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文化

教師節(jié),哪本書會勾起你關(guān)于老師的回憶?

學生時代的大家每天都在和各式各樣的書本打交道,老師則經(jīng)常是借用書本這種媒介充當一個啟蒙者的角色。

學生時代的大家每天都在和各式各樣的書本打交道,老師則經(jīng)常是借用書本這種媒介充當一個啟蒙者的角色。無論是課內(nèi)還是課外,老師一方面是搭建起學生與文本、作者溝通的橋梁,同時也給稚嫩的我們最初的對于許多艱澀事物的拆分和深入理解。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教師節(jié),談談有哪本書會勾起你關(guān)于某個老師的回憶?

JY:

每每重讀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都總是會想起童年的時光,以及我的啟蒙老師——曹老師。

童年時很幸運,從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都是同一位班主任所帶。而更為幸運的是,她是一位語文老師,這使得我在學習生涯剛剛開始的那幾年,對于知識的攝入多少帶有了幾分“浪漫”色彩。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手稿


曹老師常常不會布置回家的語文作業(yè),而僅是要求我們閱讀半個小時以上,讀什么都行,但要把讀的書目記下來,她會用班會課的時間讓我們?nèi)ビ懻撟约鹤罱喿x的書目,并給我們列出一些推薦——從曹文軒的《青銅葵花》到雨果的《巴黎圣母院》都是她一步步推薦的。曹老師做語文老師很“寬松”,做班主任卻很“嚴格”,她嚴厲禁止我們有任何攀比的行為,甚至于在小學期間從來不允許我們帶活動鉛筆到學校,只可以用最傳統(tǒng)的鉛筆寫字,還得是那種中華牌的hb鉛筆。遲到、上課交頭接耳這種行為就更是不可取的。這種嚴厲,正像魯迅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所描述的那位私塾老先生一樣。這么多年過去了,我依舊能朦朧地記得,十幾年前某一個炎熱的下午,曹老師帶著我們朗讀那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那時我的鄰桌也許是在用立在桌上的課本擋住嘴,但實際上故意完全不張嘴,我的前桌也許已經(jīng)困得不行,拿住書的手都已經(jīng)晃晃悠悠。曹老師拿著黑板的三角尺在教室里來回轉(zhuǎn)著,不時用三角尺在這些不聽話的同學們的桌上敲上一下以示警告,要是再敲上一下的話可是要站到講臺上去的了。而我呢,十歲的我假裝聽話地在朗讀,實際上饒有興致地觀察著這一切??墒鞘畾q時的那個下午再也不會回來了,那種嚴格卻自由,雖然所有人都擠在一起但思緒卻能漫天飛舞的日子再也無法重來,這是曹老師給我的童年描上的顏色。

兔兔:

在我大學畢業(yè)時,有一位老師送了我一本畢業(yè)禮物,是楊絳所寫的書《走到人生邊上》。她是我在大學最后一個學期才認識的青年教師,因為上課結(jié)緣,而年齡相近也倍感親切。

《走到人生邊上:自問自答》,楊絳/著,商務印書館,2007年8月版


這本書是楊絳的自問自答集,短短四萬字,卻是一個百歲老人走到自己人生邊上時,關(guān)于自我、死亡、神鬼等方面的終極思考,即使榮枯有盡,她仍在不斷探索著往后、往前的人生價值。在每天都有著對于宏大議題的疑問的同時,她又永遠保持著一種平靜。“我無法確知自己還能往前走多遠,壽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凈這一百年沾染的污穢回家?!痹谶@本書中,可以看到一個20世紀成長起來的知識分子,即使已快到人生的盡頭,卻仍抱有的對人生許多不確定性的困惑。許多思考、觀點也許并不新穎,甚至如今看來是過時的了,但作為“楊絳”本人在歲月中沉淀出的重量,還是會讓人不由得感慨滄海桑田,一晃眼已過百年。

我的老師在臨別時與我說,離開校園后人總會面臨更多誘惑與不得不做出的決定。她選擇在我告別校園時送我一個知識女性所寫的自我回顧集,不能說是希望讓我“保持初心”這樣概括而籠統(tǒng)的愿景,更多是一種來自象牙塔的警醒:在社會的各種紛擾之中,要時刻記住“自問自答”,保有自我思考的能力。翻開這本書時掉出的卡片里寫著“畢業(yè)快樂”,這本書承擔起了當時和這位老師所有的情誼與回憶。會常常想念當時大學課堂“自由而無用”的時光,也感謝始終愿意為學生亮起燈塔的老師們。

