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彥諾爾墓沒有出土墓志。關(guān)于此墓的族屬問題,中外學者間存在較多爭議。墓葬的發(fā)掘者敖其爾教授以及最早較為全面研究該墓的東潮等學者,根據(jù)死者為火葬等理由,認為巴彥諾爾墓墓主為突厥人,而林英、李丹婕、史書仁等人經(jīng)過更深入的研究,依據(jù)漢文史料以及附近的仆固乙突墓,判斷墓葬是墓主人接受唐制的結(jié)果,是唐朝在鐵勒故地建立“六府七州”體制以后的產(chǎn)物,但受突厥葬俗影響極大。目前,巴彥諾爾墓墓主屬于鐵勒部落,已經(jīng)成為大部分學者的共識。但是否有可能更進一步確認墓主人是誰呢?筆者根據(jù)文獻記載和最近的蒙古國考察,對此問題提出一些新的看法。
巴彥諾爾墓性質(zhì)的新定義——唐墓外殼下的鐵勒祭祀場所
唐代羈縻統(tǒng)治時期,漠北局勢變化顯著。巴彥諾爾墓和仆固乙突墓完全按唐代制度建造,無論是從墓葬形制還是從壁畫、隨葬明器等看,都體現(xiàn)了唐朝的風格。但根據(jù)巴彥諾爾墓發(fā)掘者勒·額爾敦寶力道的最新檢測結(jié)果,之前學者們在文章中提到的絲綢袋內(nèi)墓主人遺骸火化后的骨殖,其實并非人骨,而是羊骨(圖1)。此非孤例,根據(jù)檢測,仆固乙突墓內(nèi)的骨骸亦為羊骨。而骨骸和金制品用小木箱盛放,內(nèi)置在棺槨里,也絕非唐朝葬俗。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qū)е铝诉@些不同?
圖1 巴彥諾爾墓絲綢袋內(nèi)發(fā)現(xiàn)的羊骨
我們猜想,墓主死亡時間與葬禮時間相隔太久,可能會導致遺骸不在墓室中。鐵勒人傳統(tǒng)葬俗為土葬?!端鍟よF勒傳》記載:“其俗大抵與突厥同……死者埋殯之,此其異也?!笨梢?,按照唐朝的禮俗埋葬鐵勒部落的貴族,理論上并不違背傳統(tǒng)鐵勒葬俗。但由于長安與漠北間路途遙遠,墓主死亡的消息需要數(shù)十天才能傳遞到長安,而朝廷對此做出反應后,派來主持葬禮的大臣和隨行人員也需要長途跋涉才能到達漠北。為了防止墓主尸體腐敗,當?shù)厝丝赡軙刃新裨崮怪魅?,再以唐代禮俗舉行墓主人的葬禮。仆固乙突墓志記載:
儀鳳三年(678)二月廿九日遘疾,終于部落,春秋卌有四……凡厥喪葬,并令官給,并為立碑。即以其年歲次戊寅(678)八月乙酉朔十八日壬寅永窆于纈碖原,禮也。
仆固乙突二月廿九日去世,直到將近半年后的八月十八日才舉行葬禮,這半年的時間足以使遺體腐爛,這可能是仆固乙突墓中沒有發(fā)現(xiàn)其遺骸的原因之一。因此,巴彥諾爾墓的墓主人也可能基于同樣原因先行按照本民族葬俗埋葬。
關(guān)于鐵勒的葬俗,考古發(fā)現(xiàn)可以印證漢文文獻的記載。在巴彥諾爾墓西北部約30公里處發(fā)現(xiàn)的額布根圖布拉西墓葬中發(fā)現(xiàn)了一具骸骨,陪葬一匹馬、一只狗以及仿制拜占庭金幣等物品。巴圖寶力道依據(jù)《隋書·鐵勒傳》對鐵勒葬俗的記載,認為此為鐵勒貴族的墓葬。他據(jù)此推測,巴彥諾爾墓的墓主人和仆固乙突有可能采取上述方式安葬。
