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寄托了中國文人對政治的見解、對藝術(shù)的探索、對人文的體恤、對世態(tài)的覺察以及對美的孜孜以求。宋人如何在山水之間體悟“天下”?在文化上堪稱“造極”的宋朝留下了哪些遺產(chǎn)?造極之勢又為何未能延續(xù)下去?本文系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趙冬梅在2023大學問首屆年度學術(shù)出版論壇上的演講文字稿。
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趙冬梅
“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shù)千載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這是我們這次活動標題的來源。剛才鄧老師講了這段話的來歷和進一步深入的解讀。
陳寅恪先生講“趙宋”是籠統(tǒng)地講,經(jīng)過80年的學術(shù)研究之后,我們對于趙宋的南宋和北宋兩朝的認知,其實比之前都要推進了很多。作為一個政治史和政治文化史的學習者和研究者,就政治文化而言,我認同陳先生說的,華夏民族之文化造極于趙宋之世。但是,我說的“造極”,其實不整指兩宋,我理解的是,1030、1040年代,就是仁宗中期,士大夫登上政治舞臺展現(xiàn)出來的那樣的一個狀態(tài),在那個時候達到一個“造極”之勢,但是這種造極之勢并未延續(xù)。我今天講北宋政治的法家轉(zhuǎn)向,造極之勢為何未能延續(xù)下去?
我們先來看這樣一張圖,這是2020年故宮的《千古風流人物展》,以蘇軾為核心的一個宋代的展覽。其中的一張展板,就叫作《蘇軾的朋友圈》,從中可以發(fā)現(xiàn)有相當多大家非常熟悉的名字,而且都是赫赫大名,像歐陽修、范仲淹、司馬光、王安石、黃庭堅、米芾等等。我們從蘇軾的朋友圈當中可以看到,那是一個“華夏群星閃耀時”。
這個“華夏群星閃耀時”的本質(zhì),就是一群新人創(chuàng)造了新的政治和新的文化?;蛘哒f北宋士大夫創(chuàng)造出了帝制時期儒家政治的最好成績。蘇軾、蘇轍兄弟都是到了“華夏群星閃耀時”尾聲的時候,才登上政治舞臺。但是,毫無疑問他們趕上了那個最好的時候。蘇轍在嘉祐五年的《上曾參政書》里邊這樣描述他的感受:“方今群公在朝,以君子長者自處,而憂容天下彥圣有技之士。士之有言者,可以安意肆志而無患,然后知士之生于今者之為幸;而轍亦幸者之一人也?!奔蔚v是仁宗的最后一個年號。蘇軾、蘇轍趕上了那個最美好的時代。
但是很可惜,這個最美好的時代,這種帝制時期儒家政治的最好成績,其實在北宋就未能延續(xù)下去。到了神宗朝,伴隨著大變法的展開,北宋政治就出現(xiàn)了法家轉(zhuǎn)向。而法家轉(zhuǎn)向,其實就是“最好成績”逐漸走向了衰落和消亡的過程。
