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斯·韋伯與德國政治:1890-1920》,[德]沃爾夫?qū).蒙森著,閻克文譯,南京大學出版社2023年1月出版,610頁,98.00元
1959年首次出版的《馬克斯·韋伯與德國政治1890-1920》(下文將簡稱《韋伯與德國政治》)是韋伯研究領域公認的經(jīng)典之作。鑒于錢永祥、閻克文兩位前輩已為本書增添了兩篇重量級導讀,其中對韋伯的政治思想以及一戰(zhàn)前后德國政治生態(tài)提綱挈領的把握,讀來令人受益匪淺。也許是出于職業(yè)習慣,我對本書的關注更著眼于作者沃爾夫?qū).蒙森對韋伯政治觀點的歷史考察。作為歷史學家,蒙森似乎始終堅持并強調(diào)從時代出發(fā)理解韋伯的立場,他在自己編纂的韋伯全集第十五卷的導言中寫道,韋伯“終其一生深度介入政治”,也“從未擺脫過日常政治對其所提出的要求”。一方面,韋伯深度介入政治的年代適逢德國政治出現(xiàn)重大轉(zhuǎn)變并引發(fā)后續(xù)系列影響;但另一方面,青年蒙森輾轉(zhuǎn)求學并以韋伯政治思想為題撰寫博士論文的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德國又進入一個新的轉(zhuǎn)折時期:二戰(zhàn)后同盟國對戰(zhàn)敗德國采取非納粹化和民主化改造,尤其強調(diào)在西占區(qū)(及日后的聯(lián)邦德國)思想領域通過推行“再教育”以西式民主思想重塑德國社會。職業(yè)與生活的經(jīng)歷顯然影響了蒙森對韋伯的理解,并最終參與形塑了本書的主要觀點。也正是文本所呈現(xiàn)的觀念與這種特定時代氛圍、作者所處的知識分子代際之間的互動,讓這次閱讀之旅變得高度緊張,但同時又充滿趣味。
一、沃爾夫?qū).蒙森其人
沃爾夫?qū).蒙森的曾祖父是德國著名的古典學家、歷史學家,著有《羅馬史》的特奧多爾·蒙森(Theodor Mommsen),父親威廉·蒙森(Wilhelm Mommsen)是魏瑪共和國杰出的政治史學者。他的孿生兄弟漢斯·蒙森(Hans Mommsen)則是當代著名的第三帝國史學者。雖然家學淵源深厚,沃爾夫?qū)っ缮瓍s一度想要放棄延續(xù)父祖輩的事業(yè)。不過經(jīng)歷了在大學修讀物理和數(shù)學未果、在工廠當了六個月普工之后,他還是選擇進入馬堡大學學習歷史,并最終于1958年在科隆大學以題為“馬克斯·韋伯與德國政治1890-1920”的論文獲得博士學位。蒙森謀求改變的職業(yè)嘗試,首先與他這代人受到的時代影響有關:蒙森兄弟生于1930年,至二戰(zhàn)末年因年齡尚小而免于應征入伍,然而他們的年紀又“足以讓他們體會到暴力統(tǒng)治與戰(zhàn)爭的持續(xù)影響”。其次與其家庭的變故相連:1945年12月,父親威廉因在非納粹化審核期間被指控曾持有反猶觀點而失去了馬堡大學的正教授職務,全家從此陷入經(jīng)濟危機,一家六口每月收入只有三百馬克,不得不依靠變賣家產(chǎn)(其中還包括特奧多爾·蒙森的手稿)度日,年輕的蒙森兄弟甚至“在高中畢業(yè)時都不清楚自己是否還應該去上大學”。除了經(jīng)濟的窘迫,他們的父親“從未從被大學開除的陰影中走出來”,而母親則因始終無法適應這種簡樸的環(huán)境,“最終摧毀了家庭和婚姻”。
在二戰(zhàn)行將結(jié)束之際,絕大多數(shù)德國人突然意識到,他們需要在戰(zhàn)后想方設法活下去,生存的欲望與千瘡百孔的生活交織,蒙森的家庭無疑是其中的一個縮影。而從知識分子的視角出發(fā),正如沃爾夫?qū)な靥乜耍╓olfgang Schwentker)所言,這種與當代史直接相連的個人經(jīng)歷是“1930年左右出生的德國歷史學家所共有的,并促使他們在五十年代完成學業(yè)后或多或少會將自己的學術研究放在一個核心問題上:即德國如何又為何會形成納粹恐怖統(tǒng)治?”漢斯·蒙森后來成了鉆研納粹德國史的大家,而沃爾夫?qū)っ缮m然將目光投向了馬克斯·韋伯,但他不僅完全沒有回避當時還深藏于這位智識偉人背后的德意志連續(xù)性問題,更在五十年代后期將之公之于眾——由他撰寫的本書甚至在著名的“費舍爾爭論”之前就已經(jīng)敏感地觸及這個問題。
