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題的提出
安徒生童話故事有多篇被選入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教科書。名作《賣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鴨》《皇帝的新裝》等,因其成為教材中的常選篇目,且是經典名作,討論得比較深入。相對來說,他的童話故事《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入選語文教科書雖也有些年頭,但畢竟知名度相對較低,相關的討論就比較少。而從已發(fā)表的一些解讀文章和教學設計看,趨同現(xiàn)象嚴重,至于文本本身的一些關鍵問題,也沒有得到深入研究,所以特撰文予以討論。
為討論方便,先對故事做簡單介紹:五粒豌豆從成熟后爆裂的豆莢里出來,被小男孩當玩具槍的子彈射出去,有一粒飛向天空后掉落在水溝里被污水浸胖,有三粒飛出去后被鴿子吃掉了,還有一粒掉在人家窗臺前的青苔里,長出一朵豌豆花,給屋內生病的女孩以很大的喜悅。
在教科書語文四年級上冊,《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與科普作品《夜間飛行的秘密》《呼風喚雨的世紀》以及文學散文《蝴蝶的家》編排在第二單元。其設定的單元教學目標之一,就是“閱讀時嘗試從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問題”。與此相照應,關于安徒生這篇童話,在課文前列出的閱讀提示是,“讀課文,積極思考,看看你可以提出什么問題”。而課文后,又設計了三組相關練習。練習一是讓學生“讀完課文,把你的問題寫下來”;練習三則是討論題,即“伴隨著豌豆苗的成長,為什么小女孩的病就慢慢好了呢?和同學交流你的想法”。教材重點設計的則是練習二,要求“小組交流,仿照下面的問題清單整理大家提出的問題,說說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并依次列出三個問題要求學生對此加以仿照提問。圍繞著這三個問題,一些教師提出的相關答案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而教科書中的問題設計本身,在整體思維訓練方面也有缺憾,下面就來依次討論。
二、清單所列問題的答案討論
課文后的練習二,作為給學生仿照提問的示例,列出的“小組問題清單”共有三個。依次是:
問題一:課文說被青苔包裹的豌豆像“一個囚犯”,但它卻長得很好,為什么?
問題二:母親為什么要把一株豌豆苗稱為“一個小花園”呢?
問題三:掉到水溝里的那粒豌豆真的是最了不起的嗎?
對這三個問題,《教師教學用書》一反常規(guī),沒有給出參考答案。也許,其著眼于對學生提問的示例,所以對這問題本身,沒有提供思考的路徑或者答案;或者,認為獲得這樣的問題答案并不困難,所以沒有給出參考性的意見。結果導致一些教師提出的相關解讀,帶來很大的偏差。雖然我們可以認為這是文學作品的多義闡釋,是“詩無達詁”,是基于不同立場的見仁見智,或者給了小朋友充分的理解空間。但如果不立足于作品本身,過于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也許就會缺乏說服力。
比如,有老師梳理了豌豆長得很好的原因,是因為有陽光、雨露等自然條件,有小女孩母親的照顧以及豌豆自身頑強的生命力,并進一步提出,病中小女孩的“同情的期待”也有著重要作用。這固然都有依據,但在童話中,作者借豌豆之口反復強調的一種態(tài)度,也不應該忽視,那就是“該怎么樣就怎么樣”。不同于其它豌豆那種“我要”怎么樣怎么樣,其所說的“該怎么樣就怎么樣”,是不是就有了一種順從自然安排的鎮(zhèn)定?這樣,它落到一個長滿了青苔的裂縫里,被青苔包裹起來,其實是正好提供其生長養(yǎng)料的。所以,所謂被包裹得像“一個囚犯”,這樣的慘狀不過是旁觀者看到的一種假象,對于豌豆的生根、發(fā)芽、長葉、開花,其實都是有利的,而這個過程,也正是豌豆該做的最自然不過的事,這不就是“該怎么樣就怎么樣”的一種態(tài)度么?
關于問題二提出的“一個小花園”,就我看到的一些解答來說,都缺乏說服力。其實,這里有兩層基本含義需要明確。首先是病中女孩和母親相依為命,生活十分困難,她們住在頂層逼仄的屋子里,是沒有權利擁有自己的花園的,所以所謂的“一個小花園”,就有了非現(xiàn)實的、不是真正的花園的意味。但還有一層含義,是跟小孩的游戲天性有關。小孩子總習慣用一些小玩具來建立起專屬于自己的想象性世界,這樣,“一個小花園”,也可以說小女孩擁有了專屬于她自己的一個小世界。翻譯家葉君健曾摘錄過安徒生的一段手記加以說明:“這個故事來自我兒時的回憶,那時我有一個小木盒,里面盛了一點土,我種了一根蔥和一粒豆。這就是我的開滿了花的花園?!边@種兒童游戲的天性,也應該得到提示。
關于問題三對掉到水溝里的豌豆的評價,文中對其調侃、諷刺的味道顯而易見,一般不會有太多爭議。但也有個別教師異想天開,認為這隱喻著作者對人生意義最深沉的思考,把它跟安徒生童年生活的黑暗聯(lián)系起來,這就太穿鑿附會了。因為這里的關鍵倒不是豌豆掉落水溝的命運,而是身處其間卻又洋洋自得的態(tài)度,才是作者要諷刺的。因為這種態(tài)度是跟其它豌豆的狀況比較而來的,所以教材把問題三視為針對全文而提出的,又把前二個問題,劃歸為針對局部的問題。這就涉及基于局部與整體的不同理解的兩種提問方式,下面就來討論。
《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插圖
三、整體與局部理解的相對性
需要明確的是,我們關于局部與整體的理解往往是相對而言的。
教科書立足于全文的角度,把問題一和問題二都視為從局部角度的提問,而把問題三視為是針對全文的提問。因為畢竟前二個問題都是針對著一粒豌豆生長過程的一個片段而言,而問題三需要將五粒豌豆放在一起比較,才能對所謂的“最了不起”加以評價。說這里有局部和整體的差異當然也可以。但就前兩個問題而言,問題一是著眼于豌豆落在縫隙的開端到最后長得很好,似乎把其生長的全過程都展現(xiàn)出來了,而問題二僅僅是提及了小女孩母親看到豌豆已經在縫隙里生根長葉的一個瞬間,那么,如果立足于一粒豌豆的生長全過程,稱前者是整體,后者為局部,也同樣可以。這樣,如果既理解教科書提出的判斷標準,又能夠對局部和整體的不同角度作相對性的理解,可能對學生的思維訓練,更有價值。
此外,因為來自整體的思考有較大難度,《教師教學用書》提出了教學的建議:
針對全文的提問對學生來說難度較大,提出的此類問題可能較少,應重點加以指導。教學中,可引導學生采取多種方式針對全文進行提問??梢越Y合前后故事情節(jié),通過對比五粒豆的經歷提出問題,如:“誰才是五粒豆中最了不起的?”可以根據故事情節(jié)結尾提問,如:“小女孩為什么會注視著豌豆花,快樂地微笑,心里充滿了感激?”還可以針對題目與內容之間的差異提問,如:“題目寫‘五粒豆’,為什么內容主要寫第五粒豆和小女孩之間的故事呢?”
