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風(fēng)云》持續(xù)熱映中,票房超過30億指日可待。而與此相關(guān)的話題也頻頻上熱搜,足以說明公眾對其關(guān)注度之高。媒體不乏一些對原著人物和劇情的分析,比如二郎神楊戩,就有不少人探討其來歷和出處,但很少有人知道,清代北京的一座“二郎神廟”曾經(jīng)流傳過一個“回光返照之謎”。
一、電影中的楊戩是“忠于原著版”
二郎神的“人物原型”,目前學(xué)界依然存在一定的爭議:
《宋會要》《吳船錄》等記載是秦代著名水利學(xué)家李冰的次子,因為協(xié)助父親興修都江堰而為人們傳頌,畢竟“灌口二郎神”中的“灌口”就在都江堰;
《吳船錄》
《搜神記》中指為隋人趙昱,“從道士李玨隱青城山,隋煬帝知其賢,起為嘉州太守。郡左有玲源二河,內(nèi)有老蛟為害,春夏水漲漂滇傷民。昱大怒,特設(shè)舟船率壯士及居民夾江鼓噪,昱持刃入水,有頃其水赤,石崖奔吼如雷。昱右手持刃,左手持蛟首,奮波而出。隋末世亂,棄官隱去,不知所終。后江水服溢,蜀人見昱於青霧中,感其德立廟於灌江口奉祀焉”;
最后一種說法出自明代的《二郎寶卷》,講的是二郎神乃仙女與凡人楊天佑婚配而生的孩子,考慮到楊戩畢竟姓楊,所以這個說法在民間的認可度更高(當(dāng)然,也有觀點認為二郎神和楊戩不是同一個人)。值得一提的是,在這部書中出現(xiàn)了他那赫赫有名的第三只眼:“天眼開,觀十方,如同手掌”,還講了他的媽媽被猿猴行者壓在山下,而他劈山救母的故事,只是不知道怎么到了寶蓮燈的故事里,他反倒成了把妹妹壓在華山下的壞蛋,而他的外甥卻為了救母和他大打一場……
考慮到所有神話傳說流傳至今,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都經(jīng)過不同程度的補充和整合,所以很有可能上述三者都是二郎神的“出處”,不必過于計較哪個才是“正統(tǒng)”。
二郎神的形象在歷代書籍中也不盡相同,《夷堅志》說他乃一偉丈夫,“豐神秀整,舉動雅靜”,《西游記》中則說他“儀容清俊貌堂堂,兩耳垂肩目有光。頭戴三山飛鳳帽,身穿一領(lǐng)淡鵝黃。縷金靴襯盤龍襪,玉帶團花八寶妝。腰挎彈弓新月樣,手執(zhí)三尖兩刃槍”。而《封神演義》說他“戴扇云冠,穿水合服,腰束絲絳,腳登麻鞋……騎白馬,持長槍”?!斗馍竦谝徊俊冯娪袄锏臈顟炀褪亲駨牧诉@一描繪。
《封神第一部》里的楊戩
二、從斷案到賑災(zāi)的“全能戰(zhàn)神”
二郎神在中國古代傳說中,是一位正直聰明的神仙,比如《聊齋志異》中大名鼎鼎的“席方平”一文。席方平因為父親在冥府蒙冤受苦,便下冥府去替父伸冤,哪知那里跟人間一樣,從郡司、城隍到閻王,只知索賄,不給就遭受各種酷刑。席方平聞聽“灌口二郎為帝勛戚,其神聰明正直,訴之當(dāng)有靈異”,便想方設(shè)法找到他鳴冤。二郎神將冥王及郡司、城隍押來,當(dāng)堂對勘,一番審訊之下,“席所言皆不妄”。于是“三官戰(zhàn)栗,狀若伏鼠”,二郎神寫下判詞,痛斥那三個官員“惟受贓而枉法,真人面而獸心”!并準許席方平和父親一起還陽。
明代筆記《八閩通志》中的二郎神,更像是個濟世救人的“戰(zhàn)神”。宋開慶元年,有位姓李的知縣,“自蜀郡奉其香火至邑,邑人為立祠”。等到元至正十四年,福寧州發(fā)生嚴重的饑荒,二郎神化身為商人,從湖廣買米運來賑災(zāi),救活了許多災(zāi)民。洪武年間,有個名叫鄭龍的強盜率三千余人犯境,而官兵只有六十余人,如此大的兵力差距,讓守御百戶寧祥一時沒了主意,便到二郎神的廟中占卜,二郎神“許其進戰(zhàn)”,兵刃既接,強盜們突然發(fā)現(xiàn)“衣緋者率援兵至”,嚇得驚慌失措,“龍等卒就擒”。洪武十四年,處州又有強盜作亂,百戶張清同樣是到二郎神廟請其護佑百姓?!百\至長嶺,望見騎士如林,遂不敢近?!焙槲涫吣辏量芡环杆缮?,氣焰十分囂張,守卒全無斗志?!袄锶藦堊诱\于神,鼓勇而前,賊望風(fēng)披靡。”此后久旱不雨,災(zāi)疫流行,隨時祈禱,輒獲神佑,當(dāng)?shù)囟缮駨R的香火也得以長盛不衰。
《八閩通志》
明末遼東不靖,錦州屬于兵家必爭之地,城北三十里有座二郎山,“破石多如彈丸”,明軍在與后金軍作戰(zhàn)時,軍需不濟,常將其填入炮中當(dāng)作炮彈發(fā)射,督師孫承宗苦笑道:“二郎神好用彈,想其余物?!贝蟾乓彩菓?zhàn)事一日蹇于一日,想起了前人關(guān)于二郎神顯靈幫助打敗敵人的傳說吧!