首先我簡單地說說大變法。我上學的時候,課本上說“王安石變法”,今天如果是西文的學術(shù)界會用“大變法”,中文的學術(shù)界會用的是“熙豐變法”。(熙豐)是神宗的兩個年號,熙寧和元豐。熙寧年間的變法主要是王安石主導的,到了元豐年間,王安石離開朝堂,是由神宗主導的變法。這場大變法究竟是成功的還是失敗的?我簡單說我的看法——這個大變法事實上是成功的。我們衡量一件事情是否成功,要首先看它的目標是什么。大變法的目標是什么呢?就是理財,以富國支持拓邊,強兵拓地。就這個目標而言,毫無疑問是達成了的。所以在這個意義上我認為,王安石變法或者大變法/熙豐變法是成功的。傳統(tǒng)的說法,往往是以王安石下臺作為新法被推翻,就是新法失敗的這樣一個標志。但是我們看到的,其實在元豐年間,神宗對王安石路線的繼承與發(fā)揚,其實是有過之的。所以在這個意義上來講,大變法也是成功的。
我在這不想對大變法做財政或者經(jīng)濟層面上的批評,我其實也沒有這個學力。我想說的是我的一個觀察——大變法造成了北宋政治的法家轉(zhuǎn)向,也就是北宋中期,帝制時期儒家政治的最好成績的消亡,就是在大變法時期發(fā)生的,這個轉(zhuǎn)折就是在大變法時期發(fā)生的。我重點講這個。
我從做法、說法(也就是理論),以及施政方式,還有士風四個層面來簡單地舉例,給大家說明。
首先來看做法,王安石為了快速地推行新法,“一道德、同風俗”。他要的是效率,所以為了提高效率,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做法,與北宋前期的政治作風,其實是已經(jīng)很不一樣了。我舉兩個例子,一個是我稱它為“雕版檄文戰(zhàn)韓琦”,一個是“呂惠卿威脅李?!?。我們先來看呂惠卿對李常的威脅,李常是王安石推薦到首都來做諫官的,這個時候正是新法之初青苗法推行時期,李常根據(jù)他自己的是非觀,對青苗法提出了強烈的批評。于是呂惠卿找到了李常,跟他說:“君何得負介甫,我能使君終身不如人。”事實上,“君何得負介甫”這個批評本身就已經(jīng)偏離了公義。李常批評青苗法,是他作為一個宋朝的官員士大夫?qū)τ趪艺谕菩械恼叽胧┨岢鲆庖姡值氖枪?,但是呂惠卿批評他,說是王安石(介甫)推薦了你,你反對介甫的做法,“君何得負介甫”,就是把政策的討論和個人的恩怨摻雜在一起。接下來這一句,“我能使君終身不如人”,這就是一個赤裸裸的威脅。這是一個很極端的典型的例子。
再有一個例子就是“雕版檄文戰(zhàn)韓琦”。青苗法推行之初,有相當多的批評。但在所有的這些批評里,真正打動了神宗的,就是韓琦。王安石也認為“章疏惟韓琦有可辨,余人絕不近理,不可辨也!”韓琦反對青苗法的章疏抵達神宗之后,神宗其實是發(fā)生了并不輕微的動搖。在這個時候,王安石稱病,最終王安石和神宗之間進行過一番極限拉扯之后,王安石回來繼續(xù)工作,神宗就把所有這些批評青苗法的章疏交給王安石來處理,“群臣言常平章疏,上悉以付安石?!庇谑峭醢彩徒M織制置三司條例司對于韓琦的章疏進行了逐條的批駁,并且他本人還對這個批駁的文章進行了潤色,親自動了筆。最終形成的《條例司駁韓琦疏》是“鏤板行下”的。這是中國歷史上應(yīng)當也是人類歷史上雕版印刷技術(shù)第一次用于政治斗爭。而韓琦的批評青苗法的章疏卻并沒有能夠同時地被“鏤板行下”。這是一場不公平、不對等的討論,當然王安石有王安石的追求,他要快速推行??墒俏覀兛吹降氖牵@些做法事實上已經(jīng)和前期的政治作風發(fā)生了較大的偏離。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說法。如果僅僅是做法上出現(xiàn)了一些違背之前原則,跟之前不同的事情,其實并不可怕。做的事情違背了原則,一件、兩件極端的事例出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說法上、理論上能夠把這個錯誤的做法給它加以理論的粉飾,并且還能夠把它說通。如果能夠做到這樣,就等于把底線再往下推了,這是非??膳碌氖虑?。