這樣的建議,突出了重點,當然很好。但需要知道,有思考角度的整體,也有思考對象存在方式的整體,而對象的存在方式,往往是可以給思考角度提供支撐和啟發(fā)的。
無論是教科書設計的問題,還是《教師教學用書》引導的教學思路,都是以五粒豌豆走出豆莢為重點來進行討論的,并主要把五粒豌豆的不同命運放在一起比較,或者重點寫第五粒豌豆和小女孩之間的關系,作為理解全文、針對全文的整體性思考,卻較少把封閉在豆莢中的五粒豆,與豌豆各自走出豆莢的一個隱含的背景,來進行整體的思考?!督處熃虒W用書》當然也為學生設計了這樣的問題:“五粒豆為什么一會兒以為世界是綠色的,一會兒以為世界是黃色的?”并引導學生理解:“豌豆們之所以會這樣認為,與它們一直住在豆莢里有關?!彼运麄冎皇且愿杏X到的豆莢色彩來理解整個世界,而一旦從豆莢中走出來,當世界在他們面前打開時,單一的色彩,也就很難把豌豆各自進入的新世界統(tǒng)一起來了。在這里,整體地理解豌豆處在封閉還是打開的兩個世界,讓新世界中的豌豆走在不同的個體發(fā)展的道路上,讓差異化的局部來豐富對整體的理解,這是由豌豆的不同存在方式給思維的角度變化帶來的啟發(fā)。
四、整體提問的思維突破
但真正讓我感到遺憾的是,《教師教學用書》提出的針對全文思考的建議,其問題設計本身,忽視了文本蘊含的一個更耐人尋味的整體性。
思考五粒豌豆走出豆莢后的不同命運,思考他們對待自己命運的不同態(tài)度,思考病中女孩和其母親跟第五粒豆的關系,由此提出整體中的局部問題來討論,都是沒問題的。但有一個基本事實需要引起注意,這五粒豌豆最終的歸宿,他們各自的走向,其實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把他們當玩具槍子彈玩耍的小男孩的行為。也就是說,不是五粒豌豆想去哪里就能去哪里,這得看小男孩把他們打向哪里,而小男孩射出去時,也并沒有一種明確的目標,更多地出于好玩向外發(fā)射。這種無目的性卻又客觀制約著豌豆的走向,才是人生的一個更深刻的隱喻。提出這一在文本中顯而易見的事實,才是突破整體提問的一種思維發(fā)展,也給教科書設計的“仿照”練習,有了更大的又是符合理據的發(fā)展空間。那么,揭示這一點,是不是意味著要引導學生去接受一種命定論思想呢?這樣的思想是不是不符合教學的正能量?也不能這么說。因為安徒生在童話中,固然指出了決定豌豆走向的背后之手,但他又著力刻畫了豌豆在進入不同的人生軌跡時,自己所采取的不同態(tài)度,正是這種不同態(tài)度的互相比較,可以引導學生采取一種更積極的人生觀。也正是這一理由,我覺得有些人把掉在水溝里的豌豆跟安徒生人生遭遇的黑暗時刻聯(lián)系起來是欠妥的,因為這樣一種不正視所處臭水溝的事實,還文過飾非地夸耀自己被臭水浸泡成胖子的自欺欺人,又哪里能引出人生的積極價值?又怎么會跟安徒生對平庸的一種真正超越聯(lián)系起來呢?
更為關鍵的是,五粒豌豆掌握在小男孩玩具槍里,固然帶有人生的一定隱喻性,但任何比喻都往往只凸顯對象的某個側面、某個局部,人的主動性與豌豆被動性的根本區(qū)別,可以告訴我們,人不會像豌豆一樣,盡管渴望外面的世界,卻只能靜靜地等著豆莢被打開,然后像子彈一樣被人射出去,人總是通過自己的主動行動,為改變自己的命運提供了可能(盡管他們的努力并不意味著是在無視客觀的制約)。正是這種根本不同,才使我們對人的世界的整體理解,超越了用豌豆來比喻、來凸顯的某個局部,從而獲得了對人的積極向上、具有主動性的人生觀的更全面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