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書摘

一本書怎樣才能成為經典,《透明與障礙》提供了很好的例子

《拉莫萊特之吻:有關文化史的思考》一書作者試圖通過該書顯示過去如何作為暗流存在于當下;并通過個案來分析媒體的作用,亦借該書的寫作過程來昭示媒體研究中的歷史向度。

【編者按】

《拉莫萊特之吻:有關文化史的思考》一書作者試圖通過該書顯示過去如何作為暗流存在于當下;并通過個案來分析媒體的作用,亦借該書的寫作過程來昭示媒體研究中的歷史向度。本書摘自該書第十四章《歷史與文學》。

一本書怎樣才能成為經典?什么樣的文字,通過什么樣的過程才能夠脫穎而出,受世人矚目?它要經歷怎樣的文壇風雨、版本春秋,又是怎樣從平淡無奇的簡裝本、不起眼的二手書店,最終魚躍龍門、登堂入室,上了經典的書架?

讓·斯塔羅賓斯基寫的《透明與障礙——論讓-雅克·盧梭》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例子。這是一本現(xiàn)代文學批評的經典之作,它先是在1957年作為博士論文出版,在日內瓦大學的博士論文檔案里的編號是第158號。一年以后,巴黎的普隆出版社去掉了原著中的那些學院式包裝,將它再度出版。1971年伽利瑪出版社將這本書的版權買下,又印了一版。不過,這次再版時出版社對這本書作了很大修改,不但附上了七篇討論盧梭的研究論文,而且是把這本書作為“思想史研究系列”中的一部來出版。可是,若干年后這家出版社又決定改變這本書的定位,把它放到另一個低價位的流行書系列中去,分別在1976年和1982年各出了一個新版本。如今,這本書又有了阿瑟·古德漢姆翻譯的英文版,而且譯得很漂亮,由芝加哥大學出版社出版。這本書的意大利文版1982年面世,德文版1988年與讀者見面。本來是一本學術著作,但顯然它在好幾個國家都變成了流行讀物。這個例子正好可以讓我們來看一看,為什么這本書如此有生命力。30年前,它是作為研究盧梭的專著寫的,那么,它跟別的盧梭研究相比究竟有哪些不同呢?

能把書的內容概括得十分準確的書名并不多見,但斯塔羅賓斯基的這本書卻做到了這點。這本書從頭到尾都在講透明和障礙這兩者之間的矛盾,以及這個矛盾是怎樣遍布盧梭的作品和個人生活中的。從盧梭童年時期受到的傷害開始,透明和障礙之間的矛盾就成為他人生的主題。他小時候因為不肯承認一樁不是他干的壞事,受了不公平的懲罰。

這件“壞事”本來沒有什么大不了,但這個經歷讓少年盧梭產生了深重的破滅感。盧梭小時候被日內瓦一家姓朗貝爾希耶的人家收為養(yǎng)子,斯塔羅賓斯基通過仔細閱讀盧梭的《懺悔錄》,發(fā)現(xiàn)在這個家庭內部大家彼此之間在溝通上十分透明,每個家庭成員都能直抒胸臆,暢所欲言,同時也都能準確體會到別人的心思。這種體會不是用腦子去認真捉摸的結果,而是靠靈魂之間自然而然地相互呼應。這種透明的程度聽上去有點烏托邦的味道。有一天,家里的仆人出門時把梳子忘在廚房里了,等她回來發(fā)現(xiàn)梳子給人弄壞了。表面上看小雅克最有嫌疑,因為別人都不曾進過廚房。朗家講究的是為人要正大光明,東西壞了無所謂,但犯錯誤的人要老實承認?,F(xiàn)在盧梭嫌疑最大,他們自然要他認錯。但是盧梭覺得自己很清白,沒錯可認。所以,任憑朗家人對他怎樣苦口婆心,他就是不認錯。最后,朗家人失去了耐心,揍了他一頓。