變法時期,王安石其實是這樣做了的。有一個叫王廣淵的人在京東推行新法,遭到很多人告狀,告到中央。王安石“為上言王廣淵在京東功狀”,在神宗面前為王廣淵辯護,其實也是為新法辯護,他說了這么一段話:“廣淵為人,誠不可知,然見陛下欲責功實,乃能趨附,以向圣意所在?!本褪钦f他這個人的人品我并不是很了解,但是他看到陛下想要做什么,想要建功,想要立實業(yè),所以他就能夠趨附?!摆吀健边@個詞我們今天通常會用作“趨炎附勢”,但在這兒它不是一個貶義詞,它是一個褒義詞:陛下想要什么,王廣淵就迎著上來,“以向圣意所在”,王安石說,這是不應(yīng)該被批評的,這是對的。接下來,王安石為王廣淵的做法做了一個理論的辯護,我認為這個比較可怕:“古者設(shè)官,諭主意所好惡,使民辟行之,恐不當罪其迎合也?!薄安划斪锲溆稀?,這是王安石為王廣淵做的辯護,他前面提到的“古者設(shè)官”,這是《周禮·秋官·掌交》里面的:“掌交之官,掌以節(jié)與幣巡邦國之諸侯,及其萬民之所聚者,道王之德意志慮,使咸知王之好惡,辟行之?!蓖醢彩f的“古者設(shè)官,諭主意所好惡,使民辟行之”實際上就是王安石對《周禮·秋官·掌交》這段話的解釋。王安石這個解釋是說,上面要什么你就給他什么,那你就是對的——“不當罪其迎合也”,即便是今天沒有儒家修養(yǎng)的人,也能聽到這里面有不對的地方,這里面有不合傳統(tǒng)道德的地方。
關(guān)于《秋官·掌交》這句話,事實上在儒家經(jīng)典當中,就有更好的解釋?!抖Y記·緇衣篇》:“子曰:上人疑則百姓惑,下難知則君長勞。故君民者章好以示民俗,慎惡以御民之淫,則民不惑矣?!边@相當于我們今天說的,要弘揚正氣,要用正確的思想來武裝老百姓,告訴老百姓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要做對的,不能做錯的,這是《禮記·緇衣篇》的解釋,這個更加符合道德。另外還有更簡單的解釋,《孝經(jīng)·三才章》:“示之以好惡而民知禁?!?/p>
王安石這句話出自《掌交》,是吳鉤先生在微博上告訴我的。底下這些我之所以能查出來,不是因為我有多博學,而是今天的數(shù)據(jù)庫支撐。但是王安石不一樣,王安石在40多歲的時候,就應(yīng)該是那個時代最有學問的儒家的學者,他對儒家經(jīng)典是非常熟悉的。《周禮》《禮記》《孝經(jīng)》這些,王安石一定知道,但是他做了“古者設(shè)官,諭主意所好惡,使民辟行之,恐不當罪其迎合也”這樣的解釋。
在宋朝的經(jīng)筵當中,談到君臣、君民關(guān)系、上下關(guān)系的時候,其實還有一個解釋,就是對君主的約束和要求。丁度在邇英閣講讀的時候說:“水隨器之方圓,若民從君之好惡,是以人君謹所好焉?!倍《鹊慕忉屖菑娜寮业慕嵌?,從道的角度,以道事君,對于皇帝提出了合乎道義的要求。這個才是《周禮·掌交》之官的正面的積極的意義。但是王安石卻做了如上解釋,我覺得這個解釋其實是相當不堪的。把迎合上意說得這么振振有辭,這實際上是把底線給拉低了。
這是說法上的,接下來我們就來看施政方式的轉(zhuǎn)向。
北宋前期的施政方式,通常我們會說是“異論相攪”。朝堂之上,有多種不同意見以及持不同意見的人相互競爭討論,然后皇帝擇其善者而從之,這是北宋前期的施政方式。那個帝制時期儒家政治的最好成績里面的那個朝堂,是“異論相攪”型的多元政治的朝堂。