但巴彥諾爾墓中的骨骸有火化痕跡,說明巴彥諾爾墓墓主人的遺骨應該也已經(jīng)被火化,不可能擁有類似這些墓葬中的完整骸骨。結(jié)合文獻記載和考古發(fā)現(xiàn),目前所知采用火葬的高級鐵勒貴族,均為最高級別的鐵勒各部首領。如薛延陀可汗夷男去世后,即采用火葬:“夷男之卒,皆來會葬,焚尸卒哭?!庇秩纭秲愿敗酚涊d,開元七年(719)二月丁未,“投降突厥延陀磨覽死,贈中郎將,依蕃法葬”,所謂“蕃法葬”即為火葬,根據(jù)李思摩墓志中記載的“仍任蕃法燒訖,然后葬”可知。再如《舊唐書》卷一二一《仆固懷恩傳》提到“九月九日,(仆固懷恩)死于靈武,部曲以鄉(xiāng)法焚而葬之”。可見同為金微都督的仆固懷恩亦為火葬。這么多來自不同部落的鐵勒貴族葬俗告訴我們,考古學家發(fā)現(xiàn)的這種土葬習俗不適用于仆固乙突和巴彥諾爾墓墓主人。
從草原族群的習俗來看,仆固乙突“以儀鳳三年二月廿九日遘疾,終于部落”,但在半年以后,“以其年歲次戊寅八月乙酉朔十八日壬寅永窆于纈碖原,禮也”。這即所謂“待時而葬”,讓人想到《周書·突厥傳》記載的突厥葬俗:
擇日,取亡者所乘馬及經(jīng)服用之物,并尸俱焚之,收其余灰,待時而葬。春夏死者,候草木黃落;秋冬死者,候華葉榮茂,然始坎而瘞之。
巴彥諾爾墓中的骨殖是火葬后放入絲綢袋的。一些學者據(jù)此認為,巴彥諾爾墓受到了突厥火葬葬俗的影響。而火葬的原因可能與突厥貴族一樣,是認為火焰可以清潔他們的身體:“突厥巫師使羅馬使臣行逾火焰,謂此清凈其身?!薄按龝r而葬”與火葬這兩種葬俗均與突厥葬俗不謀而合。巴彥諾爾墓墓主人死亡后,其宗屬完全可以先行火葬,將剩下的骨殖保存半年,在行葬禮時再放入唐廷為其營建的陵墓中,不需要擔心因等待葬禮舉行而導致尸體腐爛的問題。但實際情況是,巴彥諾爾墓墓主人的宗屬并未選擇這種做法,而是用焚燒過的羊骨代替遺骸,放入唐廷為其修建的大墓中。
圖2 疑似鐵勒人墓地墓中遺骸
那么,為何要把墓主人的隨身物品和寶物埋在巴彥諾爾墓中呢?既然墓主人沒有葬于此處,鐵勒人究竟是怎樣看待這座大墓的呢?在蒙古國中部的Vaart和Naima-Tolgoi等地發(fā)現(xiàn)的突厥遺址給我們提供了參照系。在這兩個遺址中,同樣沒有發(fā)現(xiàn)人類埋葬痕跡,但在Vaart遺址的墓坑內(nèi),有一個不大的木箱,里面有黃金制品和絲綢碎片。在Naima-Tolgoi遺址中,封土堆的下面發(fā)現(xiàn)了馬的骨頭、馬具和皮帶殘片,斯熱金認為,這類帶封土的遺存可能是一個祭祀-墓葬復合體??梢?,封土下面埋葬寶物,不埋葬死者骸骨,是這一時期突厥貴族的習慣。與之類似,毗伽可汗寶藏埋在陵園獻殿附近的百寶箱中。毗伽可汗陵園的宗廟(獻殿)中放置著毗伽可汗和其可敦的石像,是后人祭拜他們的場所。由此可見,這一時期漠北突厥貴族的埋寶處并非逝者的埋葬處,而是逝者的祭祀地。
從草原族群的視角看,巴彥諾爾墓墓主人的后代可能依照突厥習俗,將此墓的封土堆視作突厥葬俗里進行祭祀儀式的祭祀堆,將逝者的貴重物品放置在其下,如草原風格的金罐、仿制拜占庭金幣等,起到祭祀死者的作用。仆固乙突墓旁發(fā)現(xiàn)的帶有突厥如尼文的銀罐證實了筆者的這一猜想。仆固乙突的后人在這里祭祀時,在仆固乙突墓的封土處埋入了一個銀罐,但在墓中并未發(fā)現(xiàn)仆固乙突的骸骨,而是另行安葬。因此,巴彥諾爾墓和仆固乙突墓更可能是按照與突厥貴族類似的習俗,將貴重物品埋在封土這種草原族群的祭祀中心的下面。
此外,我們將這兩座墓跟突厥貴族墓葬進行比較,會發(fā)現(xiàn)有如下相同點。