二、蒙森視野中的韋伯政治思想
蒙森在本書的首版前言中直言不諱地給出了自己的寫作“野心”,亦即“為分析馬克斯·韋伯政治理論的基本原則奠定牢固基礎,并厘清其主要政治理想的歷史背景”;同時還要“提供一部1890-1920年的德國政治史”(XVI頁)。而為了能夠更清晰地呈現(xiàn)韋伯的政治立場與政治理想,蒙森除了深入研讀韋伯有關社會學和方法論的著作,還極大發(fā)揮了自己作為職業(yè)歷史學者的專長:通過發(fā)掘并鑒定出大量當時尚不為人知的韋伯政論作品,與韋伯的同時代人建立直接聯(lián)系,熟練識讀韋伯遺稿中宛如天書般的手寫體,再加上編輯有關政治與社會思想的批判性經(jīng)典時積累的經(jīng)驗和敏銳度,讓蒙森基本梳理出韋伯政治思想的不同發(fā)展階段。
蒙森聲稱自己在《韋伯與德國政治》中盡量以編年體和紀傳體的形式呈現(xiàn)韋伯的政治觀念,因此可以確認,韋伯的政治思想總體上立足于早年所接受的政治熏陶:堅持狹隘民族自由觀點的父親老馬克斯·韋伯,強烈批判俾斯麥“愷撒式煽動主義”的歷史學家兼父親的政治搭檔赫爾曼·鮑姆加滕(Hermann Baumgarten),以及更為著名的民族主義歷史學家和政論作者海因里?!ゑT·特賴奇克(Heinrich von Treitschke)的作品。蒙森認為,這些人的觀念,代表了帝國時代相互競爭的政治與宗教觀、物質(zhì)利益與制度秩序,無論青年韋伯是接受抑或是反對,最終型塑出他政治思想中的“矛盾”。但全書又明確圍繞若干專題展開,涉及韋伯在德意志帝國至魏瑪共和國初年對民族國家、強權政治、德意志的文化任務與使命,以及“領袖民主制”的理解。
民族國家、強權政治、德意志的文化任務與使命,這一系列概念背后昭然若揭的是韋伯的帝國主義觀。蒙森在1964年德國社會學家大會暨韋伯誕辰一百周年紀念上圍繞“馬克斯·韋伯與強權政治”所做的匯報中,更為精煉地指出,韋伯的帝國主義觀表現(xiàn)為“以一種不明說的方式體現(xiàn)在他的作品中”,但這些觀念“在其時代(又)并不罕見”的特征。例如,韋伯并不認為單純靠不斷產(chǎn)生新的消費需求就可以擴大國內(nèi)市場,因此他支持對外經(jīng)濟擴張,并且提出應“在必要時通過強大的軍隊在各地給予保護”——顯然韋伯在這里的初衷并非建立全球經(jīng)濟聯(lián)系,而是支持狹義上的經(jīng)濟帝國主義理論。但韋伯的帝國主義觀念在一戰(zhàn)前后又存在明顯變化。按照蒙森的考證,韋伯在戰(zhàn)時改變了自己對帝國主義本質(zhì)的看法,他以民族和強權政治考量取代了對經(jīng)濟的強調(diào)。在韋伯看來,一戰(zhàn)是一場決定德國文化在世界影響力的斗爭,而這種文化的載體是民族國家。一方面,奧匈帝國的發(fā)展、演變堅定了他有關民族國家在歐洲的擴張不可逆轉(zhuǎn)的看法,但他又不認可威爾遜的民族自決原則,認為小國的獨立只有在大國霸權的庇護下才能實現(xiàn)。另一方面,韋伯民族國家觀的基礎是“民族”,而非國家,因此他更強調(diào)語言共同體的重要性。他認為德國在一戰(zhàn)這場涉及歷史使命與文化任務的斗爭中,所要承擔的特殊任務是形成由德意志人決定的中歐文化圈,抵抗所謂的“盎格魯-撒克遜習俗”“拉丁理性”與“俄羅斯暴政”。而要達成這個目的,韋伯認為,經(jīng)濟的作用就出現(xiàn)了變化,其中決定性的因素不再是領土或殖民地的規(guī)模,因此通過戰(zhàn)爭吞并土地變得愈發(fā)無關緊要;反而是國家資本的儲備規(guī)模以及其在未來的大國經(jīng)濟斗爭中所表現(xiàn)出的經(jīng)濟效率成為關鍵。具體到德國,在韋伯看來,需要著重考慮的是德國經(jīng)濟能否在戰(zhàn)后募集到足夠的金融資本,以便在面對“盎格魯-撒克遜的經(jīng)濟霸權時繼續(xù)保持獨立”。