但是到了大變法時期,其實就出現(xiàn)了施政方式的重要轉(zhuǎn)向,我借用余英時先生的這個詞匯,就叫做“國是政治”。我雖然用余先生的說法,但是我和余先生說的“國是”很不一樣,我只用這個詞。國是政治的特點是皇帝與一二宰執(zhí),而非整個的宰執(zhí)群體,更非整個的士大夫群體,共定國是,然后以國是“定去取、決是非”。國是是唯一正確的東西,國是一旦確定之后,就具有壓倒一切的地位和排他性。如果國是僅僅是抽象的原則,比如要行仁政,那么,這個國是是毫無問題的。但是,國是政治的“國是”,往往體現(xiàn)為相當具體的路線方針,以及用人原則。把具體的東西固定成為國是,必然就要帶來對于不同意這個國是的人的打擊。國是對于異論的打擊,就構(gòu)成了政治壓迫的主要動力。我們從理論上推,國是政治必然伴隨著對于異見者的打擊。當然,在大變法時代,異見者只是離開了朝堂靠邊站了,大規(guī)模的清洗,像元祐黨籍碑這樣的事情還沒有出現(xiàn),但是從邏輯上是可以推得出來的。國是政治的極端形態(tài),其實就是南宋的權(quán)相政治。我引用劉子健先生的話,幫助大家理解這個國是?!皣恰比敉频綐O端就是“君權(quán)獨運,權(quán)相密贊,其他所有的大臣,竟不知底蘊。一般士大夫,更不能聞問”。這就是施政方式的轉(zhuǎn)向。
除了施政方式的轉(zhuǎn)向以外,還有士風——官僚隊伍作風的轉(zhuǎn)變,就是官僚隊伍的工具性大大的增強了。在這里我也舉兩個例子。一個例子就是“三旨宰相”王珪。王安石做宰相的時間加起來是7年多,但是王珪從副宰相到宰相服務(wù)了神宗16年:“自輔政至宰相,凡十六年?!边@個人的特色是什么呢?“無所建明,守成而已。”當時的人給他起了一個外號叫“三旨宰相”,什么叫“三旨宰相”呢?就是下屬向他請示的時候,他就要上殿進呈,就是向皇帝去報告,讓皇帝來批示,這叫“上殿取旨”;“上可否訖”,皇帝批示過了,王珪又說一個“領(lǐng)圣旨”;然后就下來了,下來之后“既退,諭稟事者,云已得圣旨”,下來之后就告訴那個向他請示的人說皇上說了怎么怎么樣。我們說宰相應(yīng)當是“佐天子而理大政”的,但是王珪這個宰相,說得好聽一點就是高級秘書。如果國家真的遭遇危難的話,如果皇帝智窮,這樣的宰相其實就很難起到那樣“理大政”的作用了。這是一個例子。
再有一個例子是關(guān)于理財?shù)谝荒艹紖蔷雍?。吳居厚做京東轉(zhuǎn)運使,從元豐三年到元豐八年,差不多5個整年。在元豐六年的時候,神宗曾經(jīng)有一個批示,說“居厚將命一道,不辱使指,無黷乎上,不擾乎下,不喧于聞,而于二三年間坐致財用數(shù)百萬計,前日縣官窘迫,一朝變?yōu)閷捈?。?jīng)費之外,又能應(yīng)緩急之求。內(nèi)外理財之臣,未有出其右者。”我說他是北宋理財?shù)谝荒艹?,就是從這句話化來的。