米妮貓:

從初中起,魯迅的文章就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語文課堂里,《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狂人日記》《阿Q正傳》等等,都是我們非常熟悉的課文。然而還記得在初中的應試教育下,考試考到這些相關(guān)的知識點時,我們每每只需要熟練背誦并答出魯迅等于諷刺,他筆下的人物麻木、潦倒等等一連串形容詞,甚至在答題時連前后次序都不能出錯。許多老師只是程式化地將文章拆解成幾個問題,再把答案告訴同學們,這篇課文就相當于翻篇了。

1930年9月17日,上海,魯迅在荷蘭西餐社


直到高中時,當時高中一年級的語文老師給了我很大的震撼。還記得當時學的課文是《藥》,老師花了好多天講這一篇文章,并不是隨意地給出一些陳述句,而是一步步剖析魯迅是如何在老生常談的對黑暗社會的抨擊和絕望里始終發(fā)出希望的悲吼。她告訴我們:“當一個人在自我絕望之時仍愿做黑夜里獨行的猛獸,這種勇士的精神本身就是戰(zhàn)勝絕望的希望。”那也許是頭一次讓我真正理解到了魯迅尖酸、諷刺的筆下劍指的到底是什么,而這一切的憤怒背后又蘊含了怎么樣的赤子之心?!跋M緹o所謂有,無所謂無。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薄盁o窮的遠方、無數(shù)的人們,都和我有關(guān)?!边@些耳熟能詳?shù)木渥右苍谶@些剖析下變得立體而深刻,因為擁有了注入的感情,便不再是空洞的口號式的聲音。

魯迅的文章是我記憶最深刻的例子,但其實當時所有課文都被這位老師講得很精彩,也讓本來就喜歡讀書的我對于一些文筆、文風和文本內(nèi)容不是特別在我理解范圍內(nèi)的文章、書本有了很多感覺,拓寬了我的思想深度和認知水平。除了對這位老師的感謝,我也同時思考或許一個成功的老師正是如她一樣,真正熱愛、了解自己講授的東西,并且激發(fā)學生們的興趣,把有深度、有溫度的知識和信念傳遞給下一代。

猴人王:

看到這個題目,我首先會想到羅素的《幸福之路》這本書。

《幸福之路》,【英】羅素/著 傅雷/譯,作家出版社,2021年3月版


這本書是我上大學以后參加的第一個讀書小組分享的書。和通常的那種一學期讀一本書、學期結(jié)束之后讀完即可的那類讀書小組不同,“幸福之路讀書小組”前前后后延續(xù)了700多天,接近三年的時間就讀了羅素這一本書。我們的活動形式是每次只讀一個章節(jié)、甚至不到一個章節(jié),然后會有同學去圍繞這本書的某個章節(jié)做報告。

這本書其實和現(xiàn)實人生有很大的關(guān)聯(lián),它的上半部分羅列了種種讓人不幸的原因,下半本則是在這些不幸的可能被揭示之后,討論一個人要如何獲得幸福??傮w上,羅素認為一個人通常在一些情境下會獲得幸福,比如擁有客觀的興趣、擁有愛的能力、擁有穩(wěn)定的關(guān)系和有價值感的生活等等。因為這本書每一章都和很多具體的案例相關(guān),所以我們在分享書的時候,不僅僅圍繞書本身的內(nèi)容而談,也會談自己的經(jīng)歷。在分享《幸福之路》的過程中,我們對于彼此人生中哪些因素造成了自己的幸?;蛘卟恍?,有哪些是我們長久以來銘記在心的故事,哪些是人生過不去的坎,大家都會一起討論。我記得有的時候談到動情,甚至會有同學哭泣。

總之這個讀書小組是很難忘的經(jīng)歷,同時這一切的組織者:讀書小組的指導老師洪老師,也讓我每次回想起這本書時總會想起他。他不是我本專業(yè)的老師,但是他是我上大學之后最熟悉的一位青年老師。他也是我一直以來理想中的青年教師:不僅在自己的專業(yè)上非常重視實踐、做了很多服務的項目,同時他并不積極于學術(shù)工業(yè)中的那些標準,沒有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卷論文、卷職稱上,而是和他本專業(yè)的同學,甚至像我這樣外專業(yè)的同學建立了很深很深的友誼與連接。我覺得他是真正能夠體現(xiàn)教師這個職業(yè)很多使命和責任的青年教師。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