《韋伯與德國政治》中另一個重點議題則是“直選領袖民主制”,它涉及韋伯對權力和民主的理解。根據(jù)韋伯1919年在《以政治為業(yè)》演講中所流露的觀點,“直選領袖民主制”應當是指由“煽動家憑借個人素質(zhì)的實力進行統(tǒng)治”,并且他希望“一個由政黨機器、聯(lián)合體官僚和利益集團支配的社會能夠允許那些獨立不羈的天才領袖人物脫穎而出”。但韋伯的這一倡議并非支持卡里斯馬領袖式的威權統(tǒng)治,恰恰相反,韋伯試圖以主導性的政治家通過直選成為卡里斯馬領袖的方式,反對現(xiàn)代政治制度與結(jié)構(gòu)。韋伯堅信一切政治都是權力政治,且本質(zhì)上是關于“命令”與“服從”。一方面,即使是在合法的統(tǒng)治類型如議會民主制的形成過程中,韋伯也并未看到其中對“人治”的限制,更遑論消除它。因此,在他看來,議會民主制不過是一種“利他的尋找從‘服從’轉(zhuǎn)向‘命令’的機會”。另一方面,隨著現(xiàn)代工業(yè)化大眾社會的定型,韋伯也日益發(fā)現(xiàn)一種全面僵化的社會秩序正在出現(xiàn),且這種秩序“最終將窒息一切自由的創(chuàng)作力和個人的自由流動。在政治領域也不例外”(468頁)。在這種情況下,談論以“法治”取代(或至少是減少)“人治”,在他看來不過是天方夜譚。雖然態(tài)度悲觀,但韋伯依然給出了改變的建議,亦即搭建直選式的大眾民主框架,為具有領袖天賦的新型政治精英掌握權力提供最大可能性的上升途徑。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韋伯毫無疑問是一個自由主義者,他倡導通過負責的政治領袖,遏制組織嚴密的政黨機器和純物質(zhì)利益的集團對自由主義憲政國家理想的破壞。然而,在蒙森看來,韋伯用于遏制這種戕害自由主義的大眾社會手段首先是一種“愷撒式”民主的形式;其次,雖然韋伯認為可以憑借個人的超凡能力以及合法化自身目標的方式吸引政治追隨者,并以此作為行使權力的形式,但蒙森認為這里面臨一個界定權力行使的邊界以及在這種體系下合法化權力的努力沒有成功的問題,因此他提出,韋伯“只是純粹從形式上制定了規(guī)則,但仍存有空白”。最后則是韋伯提出以直選領袖民主制取代“無領袖”的議會的根本動機。韋伯支持一種自由主義的憲政,反對從資本主義獲利立場出發(fā)的自由主義“法治國”,顯然是要求所有國民都有機會參與政治事務。表面來看是對德意志政治傳統(tǒng)缺乏完整公民權的修正,但如果從韋伯有關“主宰者民族”的表述出發(fā),則不難發(fā)現(xiàn)與他追求的世界政策的聯(lián)系,“只有人民能在自由權基礎上決定國內(nèi)事務的民族,才有內(nèi)在的正當權利提出偉大的世界政策”(459頁),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韋伯倡導的民主本質(zhì)上是德國的帝國主義創(chuàng)造國內(nèi)政治的前提。
三、蒙森與二十世紀五十至七十年代的韋伯接受史
在蒙森的筆下,韋伯的政治形象從一開始就包含雙面性:一方面,韋伯確系自由主義者無疑,他毫不留情地批判專制的帝國權力結(jié)構(gòu)并犀利地指出現(xiàn)代議會民主制的問題;但另一方面,他又是德國世界權力政策的倡導者和領袖民主制的理論家,由于他從始至終都夢想推動德國成為一個“非君主制的立憲框架下”的強國,并將德國作為民族國家的現(xiàn)實利益與超國家的理想結(jié)合在一起,因此他又是一個民族主義者,甚至可以被認為是“堅定的帝國主義者”。