神宗說吳居厚是“不辱使指,于二三年間坐致財用數(shù)百萬計”,他的前任都無法及額收上來這個財賦,但是他能在規(guī)定的數(shù)額之外又多收若干——“于二三年間坐致財用數(shù)百萬計”。這個人確實是“無黷乎上”的,但是他是不是“不擾乎下”“不喧于聞”呢?那顯然是不是的。神宗過世以后,京東這個地方起了一伙盜賊——反政府武裝,“盜賊”的口號是要把“掊克吏吳居厚投之鑄冶中”,就是要把吳居厚扔到煉鐵爐子里面燒死。因為在這個人的種種斂財措施當中,有一個就是支著煉鐵爐子造鍋,老百姓必須從他這買鍋,而且是有限額的?!熬〇|之人,恨不食其肉?!钡菂蔷雍癜l(fā)現(xiàn)得早,逃走了。后來,紹圣四年吳居厚要被任命為戶部尚書管財政——這個人能干,而且有先帝的批示在。但是同屬變法陣營的曾布堅決反對,他說吳居厚在京東收了這么多,“非取之于民,何所從出?”接下來曾布說出了我們大家的心聲:“前日之京東,今日之京東,與居厚在彼時,宜無以異,不知居厚何術(shù)獨能致此羨余?居厚之所經(jīng)營,如民間禁補修舊鐵器,一一要從官買,其他剖斂細碎,大約類此?!边@就是吳居厚。
作為高官的王珪其實是完全喪失了一個宰相應(yīng)該有的充當皇帝最高級別的襄助的作用,吳居厚這個最能干的人,確實是“無黷乎上”的,非常有效率地把中央的政令推下去。但是對于老百姓怎么樣,他是管不到,也不想管的。
可是真正儒家政治講究什么,講究的是“不擾民”。舉這兩個極端的例子,我們就可以看到那個時代的官僚,從宰相到底下那些特別能干的理財?shù)墓賳T,他們的工具性是大大增強了,工具性是相對于作為士大夫的政治理性而言。
基于以上,我認為北宋政治發(fā)生了法家轉(zhuǎn)向,從各個方面來看,從做法、說法到士大夫的政治風氣,再到政策,各個方面,都能夠看到,在大變法時期,北宋政治出現(xiàn)了一個轉(zhuǎn)向,這個轉(zhuǎn)向我把它命名為“法家轉(zhuǎn)向”。北宋末年的時候,有一個叫孫傅的官員,曾經(jīng)對欽宗這樣說,“祖宗法惠民,熙、豐法惠國,崇、觀法惠奸。”“時謂名言”,大家都覺得他說的是對的。孫傅站在靖康年間回望北宋的這前八朝的統(tǒng)治,他得到的印象是祖宗時期的法度(就是整體的政治、政策)都是惠民的,對老百姓有好處,或者更準確地說,國家與社會之間講究一個仁政,講究一個平衡。到了熙寧、元豐年間,就是神宗朝的法度,“惠國”,這其實就是我們講的王安石的富國強兵,國家財政的增收變成了第一要務(wù)。到了崇寧、大觀年間的徽宗朝,就越發(fā)等而下之,這個法度只是對奸臣有好處了。
那么,北宋政治的法家轉(zhuǎn)向,為什么會發(fā)生?我想先回到慶歷新政,重新反思大變法之前那場失敗的改革,從而探討法家轉(zhuǎn)向為什么會發(fā)生。
從慶歷新政到王安石變法其實就二十幾年,按道理講,這個國家的主要的矛盾其實沒有發(fā)生什么變化??墒沁@兩場變法的實際導向區(qū)別極大。大變法講究的是富國強兵。慶歷年間的這場變法,根據(jù)張帆的《中國古代簡史》,慶歷新政的指導思想是“欲強國,先富民;欲富民,先澄清吏治;欲澄清吏治,則先裁冗濫,繼任賢才”。這個是對的,可是這一場改革并沒有成功。它的方向正確,但是最后流產(chǎn)了。慶歷新政為什么會流產(chǎn)掉?張帆在《中國古代簡史》當中提出兩個原因,第一就是由于范仲淹等人直接從整頓吏治下手,“與同屬既得利益者的整個官僚集團為敵,所以這個改革的難度、阻力是非常之大的。改革派與反改革派之間眾寡懸殊,”所以會致??;另外是改革派自身的問題,范仲淹這一派的人,“他們是靠與呂夷簡等資深官僚斗爭而得名的,上臺后仍未盡除朋黨積習,自命君子而以小人責人。這就更加造成了改革派團結(jié)中間力量的不夠,置己于孤立無援之地,更使失敗加速。”其實這也是朱熹的觀點。但是除了這些,還有沒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我想跟大家分享一個發(fā)生在慶歷新政過程中的小插曲“晁仲約事件”。