小雅克的世界崩坍了。他用那些落下的斷磚碎石在自己內心筑起一道墻,墻的一面是他自己的內心世界,另一面是別人的思維和看法。因為自己經受的委屈,他學會了在“好像是怎樣的”與“實際是怎樣的”這兩者之間加以區(qū)別。他失去童真怪不到誰,也不能怪朗貝爾希耶家的人。要說是誰的錯,那也是人生本身的一個難題,即人與人之間在溝通上存在著隔膜和死角,就像一條條在暗夜中航行的船只會誤讀彼此發(fā)過來的信號。

按照盧梭自己后來對這件事的反省,他的快樂童年結束的地方也就是人類歷史開始的地方。朗貝爾希耶廚房里發(fā)生的事情與人類脫離自然狀態(tài)的歷史有異曲而同工之妙。他在《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一書里對此有進一步的闡述。在他看來,個人也好,全人類也好,大家在溝通中都做不到絕對透明,所以要想辦法克服各種各樣的障礙來縮小彼此間的距離。這些障礙包括語言、財富和各種社會機構和組織。這些東西雖然有利于維系社會,但卻導致人與人之間在心靈上的疏遠。

在斯塔羅賓斯基看來,盧梭的寫作生涯從一開始就受著“自述”沖動的驅使。在他的早期作品中,這種沖動同更為廣闊的社會和政治問題掛上鉤。到后來,則有點走火入魔,越來越陷于自言自語狀態(tài)了。用斯塔羅賓斯基的話說就是:“盧梭渴望心靈的溝通與透明,然后他在這份期待中受挫了。于是,他選擇了相反的道路:接受乃至挑起障礙,這障礙使他得以退隱到逆來順受的狀態(tài)以及對其清白無辜的確信之中?!?/p>

斯塔羅賓斯基在盧梭的文字后面體會出作者的用心良苦。盧梭對一整套人生主題和哲學觀念進行了探索,并把它們用文字加以整理、組合和表達。他為了能夠表達得準確和忠實,在寫作上不辭辛苦、字斟句酌。盡管他的作品可能感動了很多讀者,但盧梭自己卻總覺得有很多言不盡意、詞不達意和無法言說的地方。

盧梭在把自己的人生傾注到語言文字里的過程中,也替18世紀乃至20世紀的作家們界定了寫作中的核心任務。斯塔羅賓斯基說:

唯有行文至此,我們方可估量盧梭作品的全部革新性。語言變成了直接經驗的場域,盡管它仍是一個中介工具?!哉Z是本真的自我,但它另一方面也表明,完美的本真性依舊闕如,完滿性仍有待爭?。蝗绻娮C者拒絕接受,那么沒有什么是確定無疑的。文學作品不再試圖喚起讀者對作者及其讀者大眾之間的,作為“第三者”的某個真理的認同;作家用作品展示自身,并誘使讀者認同作家的個人體驗的真理。盧梭早已發(fā)現(xiàn)了所有這些問題;他確實發(fā)明了一種嶄新的姿態(tài),它將成為現(xiàn)代文學的姿態(tài)(它超越了感傷的浪漫主義,而讓-雅克總被人們看作這種浪漫主義的始作俑者);可以說,盧梭是感受到自我與語言之間危險契約的第一人,他是一個典范:在這種“新聯(lián)盟”中,人變成了語言。

斯塔羅賓斯基對文學創(chuàng)作過程中意識的作用所做的分析不同于文學傳記,更不同于文本闡釋學,而是另外兩種方法的結合。其中之一是把作家和作品綜合起來考察,這在法國有源遠流長的歷史;另一種是透過作品看作家,也就是說通過字里行間或明或暗的表述去捕捉作家的內心世界。

他的這種做法跟日內瓦學派的主張如出一轍,特別是跟馬塞爾·雷蒙和喬治·布萊等人為代表的研究方法極為接近。這意味著他淡化了很多盧梭生活環(huán)境中的細節(jié)。結果,《透明與障礙》一書對日內瓦當地的社會和政治沖突根本沒有涉及,而這些沖突是盧梭童年生活的關鍵背景,也是盧梭日后為革命事業(yè)奔走呼號的原因之一。斯塔羅賓斯基也沒有講盧梭在巴黎懷才不遇、窮愁潦倒的那段經歷,而這段經歷很可能影響了盧梭的寫作,也影響了盧梭對語言文字的態(tài)度。斯塔羅賓斯基的書根本就沒怎么提到舊制度的那些機構和組織,而正是這些機構和組織為盧梭對很多社會和政治問題的思考提供了基礎。顯然,《透明與障礙》的作者意不在此,而是另有打算。