火葬儀式。據(jù)《周書·突厥傳》,突厥“死者,停尸于帳,子孫及諸親屬男女,各殺羊馬,陳于帳前,祭之,繞帳走馬七匝,一詣帳門,以刀剺面,且哭,血淚俱流,如此者七度,乃止。擇日,取亡者所乘馬及經(jīng)服用之物,并尸俱焚之,收其余灰,待時而葬。春夏死者,候草木黃落;秋冬死者,候華葉榮茂,然始坎而瘞之”。巴彥諾爾墓和仆固乙突墓反映出了火葬習俗,仆固乙突墓志中反映出了“待時而葬”的特征,因此我們可以推測,巴彥諾爾墓墓主人和仆固乙突在死亡時均經(jīng)過了這樣一組火葬儀式,并待時而葬,與突厥貴族類似。
封堆。封堆被林俊雄稱為“精英的封堆”,他認為大型封堆多見于前斯基泰和斯基泰時期,至匈奴-薩爾馬特時期之后,突厥-蒙古君主們不再建造大型的封堆了。但這種傳統(tǒng)其實并未斷絕,在第一突厥汗國可汗陵寢——佗缽可汗陵(布古特遺址)和伊德爾遺址又出現(xiàn)了封堆。因此,巴彥諾爾墓和仆固乙突墓的封堆可能同樣被突厥和鐵勒人看作“精英的封堆”。筆者在2019年夏天拜訪了圖瓦的阿爾然1號墓,目測其規(guī)模達到了令人震驚的尺寸,根據(jù)格里雅茲諾夫(M. P.Gryaznov)的研究,其直徑寬達110米,在葬禮中大約有300匹馬被屠宰,可能有超過1萬人參與。但到了唐時,封堆的規(guī)模顯然不可與早期墓葬同日而語,巴彥諾爾墓和仆固乙突墓的封堆分別為直徑36米和直徑20米,遠小于阿爾然大墓,但均大于前述第一突厥汗國貴族墓葬。從草原族群的視角來看,封堆無疑成為其權(quán)力的象征,同樣也是祭祀的地點,巴彥諾爾墓墓主人的后代可能依照突厥習俗,將此墓的封土堆視作突厥葬俗里進行祭祀儀式的祭祀堆,將逝者的貴重物品放置在其下,起到祭祀死者的作用。第二突厥汗國的貴族就不再建造祭祀封堆,而是將祭祀封堆改成唐朝風格的獻殿,后人在獻殿中祭祀逝者。
方形墓園。巴彥諾爾墓墓園規(guī)模達到200米×180米,仆固乙突墓墓園規(guī)模為108米×87米,均大于第一突厥汗國可汗的規(guī)模。雖然為唐朝所修,亦可成為仆固部統(tǒng)治者權(quán)力的展示。
漢式石碑。兩種墓葬形式均有漢式石碑,雖然巴彥諾爾墓的墓碑暫未找到,但仆固乙突墓墓碑的殘塊已被找到。與前述兩突厥墓相比,仆固乙突墓墓碑采用了漢文,不再是粟特文與婆羅謎文。其實在上面刻寫何種文字其效果可能沒有太大區(qū)別,在當時的漠北地區(qū),大部分游牧民識字的可能性不會太高。但豎立墓碑在草原早已成為權(quán)力的象征。從草原族群的視角來看,巴彥諾爾墓與仆固乙突墓豎立墓碑,起到的是樹立權(quán)威的作用。
壁畫與陶俑。在唐人眼中,在第二突厥汗國的可汗陵寢中要“立祠廟,刻石為像,四壁畫其戰(zhàn)陣之狀”。雖然壁畫中并未出現(xiàn)任何戰(zhàn)陣場景,但巴彥諾爾墓內(nèi)兩側(cè)龕隨葬的陶俑很好地彌補了這一不足。墓中按照唐墓規(guī)制放置的符合正三品喪葬禮儀的陶俑,正好是按照一定的陣型排列。其中出土了騎士俑,還有唐墓內(nèi)極為罕見的甲騎具裝馬,上面無人乘騎。唐墓中的甲騎騎士俑應該均為儀仗功能,在草原貴族看來,這些壁龕中的無人乘騎的馬,可能代表的是死者在戰(zhàn)爭時的坐騎。而墓中身穿胡錦的木俑以及四神木俑、胡人木俑等,在他們看來代表的是異域的文化和奢侈品,是權(quán)力的象征。
