提到的便是《庚申端午客沈陽得敬謀寄詩次韻奉答》一詩,《呂思勉全集》中還附有趙元成原詩,[4]汪氏是就其中“摧”字提出商榷,該評語為現(xiàn)存《蒿廬詩稿》所無,從中可見呂氏與趙元成對于該字的誤用。核對汪氏所舉《唐詩三百首》章燮注本、王堯衢《古唐詩合解》、《唐詩別裁集》俞汝昌注本三種書籍,確實如汪氏所言,將“衰”字誤作“催”或“摧”字。[5]而呂氏的誤用,或許正是因為年幼時熟習這些村塾唐詩選注本,進而沿襲誤用導致。[6]另外,筆者還發(fā)現(xiàn)一封呂思勉先生去世前不久寫給汪叔良的佚信[1] ,也未收錄于《呂思勉全集》和《呂思勉先生年譜長編》,對于了解二人的交往歷程極為重要。該信全文如下:

叔良吾兄:

久未奉候,未審近狀如何?中華事已有消息否?弟此月許困于左眼結膜炎,又直溽暑,不能作事,間又無聊悶損之至。委撰大作詩序,弟文殊不相稱,今日勉成之,別紙錄呈,敬祈斧正。

大作另掛號寄還,愜心處偕以紅筆圈出,中惟《挽嚴畹滋》及《吳人有從軍》兩首,鄙意稍嫌黏懈,如刪之更純粹以精也。序亦偕易數(shù)字,并候卓裁。敬頌吟祺,不具。弟勉頓首。七·卅一。

兄年弟記不甚審,“少予四歲”句疑有誤,乞改正。僅百首之僅字,乃逼近之義(非以為少),唐人詩皆如此用,如韓文言“張巡初入睢陽城中僅萬人”,杜詩“危樓僅百層”是也。《舊唐書》《五代史》中如此用者尤多。

圖1:呂思勉致汪叔良佚信


這封信的關鍵內(nèi)容便是呂思勉為汪叔良詩集作序,從《全集》所收《汪叔良<茹荼室詩>序》及《呂譜》可知,該序作于1957年7月30日,故可知此信應作于同年7月31日。呂氏對于汪詩也提出了不少意見,不過《挽嚴畹滋》及《吳人有從軍》兩首最后在汪氏詩集油印時仍予保留。而這封信還提到呂氏晚年的身體狀況,據(jù)《呂譜》中收錄的日記可知,當時呂氏受困于左眼結膜炎,且已嚴重影響閱讀和寫作,在如此狀況下,還勉力為老友作序校詩,可見二人交情之深厚。雖然據(jù)呂氏日記可知,在此后呂氏仍與他人有書信往來,但這一封是目前所見時間最晚的書信。信中最后部分提到關于唐代“僅”字古今異義的用法是呂氏頗為得意的發(fā)現(xiàn),早在《論大學國文系散文教學之法》一文中也曾說過:“如僅字,我們現(xiàn)在使用之法,是意以為少,唐人使用之法,則意以為多(僅字的意義,乃接近某數(shù),如九百數(shù)十,近乎千,九千數(shù)百,近乎萬是。)我們所使用的,實在是古義,然如韓愈《張中丞傳后序》之‘城中僅萬人’,所使用的亦是唐時俗義,便是其一例。”[7]不過呂氏信中所舉,杜詩“危樓僅百層”一句,查無該句,或是《泊岳陽城下》一詩“江國逾千里,山城僅百層”之筆誤。至于特意交代的原因,原來呂氏在為汪氏詩集所作序言中提到“叔良之詩,一刪訂于戊子,再刪訂于壬辰,至今歲乃寫以相示,僅百首”。

同時,《呂譜》還有兩封1957年汪叔良致呂思勉的書信,可以與此信互證。首先是一封殘信:

誠之吾兄惠鑒:

