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文字
契丹王朝建立后,遼太祖為了適應政治、經濟、文化發(fā)展,滿足交流的需要,先后命人創(chuàng)制了契丹大字、契丹小字兩種文字體系。
神冊五年(920)春正月乙丑,“始制契丹大字”,以突呂不和魯不古貢獻最大。據《遼史》記載,突呂不“幼聰敏嗜學。事太祖見器重。及制契丹大字,突呂不贊成為多”?!疤嬷破醯?,魯不古以贊成功,授林牙、監(jiān)修國史”。契丹大字直接脫胎于漢字,帶著很深的漢字痕跡,并且還保留了源于漢字的“方塊”字形。有的直接借用漢字的字形、音、義,例如“皇帝”“太后”“大王”等;有的借用漢字的形和義,例如,“一”“二”“五”“十”等,其讀音則是契丹語;有的借用漢字的字形,例如“仁”“住”“弟”“田”“有”“行”“未”“高”“面”“全”“乃”。大部分契丹大字的字形雖與漢字不同,但也是改造漢字而成,如果進一步將漢字與契丹大字加以比較,可以看出,契丹大字的創(chuàng)造者至少對漢字進行了減少筆畫和減少字數這兩方面的改造,通過這種改造而制成契丹大字。
由于契丹大字不便掌握,并且以單字記錄多音節(jié)詞匯,后來又創(chuàng)制了契丹小字。據《遼史·皇子表》記載,“回鶻使至,無能通其語者,太后謂太祖曰:‘迭剌聰敏可使?!插轮?。相從二旬,能習其言與書,因制契丹小字,數少而該貫。”契丹小字由一至七個不等的基本拼寫單位組成,這種基本的拼寫單位,學界稱為“原字”。原字是在進一步減少漢字和契丹大字的筆畫,改造其字形的基礎上制成的。其中,與漢字字形完全相同的也不少,例如:丁、十、天、小、火、了等等。這些字大都與漢字的音、義不同,因此不能按照漢字音套讀,如契丹小字“一”,其義為“北”,而不是數詞“一”。
契丹小字與契丹大字相比,具有如下特點:一曰“數少”,契丹小字最小的拼寫單位原字,數量約有四百個,這些原字可以反復拼合;二曰“該貫”,這種契丹文字原字雖少,卻能把契丹語全都貫通;三曰“簡”,一是筆畫簡單,一是學習起來方便。契丹語屬于阿爾泰語系,存在單詞多音節(jié)和用黏著詞尾表示語法的現象,具有元音和諧律。對于這種語言,用拼音文字表達比用表意文字表達簡便得多。契丹小字比契丹大字在拼音化方面前進了一大步,契丹小字這種拼音文字便于黏著詞尾,更符合契丹語的實際語音。
兩種契丹文字創(chuàng)制以后與漢字同時在遼朝境內通行。主要用途如下:一、刻寫紀功碑;二、著諸部鄉(xiāng)里之名;三、外交書函;四、旗幟用語;五、刻符牌;六、寫詩;七、翻譯書籍;八、科舉考試;九、撰刻哀冊和墓志。遼朝皇帝和契丹貴族,甚至漢人上層大多通曉契丹語,就連出使遼朝的宋人有些也能用契丹語作詩,遼興宗時,余靖用契丹語作詩曰:“夜筵設罷(侈盛也)臣拜洗(受賜也),兩朝厥荷(通好也)情干勒(厚重也)。微臣稚魯(拜舞也)??嘟y(tǒng)(福佑也),圣壽鐵擺(嵩高也)俱可忒(無極也)?!贝嗽娚钍芷醯せ实鄣南矏?。
契丹小字《郎君行記》
契丹文字沿用至金初,直到金章宗明昌二年(1191)下詔廢罷。契丹文字通行時,曾出現過用契丹文字所寫的書,以及翻譯成契丹文字的漢文典籍。但由于契丹政權對書籍控制很嚴格,又連年兵燹,契丹文字文獻流傳下來的極少,至明初契丹文字就徹底失傳,最終成為一種無人可識的死文字。