寶物。主墓室中的木棺和木箱中放置著墓主人收藏的寶物,但未放置遺骸?!巴回适禄?,不施床,以木含火,故敬而不居”,對于這一時期突厥和鐵勒貴族來說,木頭是火的源泉,需要崇敬。正因如此,木箱可以存放逝者生前的重要物品。從草原族群的視角來看,該地作為祭祀地,祭祀地的下面正是草原貴族貯存寶物的場所?;鹧婵梢郧鍍羯眢w,故使用火葬。但火葬后的遺骸放置在哪里,我們并不清楚。
可見,雖然唐朝在此為巴彥諾爾墓墓主人修建了大型墓葬,但鐵勒上層貴族的葬俗并未徹底唐朝化,而是在唐朝墓葬的外殼下,堅守了與突厥相似的舊俗。對唐朝來說,巴彥諾爾墓和仆固乙突墓是唐朝皇帝賞賜給官員的靈魂安居之地,更是唐朝在漠北統(tǒng)治的象征;對墓主人及其后人來說,這兩座隆起的封堆在草原上足夠引人注目,易于辨識,方便后人祭祀。與突厥汗國的貴族墓葬布古特陵、毗伽可汗陵、闕特勤墓等類似,墓葬高大的封堆或地表可見的漢式石碑、園墻、碑亭等是他們最為看重的,是其權(quán)力的展示。通過這些事物證明本部落與中原王朝的關(guān)系密切,來向周圍的各個部落彰顯他們的權(quán)威;而墓中的唐朝壁畫、明器對墓主人及其后代來說,相當于他們從中原獲得的奢侈品,同樣是一種權(quán)力的象征。除了遺骸的葬式之外,巴彥諾爾墓和仆固乙突墓中還有一些與突厥墓葬相似的地方,也暗示了突厥對鐵勒貴族的深刻影響。
墓主人的族屬——鐵勒仆固部
巴彥諾爾墓的墓主人為唐代羈縻體系下鐵勒部落的首領,已經(jīng)是中外大多數(shù)學者的共識。但巴彥諾爾墓的墓主人屬于鐵勒的哪個部落?紐約大學教授史書仁根據(jù)附近的仆固乙突墓,推測巴彥諾爾墓墓主屬于鐵勒仆固部,是其貴族階層的另一名成員。筆者認同他的觀點,原因如下。
首先,仆固乙突墓與此墓相隔不遠,兩墓隔圖勒河相望,直線距離僅有14公里左右。由于仆固乙突墓的發(fā)現(xiàn),蒙古國學者認為在乙突墓附近的契丹時期城址——和日木·登吉古城即為唐代羈縻統(tǒng)治時期的金微都督府。與仆固乙突墓相比,和日木·登吉古城與巴彥諾爾墓之間的距離更近。因此,巴彥諾爾墓為仆固部都督的墓葬是很有可能的。
其次,在蒙古國考察中,我們通過無人機航拍圖像,發(fā)現(xiàn)巴彥諾爾墓的周圍疑似還有多座與巴彥諾爾墓和仆固乙突墓形制相近的墓葬,疑為唐墓,巴彥諾爾墓是其中規(guī)模較大的一座。鑒于巴彥諾爾墓發(fā)現(xiàn)了大量壁畫,其附近的疑似墓葬遺跡也可能存在壁畫。蒙古國考古學家考慮到該國現(xiàn)在尚無妥善保存出土壁畫的條件,所以沒有進行挖掘。雖然蒙古國考古學家認為這類遺跡為突厥時期帶墓道的大中型墓葬,但筆者認為,巴彥諾爾墓所在之處,很有可能是仆固部落貴族的墓葬群。
值得注意的是,圖勒河作為蒙古國的三大河流之一,很容易被想象為部落間的天然邊界。東潮在論文中寫道:“巴彥諾爾墓位于乙突墓以南約30公里(實際為乙突墓西南14公里左右——引者注),圖勒河的南岸,巴彥諾爾蘇木的東北部?!杜f唐書》中提到的‘分置瀚海、燕然、金微、幽陵等九都督府’中的瀚海(瀚海都督府,羈縻府州時期鐵勒回紇部的治所——引者注)很可能最初設置于此。這里很可能就是安北都護府統(tǒng)治的中心地帶,即瀚海和燕然兩都督府的所在。巴彥諾爾墓的墓主應該同乙突墓墓主一樣,是唐羈縻府州制度下的都督?!睎|潮錯誤地估計了兩座墓葬間的距離,也低估了當時鐵勒仆固部、回紇部的規(guī)模,因此得出兩墓分屬不同都督府的結(jié)論。但我們通過考察發(fā)現(xiàn),巴彥諾爾并非瀚海和燕然兩都督府的所在,而是仍屬金微都督府管轄范圍,依然屬于仆固部。雖然巴彥諾爾墓與仆固乙突墓分別位于圖勒河兩岸,但圖勒河的水量隨季節(jié)變化有較大差異,在不同年份水量大小也有很大區(qū)別。除某些降水特別豐沛年份的夏季之外,在一年內(nèi)的大部分時間,牧民騎馬都可以輕易渡過圖勒河。漠北還有漫長的冬季,河水會封凍結(jié)冰。因此,圖勒河很難作為部落間的天然邊界。圖勒河兩岸均屬仆固部,是合情合理的。
