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dāng)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書評

評《大自然的戀人》:無畏的畫旅人生

《大自然的戀人:瑪麗安娜諾斯的畫旅人生》,[英]米歇爾佩恩著,劉啟新、劉然譯,江蘇鳳凰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社2023年7月出版,179頁,78.00元

《大自然的戀人:瑪麗安娜·諾斯的畫旅人生》,[英]米歇爾·佩恩著,劉啟新、劉然譯,江蘇鳳凰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社2023年7月出版,179頁,78.00元


《大自然的戀人:瑪麗安娜·諾斯的畫旅人生》(下文引用此書,只列頁碼),正文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小傳,二十頁的篇幅,簡單、扼要地介紹了瑪麗安娜·諾斯(Marianne North,1830-1890)的生平;第二部分,“環(huán)球之旅”,是全書的重中之重,約一百三十頁,按時間順序講述了傳主在世界各地的旅行;同時,它還遵循英國皇家植物園(也叫邱園)諾斯畫廊展覽的六大主題,要言不煩、圖文并茂地介紹了上述旅途中的一些重要植物:“經(jīng)濟作物”“極其重要的棕櫚類植物”“神奇的果實”“神圣的植物”“藥用植物”和“有用的植物”。這兩條線索自然而巧妙地交織起來,寓教于樂的目的達到了,想必這也是“青鳥新知”系列的宗旨之一。第三部分“畫廊”,介紹了諾斯畫廊的歷史以及邱園對畫廊及畫作最新的修繕工作。本書的一大亮點在于,幾乎每頁正文都配有彩色圖片,大多是諾斯本人構(gòu)思獨特、美輪美奐的畫作。

環(huán)球旅行

傳記部分的取材,主要來自瑪麗安娜·諾斯的回憶錄《幸福生活的回憶》(Recollections of a Happy Life)。所謂“畫旅人生”,是名副其實的。拋開早期和父親結(jié)伴旅行不計,1871年至1885年間,諾斯只身四處漫游,不論走到哪兒都不輟畫筆。今天邱園畫廊展出的八百四十八幅繪畫作品,基本都是在這一時期繪制的。她的旅行地包括北美洲、牙買加、巴西、特內(nèi)里費島、日本、新加坡、婆羅洲、爪哇、斯里蘭卡、印度、澳大利亞、新西蘭、南非、塞舌爾和智利等大約十五個國家。

荊芥葉獅耳花和蜂鳥,牙買加


胭脂蟲養(yǎng)殖地,特內(nèi)里費島


紫藤,日本


華貴瓔珞木,新加坡


沙柚木,印度


紅佛塔樹,西澳大利亞


帝王花,南非


海椰子,塞舌爾


藍色鳳梨和仙人掌,智利


本書的中文書名《大自然的戀人》似乎有點太甜蜜了,英文原文是A Very Intrepid Painter,也就是“無畏的畫旅人生”。在維多利亞時代,如果沒有父親、兄弟或者丈夫等紳士的陪伴,一位淑女很難成為名副其實的旅行家??峙路繓|只會把五樓以上的劣等客房租給女性旅行者!當(dāng)然,危險遠不止于此。諾斯早期和父親的歐洲之旅自1847年持續(xù)到1850年。當(dāng)此之際,歐洲各地正在醞釀一場轟轟烈烈的革命,諾斯家恰好闖入巨變的旋渦中心。父女抵達維也納時,正逢起義爆發(fā),他們不得不經(jīng)歷驚心動魄的生死大逃亡。同樣,來到德累斯頓后,全家再度身陷虎口。瑪麗安娜·諾斯寫道:“我們看到到處都是可憐的死傷者,這讓我們真切見識了戰(zhàn)爭的殘酷?!保ǖ?-10頁)

日后諾斯獨自云游四海,也是困難重重。不妨舉幾個例子。1872年8月,她來到巴西,前往米納斯吉拉斯的旅程,一部分是在騾背上度過的,天氣異常糟糕。諾斯和臨時的旅伴克服了風(fēng)暴、泥石流和疾病,才完成了這次旅行。安全到達后,她幽默地寫道,這次旅行唯一的缺憾就是“起泡的嘴唇和曬黑的雙手”(47頁)。

諾斯花費三周的時間,從加利福尼亞穿越太平洋,1875年11月7日抵達日本。待在日本的時間比她預(yù)期的要短,原因是膽結(jié)石發(fā)作,且伴隨著嚴重的風(fēng)濕熱。此時,日本正處于大變革時期,閉關(guān)鎖國政策剛剛被打破。雖然簽訂了《安政條約》,某些地方政府仍然限制外國人進入。因此,前往京都時,諾斯必須獲得一份天皇頒發(fā)的限時特許令,承諾“不在公共歷史遺跡上涂鴉或企圖改變?nèi)藗兊男叛觥保?2頁)。