三、“太陽打西邊出來”的廟宇
前面提到的《八閩通志》,寫宋代知縣將二郎神的香火從屬郡奉至本地,其實并不是什么稀罕之舉,當(dāng)時各地都建有一些面積不大但香火旺盛的二郎神廟。明代學(xué)者錢希言在《獪園》中就提到,自己所住的蘇州葑門有一處湖泊,忽然漲起一片沙洲,沙洲很小,“方廣不踰數(shù)弓”。當(dāng)?shù)厝嗽谏厦媪⒘艘蛔蓮R,臨水開窗,“如人家齋舍一楹”,神像“長可二尺許,著金兜鍪,衣黃袍,坐帷帳中”,但香火之盛,附近各個廟宇都無法相比,“自春徂冬,祭享不絕”。
《獪園》
不過隨著時間推移,二郎廟開始出現(xiàn)一些亂象。相傳六月二十四日是二郎神的生日,所以六月二十三日的晚上就有很多人來祭拜,其中妓女尤多,“明日即醵錢為荷蕩之游矣”。蘇州一些輕薄少年便跑到那里,和妓女們廝混一處,“雙拜雙起”,日以為常,而面對此等傷風(fēng)敗俗之事,“神亦了不為異”。
在北京,也有一座二郎廟,位于燈市口東,名氣極大,因為它有一個讓時人不解之謎。紀曉嵐在《閱微草堂筆記》中記載:“其廟面西,而曉日初出,輒有金光射室中,似乎返照,其鄰屋則不然,莫喻其故”。就是說廟門是朝西的,可是每天早晨太陽剛剛升起,就有金色的陽光照進來,仿佛太陽打西邊出來一樣,大家搞不清是什么緣故,都以為神仙顯靈,驚詫不已。后來才發(fā)現(xiàn),“是廟基址與中和殿東西相直(即相對)”,紫禁城中和殿的房頂有一個金色柱狀物,古代稱為“火珠”,是火珠將陽光反射進二郎廟,才造成了這種奇異的現(xiàn)象。人們便將其冠名“回光返照”,與“東郊時雨、西便群羊、南囿秋風(fēng)、燕社鳴秋”等等一起列入“燕京小八景”。
北京燈市口二郎廟(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直到民國時期,這座二郎神廟依然以“東城一奇”,在廟宇繁多的北京城獨享大名。周汝昌先生在《北斗京華》中回憶,自己年輕時曾經(jīng)造訪過該廟,“廟并無門,只是以木柵為欄,不過一間小屋的大小,窄小得有趣,望望廟貌,苦于光線甚暗,看它不見”。他本想進去一探究竟,但“廟已非廟”,住的是民戶,不好貿(mào)然打擾,只好看看外面的景致:廟的南側(cè)有一塊漢白玉碑,北側(cè)墻上深嵌一尊古石獸,面與雙前腿外露,身子在墻里不知多大——周汝昌先生懷疑它就是二郎神的哮天犬。
記得多年前我去協(xié)和醫(yī)院采訪,結(jié)束后在街上閑逛,遇到過這只“哮天犬”,那條街是一溜商鋪,它就嵌在兩座店面之間,相貌已模糊得不可辨識,也許是它知道神話時代早已結(jié)束,便將自己的面目徹底隱入了歷史的塵煙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