改革為什么進行?其實就是內(nèi)憂外患相加,引起了仁宗的高度緊張。內(nèi)憂包括一些地方上的小規(guī)模的反政府武裝,江蘇出現(xiàn)了一伙盜賊,這伙盜賊即將抵達高郵軍,軍是一個州級的單位。高郵的地方長官晁仲約就掂量了一下,得出來的結(jié)論是,我們手上也沒什么兵,盜賊如果真的來了,硬剛我們是剛不過的,那怎么辦呢?他就把高郵的這些富戶叫來,“你們拿出一些錢財,拿出一些酒肉來,我們來慰問一下土匪,土匪就走了?!?/p>
于是在晁仲約的組織之下,高郵地方進行了一次犒匪的活動,犒匪活動之后,這個匪就走了,匪走了之后,高郵是安全了,但是晁仲約就麻煩了。有人就把晁仲約告到了中央,告到了中央之后,范仲淹和富弼倆人當著仁宗的面,發(fā)生了強烈的爭執(zhí)。富弼堅決主張要殺了晁仲約,他所持的理由就是“方今患法不舉,舉法而多方沮之,何以整眾?”富弼的意見簡單地說就是殺一儆百。但是范仲淹堅決反對,而且范仲淹最終說服了仁宗,沒有殺晁仲約??墒歉诲鼍褪遣环?,退下來之后,范仲淹和富弼說了這樣一段很有意思的話:
祖宗以來,未嘗輕殺臣下,此盛德之事。奈何欲輕壞之?!且吾與公在此,同僚之間,同心者有幾?雖上意,亦未之所定也。而輕導人主以誅戮臣下,他日手滑,雖吾輩亦未敢自保也。
但是這一番語重心長的知心話,并未能說服年輕氣盛的富弼。富弼比范仲淹小15歲,當時是39歲?!案还K不以為然。及二公跡不自安,范公出按陜西,富公出按河北,范公因自乞守邊。富公自河北還,及國門,不許入,未測朝廷意,比夜彷徨不能寐,繞床嘆曰:“范六丈,圣人也!”
整個晁仲約事件透露出來的信息是非常耐人尋味的,特別是范仲淹說的這個話,“上意未知所定”,就意味著君臣之間信任的牢固度不夠。王安石變法為什么能夠那么強有力的推行,除了神宗的需求以外,還有一個“上與安石如一人,此乃天也”,兩個人好得跟一個人似的。但是慶歷新政這撥人,君臣之間信任的牢固度不夠。再有一個,我們看富弼的感慨,以及范仲淹之前勸他的話,當富弼半夜睡不著,說“范六丈圣人也”的時候,富弼所表達的是一種深入骨髓的恐懼。這是富弼作為一個士大夫,他本人第一次深刻地感受到皇權(quán)本來就有的獠牙。在皇帝制度之下,皇帝是專生殺之柄的,但是在此之前都是一個你好我好的狀態(tài),可是到這個時候,富弼感到了恐懼。
1052年,范仲淹過世。在范仲淹過世之際,其實改革派有過一次集中的反思。應(yīng)當說在1043、1044改革失敗之后,改革派對于改革失敗的反思始終都在進行中。到了1052年,范仲淹過世的時候,形成了一次改革派對改革失敗反思的一次集中的表達。最核心的兩個文本,一個就是范仲淹的墓志銘,還有一個就是范仲淹的神道碑,墓志銘是富弼作的,神道碑是歐陽修作的。
他們得出來的結(jié)論是什么?第一,皇帝的信任是第一位的。比如說同為改革派,做過一百多天宰相的杜衍說過,“君臣之間,能全始終者蓋難也”。
還有一個,就是溫和漸進的保守主義的改革,才是更可行的。像富弼在范仲淹墓志銘里面回憶改革的當時,“公將劘以歳月而人不知驚,悠久之道也。上方銳于求治間,數(shù)命公條當世急務(wù)來。公始未奉詔,每辭以事大,不可忽致”。茲事體大,范仲淹的本心是要慢慢來,“劘以歲月人不知驚”才是悠久之道。但是仁宗心急,在仁宗的不斷催促之下,改革匆匆上馬。這是1052年富弼的回憶。它是不是事實呢?可能是事實,但也可能是另外一個層面上的事實,那就是富弼回過頭來想的時候,認為只有這樣才是對的。當初改革為什么會失???原因就是推得太快了。這是富弼在《范仲淹墓志銘》中所表述的反思——溫和漸進的保守主義的改革才是更可行的。