然而,這一雙面韋伯的形象及由蒙森呈現(xiàn)出的韋伯政治思想中尚待發(fā)展或自相矛盾之處,卻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即《韋伯與德國政治》首度付梓之時)至六十年代初的德國乃至國際韋伯研究界引發(fā)軒然大波。雖然蒙森對韋伯在一戰(zhàn)前后觀念變化的分析,讓政治學家恩斯特·弗倫克爾(Ernst Fraenkel)在1963年將韋伯與“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以及德國在一戰(zhàn)前的內(nèi)政發(fā)展是否事實上也屬于德國并未克服的歷史?”聯(lián)系起來,進而再次聯(lián)想到德意志連續(xù)性的問題。但弗倫克爾之前的德國學者卻大多不愿面對這個問題,卡爾·勒文斯坦(Karl Loewenstein)認為,“蒙森對韋伯卡里斯馬概念及直選領袖民主制理論的詮釋,建立起了其與法西斯理論的聯(lián)系”,應“嚴詞予以拒絕”。也正因為如此,蒙森才會在1964年德國社會學家大會上遭遇激烈批評,以至于本書的再版以及他的韋伯研究不僅擱置近十年之久,在多年后的訪談中他依然“念念不忘”自己當時被美、德國社會學家攻擊為“材料造假者”的經(jīng)歷。
圍繞蒙森的韋伯詮釋爭論既是學理之辯,亦有代際之爭:例如在1964年的大會上,當蒙森試圖通過建立起卡爾·施米特(Carl Schmitt)與韋伯之間的觀念傳承,以證明韋伯“將幾乎所有政治現(xiàn)象都解釋為權力行使的各種修正”及其在魏瑪之后的延續(xù),卻遭到同組討論的阿道夫·阿倫特(Adolf Arndt)和愛德華·鮑姆加滕(Eduard Baumgarten)的批評,二者均認為這種綁定既不公平也無根據(jù)——原因不言而喻:施米特曾對魏瑪憲政發(fā)起猛烈攻擊,并且還是知名的納粹信徒。蒙森的學生、歷史學家迪爾克·布萊修斯(Dirk Blasius)還補充道,針對蒙森和《韋伯與德國政治》發(fā)起進攻的大多是“人生經(jīng)歷與二十世紀上半的德國歷史相重疊”的老前輩;而蒙森則屬于雖然擁有納粹政權的生活經(jīng)歷,卻能逃離納粹主義的“45年一代”(特指生于1926-1931年的德國知識分子)。
而在代際差異的背后,真正涉及的核心是韋伯形象之于二戰(zhàn)結(jié)束后至1968年間的西德的政治價值。正是蒙森在《韋伯與德國政治》中敏銳分析出韋伯政治思想中自相矛盾的部分,首先打破了西德將韋伯確立為民主象征的一切努力。在經(jīng)歷了納粹統(tǒng)治,戰(zhàn)爭以及戰(zhàn)后初年的困頓之后,無論是聯(lián)邦政府抑或是那些被埃利亞斯稱為“局內(nèi)人”的西德政治與知識精英,除了迫切想要與納粹主義劃清界限,將納粹主義者與德意志民族作切割;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起,更是竭力從德國歷史中找尋可以證明其曾具備民主傳統(tǒng)的證據(jù)。作為自由主義者的韋伯,就成為西德民主傳統(tǒng)的最佳代言人。不僅如此,作為同樣構(gòu)建龐大社會學知識體系與方法論的思想偉人,韋伯甚至還被用來與民主德國以類似的邏輯推崇的馬克思“對峙”。
1959年,歷史學家弗里茨·費舍爾(Fritz Fischer)以論文《德國的戰(zhàn)爭目標》(“Deutsche Kriegsziele”)掀開的“歷史學家之爭”(也稱“費舍爾之爭”)扭轉(zhuǎn)了聯(lián)邦德國保守主義甚至是帶有“辯護”色彩的歷史編纂,進而改變了這個國家的政治文化與公共領域的主流歷史意識。費舍爾的論文連同1961年出版的專著《稱雄世界》(Griff nach Weltmacht)不僅明確了德國必須為一戰(zhàn)和二戰(zhàn)的爆發(fā)及其進程負責,更提出德國的歷史傳統(tǒng)塑造了德國統(tǒng)治精英的政治意識,并最終扼殺了德國走上議會民主制的現(xiàn)代化政治道路。而蒙森對韋伯帝國主義觀念及領袖民主制的解讀,恰為其增添了論據(jù)。哈貝馬斯在1964年社會學大會上對《韋伯與德國政治》的評述,則進一步聲援了蒙森和費舍爾:正是韋伯在一戰(zhàn)期間“在當時的民族國家帝國主義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出愷撒式的領袖民主制”,但這種激進的自由主義觀念最終在魏瑪時期產(chǎn)生的后果,并不應歸咎于韋伯,而應歸咎于我們自身。