1877年底,諾斯到達印度。她在此待了一年多的時間,自南到北走遍了這個國家,不必說,也吃盡了無數(shù)苦頭。當(dāng)時印度南部和西南部正在經(jīng)歷1876-1878年大饑荒。忍饑挨餓且不說,最要命的是,洪水還導(dǎo)致了熱病的暴發(fā)。諾斯在日記中寫道:“人們都在吸食鴉片作預(yù)防。我也順應(yīng)這一潮流,防患于未然?!保?8頁)諾斯和旅伴曾經(jīng)被武裝劫匪包圍,得知自己將要搬去的鎮(zhèn)上有一位女性旅行者遭遇槍殺后,她仍然不改旅行計劃。

如此“無畏的旅行畫家”,讀者渴望一睹她的真容。小傳部分的諾斯肖像畫繪于1866年,尚有“美顏”之嫌,一如維多利亞時代的大多淑女,她看上去體態(tài)豐盈、柔和,神色恬淡、安詳,很難讓讀者與這位女游俠對號入座。值得慶幸的是,在錫蘭期間,諾斯曾與當(dāng)時的英國先鋒攝影師朱莉婭·瑪格麗特·卡梅倫(Julia Margaret Cameron,1815-1879)會面。后者為我們留下了非常寶貴的歷史照片(見20、32頁)??穫惓錾谟《鹊募訝柛鞔?,在英國接受教育,身兼法國、印度和愛爾蘭三種血統(tǒng),若是細細回溯起來,她還是英國作家弗吉尼亞·伍爾夫的“姨姥姥”。

威廉·約翰·牛頓(William John Newton,1785-1869)爵士為年方二十四歲的諾斯畫了這幅精美的肖像,作畫地點為諾??丝だ駶h姆村的諾斯公館。


在畫架前工作的瑪麗安娜,由卡梅倫拍攝于1877年,地點為斯里蘭卡的卡盧特勒,卡梅倫夫人的房子外面。


在斯里蘭卡,卡梅倫說服諾斯穿上當(dāng)?shù)厝说姆?,為她拍攝了這張照片。


《大自然的戀人》第20頁諾斯照片的背景,正是卡梅倫家在錫蘭的咖啡種植園,卡梅倫家是當(dāng)?shù)刈畲蟮姆N植園主之一。1875年卡梅倫舉家前往錫蘭定居,諾斯的照片剛好拍攝于1877年。諾斯對卡梅倫的評價,頗為簡括,“話中盡顯機智,很有創(chuàng)見”(86頁)。伍爾夫心目中的這位姨姥姥,“能量滿滿,闖勁十足,富有不屈不撓的才華”。據(jù)伍爾夫家族的回憶,這位卡梅倫秉性專橫,凡是漂亮的女人和卓越的男人都要按照她的要求,頗費周折地擺好指定的樣子才能被攝入鏡頭。據(jù)說,她讓大詩人丁尼生和首相格萊斯頓在樹下擺好姿勢后,又去尋找所需的道具,被別的什么事岔開,害得詩人和政治家在雨中待了足足兩小時。

卡梅倫攝影藝術(shù)的特點,全都體現(xiàn)在諾斯的兩張照片中。第20頁照片中的諾斯,似乎不見了肖像中的豐盈和雍容。由于畫面光線暗淡,看不清面孔,讀者或許認為卡梅倫不夠?qū)I(yè)。其實,卡梅倫的攝影特色向來是以軟焦著稱的,故意不對準焦距,在黑色的背景上疊加日光,圍繞人物的輪廓精心剪裁,一種模糊、朦朧的意境產(chǎn)生了,虛中有實,實中有虛,雖然是真實的人物和背景,但收獲了奇特的視覺效果??穫惖溺R頭記錄了一系列顯赫的維多利亞人,頗能捕捉這些人物的精髓,尤其是神態(tài),諾斯就是一個極好的例子。相比之下,在第32頁的照片中,諾斯的面部特征和手勢身姿都清晰可見。她身著當(dāng)?shù)厝说姆?,左手斜立于胸前(估計這也是應(yīng)卡梅倫的要求,不得不為之)。面色黝黑,五官分明,眉宇之間透露著剛毅、果敢,以及歷盡滄桑后的嚴肅和深沉,讀者更能理解什么是“無畏的畫旅人生”。