前月卅一日奉到手示,敬悉一一。本月二日曾肅寸箋計達左右,今又十余日矣。貴恙定已全愈,未知近日起居如何?至深系念。天氣嚴寒,務祈加意珍攝,早占弗藥,而康健勝常,乃私心所朝夕頌祝而未能一日忘者。日昨晤沈瓞民先生,與之閑談,知其與吾兄頗熟識,且云日前其子號子玄者曾往候吾兄,并謂兄前發(fā)舊恙,今當全愈矣。聞之為慰,近日精神如何?乞示及,以慰懸系,曷勝盼禱。弟平生所作詩,雖亦有二三百首,但自覺可存者甚少。然敝帚千金,未忍遽棄。去年夏間曾將歷年舊作,凡有語病者,或自覺有疵謬者,盡刪除之,僅留九十余首,錄為一卷。將以就正于吾兄,乞指其疵謬。自念平生知己,今惟吾兄一人。蓋自甲寅之夏,共事于中華書局,今已四十四年矣。相交之久,相知之深,無如吾兄者矣。如能得兄一言以為序,乃私心欣幸而希望者。倘承允其所請,不勝感激之至。并請稍緩時日,俟(下缺)

《呂譜》中未能斷定該信的具體月日,而結合汪叔良一方的資料,可以大致推測這封殘信的具體寫作時間。首先,從內(nèi)容來看,該信是汪氏向呂氏求序,故應在前引佚信之前,是上半年且在7月之前。第二,而此信開頭提到“前月卅一日”,故這個“前月”只有1、3、5三種可能,同時信中又說“天氣嚴寒”,那么1月的可能性最大。第三,汪叔良留有自訂年譜《梅巖遁叟手訂年譜》一份,其在1957年記道:“正月十五日(1957年2月14日),寄近日所抄之《茹荼室詩稿》,壬辰年春取舊作,刪去三分之一,存九十余首,與呂誠之先生,請為作序?!迸c殘信內(nèi)容完全吻合,信中所言“本月二日”曾尚有一信,此信則又過去“十余日”,那么這個本月應該指的是2月,因此這封殘信的日期即是汪氏年譜所言的1957年2月14日。

這封殘信的內(nèi)容頗為豐富,不僅有詩稿之事,同時又提到了呂氏的病情,此外還追溯了呂、汪二人近半個世紀的交誼。汪氏信中提到沈瓞民并其子沈延國(信中稱號子玄者),也與呂氏交往甚密。[8]最重要的是汪氏在信中稱:“蓋自甲寅(1914年)之夏,共事于中華書局,今已四十四年矣。相交之久,相知之深,無如吾兄者矣?!倍Y合《呂譜》可知,呂氏自1913年7月至1918年秋,由同鄉(xiāng)前輩也是中華書局的創(chuàng)辦人之一的沈頤介紹,任職于中華書局。

另外,《呂譜》還有一封汪叔良致呂思勉的書信[2] ,從內(nèi)容來看,便是緊接著呂氏佚信的回信:

誠之吾兄惠詧:

兩月未通音問,馳系之深,莫可言喻。而竟未能裁寸箋奉候起居者,則以弟病體日益衰憊,不耐握筆寫字,親友故舊,音問斷絕久矣。今晨奉到惠示,并承賜拙詩序文,捧讀之下,欣忭感激,不可以言語形容,弟在今日默念平生舊友,相知之深、相交之久者,惟公一人而耳。弟憶識荊之初,似在甲寅之秋,其時弟年廿八,次年乙卯,則弟年廿九矣。公確長三歲?;貞洉止彩拢褚阉氖暌?。今年自二月以來,賤體日益衰憊,初覺頭暈目眩,繼則引起心臟舊恙,近則每晚足微腫,兩足無力,現(xiàn)方注射微他命B針,半月前似略愈矣。乃近十日中,賤內(nèi)及小孫皆患腸炎發(fā)熱,至今未全愈,舍間人手少,弟雖有病,還要照應兩病人,其苦況可想見矣。近半年中,醫(yī)藥之費,為數(shù)甚大,尤苦未遇良醫(yī),大率皆草草了事,殊可恨也??傊毑〗黄?,其苦有非筆墨所能形容者,莫非命也,順受其正而已,略陳近狀,以告知己,諒公必嘆此人“老來苦”也。專肅以鳴謝熱忱,敬頌道綏,并頌譚福。