同為“45年一代”,蒙森和哈貝馬斯對自己這代知識分子的政治與道德立場有著清晰的認識——例如蒙森曾在訪談中提到:“我們必須把(象征納粹主義政治遺產(chǎn)的)舊辮子割掉,發(fā)展出一套適應西方傳統(tǒng),符合民主秩序的歷史形象?!钡煌幵谟?,蒙森仍以歷史學家的天職為先,因此他才能從韋伯對1920年卡普暴動的強烈譴責推斷出韋伯不可能成為法西斯主義的同道中人,但這一主觀推斷又不影響他對韋伯的“直選領袖民主”理論存在反議會民主傾向的客觀評價,他甚至直言韋伯當時尚未意識到卡里斯馬在極權統(tǒng)治下可能存在的問題。也正因為如此,蒙森才能在本書中呈現(xiàn)一個完整的智識形象,一個深受德國歷史傳統(tǒng)影響且具有明顯的時代局限性的韋伯。
而在“68年運動”之后,西德學術界對韋伯的關注度不高,是不爭的事實。韋伯的理論普遍被認為無法解釋當下的問題,甚至韋伯本人都已是“過時的學術豐碑”。就理論而言,韋伯的觀念尤其受到左翼知識分子的挑戰(zhàn):哈貝馬斯就明確提出韋伯的觀點既不足以克服晚期資本主義社會秩序的合法性問題,也不具備足以采取行動的、對社會進程的足夠洞察力;而赫伯特·馬爾庫塞(Herbert Marcuse)則對韋伯“理性”觀念中明確捍衛(wèi)資本主義制度的立場提出質(zhì)疑?!俄f伯全集》的編纂工作正是在新馬克思主義思潮的沖擊下于1977年正式啟動,并最終讓學術界重新意識到“在科學和對現(xiàn)代社會文化自我肯定日益緊密交織的過程中”回歸馬克斯·韋伯的重要性。而蒙森作為韋伯詮釋者與編者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客觀上,他對韋伯存世文獻的深度發(fā)掘及嚴格按照文獻學編輯開展的大量工作,構(gòu)成后人了解韋伯學術、政治乃至私交的重要指南——如他本人所說,“《韋伯與德國政治》又在其中發(fā)揮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但更為重要的是,蒙森在七十年代重新回歸韋伯研究領域,其研究視野已超越了在五十年代后半期撰寫的《韋伯與德國政治》,更明確地進入韋伯普遍的政治和社會學思想領域;不僅如此,他還在立足韋伯文獻比較馬克思和韋伯在研究方法上的相似性,并韋伯的觀點能為“基本開放的分析提供范式,以此分析過去和現(xiàn)在的的社會行為并解釋其中的因果關系”。
結(jié)語
卡爾·施米特本人也曾在1960年簡短評價過蒙森這本處女作中的韋伯,他寫道,“韋伯并沒有跳出時代的陰影,他是時代之子”。毫無疑問,這就是蒙森和他的《韋伯與德國政治》所呈現(xiàn)給專業(yè)和非專業(yè)讀者的韋伯形象。但如果從蒙森撰寫本書開起,到他七十年代全面投身韋伯全集的編纂與研究工作,我們又會發(fā)現(xiàn)一個跨越時代存在的韋伯形象,而這同樣是由蒙森所傳遞,并結(jié)合他對歷史學的理解和作為職業(yè)歷史學家的自覺。關于蒙森以韋伯研究為志業(yè)的大半生,或許可以用他1970年在杜塞爾多夫大學的教授就職演說中的一句話來解釋:“歷史學作為一門批判性的社會科學的社會政治意義在于,它有助于當代社會在面對自己的過去與他者的歷史文化的背景下,正確看待自己,從而認識到自己的存在與力所能及?!?/p>
——————————
參考文獻:
1. Carl Schmitt, “Rezension Mommsen,” Das Historisch-Politische Buch, 8(1960), S. 180-181.
2. Otto Stammer (Hg.), Max Weber und die Soziologie heute. Verhandlungen des 15. Deutschen Soziologentages, Tübingen: J.C.B. Mohr, 1965.
3. Karl Loewenstein, “Max Weber als ‘Ahnherr’ des plebiszit?ren Führerstaats,” K?lner Zeitschrift für Soziologie und Sozialpsychologie, 13(1961), S. 275-289.