斯塔羅賓斯基想讓我們看到的是貫穿盧梭所有作品的核心主題,即盧梭苦心孤詣地追求與人溝通當中能夠暢透明了,避免出現(xiàn)障礙現(xiàn)象。在斯塔羅賓斯基看來,這個主題是把盧梭作品編織成一個有機整體的軸線。斯塔羅賓斯基要把這個意思說透頗費了些心思。他的這本書無論是在1957年剛出版的時候,還是令人印象深刻的1988年的當下,讀起來都會讓人覺得作者頗能自圓其說。斯塔羅賓斯基指出,盧梭有時候把人際交往中絕對透明的狀態(tài)投射到想象中的過去(比如在《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和《論語言的起源》兩部作品中,他都這樣做過),有時候他把這種理想狀態(tài)投射到未來的烏托邦(比如《社會契約論》),有時候他用虛構的情節(jié)來描繪這種理想狀態(tài)(比如小說《新愛洛依絲》),有時候他用純真的幼年來加以象征(比如《愛彌兒》),有時候他用普通百姓自然而然的狂歡來說明(比如《致達朗貝爾》),有時候他用人與自然水乳交融般的和諧來暗喻(比如《一個孤獨漫步者的遐想》),但在所有作品中貫穿始終的是他對自己靈魂的內?。ā稇曰阡洝肥亲钔怀龅睦樱?/p>

斯塔羅賓斯基從盧梭所有作品中都看到這同一主題,應驗得讓人懷疑。像盧梭這樣一位既復雜深奧又富于矛盾的作家能被一個主題就概括了嗎?任何一本書如果能把紛紜復雜的對象條分縷析,講得頭頭是道,都會成為研討課上的必讀書,并在圖書館的書架上占有一席之地,成為大學里的經典教材。但是《透明與障礙》一書的成功并不是因為斯塔羅賓斯基能將復雜的研究對象簡化為一個主題,而是因為他能深入淺出、以點帶面,用一條線索順藤摸瓜,而沒有削足適履去遷就一個最小公因數。

比如,斯塔羅賓斯基指出,盧梭在他的小說《新愛洛依絲》中有關收獲葡萄的那段描寫跟他在《致達朗貝爾》中講到民間節(jié)慶場面的段落如出一轍,與《社會契約論》中講到大眾民主的地方也殊途同歸。同舞臺上的演員不一樣,收獲的人們既是演員也是觀眾,他們沒有道具、沒有角色分工、沒有劇本,也沒有任何其他媒介,但是仍然能夠演上一出人生的活劇。我們在他們那里看到的是自然而然的真情迸發(fā)和集體歡愉。從結構上說,演員/觀眾的雙重性關系跟一個理想共和國里公民/臣民的雙重性關系存在著某種對應??磁c被看渾然不分,所有的人都是集體意志的一部分,既表達這個集體意志,同時也從屬于這個集體意志。有些文字在盧梭作品的某一部分看上去像是政治理論,但在另一部分卻像是散文詩。斯塔羅賓斯基幫助我們看到這兩者之間的聯(lián)系,他讓我們不但看到盧梭思想當中一以貫之的地方,也看到盧梭在行文風格、主題結構、修辭排比、言傳意會上獨到的東西。他這本書寫得真是精彩絕倫。

你一旦用斯塔羅賓斯基的眼光去讀盧梭,連盧梭作品當中最讓人捉摸不透的地方也會顯得一清二楚。比如,盧梭的音樂理論講的是如何超越人為音符所造成的障礙,讓人們直接感受音樂旋律本身。盧梭講花花草草的那些話也是為了表達一定的情感狀態(tài)。到樹林中或山腳下去采集植物標本,再把它們一樣一樣地擺放在標本集里,其中自有心曠神怡之妙。連他對礦物學的興趣也跟追求“透明”有關,因為他總是幻想著把實體性的物質都變成玻璃一樣透明。不管斯塔羅賓斯基把目光盯向哪里,他都看到盧梭對透明與障礙一以貫之的關注。