最后,同為唐朝羈縻府州時期的思結(jié)部盧山都督墓園,形制更接近突厥墓葬,和金微都督仆固乙突墓及巴彥諾爾墓的墓葬風格完全不同。仆固乙突墓和巴彥諾爾墓同屬一種墓葬風格系統(tǒng),說明兩座墓葬的墓主人同屬一個部落的可能性很大。
巴彥諾爾壁畫墓墓主人——仆固歌濫拔延
東潮根據(jù)巴彥諾爾墓與乙突墓在墓葬形制上的共同點,推斷出巴彥諾爾墓墓主當是和仆固乙突一樣的部落都督,又結(jié)合墓葬天井數(shù)量、壁畫題材、隨葬物品等因素,認為該墓主的社會地位很可能比乙突更高。根據(jù)仆固乙突墓志,乙突南征北戰(zhàn),西討西突厥,平叛阿史那賀魯,又東征靺鞨,西討吐蕃,憑借戰(zhàn)功,被封為“右驍衛(wèi)大將軍,依舊都督,加上柱國、林中縣開國公,食邑一千戶”。唐置“左右驍衛(wèi),大將軍各一人,正三品”。在討伐阿史那賀魯后,仆固乙突的職事官已為左武衛(wèi)大將軍,根據(jù)《唐六典》,左武衛(wèi)大將軍已經(jīng)是正三品,為將軍的最高級別。所以在乙突“東征靺鞨,西討吐蕃”之后,只能平級調(diào)動,轉(zhuǎn)為擔任同為正三品的右驍衛(wèi)大將軍。仆固乙突已經(jīng)官居高位,巴彥諾爾墓比乙突的墓葬等級還要高,墓主可能是一位為唐朝立下更為卓著功勛的人物。
我們再從墓葬的時間來看。耶申科根據(jù)現(xiàn)有墓葬中出土的唐官員形象的陶俑以及馬匹所佩鞍帶的類型,判斷該墓入葬時間大致為7世紀中期之后,也就是東突厥汗國正式被納入唐朝之后。根據(jù)蒙古國考古學家對陶俑的檢測,巴彥諾爾墓陶俑的制作時間在670年前后70年之內(nèi)。郭云艷通過墓葬出土的拜占庭金幣及仿制品中具有明確時間信息的兩枚希拉克略統(tǒng)治早期的金幣索里得(Solidus),將墓葬的時間限定在620年之后。東潮詳細地研究了墓葬的形制、壁畫、隨葬品,認為此墓應該建于唐在漠北實行羈縻府州制度時期(630-682)。李丹婕將唐朝在漠北羈縻統(tǒng)治的時間糾正為自貞觀二十一年(647)滅鐵勒諸部確立“六府七州”體制起,到儀鳳四年(679)阿史那泥熟匐自立為可汗,糾集二十四州首領起兵反叛為止。這兩位學者的說法均有值得商榷的地方。陳子昂《燕然軍人畫像銘并序》記載:
龍集丙戌,有唐制匈奴五十六載,蓋署其君長,以郡縣畜之,荒服賴寧,古所莫記。是歲也,金微州都督仆固始桀驁,惑亂其人。
丙戌年,即垂拱二年(686),“有唐制匈奴五十六載”,說明唐朝官方認定的羈縻統(tǒng)治時間自630年始。貞觀四年(630)唐朝出兵平突厥,當時,“于朔方之地,自幽州至靈州置順、祐、化、長四州都督府,又分頡利之地六州,左置定襄都督府,右置云中都督府,以統(tǒng)其部眾”。但在東突厥滅亡之后,漠北又迎來了新的統(tǒng)治者薛延陀。因此,將唐朝在漠北羈縻統(tǒng)治的起始時間定為貞觀二十一年在鐵勒諸部確立“六府七州”體制更為恰當。