弟厚頓首,八月一日。

倘承時賜教益,以慰弟病中離索,不勝感激之至。

圖2:汪叔良致呂思勉書信


由此信可知,汪氏剛剛接到呂氏所作序言,且已有兩月未通音信,故自然是驚喜不已:“捧讀之下,欣忭感激,不可以言語形容”,因而再次強調(diào)二人的交情:“默念平生舊友,相知之深、相交之久者,惟公一人而耳”。呂氏在序言中也稱贊老友:“叔良之為人,持躬甚謹,而天倪甚和。與人交無城府,于是非黑白甚辨,而不為危言激論,庸克以默,自全于世。家貧而好買書,晨夕讀誦弗輟,匪為好名,只以自娛。而間有考論,老生斂手?!倍仪珊系氖牵瑑晌焕嫌迅髯缘脑娂捌鋵懚ㄖ缤砑按驿浿嗌?,亦相若也?!盵9]對于呂氏在信中提及的年齡問題,確實如呂氏所言年長三歲。而對于結交時間,汪氏在前面佚信中也回憶稱是甲寅年,此時呂氏復核后改作乙卯年,故將時間改為四十三年。后來汪氏的自定年譜《梅巖遁叟手訂年譜》中,也將二人結交的起點定為乙卯,應是據(jù)此改正。此后更多是談及自身的凄涼處境,可謂與呂氏同為難兄難弟。

呂先生此時病已深重,而汪叔良也是老病不堪,此外還頗為家計所累,要照顧病人、幼孫,自嘆乃是“老來苦”。其實汪氏的苦狀,呂氏應是一直知情和關注的。二人交往四十余年,據(jù)呂氏為其詩集所作序言稱:“嗣后或離或合,合則欣然道故,相視而笑,莫逆于心;離則千里詣書相問候,亦或困于行役,曠絕逾時月,然相憶未嘗或忘,越四十年如一日也?!盵10]而據(jù)現(xiàn)有史料,汪氏留有日記,曾現(xiàn)身于拍賣市場,據(jù)其中殘頁可知,應是1938年農(nóng)歷十一月廿七日,“至天蟾,遇誠之”,地點應是在上海。而據(jù)《呂譜》可知,二人在建國后還時有交往(1950年、1954年、1955年多有書信往來),據(jù)汪氏自訂年譜記載1955年二人還在常州見過一面:“正月初十日(1955年2月2日)乘早車到常州訪呂誠之兄,至則見其精神尚佳,慰甚?!纯?,回至十子街辭別誠之,談五時許,其女公子送余至車站。”故而對于汪氏的困境,呂氏也曾略有幫助。1955年10月19日,呂氏在與好友顧頡剛的信中[3] 引薦汪叔良點校古籍,應是為其生計出謀劃策:“汪君叔良(其居址為衛(wèi)前街廿一號),鄉(xiāng)居甚困,校書之事未知尚能為之曹丘否?”[11]同時筆者還注意到,在顧頡剛子女的回憶中提到,汪叔良還曾擔任過顧氏之子顧德輝的老師。顧氏與之接觸后,敬如上賓,且對兒子講:“這真是做學問的人,可惜生不逢時”。此后還托汪氏做古籍整理的工作,且十分滿意,相信其中也有呂思勉的推薦之功。[12]

圖3:呂思勉致顧頡剛書信


而在拍賣市場上,筆者還看到兩封1956年汪叔良致中華書局的書信,所談內(nèi)容正是點校古籍。首先一封是1956年1月23日:

中華書局古籍組同志:

自去年三月叔良校點《春秋會要》后,迄今將近一年,目下印刷之古籍,定仍須??睒它c,良于校點之役,頗愿擔任,倘承繼續(xù)委托,實深欣盼。復示請寄蘇州衛(wèi)前街二十一號為荷。此致敬禮!