但他是不是有些過分了呢?任何成為經典的著作都往往有以偏概全的傾向。一旦做的登峰造極便有過猶不及的危險。這樣的著作可能是過去豐功的里程碑,但不會是未來偉績的催生劑?!锻该髋c障礙》一書明顯地帶有它寫作年代的時代印記,它的參考書目和引文注腳將其門派隸屬展示得非常清楚。喬治·布萊寫的《時光與人》(1950年)、莫里斯·梅洛-龐蒂寫的《知覺現(xiàn)象學》(1945年)、讓·伊波利特寫的《黑格爾精神現(xiàn)象學的起源與結構》和雅克·拉康寫的《論偏執(zhí)狂精神病及其人格的關系》(1932年)都出現(xiàn)在斯塔羅賓斯基的參考書目上,使他的學術譜系一覽無余。這些書反映了當時百家爭鳴的學術潮流,什么現(xiàn)象學啊,黑格爾研究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和存在主義啊,等等,不一而足?!锻该髋c障礙》一書就是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寫出來的。斯塔羅賓斯基能做到兼收并蓄,博采眾家之長,目的不是要自成一家之言,而是要理解盧梭。

在各家學說中,斯塔羅賓斯基發(fā)現(xiàn)有關“異化”的理論最為有用。異化說滲透在很多發(fā)生在20世紀四五十年代的思想論辯當中,但是追根溯源這個概念最早則要上溯到黑格爾?;蛘吒_切地說,應該上溯到盧梭。過去大家只知道盧梭是感傷主義鼻祖、浪漫思潮之父,卻不知道盧梭還曾經是存在主義默默無聞的先驅。

斯塔羅賓斯基筆下的盧梭把人脫離自然狀態(tài)看成是失去透明的過程。在透明狀態(tài)下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和溝通不需要媒介,直截了當,肝膽相照。后來,各種各樣的社會和文化因素帶來了文明的發(fā)展,但也帶來了人與人之間溝通上的障礙。文明的發(fā)展使靈魂受到進一步的阻礙和掩蓋,所以,在盧梭的作品中歷史進步被視為陷阱:我們越是醉心于追求藝術與科學的發(fā)展,就越是同真實的自我疏遠。

只有一個辦法能跳出這個怪圈,那就是否定之否定的辯證法。斯塔羅賓斯基在每一個關鍵點上都應用這個公式,甚至在《新愛洛依絲》的三角戀愛關系當中他也看到辯證法。在這本書里,女主角朱麗深愛圣普樂,遭到父親的干預和阻撓。她只好服從父命,默認了家里給她安排的婚姻,讓自己的天性屈從于傳統(tǒng)習俗。但是結婚后,她發(fā)現(xiàn)丈夫沃爾瑪呆板迂腐到極點,導致她更堅定了對圣普樂的愛。她不顧婚姻的障礙,蔑視死神的威脅,一直對圣普樂保持著柏拉圖式的愛。在這個否定之否定的過程中,她對圣普樂的愛代表著更高形式的自然,并最終贏得了勝利。

盧梭的政治思想也經歷了辯證式的躍進發(fā)展。在《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一書里,他描述了人為的文化對天性自然狀態(tài)的否定。在《社會契約論》中他又給我們看到,更高形式的文化可以再一次否定低級形式的文化。黑格爾和恩格斯都把這樣一個辯證邏輯融入他們的歷史觀中去,而康德和卡西勒則把這樣一個辯證邏輯編織到他們的倫理學和美學理論當中去。

但是斯塔羅賓斯基只盯著盧梭的內心層面。因為在自己的周圍到處都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隔膜,盧梭漸漸不再跟外部世界打交道,而轉向內心世界去尋找絕對透明,最后變成瘋子。盧梭的瘋癲狀態(tài)是一種異化形式,骨子里是對人類原初純真狀態(tài)的極度自戀。

盡管斯塔羅賓斯基偶爾使用心理學術語,而且他自己以前曾學過醫(yī)(他學過精神醫(yī)學,但沒有去搞精神分析),他并不把盧梭當成個病人一樣去診斷,也不把盧梭發(fā)瘋看成是病態(tài)。相反,他把盧梭的瘋癲看成是個哲學問題。盧梭不但把透明與障礙作為他作品的核心主題,也是因為要在生活中追求絕對透明而不得才變瘋的。