1923年,比利時人梅嶺蕊(L.Kervyn)首次在慶陵發(fā)現契丹文字哀冊,迄今出土的契丹小字石刻已多達三十余種,契丹大字石刻也有十余種。20世紀70年代以來,契丹文字解讀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由內蒙古大學清格爾泰、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劉鳳翥等人組成的契丹小字研究小組,從解讀金代契丹文碑刻《郎君行記》入手,通過尋找契丹小字中的漢語借詞,采用釋義與擬音相結合的辦法,逐步釋讀契丹小字。當契丹小字中的漢語借詞解讀到一定數量之后,就能夠解讀契丹語固有的單詞,進而通過這些解讀成果來探討契丹語的語序和語法關系,名詞的性、數、格等問題,還可以利用元音和諧律來擴大釋讀范圍。
在吉爾吉斯斯坦出土的契丹大字書
不過,契丹文字是中國民族古文字中最難破譯的文字之一,除了這種文字先天存在的問題之外,主要有三個原因。其一是缺乏活的語言資料。契丹自14世紀以后就不再以單一的民族形態(tài)而存在,它的語言早已消亡,今天的契丹語研究者在解讀契丹文字時往往不得不借助于阿爾泰語系中的某些親屬語言,如達斡爾語、蒙古語、土族語、東鄉(xiāng)語、保安語、東部裕固語(恩格爾語)甚至滿語等等;但大量的解讀實踐告訴我們,契丹語是一種獨立的語言,在它與上述諸語言中的任何一種語言之間都存在著相當程度的差異。
其二是缺乏對譯的文字資料。雖然遼代墓葬中同時出土契丹小字(或大字)墓志與漢文墓志的情況并不少見,如《道宗哀冊》《興宗哀冊》《仁懿哀冊》《宣懿哀冊》《皇太叔祖哀冊》《耶律仁先墓志》《耶律智先墓志》《耶律宗教墓志》《宋魏國妃墓志》《耶律延寧墓志》《蕭袍魯墓志》《耶律習涅墓志》等等,但其內容都是各自獨立的,迄今發(fā)現的契丹大、小字石刻,除了不足百字的《郎君行記》外,其他都不是與漢文對譯的。其三是沒有任何形式的工具書。如今,距離契丹文字的徹底解讀仍很遙遠。
佛教的流行
遼朝數年間便亡于女真人,一百多年后,時在潛邸的元世祖忽必烈與漢人張德輝談及此事,提到“遼以釋廢”。元人把契丹亡國的原因全部歸咎于佞佛,雖有些言過其實,不過有遼二百余年,佛教確曾對這個少數民族政權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唐天復二年九月,耶律阿保機“城龍化州于潢河之南,始建開教寺”,這成為遼朝興置寺院的濫觴。隨后契丹政權在對中原及渤海地區(qū)的軍事征服中,俘獲了為數眾多的僧尼,臨潢府“城南別作一城,以實漢人,名曰漢城,城中有佛寺三,僧尼千人”。事實上,遼太祖與臣工們的一次談話頗能說明問題,時太祖問侍臣曰:“受命之君,當事天敬神。有大功德者,朕欲祀之,何先?”群臣皆認為應奉佛教。由此可見,雖在遼初,佛教就在社會上得到了普遍認可。
在遼立國之初,契丹皇帝為了確立和穩(wěn)定其國家統(tǒng)治,勢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來收服轄下各個民族,尤其是人口比重較大的漢人。因此,佛教作為各族共同的心理紐帶,發(fā)揮了重要精神凝聚作用。迄至太祖之世,契丹統(tǒng)治者對于佛教只有利用而無信仰可言。遼太宗繼承了太祖以來寬容的宗教政策,最重要的是將白衣觀音尊為家神,從而突破了契丹原始宗教信仰,融入新的元素。而真正將佛教納入國家信仰層面的是遼興宗,他先拜“菩薩堂”,次“行拜山儀”之轉變,徹底打破了契丹固有的宗教信仰模式,實實在在地將佛教提升到相當高的地位。而道宗皇帝更是親力親為,促使佛教達到全盛時期。而到天祚一朝,社會佛教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寶山遼墓壁畫中的《頌經圖》