4. Ernst Fraenkel, “Book Review: Max Weber und die deutsche Politik 1890-1920 by Wolfang J. Mommsen,” Historische Zeitschrift, 196(1963), H.2, S. 418-424.
5. Wolfgang J. Mommsen, “Einleitung,” in Max Weber, Zur Politik im Weltkrieg. Schriften und Reden 1914-1918 (=Max Weber-Gesamtausgabe, Bd. 15), Tübingen: J.C.B. Mohr, 1984, S. 1-20.
6. Interview mit Hans Mommsen zum Thema “Neubeginn und Entwicklung der deutschen Geschichtswissenschaft in den 1950/60er Jahren” von Hsozkult,03. 02. 1999, http://hsozkult.geschichte.hu-berlin.de/beitrag/intervie/hmommsen.htm (2023年9月7日訪問)
7. Interview mit Wolfgang J. Mommsen zum Thema “Neubeginn und Entwicklung der deutschen Geschichtswissenschaft in den 1950/60er Jahren” von Hsozkult,25. 02. 1999, http://hsozkult.geschichte.hu-berlin.de/BEITRAG/intervie/wmommsen.htm (2023年9月7日訪問)
8. Wolfgang Schwentker, “Geschichte schreiben mit Blick auf Max Weber: Wolfgang J. Mommsen,” in Alfons Labisch (Hg.), Jahrbuch der Heinrich-Heine-Universit?t Düsseldorf 2004, Düsseldorf: Heinrich-Heine-Universit?t Düsseldorf, 2005, S. 209-219.
9. Dirk Blasius, “Deutsche Kontinuit?ten. Wolfgang J. Mommsens Buch ‘Max Weber und die deutsche Politik’ von 1959,”in Christoph Corneli?en (Hg.), Geschichtswissenschaft im Geist der Demokratie. Wolfgang J. Mommsen und seine Generation, Düsseldorf: Akademie Verlag, 2010, S. 147-158.
10. Edith Hank, Gangolf Hübinger, Wolfgang Schwentker, “Die Entstehung der Max Weber-Gesamtausgabe und der Beitrag von Wolfgang J. Mommsen,” in Christoph Corneli?en (Hg.), Geschichtswissenschaft im Geist der Demokratie, S. 207-238.
11. 范丁梁:《從過去通往未來:聯(lián)邦德國的重負與抉擇》,東方出版中心202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