1879年,諾斯將自己的繪畫作品捐贈給了英國皇家植物園,并建造了一座畫廊用于收藏它們。她將全部熱情傾注于這個畫廊,親自為畫廊的門及門框畫上了美麗的裝飾圖案。另外,諾斯對科學(xué)的貢獻,也不容小覷。她的畫作、回憶錄、《諾斯畫廊官方手冊》以及私人通信,均提供了所畫世界各國植物的產(chǎn)地、生境和用途等方面的詳細信息。諾斯曾經(jīng)仔細照料父親的溫室,在旅途中隨時隨地閱讀科學(xué)書籍,各地的植物種類,都能銘記于心。如今,在諾斯畫廊中展示的植物中,有三個種、一個屬是以其姓氏命名的。

現(xiàn)在的諾斯畫廊


幸運的諾斯

諾斯的確是一位“職業(yè)的”(professional)畫家、旅行家和博物學(xué)家。此處加上引號,是因為在十九世紀中期的英國,職業(yè)領(lǐng)域仍然不對婦女開放,除了經(jīng)營旅店,大多婦女充其量可以成為一名高級護士。究竟是什么成全了她的畫旅人生呢?在個人興趣、才分和意志之外,家庭的全力扶助和職業(yè)群體的支撐,是不可或缺的。

瑪麗安娜·諾斯于1830年10月24日出生在英國黑斯廷斯一個富有的郡望之家。同一年,她父親弗雷德里克·諾斯(Frederick North)當(dāng)選為黑斯廷斯的議員。與父親的親密關(guān)系,讓她受益終生。在其出版的回憶錄《幸福生活的回憶》中,諾斯寫道:“我最初的回憶無一不與我父親相關(guān),在我的人生中,他從始至終都是我唯一的偶像和朋友。除他之外,我甚少快樂,也沒有秘密?!保ǖ?頁)如同維多利亞時代大多數(shù)上流社會的家庭,諾斯一家每年都要來往于城鄉(xiāng)之間消夏過冬。有時,他們還會舉家前往蘇格蘭,這就意味著,走水路從倫敦先到愛丁堡,然后再乘長途馬車。返程時,須先乘長途馬車,然后換乘當(dāng)時最先進的交通工具——火車。所有這些國內(nèi)行走,都在小瑪麗安娜的心里撒播下云游天下的種子。

十九世紀的許多藝術(shù)家大都與諾斯的出生地黑斯廷斯有聯(lián)系,威廉·亨利·亨特就是一個例子。他是拉斐爾前派的先驅(qū),力求在作品中忠實地表現(xiàn)自然,諾斯自小就心向往之。小瑪麗安娜是亨特的“粉絲”,贊揚他的作品“絕對自然真實”。另外,以插圖和詩歌著稱的愛德華·李爾(Edward Lear),也曾在她家的園丁小屋里住過一陣,成了諾斯的好朋友,并且支持她為藝術(shù)而努力。值得一提的是,澳大利亞畫家羅伯特·道林(Robert Dowling)一度寄宿于諾斯家,此時諾斯已經(jīng)三十七歲,意外地獲得了師從道林學(xué)習(xí)油畫的機會,這是決定她藝術(shù)發(fā)展道路的至關(guān)重要的事。諾斯回憶道,用油彩作畫就像“一種酗酒的癖好,一旦染上就很難戒掉”(24頁)。自此以后,諾斯再也沒有用水彩創(chuàng)作過。機遇的重要性恐怕一點也不亞于興趣和才分。前面提到的卡梅倫,四十八歲時才開始涉足攝影,當(dāng)時她的女兒送給她一臺照相機作為禮物,這么晚才起步,也沒能阻礙卡梅倫成為攝影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

諾斯的父親擁有眾多有影響力的科學(xué)家和藝術(shù)家朋友,其中一些人,比如威廉·胡克爵士和約瑟夫·胡克爵士,是連續(xù)兩任英國皇家植物館的館長,他們多年來一直大力支持和認可諾斯的環(huán)球之旅。1856年威廉·胡克爵士將一枝華貴瓔珞木作為禮物送給諾斯,激發(fā)了她去熱帶地區(qū)探訪的強烈的渴望。在旅行中,諾斯有時不能準確地鑒定某些植物的類屬,就會寫信求助于威廉·胡克爵士和約瑟夫·胡克爵士,或者由他們委托其他海內(nèi)外杰出的植物學(xué)家?guī)兔﹁b定。諾斯和查爾斯·達爾文也有往來。1879年,經(jīng)朋友介紹,諾斯前往肯特郡面見達爾文。她之于達爾文的尊敬,可見于如下評論:“在我看來,他是活著的最偉大的人,是最真實,也是最無私、最謙虛的人,總試圖將自己的偉大思想和工作的成就歸功于他人,而非一人獨享?!保?13頁)達爾文告訴她,如果沒能展示澳大利亞的植物區(qū)系,她的收藏就稱不上完整,諾斯將此視為派遣她“立即出發(fā)的圣旨”。另外,無論在國內(nèi)還是在海外旅行,諾斯都要隨身攜帶權(quán)威人士寫的介紹信和推薦信,這也得益于父親留給她的人脈關(guān)系。