關(guān)于結(jié)束時間,筆者不贊同李丹婕的觀點,因為在儀鳳四年隨阿史那泥熟匐造反的二十四州首領屬漠南單于都護府,與漠北無關(guān)。直到開耀元年(681),漠北連年大旱,饑饉和災荒導致鐵勒部互相劫掠,引起大亂,同羅、仆固等部叛唐,唐朝在漠北的統(tǒng)治才開始動搖。而前引文中“龍集丙戌,有唐制匈奴五十六載”,說明唐朝認定的漠北羈縻統(tǒng)治結(jié)束時間應為垂拱二年,即該墓之時代下限。但仆固乙突(635-678)死后不久,漠北很快就陷入動蕩,因此該墓屬于乙突之子的概率較小,墓主人更有可能是仆固乙突的祖父或父親,即歌濫拔延或思匐。
我們先來分析仆固歌濫拔延。經(jīng)巴圖寶力道考證,“思匐”一詞源于官號“娑匐”,即突厥語中的“S?big”,仆固乙突之父思匐之名來自他的官號。而思匐因之得名的北族官號“S?big”卻源于其父歌濫拔延,《通典》中有“大酋婆匐俟利發(fā)歌藍伏延”,《新唐書》中有“延陀滅,其酋娑匐俟利發(fā)歌濫拔延始內(nèi)屬,以其地為金微州,拜歌濫拔延為右武衛(wèi)大將軍、州都督”之記載。在仆固乙突墓新發(fā)現(xiàn)的刻有如尼文的銀碗上,也有“S?big”一詞,巴圖將銀碗上的話考釋為“娑匐乙德思:愿幸福、安寧,祝吉祥”,他認為,銀碗上出現(xiàn)的“娑匐乙德思”這一名稱,與墓志上的“仆固乙突”的讀音非常接近,讓人很容易聯(lián)想該銀碗是給墓主仆固乙突的獻祭品。所以,仆固乙突和其父的北族官號“娑匐”均繼承于歌濫拔延。此外,護雅夫認為,在漠北地區(qū),實力強大的部族首領用“俟利發(fā)”的官稱,而實力較弱的部族首領只能用“俟斤”的官稱。根據(jù)前文,歌濫拔延的官號即為俟利發(fā),說明在歌濫拔延的統(tǒng)治下,仆固部十分強盛??梢姼铻E拔延在唐朝羈縻統(tǒng)治漠北之前,就是一代梟雄。
而巴彥諾爾墓中出土的兩個官帽,可以分別對應歌濫拔延的大將軍與娑匐俟利發(fā)兩個身份。其中,圖3中所示三梁冠,被研究者認為與李墓出土的三梁進德冠類似?!杜f唐書·輿服志》記載:
親王,遠游三梁冠,金附蟬,犀簪導,白筆……三品以上三梁,五品以上兩梁,犀簪導。九品以上一梁,牛角簪導。
圖3 三梁冠
在唐朝的官制體系下,巴彥諾爾墓發(fā)現(xiàn)的三梁冠意味著墓主人為三品以上高級官員。而歌濫拔延為左武衛(wèi)大將軍,恰為正三品。
另外一個則為金冠(圖4)。巴彥諾爾墓出土的金冠重449.5克,裝飾有忍冬花草紋。筆者認為,金冠代表了墓主人在部落中的地位與權(quán)勢。毗伽可汗墓中出土的金冠能反映出與巴彥諾爾墓金冠之間的等級差異。毗伽可汗金冠有五個立板,每板分別鑲嵌1-3顆紅寶石,總數(shù)在12顆以上。王冠上的基本紋樣,是錘鍱出的忍冬花草紋,最值得注意的是正中梁上錘鍱出一只展翅鳥的形象,鳥尾上方為葵花狀日輪。闕特勤頭像上冠帽正中也有一只與毗伽可汗王冠上完全一樣的鳥,只是冠的外形接近中原的幞頭而與毗伽可汗王冠略有不同。兩人一為可汗,一為特勤,身份地位有高下之別,兩件王冠外形的差別應該是兩人身份地位不同的反映。
圖4 金冠
毗伽可汗陵金冠與巴彥諾爾墓金冠的共同點是均有忍冬花草紋裝飾,但毗伽可汗的金冠正面多了一只鳥,相較巴彥諾爾墓金冠,其形制更為華麗,可能是因為毗伽可汗的地位高于巴彥諾爾墓墓主人。如前所述,歌濫拔延在漠北地區(qū)的身份為仆固部落的娑匐俟利發(fā),通過兩個金冠的對比,反映出歌濫拔延作為娑匐俟利發(fā),在草原世界的地位較高,但仍低于可汗。因此,巴彥諾爾墓中出土的三梁冠與金冠,恰可分別對應歌濫拔延的大將軍與娑匐俟利發(fā)兩個身份。
