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原產非洲,學名為sorghum bicolor (L.)Moench,系禾本科高粱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別名甚多,常見有蜀秫、蘆穄、蘆粟、木稷、荻粱、高粱、茭子、紅粱、稻黍、牛黍等。據學者研究,大約在12000年前,栽培高粱的野生祖本在非洲熱帶草原被古人馴化,并于公元前2000左右經海路傳入了印度。大約在兩漢時期,高粱經西北、西南及海上絲綢之路等多條路徑傳入了中國。
作為一種外來作物,高粱一開始并不受人重視,只是出于“廣種五谷,以備災害”的農業(yè)傳統(tǒng),作為一種救荒作物而已。明代汪穎在《食物本草》中說得很明確,“蜀黍,北地種之,以備缺糧,余及牛馬”。明中期以來,高粱在北方地區(qū)迅速擴張,種植面積急劇增加。李時珍曰:“蜀黍不甚經見,而今北方最多?!贝搜曰蚩芍^佐證。清到民國時期,高粱在北方地區(qū)的農業(yè)結構中的地位迅速上升,僅次于小麥或粟,位居第二或第三。在東北地區(qū),高粱的產量和種植面積都曾一度遠超其它大田作物,獨占鰲頭。明清以來,高粱在北方種植區(qū)域與面積的急劇擴展是多種因素共同導致的結果。
19世界,非洲人在收獲高粱。
高粱習性適應北方環(huán)境和社會需求
高粱環(huán)境適應極強,具有耐旱、耐澇、耐鹽堿的生物特性,能夠在水旱災害頻發(fā)、土壤瘠薄的自然環(huán)境下相對穩(wěn)產高產,這是高粱能夠在北方得到推廣的基礎和前提。歷史時期,中國人巧妙運用了高粱獨特的生物學特性,特別是耐澇性,有效利用不適宜谷子、小麥等傳統(tǒng)作物生長的低洼易澇及鹽堿化的土地,以彌補糧食生產的不足,高粱的存在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國度過了明清以來人口膨脹帶來的糧食危機。明代農學專家徐光啟描述高粱時曾說:“北方地不宜麥禾者,乃種此。尤宜下地,立秋后五日,雖水潦至一丈深,不能壞之,但立秋前水至即壞。故北土筑堤二三尺,以御暴水。但求潦防數(shù)日,即客水大至,亦無害也。……秦中堿地,則種蜀秫。”乾隆時期,河南巡撫尹會一稱“中州種植高粱為盛”的原因是“蓋因土地平衍,蓄泄無備……惟高粱質粗而稈長,較他谷為耐水”。乾隆二十六年,錢汝誠在匯報寧河縣水災時指出:“查各莊秋禾,高粱居其大半,高者出水結實尚可收獲?!笨梢哉f,高粱耐濕、適應性強的特點正好符合了這一時期北方平原人們拓展耕地面積,增加糧食產量的需求,被人們選中而廣泛種植。在不宜種植小麥、粟谷等傳統(tǒng)糧食作物的地方,特別是排水不暢的低洼之地,高粱往往更容易被人們大規(guī)模種植。黃宗智先生發(fā)現(xiàn)了這一規(guī)律,他在《華北的小農經濟與社會變遷》一書中總結說“在低洼易澇的冀東和魯西北,高粱種植的比例很高,在1949年分別占總耕地面積的25%和20%,而冀南地區(qū)地勢較高,排水便利,高粱的種植面積僅占總耕地面積的9%”。
人地矛盾背景下土地的開墾與輪作制度的成熟與推廣