寬松的佛教政策,為遼朝佛教傳播和發(fā)展提供了絕佳沃壤。整個社會之中,上至契丹貴族,下到百姓黎民,總體上對于佛教加以尊奉??梢哉f,這種影響涵蓋諸多層面:在政治上,僧人受到無比尊崇,具有很高的社會地位;在民間社會,大小寺院香火鼎盛;在文化方面,有《契丹藏》的雕刻及房山石經的繼修。
佛教在遼代的影響首先表現為,契丹貴族上層對佛教異常尊崇,慷慨捐施寺院,經濟上給予大力支持,皇帝敕賜寺院和僧人特權。其次表現為,契丹貴族專研佛學的人很多,其中以遼道宗最為典型。蘇轍出使遼朝,歸國后上《論北朝政事大略》曰:“北朝皇帝好佛法,能自講其書。每夏季,輒會諸京僧徒及群臣,執(zhí)經親講。”在民間社會,佛事更是興盛一時,有很多富裕官員以及尋常百姓出于對佛教的虔誠信仰,廣延僧人,持經念佛。再次表現為,僧侶集團成為一特殊群體,得到社會的禮遇,地位很高。
至遼中后期,佛教已經在整個社會獲得穩(wěn)固的地位。進而佛教與社會發(fā)生了緊密的關系,使佛教因素深刻影響到人們日常生活諸層面。第一,僧俗同樂。在契丹的歲時雜儀中,四月八日為“佛誕節(jié)”,既是世俗社會的重要節(jié)慶,又是僧人紀念佛祖誕生的慶典,可謂熱鬧非凡。第二,僧俗互助。隋唐以來,百姓結社漸趨與寺院結合,至遼代,民間出現一種僧俗共建的組織,曰“千人邑”。第三,佛教對于人們的習俗,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契丹人命名習俗中的佛教因素日益明顯,許多契丹皇族和后族的名字都與佛教有關,如“和尚”“僧”“觀音”等字常出現其中,顯然都是具有佛教意義的。佛教因素對于女性風尚浸染更為明顯,影響到了遼代婦女的衣著服飾、生活飲食。其中最為典型的一例,就是在遼朝婦女中廣泛流行的“佛妝”。
契丹人的漢化
契丹作為中國北方古代民族之一,從南北朝時期便與漢人有所接觸,并且受到中原文化的浸潤和熏陶。追至遼代,契丹人對于中原文化及儒家文化的吸收、繼承,也臻于鼎盛,由此促進遼朝在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都有了長足的發(fā)展。
契丹人在接受漢文化之前,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游牧民族。唐中葉的藩鎮(zhèn)叛亂,則給契丹人的發(fā)展提供了一個契機,一方面是唐朝無力經營東北地區(qū),使契丹人得以坐大,實力大增;另一方面是有很多不堪戰(zhàn)亂騷擾的內地漢人紛紛離鄉(xiāng)背井,越過長城,進入了契丹人世代居住的遼河流域,使契丹社會出現了農業(yè)生產。阿保機成為夷離堇后,乘唐朝內亂之際,盤馬彎弓,頻頻南下。與此同時,阿保機對契丹隨畜游牧的傳統(tǒng)生活適時調整,開始學習農耕社會制度,大刀闊斧地進行了一系列改革。
第一,宣布成立漢兒司,以韓知古總知漢兒司事。據《遼史·韓知古傳》記載:“久之,信任益篤,總知漢兒司事,兼主諸國禮儀。時儀法疏闊,知古援據故典,參酌國俗,與漢儀雜就之,使國人易知而行。”