再有一個,“存大體,體貌大臣”,追求官僚集團內(nèi)部的和解。這個例子非常有趣,歐陽修的《范仲淹神道碑》里面其實最核心的一個情節(jié)是什么?范呂解仇,就是范仲淹和呂夷簡的和解。呂夷簡是范仲淹、歐陽修他們政治上的前輩人,呂夷簡是范仲淹在年輕的時候激烈批評的對象。但是到了宋夏戰(zhàn)爭爆發(fā)的時候,呂夷簡還朝主政,把范仲淹從越州調(diào)到陜西前線去,范仲淹路過開封的時候,曾經(jīng)和呂夷簡見過一面。關(guān)于這一面究竟發(fā)生了什么,應(yīng)當怎么寫?歐陽修和范純?nèi)拾l(fā)生了激烈的對峙。
歐陽修在《神道碑》里寫的是,“二公歡然相約,勠力平賊”。范仲淹和呂夷簡相逢一笑泯恩仇,把過去都放下了。但是,范純?nèi)收f沒有,“吾翁未嘗與呂公平也”,從來沒有那回事。可是歐陽修就說你小子知道什么,畢竟我是你長輩,我才知道。歐陽修堅持要寫。最終這個結(jié)果很有意思,范純?nèi)适恰翱ザ嘧帧辈虐褮W陽修的這個碑文上石,上石之后做了拓片給到歐陽修,歐陽修說“此非吾文也”,這不是我的文章。爭執(zhí)的焦點就是這句話:“二公歡然相約,勠力平賊?!睔W陽修一定要把這句話寫到范仲淹的神道碑上去。神道碑是什么?是一個紀念性的東西,神道碑是豎立在地面上——哪怕是墓志銘,宋人做完之后也會做拓片,也會有流傳。歐陽修千方百計的要把這句話寫上去。那么,在事實層面上,究竟二公有沒有“歡然”——未必,也許有,也許沒有。甚至我覺得,如果在范仲淹晚年我們?nèi)ゲ稍L他,他說的也不一定準確。除非他當時回到家寫了日記說“今天我看到呂夷簡了,我覺得他還是以國事為重的”,那這個可以算是一個板上釘釘?shù)牟牧?,否則的話,記憶也會被植入,記憶也會有錯的時候。
“歡然”這件事情是不是一個事實,其實不太容易搞清楚,我也不太關(guān)心。我關(guān)心的是歐陽修為什么一定要把和解寫到文章里、刻到石頭上,歐陽修想的是什么?我覺得,經(jīng)過將近十年政治上的成長之后,這一群人,慶歷一代的士大夫,他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官僚集團內(nèi)部的和解和團結(jié)的重要性。
從以上我們對慶歷新政的回顧就可以發(fā)現(xiàn),在改革中,君臣關(guān)系是一個最大的變數(shù)。在皇帝制度之下,是皇權(quán)至上的。我把皇帝分為“抽象的或者是理想的皇帝”和“具體的皇帝”兩個層面?!熬唧w的皇帝”,就是坐在皇位上的人,具體的皇帝的具體的表現(xiàn),是王朝政治的最大變數(shù)。而從慶歷新政到王安石變法,恰恰就是在這個最重要的、最高級別的環(huán)節(jié)上,有重要的問題存在。
真實的具體是什么樣的?最突出的,是仁宗-英宗的皇位繼承危機。仁宗和英宗,他們兩個是什么關(guān)系呢?他們是一對在內(nèi)心深處抵死不愿相認的非親父子——不是親生的,這是事實;但是在感情上的抵死不愿相認,這是另外一個層面的事實。