汪叔良謹啟

一九五六年一月二十三日

由中華書局所附“收發(fā)文聯(lián)合登記卡”可知,于1月26日,中華書局回復汪氏可“繼續(xù)擔任校勘標點工作”。因此1957年佚信,呂氏開篇提到的“中華事已有消息否?”應也與此有關。而查中華書局1955年出版的姚彥渠《春秋會要》,末后附有“校點說明”一則,時間是1955年4月30日,但是整本書中未出現(xiàn)整理者汪叔良的名字,只能是“校點者”三字,或許是與中華商定的結果。

另外一封是1956年1月23日汪氏寫給“古籍出版社”(新中國成立后中華書局拆分成立)的自薦信:

古籍出版社同志:

聞貴社專事印行古籍,曷勝雀躍,叔良于校點古書頗感興趣,自揣能力亦堪勝任,去年春曾為中華書局校點《經(jīng)傳釋詞》《春秋會要》兩書,可以覆按。緣叔良生性謹慎,自幼讀書,即喜從事校讎,故于??遍T徑多所通曉,遇有疑義,即能推求源本,以資點定,非徒據(jù)本互勘。又喜校讎古書者,或罕通西文,叔良則于此亦曾致力,故于章節(jié)句讀之分,尤能融會貫通也。貴社印行古籍,必須校勘標點,倘蒙委任,實所欣感,謹布區(qū)區(qū),即祈。

從信中自述可知,當時除了《春秋會要》,《經(jīng)傳釋詞》也是由其校點整理,而據(jù)該書書末校記,同樣也沒有點校者信息。汪氏在自薦中,語氣謙遜,但對于自己所長也毫不掩飾:“自幼讀書,即喜從事校讎,故于??遍T徑多所通曉,遇有疑義,即能推求源本,以資點定,非徒據(jù)本互勘。又喜校讎古書者,或罕通西文,叔良則于此亦曾致力,故于章節(jié)句讀之分,尤能融會貫通也。”汪氏早年入中華書局便是負責英文校對和翻譯,后入字典部,因此對于古籍和西式標點均極為熟習。只是此時的目的更多是希望這些工作所得的些許收益,或可于生計略有小補。

由呂思勉先生晚年留存的日記可知,在與汪氏這幾封書信往來后,二人仍有書信往還,甚至還曾晤面。呂先生是1957年10月9日深夜去世,此前的9月1日還與汪叔良、陳協(xié)恭等人晤面,5號和7號與汪氏仍有書信往還(均未見),到10月7日又與汪、陳等人晤面,只是這一次幾乎等同于老友們最后的告別了。汪叔良不久也于1961年在蘇州去世,晚景凄涼,身后遺稿更是散失殆盡,四處飄零,僅《茹荼室詩稿》[4] 一部(首列呂思勉序言和自序)因當時稍有油印而得以傳布,只能說是不幸中的萬幸。

圖4:汪叔良《茹荼室詩稿》


(本文刪節(jié)本原刊登于《文匯報·文匯學人》2022年10月27日第10版,后全稿收入拙著《知所先后:近代人事與文獻的考索》,此次轉(zhuǎn)載又改正錯字多處,感謝華東師范大學歷史學系張耕華教授、四川龔飛先生和蘇州曹彬先生的指正。)

——————————

注釋:

[1] 呂思勉:《茹荼室詩》序,《呂思勉全集》第26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第90頁。

[2] 李永圻、張耕華編撰:《呂思勉先生年譜長編》(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111頁。

[3] 呂思勉:《茹荼室詩》序,《呂思勉全集》第26冊,第90頁。

[4] 呂思勉:《蒿廬詩稿》,《呂思勉全集》第26冊,第20頁。

[5] 蘅塘退士編、章燮注疏:《唐詩三百首注疏》,安徽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25頁。王堯衢選注:《古唐詩合解》,岳麓書社,1989年,第233頁。沈德潛輯、俞汝昌注:《注解唐詩別裁集》卷二十,頁8b,清道光富春堂刻本。

[6] 關于呂思勉不鄙視村塾選本的現(xiàn)象,也可參見楊焄《作為文學研究者的呂思勉—讀<宋代文學>臆札》一文,《文匯報》2021年3月29日第8版。

[7] 呂思勉:《論大學國文系散文教學之法》,《學史門徑詳說》,東方出版社,2018年,第240頁。

[8] 參見張耕華:《追尋三部未刊的“集釋”》,《歷史教學問題》2019年第3期。

[9] 呂思勉:《茹荼室詩》序,《呂思勉全集》第26冊,第90—91頁。。

[10] 同上。

[11] 李永圻、張耕華編撰:《呂思勉先生年譜長編》(下),第985頁.

[12] 王煦華編:《顧頡剛先生學行錄》,中華書局,2006年,第467頁。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