第二,改變契丹傳統(tǒng)的草原統(tǒng)治方式,建立城市制度和人口管理制度。遼初,韓延徽“乃請樹城郭,分市里,以居漢人之降者。又為定配偶,教墾藝,以生養(yǎng)之。以故逃亡者少”。
第三,仿效漢文化,施行姓氏制度。《遼史·后妃傳》總敘記載:“太祖慕漢高皇帝,故耶律兼稱劉氏;以乙室、拔里比蕭相國,遂為蕭氏。”2015年6月至12月,在內蒙古多倫縣小王力溝發(fā)掘了兩座大型遼代貴族墓葬(編號為M1、M2)。M2出土大量精美隨葬品,瓷器多用金銀包飾,保存完整的墓志對研究遼代歷史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這塊《大契丹故貴妃蘭陵蕭氏玄堂志銘》亦稱:“惟國家千齡,啟運二姓,辨族系,尊耶律漢室之宗劉氏也,世娶蘭陵周王之重姜姓也?!?/p>
第四,大興儒教和道教,推崇中原的倫理道德。神冊三年五月乙亥,“詔建孔子廟、佛寺、道觀”。孔子廟的興建過程,《遼史·宗室傳》記述其原委:“時太祖問侍臣曰:‘受命之君,當事天敬神。有大功德者,朕欲祀之,何先?’皆以佛對。太祖曰:‘佛非中國教?!对唬骸鬃哟笫ィf世所尊,宜先?!娲髳?,即建孔子廟,詔皇太子春秋釋奠?!绷χ餍藿鬃訌R的耶律倍就是一位漢文化修養(yǎng)極高的契丹人,“初市書至萬卷,藏于醫(yī)巫閭絕頂之望海堂。通陰陽,知音律,精醫(yī)藥、砭焫之術。工遼、漢文章,嘗譯《陰符經》”。
第五,延攬漢人知識分子。遼朝皇帝不僅倚重韓延徽、韓知古進行一系列漢化改革,而且其下令創(chuàng)制的契丹文字,也是借用漢字字形而成,并且里面吸收了大量的漢語借詞。
遼太宗時期,遼朝征服中原地區(qū),“既得燕、代十有六州,乃用唐制,復設南面三省、六部、臺、院、寺、監(jiān)、諸衛(wèi)、東宮之官。誠有志帝王之盛制,亦以招徠中國之人也”。太宗采用中原制度,由此確立南面官制。會同三年(940)十二月丙辰,“詔契丹人授漢官者從漢儀,聽與漢人婚姻”。自此,契丹人與漢人打破民族界限,開始逐步融合,也推動著漢化進程。
遼代契丹人對漢文化的吸收和繼承,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文學。契丹貴族上自帝王后妃,下至諸王大臣,能詩善賦者不乏其人。第二,科舉和文化教育。遼代自圣宗時始開科取士,僅取進士二至三人,為數甚微,澶淵之盟以后,增為二十三人,道宗時更猛增為百余人,許多漢人由此躋入顯宦行列,并且各地還建立了學校。第三,生活習俗。重陽節(jié)登高、飲菊花酒本為漢人習俗,契丹人后來也有了這一習俗,遼圣宗曾多次重九登高,賜群臣菊花酒,以后相沿不廢。
契丹風俗
游牧的契丹人以畜牧業(yè)為生,生產生活方式與農耕定居民族有很大不同。契丹人以車帳為居所,是游牧民族一種較為傳統(tǒng)和常見的居住形式,這是在長期游牧生活中形成的。游牧民族過著逐水草而遷徙的生活,車帳是方便他們不停地改變居住地、不停地進行轉移的最佳工具,也是這些過程中最好的庇護和休息場所。遼朝皇帝的居所曰斡魯朵,意為“穹廬”“宮帳”。北宋大中祥符初年,路振出使契丹,提及中京城,“城中無館舍,但于城外就車帳而居焉”。蘇轍有詩謂“契丹駢車依水泉,橐駝羊馬散川谷,草枯水盡時一遷”云云,講述的就是契丹的真實生活狀態(tài)。