諾斯的父親弗雷德里克·諾斯


諾斯很幸運,有全力支持她的父親和哥哥(查爾斯·諾斯)。實際上,古希臘就流行的“嫁妝制”,在十九世紀的英國依然生機勃勃。有些中產(chǎn)之家的淑女會被當(dāng)成“社交資本”。上面提到的伍爾夫的父親是一個開明的知識分子,不會強迫兩個女兒去參加社交。他過世后,繼子喬治·達克渥斯成了一家之主,先后將兩個同母異父妹妹(弗吉尼亞和瓦奈薩)當(dāng)作社交博弈的籌碼,他的想法很有代表性:以這對姐妹花的容貌,俘獲一位公爵的幼子并非不可能(他自己就身體力行,差一點就擠入歷史悠久的塞西爾家族)。喬治·達克渥斯一向理直氣壯,堅信自己是站在道德和家庭的立場上,盡心盡力地替這對姐妹的利益而操心。伍爾夫姐妹被迫參加各種各樣的社交安排,而這位兄長“會用軍士長審查新兵那種犀利、無情的目光檢視”她倆的一舉一動(《伍爾夫傳》,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18年,第一卷,105頁)。任何違?!岸饲f得體原則”的言行,都會被察覺,被強調(diào),被糾正。派對不是為了樂趣而設(shè),而是為了尋找丈夫。至少在《大自然的戀人》中,我們看不到諾斯的父親和哥哥有類似的強迫舉動,當(dāng)然,《幸福生活的回憶》最終是由諾斯的妹妹幫忙編輯完成的,伍爾夫?qū)S多利亞時代傳記的寫作手法和“剪裁策略”再清楚不過了,稱之為“圣徒的傳記”。

早期維多利亞時代中產(chǎn)階級的女性教育,依舊是以“才藝”為主。諾斯也熱衷于唱歌和繪畫。她自認為在青春期,“為之瘋狂的”是音樂,而不是美術(shù)。伍爾夫父親健在時,姐妹倆在家里也要接受此類訓(xùn)練。問題在于,如果你不善于“才藝”或者社交,那可如何是好?即便在歐洲旅游時,諾斯有時一天也要花八個小時在鋼琴上。她喜歡唱歌,但常常因緊張而膽怯,“令人苦惱的是,在那些要我唱歌的場合,我卻從來發(fā)揮不好,會令人無比惱火地習(xí)慣性怯場;當(dāng)讓我出來表演才藝時,我就覺得頭暈眼花,身體不由自主地發(fā)抖”(第8頁)。雖然她喜歡與父親的朋友們在一起,但在正式的社交聚會上,就會如坐針氈,渾身不自在。諾斯對禮節(jié)和刻板習(xí)俗的厭惡,從這時就顯露出來,終其一生都溢于言表。她曾寫道,無論怎樣,參加舞會無異于一件“苦差事”(11頁)。

類似的感受,恐怕不少淑女都會感同身受。伍爾夫最初也樂于被帶出去跳舞,但她生性害羞,手腳笨拙,舞跳得很糟糕,嗓音也不甜美。面對“上流社會”中極無趣的那部分人,她壓根沒法優(yōu)雅地翩翩起舞,也不可能在酒桌上討喜地談笑風(fēng)生。她經(jīng)歷過令人窘迫的百般苦惱,比如回憶錄《存在的瞬間》中提及的“著裝心結(jié)”,還有那些令她羞辱的夜晚,因為找不到舞伴,或者陷入僵局的無聊閑談。喬治·達克渥斯曾經(jīng)帶著伍爾夫去和某位伯爵的遺孀共餐。起初,一切進行得很順利,伍爾夫覺得受到鼓勵,自信倍增,開始隨心所欲地交談起來。她竟然天真地問伯爵夫人,是否讀過柏拉圖(《伍爾夫傳》,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18年,第一卷,107頁)。這是駭人聽聞的交心話!伍爾夫在社交場合的“失態(tài)”,比如襯褲滑落下來、發(fā)卡掉入咖啡杯等等,在圈子里傳得沸沸揚揚。