按照斯塔羅賓斯基的解釋,盧梭早期作品中的主題到了他的晚年更有一發(fā)而不可收拾之勢,呈現(xiàn)出一幅卡夫卡式的荒謬、怪誕、陰森的世界圖景。盧梭在耄耋之年的愛彌兒身上寄托著自己。愛彌兒完全受他的仇敵們擺布,這些冷酷無情的仇敵假借一位善良導師的身份,故意把愛彌兒身邊所有的意義標示都弄錯亂,以此來增加對愛彌兒的精神折磨。即便是他逃離開法國和瑞士那些迫害他的人,投到英國的哲學家大衛(wèi)·休謨的門下,也發(fā)現(xiàn)自己還是跳不出如來佛的手心,因為休謨也是他們一伙的。他本來以為他跟休謨都是哲學家,都相信人性本善,兩人應該心心相印才對??墒且娏嗣嬉院?,他卻大失所望,他們之間同樣有隔膜。在世人眼里休謨是個謙謙君子,但這個形象在盧梭那里卻轟然崩坍,盧梭看到的不過是另一個更陰險的敵人。

斯塔羅賓斯基對盧梭的瘋癲給予同情和理解,請看他的精彩描述:

對讓-雅克來說,生活在一個飽受迫害的世界里即意味著自己被一張由種種協(xié)調一致的符號所構成的羅網捕獲……這些符號準確可靠,但它們自身所透露的信息卻是透明之不可能性。符號意味著揭去面紗,然而需要被揭去的面紗卻是不可逾越的障礙。故而,盧梭雖探察了一個又一個符號,卻一無所獲。他不僅沒能解開謎團,反而要直面更深厚的黑暗:孩子們的鬼臉、菜市場上豌豆的價錢、普拉特里街上的小商鋪——所有這一切都暗示著同一個陰謀,而其動機卻永難參透。盧梭徒勞地整理著他發(fā)現(xiàn)的各種符號,徒勞地想把它們連成一條嚴密的邏輯線索,可最終卻總是通向同樣的黑暗。

末了,盧梭覺得還是干脆避免同外部世界打交道穩(wěn)妥,只在自己的內心世界去尋找絕對透明的狀態(tài)。但即便是這樣,人的反思能力本身就跟“渾然一體”的直覺把握背道而馳,甚至不共戴天。因為反思有一種要命的本領,那就是把人從直觀狀態(tài)中拉出來。盡管盧梭死前的作品都非常抒情,但最后他還是像加繆小說中的存在主義“反英雄”主角一樣。但是,斯塔羅賓斯基下一本人物傳記講的是個成功的故事,包括從異化到反思,再從反思到入世的過程。傳記的主人公是蒙田。

《透明與障礙》一書的了不起之處就在于,它能把盧梭生活和作品當中本來不相干的細節(jié)串聯(lián)在一個主題下,并賦予它們一個極其言之成理的解釋。斯塔羅賓斯基讓我們看到,盧梭個人生活中的跌宕起伏有助于我們理解19世紀和20世紀的時代主題。用斯塔羅賓斯基的話說:“他的工作開始于歷史哲學,最終在存在之‘體驗’中結束。這項工作不但預示了黑格爾,也預示了黑格爾的反對者克爾凱郭爾?,F(xiàn)代思想的兩股力量均發(fā)生于此:理性的歷史發(fā)展;個體救恩之追求的悲劇性。”

這樣一種解釋在20世紀50年代甚為流行,《透明與障礙》也在當時被奉為文學評論的經典之作。它唯一的問題也是所有經典作品的通病,即把話說得太到頂了。如果一本書寫得太好,會讓人覺得它把這個話題都說完了,別人沒話可說了,如此一來,這本書也就會被人敬而遠之,束之高閣,它討論過的話題也就沒人再去碰了。

《拉莫萊特之吻:有關文化史的思考》,[美]羅伯特·達恩頓著,蕭知緯譯,上海教育出版社2024年1月。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