明清時期社會政局穩(wěn)定,經濟發(fā)展,尤其是清朝取消了攤丁入畝政策,減輕了無地、少地農民的經濟負擔,人口實現(xiàn)了大規(guī)模增長,僅清朝一代的人口規(guī)模就超過了前面任何朝代的人口總數(shù)。人口的過快增長,激化了人地矛盾,北方的大片草原、林地、山地、濕地被開墾出來種植糧食。然而,新開墾的耕地往往并不適應小麥、谷子等傳統(tǒng)農作物的生長,耐旱、耐澇、耐鹽堿的高粱就成為農家的首選。同時,新增的耕地面積不足以滿足人口大規(guī)模增長對糧食的需求,“一年兩熟”“兩年三熟”制在這一時期全面推廣開來,高粱成為北方地區(qū)大田作物輪作的重要一環(huán)。從前人經驗和文獻記載可知,高粱最忌連作,亦忌種落花生茬。《農蠶經》提到:“(高粱)地無連年種者?!边@不僅是因為高粱吸肥力極強,連作會導致地力及產量下降,而且是因為連作的高粱很容易感染黑穗病。《救荒簡易書》記載:“(洋)落花生茬種高粱,高粱皆不茂盛?!蔽覈狈蕉鄬⒏吡慌c大豆、小麥、粟等作物輪作?!恶R首農言》提到:“高粱多在去年豆田種之?!倍箍谱魑锸歉吡蛔詈玫那安缱魑?,它能夠吸收空氣中游離的氮素,通過根瘤固定在土壤中,以增加土壤的肥力?!吨袊鴮崢I(yè)志》記載:“高粱最普遍的輪作作物是小麥,但為培養(yǎng)地力考慮,也有與大豆或粟輪番播種者,如第一年種高粱,秋收后種麥,割麥后種豆或粟,第三年再種高粱。”棉花也是高粱良好的前茬作物,據《棉業(yè)圖說》記載,“于種棉之地先種高粱及蠶豆,次年再行種棉”,這樣不僅能減少棉田對肥料的需求,同時還能讓棉花獲得好收成,而前季收獲的高粱、蠶豆又足夠農夫及牲畜的食用。民國時期湖南瀏陽、長沙、寧鄉(xiāng)、湘潭一帶存在一種將綠肥、早稻、高粱相輪作的一年三熟制,這一制度在增產糧食的同時,為稻田施用有機質肥料開辟了來源,一般可畝產稻谷五六百斤,高粱二三百斤,綠肥一千五百到兩千斤,高額產量可畝產稻谷七八百斤,高粱五六百斤,綠肥三四千斤。
中國農民種植作物
人口的遷徙與高粱種植區(qū)域的擴展
清初至民國時期,我國高粱種植區(qū)域擴張最顯著的表現(xiàn)是東北高粱種植區(qū)的開辟和形成。研究表明,東北地區(qū)的外來人口以山東最多,河北次之,河南、山西再次之。上述四省是傳統(tǒng)的高粱種植區(qū),當?shù)匕傩沼捎谌说仃P系緊張、自然災害頻發(fā)或政治等方面的原因,在前往東北時,往往會將自己家鄉(xiāng)的作物種子和農作習慣帶到東北。如東北地區(qū)有一種高粱品種名為“帶過關”,明顯就是這些移民從自己家鄉(xiāng)帶過來的高粱品種。山東、河北、河南、山西等地百姓“闖關東”的行為始于清初,一直持續(xù)到民國年間,特別是清末政府放開禁令之后,這些地區(qū)的流民大量涌入關東,給東北地區(qū)農業(yè)的開發(fā)注入了強勁的動力。早在清前中期,奉天地區(qū)已成為我國高粱的主產區(qū)之一,糧食不僅能夠自給,而且能夠大量外輸。據《世祖憲皇帝圣訓》記載,雍正三年,雍正帝曾差遣增壽等前往奉天采買高粱或十萬石或七八萬石,一并運至天津賑濟災民?!洞笄迦首陬;实蹖嶄洝诽岬缴綎|省登萊等地濱海環(huán)山,陸運不便,而又土地貧瘠,產糧不足,當?shù)厝嗣褚幌蚪宸钐斐霎a的高粱糊口。嘉慶十七年,嘉慶帝聽聞今年奉天糧食喜獲豐收,牛莊等處積有高粱數(shù)十萬石,因著和寧等前往牛莊、錦州等處查明是否屬實,若屬實的話,就解除去年的禁令,聽任商人將其販運到登萊等地,使山東沿海一帶的貧民得以糊口。據《中國近代農業(yè)生產及貿易統(tǒng)計資料》記載,民國年間東北地區(qū)主要糧食作物的播種面積均在逐年增長,其中高粱的播種面積及產量僅次于大豆,是東北第二大農作物。