契丹人的食物以乳肉為主,除牛羊肉外,野豬、狍子、鹿、兔、鵝、雁、魚等獵獲物也是食物的重要來源。肉類可煮成濡肉,也可制成臘肉。牛、羊乳和乳制品是他們的飲料和食物,即所謂“湩酪朝中百品珍”。契丹人也食用少量谷物,如用米煮粥或制成炒米。經常食用的果品有桃、杏、李、葡萄等,有時候用蜜漬制成果脯,夏日有西瓜。1995年夏,考古人員在內蒙古敖漢旗羊山一號遼墓壁畫中,發(fā)現了目前中國已知最早的“西瓜圖”。該壁畫中,在墓主人前方陳放一具供臺,臺面上有兩個大果盤:一盤盛放石榴、杏、桃等五種水果,另一盤盛有三個碧綠色的長圓形西瓜。冬天有風味果品“凍梨”。中京的釀酒業(yè)對后世有著深遠的影響。遼朝境內的漢人、渤海人的飲食,除保留其固有的習慣外,也受到契丹習俗的某些影響。奚人的食物中,谷物的比例多于契丹。同時,漢人、渤海人的食品也傳入契丹,遼朝皇帝過端午節(jié)時就食用渤海廚師制作的艾糕。
遼墓壁畫中契丹人烹飪圖
遼朝各部族大多生活在北方苦寒之地,在相當長時間里,“食肉衣皮”是他們共同的衣食習俗。所謂“衣皮”,就是那些以游牧、狩獵為生的民族多利用動物的皮毛,制成既簡單又可以遮體、御寒的衣服。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經濟條件的不斷轉變,民族融合速度愈來愈快,契丹內部等級尊卑劃分明顯,其服飾逐漸發(fā)生變化,有了蕃漢之分、朝常之別。遼朝人不僅懂得利用較好的原料制作衣服,還擅長運用色彩、圖案和裝飾品等使衣服更加漂亮、美觀、華麗。
寶山遼墓壁畫中的《寄錦圖》
總體看來,遼朝服飾風俗發(fā)展變化有如下兩大特點。第一,契丹穿著漢服的趨勢發(fā)展迅速,這在遼朝皇帝及社會上層的服飾變化中尤其顯著。第二,遼朝大部分地區(qū)依然保留了本民族服飾的特色,契丹服飾基本由冠帽、袍、褲、靴組成,具有明顯的游牧民族特征,屬于“胡服”。契丹男子多為髡發(fā),著緊袖窄袍,腰間有束帶,腳穿長靴。契丹女子的服飾以衫、裙、袍、帶為主。
《契丹人引馬圖》中契丹男子局部圖
遼朝時興的歲時節(jié)日從時間、名目甚至具體內容等方面看,有許多沿襲漢唐以來的習俗,但也有很多節(jié)日與宗教、游牧生活息息相關,具有契丹特色?!胺磐等铡笔沁|金時期一種極具民族特色的節(jié)慶,時間主要集中在農歷正月十三至正月十五之間,與中原地區(qū)元宵節(jié)的日子相近。據《契丹國志》記載,“正月十三日,放國人做賊三日,如盜及十貫以上,依法行遣。北呼為‘鶻里尀’,漢人譯云‘鶻里’是‘偷’,‘尀’是‘時’”,即在三天允許國人偷盜,在規(guī)定數額內不予追責。在遼朝,佛教廣為流傳,并對其社會生活產生重要影響。篤信佛教的遼朝人在四月八日佛誕日舉行拜佛誦經法會及浴佛等活動,以示慶祝?!哆|史·禮志》記載:“京府及諸州雕木為像,儀仗、百戲導從,循城為樂?!薄镀醯尽芬灿涊d說:“京府及諸州,各用木雕悉達太子一尊,城上舁行,放僧尼、道士、庶民行城一日為樂?!庇纱丝梢姰敃r的盛景。
契丹特色的習俗,還有再生儀。遼朝皇帝、執(zhí)政的皇后和皇儲可行此儀禮,于本命年前一年季冬之月擇吉日舉行。在儀式舉行日之前,先于御帳禁門北設再生室、母后室、先帝神主輿,儀式當日,讓童子和接生的老嫗待在再生室內,老叟持箭囊立于門外。先從神輿中取出先帝神主,祭奠?;实廴朐偕遥コ?,與童子一同模仿出生時的情況,然后拜先帝御容,宴飲群臣。
(本文摘自張帆、陳曉偉、邱靖嘉、林鵠、周思成著《遼夏金元史:沖突與交融的時代》,中信出版集團,2023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