仁宗沒有兒子,他收養(yǎng)英宗的過程又是一波三折,經(jīng)歷了太多的問題,具體我們也就不展開了。大家可以順便買本書,《大宋之變》,我一上來寫的就是這個。英宗繼位之后,英宗以宗室入繼大統(tǒng),他所有繼承的合道性的來源,都是來自于仁宗收養(yǎng)他這一事實,但是他繼承皇位之后,卻在禮儀層面有諸多的缺失。甚至神主已經(jīng)到了宮里邊,作為孝子的英宗仍然不出席虞祭。他對待皇太后和仁宗留下來給他的那些妹妹們,也是非常之刻薄,彼此之間的關(guān)系一度是非常之僵的。而且他在位的這四年,辦了兩件事,一件事是生病,還有一件事是叫爹,就是濮議——他一定要公開的叫他的親生父親一聲父親。為什么?我不敢肯定說他不愛,但他沒那么愛他親爹,他只是更加的不愛,或者不愿意承認仁宗。但如果他不愿意承認仁宗,他的行為其實就動到了他的繼承的合道性的來源。
英宗這四年的各種折騰,給他的親生兒子神宗留下來了一個很大的問題,神宗要證明他父親和他繼承皇位的合道性。所以神宗一定要做一個偉大的皇帝,他要開疆拓土,他要制禮作樂。但是,麻煩就來了,神宗接手的這個攤子在仁宗的時候,其實已經(jīng)是各種問題叢生了,特別是財政的困難。英宗這四年更加劇了困難。到神宗即位的時候,他想要大干一場,怎么干?首先別人告訴他沒有錢,他也同意沒有錢。
歷史充滿了偶然。一個高速運轉(zhuǎn)的物體,隨便給它一點力,方向就偏了。在這個地方的一點力,就是神宗理財?shù)牡谝蝗诉x、真正的理財能臣張方平,剛當上參知政事,父親就過世了。他不得不丁憂,離開參知政事的崗位。而張方平理財?shù)睦砟詈屯醢彩鋵嵤遣灰粯拥模瑥埛狡降淖龇ㄓ锌赡軙且粋€相對而言保守主義的改革。但是歷史就是這樣,有各種各樣的偶然發(fā)生,并由此至少在短時間內(nèi)改變了方向。
北宋政治的法家轉(zhuǎn)向,在大變法時期發(fā)生,大變法之后,緊接著的哲宗朝,高太皇太后攝政時期,元祐年間,包括司馬光在相位的時間,其實有一個東西是沒變的,那就是國是這種施政模式,盡管所認為的“國之所是”變了,但是國是這種施政模式,這種定于一,這種不容置疑、不可動搖,反對者走開的態(tài)度,卻被延續(xù)了下來。為什么?因為國是政治,其實是具有強烈的皇權(quán)適配性的,皇帝用這種施政方式,顯然是更順手的。
最后我這個地方多寫了兩行,我也簡單說一下,也是回應(yīng)余英時先生的《朱熹的歷史世界》里面說,“打破“士賤君肆”的成局,始終是宋代儒家的一個最重要的奮斗目標?!?/p>
在北宋中期出現(xiàn)了帝制時期儒家政治的最好成績,可是這個最好的成績,伴隨著大變法的推展,實際上就開始逐漸地走向下坡路了。一種新的政治模式出現(xiàn),就是國是政治。它同時暴露了什么?我們講這種最好的成績,在這個時候出現(xiàn),其實真正持續(xù)的時間并不長就打破了,為什么?因為這個士大夫政治,我們今天說的士大夫政治,其實是有它強烈的脆弱性的?!笆抠v君肆”這個說法最初是揚雄提出來的,宋代的學者反復(fù)提這四個字,我正在寫一篇文章討論這四個字。事實上我們在今天大力表彰宋代的士大夫政治,其中也確實有美好的東西,值得我們學習、借鑒、發(fā)揚的東西,但是宋代的士大夫在本質(zhì)上他們是科舉出身的文官,他們?nèi)狈Ψ€(wěn)定性。和之前的門閥政治、士族政治相比較的話,他們是有更多思想上的自由;但是另外一方面,他們在經(jīng)濟基礎(chǔ)上,其實是具有強烈的不穩(wěn)定性的。因此,帝制時期儒家政治的最好成績的消亡,北宋的政治最終走向法家,我倒覺得,這是題中應(yīng)有之意。如果要用“必然”這個詞的話,我愿意把這個詞用在這兒,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