在南方地區(qū),失去土地的流民往往逃到深山中以播種雜糧為生,無意中也促進了高粱種植區(qū)域的擴展。例如,據《南安府志》記載,在明正德年間,廣東、湖廣的流民逃到江西南安府的深山中以種植旱禾、高粱為生,后來王陽明將他們就近編戶,隸屬崇義縣管轄。在湖南永州,道光以前當?shù)睾苌儆懈吡坏姆N植,直到道光年間客民在山中廣種雜糧后,高粱才開始在零陵、祁陽、道州、寧遠等地推廣開來。軍屯帶來的人口流動也是農作物擴散的途徑之一。乾隆二十七年十月,清政府在新疆正式設立將軍府,任命明瑞為第一任總統(tǒng)伊犁等處將軍,并在新疆駐兵屯田,導致了高粱在北疆地區(qū)擴散開來。據《大清高宗純皇帝實錄》記載,“向來新疆地方,小麥、高粱、小米、黃豆、脂麻、荍麥等種,素不出產。自安設屯軍之后,地方文武,設法勸種雜糧,今歲俱有收獲”。
民間和官府對秫秸的大量需求
在古代社會,高粱秸稈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非常廣泛,幾乎到了不可或缺的地步,人們種植高粱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為了獲得其秸稈。清代吳其濬在《植物名實圖考》中曾慨嘆秫秸的用途之廣:“見婦稚相率入禾中,褫其葉,以為疏之使茂實耳,詢之則織為簟也,緝?yōu)樗蛞?,篾為笠也,爇為炊也,一葉之用如此。若其稈則簿之堅于葦,搘以柴而床焉,籬之密于竹,樊于圃而壁焉。煨爐則掘其根為榾柮,搓棉則斷其梢為葶軸。聯(lián)之為筐,則櫛比而方,婦紅所賴以盛也;析之為笯,則欞疏而皙,稚子所戲以籠也。卬田足谷之家,如崇如墉,蓋有不可一日闕者。”清代小說《兒女英雄傳》提到高粱秸稈有極高的價值,書中寫道“就拿高粱一項講,除了高粱粒兒算莊稼,高粱苗兒就是笤帚,高粱桿兒就是秫稭,剝下皮兒來就織蓆作囤,剝下秸檔兒來就插燈、插匣子,看不得那根子岔子只作柴火燒,可是家家兒用得著的。到了鄉(xiāng)下,連那葉子也不白扔,那一樁不是利息?合在一處,便是一畝地的租子數(shù)兒。就讓刨除佃戶的人工、飯食、牲口口糧去,只怕也不止這幾兩銀子!”
從一定程度上說,百姓種植高粱不僅僅是為了獲取其籽實,更是為了獲取其秸稈。明清時期北方地區(qū)燃料奇缺,高粱莖稈粗壯高大,質地緊密,燃燒性能又較好,成為人們眼中化解燃料危機的理想作物。清乾隆五年,趙國麟奏稱:“東南多山林、材木之區(qū),柴薪尚屬易得,北方旱田,全借菽粟之秸為炊。茍或旱澇不齊,秫秸少收,其價即與五谷而并貴,是民間既艱于食,又艱于爨也?!焙幽?、山東等地的流傳著這樣的農諺:“莊稼不種高,一沒吃來二沒燒”“洼地種高的,有吃有燒的”?!镀綕h沿線農村經濟調查》中也論述了燃料匱乏與高粱廣泛種植的關系,《報告》中提到民國時期的“冀、魯、豫三省究以二年三收為多,其中一收多為高粱。高粱、小米、玉蜀黍同為粗糧,而高粱之柴稈特多,農村燃料奇缺,故有種高粱之必要”。