與歌濫拔延相比,巴彥諾爾墓為仆固思匐之墓的可能性就要小很多。根據(jù)墓志和史料記載,在薛延陀被滅之后,歌濫拔延率仆固部內(nèi)附唐朝,思匐和乙突相繼繼承了歌濫拔延金微都督一職。在漢文史料中,有多處提到歌濫拔延,但竟沒有一處提到乙突的父親思匐。乙突墓志中也存在類似的現(xiàn)象,“祖歌濫拔延,皇朝左武衛(wèi)大將軍、金微州都督。父思匐,繼襲金微州都督,并志識開敏,早歸皇化”。歌濫拔延為左武衛(wèi)大將軍,官居正三品,在乙突墓志中被詳細記載。而仆固乙突的父親、第二任金微都督仆固思匐,僅僅是在青年時期隨歌濫拔延“早歸皇化”,墓志中沒有提到他的功績。此外,墓志中也沒有提到他受封過大將軍等三品官職,其身份與墓中出土的三梁冠不符。
石見清裕認為,思匐與鐵勒叛亂有關(guān)。他整理了此時關(guān)于鐵勒叛亂的史料發(fā)現(xiàn),顯慶五年(660)十月,鄭仁泰討思結(jié)、拔野古、仆固、同羅四部并斬其首領;龍朔二年(662)三月,鄭仁泰在天山破鐵勒,契苾何力安撫鐵勒諸部,誅偽葉護、設、特勤等。石見清裕據(jù)此認為,此時仆固部的首領應為思匐,思匐在擔任金微都督時造反,在顯慶五年或龍朔二年被誅殺。根據(jù)《舊唐書》的記載,龍朔(661-663)年間鐵勒回紇、同羅、仆固部造反:
龍朔中,婆閏死,侄比粟毒主領回鶻,與同羅、仆固犯邊,高宗命鄭仁泰討平仆固等,比粟毒敗走,因以鐵勒本部為天山縣。
龍朔三年(663),鐵勒叛亂平息。但趙靖、楊富學認為,鄭仁泰所斬的這支仆固并非仆固部主體,而是被安置于靈州都督府的一支。原因是其首領被稱為“渠首”,而非都督;最關(guān)鍵的是,趙靖、楊富學根據(jù)仆固乙突墓志“及父歿傳嗣,還授本部都督?!硪再R魯背誕,方事長羈,爰命熊羆之軍,克剿犬羊之眾。公乃先鳴制勝,直踐寇庭,無勞拔幟之謀,即取搴旗之效”分析,乙突繼位后,征討阿史那賀魯叛亂時為657年,在此之前思匐就已去世,而叛亂最早發(fā)生于660年,因此叛亂者并非思匐。筆者贊同這一觀點。
此外,前引《燕然軍人畫像銘并序》記載:“龍集丙戌,有唐制匈奴五十六載……金微州都督仆固始桀驁,惑亂其人?!北缒?,即垂拱二年,金微州都督仆固始桀驁,惑亂其人,“始”字說明,垂拱二年這次叛亂,是唐朝統(tǒng)治漠北以來金微都督的首次造反。這一任金微都督應是仆固乙突之后的第四代金微都督。因此,石見清裕的推測值得商榷,657年之前就去世的第二任金微都督思匐并未造反。通過分析時間線我們發(fā)現(xiàn),唐朝于貞觀二十一年正月設置金微都督府,歌濫拔延始任金微都督,思匐于657年或之前就已去世,自歌濫拔延擔任都督至思匐去世,不足十年,說明思匐擔任都督至多僅有幾年時間,通過可能屬于歌濫拔延的巴彥諾爾墓反映的時代特征來看,思匐甚至有可能擔任都督不足一年就去世。思匐在這一極短的時間內(nèi)沒有獲得功勞,這很可能是他在史書中闕載,也未擔任大將軍的原因。從史料、墓葬規(guī)格、墓中出土的三梁冠等來判斷,巴彥諾爾墓為仆固思匐之墓的可能性較小。