民國學者王統(tǒng)照也談到:“北方的城市中雖多用煤、電與瓦斯,但在鄉(xiāng)間,由于交通不便及價格昂貴等原因,農民主要用的燃料仍然是高粱秸。在北方,如果地里一年不種高粱,那么農民的燃料就會發(fā)生恐慌?!壁w九洲認指出:“高粱在華北地區(qū)開始大面積種植的時間頗為耐人尋味,恰在宋元之際,這既是絲織、陶瓷、冶鐵等高能耗手工業(yè)在華北漸趨沒落之時,也是華北役畜飼養(yǎng)規(guī)模開始縮小之時,更是華北燃料危機日趨嚴重之時。這樣的巧合并非偶然,高粱的大面積種植,也正是對華北的燃料困局的應對?!?/p>
除民間日用之外,明清時期秫秸在河工中的地位日益突顯,到清雍正年間,秫秸一躍成為河工正料,用量驟增。這一方面是由于在頻繁的治河過程中,北方的柳樹、蘆葦?shù)荣Y源被消耗殆盡;另一方面,盡管秫秸的耐腐周期不及柳枝和蘆葦,但與其他農作物秸稈相比,秫秸具有更強的耐腐性。乾隆年間,秸料用于河工已經非常普遍,乾隆二十六年,黃河決開封楊橋,劉統(tǒng)勛奉命臨視,至決河口,見數(shù)十步外秸料山積。徐世光在《濮陽河上記》中說:“堵筑大工,首重正料,正料雖有柴、蘆、秫秸之別,大致各工均以秫秸為多。”
燒酒對原料的大量需求
在古代,用高粱釀制的蒸餾酒,通常被稱為高粱燒或燒酒。但燒酒卻未必是指高粱酒,燒酒根據釀酒原料的不同還有玉米燒、地瓜燒、麥燒等。然而,燒酒中高粱燒品質最佳,清代楊萬樹稱其“遍行九州,推為第一”。所以很多時候都默認燒酒指的就是高粱燒。
由于飲用燒酒可以有效地驅寒取暖,清代之后,燒酒逐漸成為酒類大宗?!读x縣志·民事志》記載:“燒酒……此酒銷路極旺,無論貧富,嗜者頗眾。冬令嚴寒,飲之少足取暖,其嗜好亦有由也。”《隆化縣志》卷記載:“高粱則半用之釀酒,居民無論老幼男女咸嗜酒,蓋天寒所致云?!睙茖υ系拇罅啃枨笸聘吡烁吡坏膬r格,激發(fā)了民間種植高粱的積極性,進而促進了高粱種植面積的增加。乾隆初年,朝廷關于是否要禁止燒鍋展開了激烈的論爭,直隸總督孫嘉淦明確反對禁燒鍋,原因是:“燒鍋即禁,富民不買高粱。貧民獲高粱,雖賤價而不售。高粱不售,而酒又為必需之物,則必賣米谷以買黃酒。向者一歲之內,八口之家,賣高粱之價可得七、八兩,今止二、三兩矣。而買黃酒之價則需費七、八兩,所入少而所出多,又加以粃糠等物堆積而不能易錢,自然之利皆失。日用所需,惟糶米麥,糶而售,則家無蓋藏;糶而不售,則百用皆絀?!庇纱丝梢?,在孫嘉淦看來,民間對酒水的需求是客觀存在的,不買燒酒則必買黃酒。燒鍋的存在能夠顯著提升了高粱價格,有利于農民收入的增加,進而刺激農民種植高粱的積極性。反之,嚴禁燒鍋則必會導致高粱價格的下跌,客觀上造成農民收入的減少,進而影響民生。盡管乾隆皇帝最終還是采取了嚴禁燒鍋的政策,在各省大力推行嚴禁燒鍋政策,但經濟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使得地方督撫很難全面貫徹皇帝的旨意。據史料記載,“因利之所在,人所必趨”“五省之民,執(zhí)此業(yè)者不可勝計”“燒鍋方經查拿,而又聞彼處復行開設”“雖經嚴禁,終莫能斷絕也”。乾隆中后期,嚴禁燒鍋的政策逐漸松弛。清中后期,朝廷逐漸承認了燒鍋戶的合法化,同時將燒鍋作為一項稅源納入了國家稅收體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