此外,巴彥諾爾墓主墓室中還出土一只栩栩如生的木鳥,這個木鳥可能是鳩杖的杖頭。鳩杖,也叫王杖,是古代朝廷為老人特制的一種拐杖,因拐杖上端有一木雕的鳩鳥而得名,在甘肅武威地區(qū)墓葬中多次發(fā)現(xiàn)。鳩鳥是古代的“不噎之鳥”,朝廷以此來表達對老人們飲食正常、身體健康的良好祝愿,是政府以立法的形式維護和保障老年人生活權(quán)益的一種養(yǎng)老尊老制度。玄宗曾在宮殿賜杖賜宴,以示敬老?!缎绿茣酚涊d,開元二年(714)九月,“丁酉,(玄宗)宴京師侍老于含元殿庭,賜九十以上幾、杖,八十以上鳩杖,婦人亦如之,賜于其家”??梢娫谔瞥賳T的墓中發(fā)現(xiàn)鳩杖,是很有可能的。巴彥諾爾墓墓室發(fā)現(xiàn)的鳥型木俑與武威磨嘴子漢墓中的鳩杖非常相似,中間底部斷裂,斷裂處可見一個弧形凹槽,很可能是拐杖的插口。根據(jù)楊富學的研究,我們得知歌濫拔延在647年始任首任金微都督,而其孫仆固乙突在657年就已經(jīng)接任,說明思匐在任時間很短,只有率眾歸唐的歌濫拔延年齡有可能超過80歲。同理,乙突死于44歲,其后繼者擔任都督的時間過短,也不可能超過80歲。鳩杖的出現(xiàn)說明巴彥諾爾墓墓主人年齡可能已經(jīng)高達80歲,這為巴彥諾爾墓屬仆固歌濫拔延而非其他金微都督又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jù)。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巴彥諾爾墓墓主人最有可能是仆固乙突的祖父——仆固歌濫拔延。
巴彥諾爾壁畫墓為唐朝羈縻府州時期的墓葬,墓主人為鐵勒部落首領,墓中同時顯示出了唐朝與突厥的文化特征。最新的檢測結(jié)果顯示,墓中本來被認為是墓主人的骨骸,實際上是羊骨,墓主人的骨骸不知去向。巴彥諾爾墓墓主人的遺骸可能被另行安葬。更重要的是,巴彥諾爾墓的性質(zhì)需要被重新審視。從該墓表現(xiàn)出的特點來看,鐵勒上層貴族的葬俗并未徹底唐朝化,而是在唐朝墓葬的外殼下,堅守了與突厥相似的舊俗。對唐朝來說,巴彥諾爾墓和仆固乙突墓是唐朝皇帝賞賜給官員的陵墓,更是唐朝在漠北統(tǒng)治的象征;但對墓主人及其后人來說,這兩座墓葬相當于毗伽可汗陵的獻殿,是后人祭奠墓主的場所,而非墓葬。
通過與盧山都督的墓葬進行對比,從考古的角度進一步印證了與仆固乙突墓形制相近的巴彥諾爾墓,其墓主與乙突同屬鐵勒仆固部。巴彥諾爾墓等級高于仆固乙突墓,因此墓主只可能是比乙突功勞更大的金微都督。由于仆固乙突去世后一年,即發(fā)生了漠北各部落反叛之事,唐朝在漠北的羈縻統(tǒng)治很難繼續(xù)維持下去,因此巴彥諾爾墓只可能是乙突之前兩任金微都督的墓葬。
歌濫拔延的官號為娑匐俟利發(fā),雖不像可汗那樣尊貴,但由于其率部歸降之功,獲得朝廷的重視,因此得以在唐廷的幫助和許可下修建一座規(guī)格如此之高的墓葬。巴彥諾爾墓中反映出墓主身份的兩個不同形制的金冠,可以與仆固歌濫拔延大將軍和娑匐俟利發(fā)的二重身份相對應。從乙突繼任年代推算,思匐在任時間極短即去世;另外,在墓室中發(fā)現(xiàn)的鳩杖說明墓主去世時超過80歲,在幾任金微都督中,只有率眾歸唐的歌濫拔延最有可能符合這一條件。因此,級別比乙突墓還高的巴彥諾爾壁畫墓,最有可能是在漠北地區(qū)與唐朝均有重要地位的首任金微都督仆固歌濫拔延之墓,而非史書闕載的第二任金微都督仆固思匐之墓。
(本文摘自徐弛著《聲聞荒外:巴彥諾爾唐墓與鐵勒考古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