諾斯不善社交,終其一生都是如此。她喜歡過著安靜、簡單而孤獨的生活,在國外旅行時,非常害怕遇上歐洲游客,或者被他們知道自己的寓所,盡可能省去不必要的拜訪和應(yīng)酬(37頁)。在印度的德里,諾斯乘坐當(dāng)?shù)赝涟钪鞯鸟R車去了位于迪格的宮殿,到達目的地時又累又餓,僅剩的一些餅干也被老鼠吃光。沒成想,一場十分豐盛的宴會等待著她。餐桌上擺滿了七道不同的菜肴,還有香檳、干紅葡萄酒和咖啡。在奢華的房間里,諾斯感到渾身上下不自在,只住了兩個晚上就無奈地離開了。她在日記中這樣寫道:“如果我有一個安靜的小屋和面包、奶酪,我很樂意在這兒住上一個月?!保?02頁)

幸運的是,婚姻這一“事業(yè)”沒有給諾斯帶來麻煩。1847年諾斯家開始長途旅行,1850年回到英格蘭,這是談婚論嫁的年紀。諾斯二十五歲的時候,母親去世,臨終前母親要女兒承諾永不離開父親,日后諾斯全身心地遵守著這個諾言,一直陪伴著父親,直到他生命的終點。1869年父親去世,諾斯隨之失去生活的重心,陷入長久的悲痛之中。父親的去世對她打擊很大,在回憶錄中,她寫道:“在近40年的光陰里,他一直是我的朋友和旅伴,現(xiàn)在我必須學(xué)會沒有他時該如何生活,并且盡力找到其他興趣作為生活的寄托?!保?4頁)看來,畫旅人生至此已經(jīng)完全定格了,《大自然的戀人》封面頁說她“終生未婚,盡付自然”。

變革的年代

家庭關(guān)照和資助,專業(yè)群體的支撐之外,還離不開一個時代變革的大背景。在十九世紀,英國中產(chǎn)階級男性逐漸進入政治舞臺,相應(yīng)地,這些精英子女的地位,也要得到特殊的照顧和關(guān)懷。新精英們不再完全認同十八世紀舊鄉(xiāng)紳和貴族的私下悠閑和業(yè)余消遣的價值觀念。托馬斯·阿諾德(Thomas Arnold)改造教育的努力,就體現(xiàn)了這一點:拉丁語和古希臘語為中心的“人文教育”,不再是僅僅裝飾貴族青年的儀式化課程,而是變成了競爭性極強的進取科目,當(dāng)然還要輔以數(shù)學(xué)。此時,中產(chǎn)階級子弟(哪怕他們的父輩是不從國教徒)也可以通過牛津、劍橋的助學(xué)金進一步深造,不過,其最終目標一般是進入專門的職業(yè)行當(dāng)。這樣的教育改革就是引導(dǎo)工商階層的子弟去實踐一套至少是被凈化了的土地貴族的價值觀。

諸多歷史更久的公學(xué)都在紛紛效法阿諾德,社會風(fēng)氣為之一變。原來只有貴族和國教教士才能進入的教育機構(gòu),逐漸要為全社會服務(wù),向其他階層開放,至少要考慮中產(chǎn)階級的女兒們。十九世紀七十年代后期起,牛津、劍橋和倫敦等都設(shè)立了女子學(xué)院,少數(shù)幸運的中產(chǎn)階級的女兒們可以參加大學(xué)考試,但是一律不被授予學(xué)位。十九世紀中后期出現(xiàn)的女校長和女教師也受到阿諾德的感召,推崇一種新的職業(yè)化的精英理想:更強調(diào)學(xué)術(shù)成就(而非“才藝”)的價值,重視專業(yè)機構(gòu)之間的聯(lián)系,大力推崇公共服務(wù)的觀念。生兒育女和操持家務(wù)之外,中產(chǎn)階級的女兒們也開始對生活有了更多的期望。而那些只有一個孩子,或者不結(jié)婚的中產(chǎn)階級女士,在慈善事業(yè)、教會、地方政治、藝術(shù)(尤其是音樂、繪畫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隨著教育機會的增加,她們開始承擔(dān)一定的公共角色,輔助牧師、醫(yī)生或議員,或者擔(dān)任慈善機構(gòu)的秘書。有的女性甚至可以參加地方選舉和國教的宗教會議選舉,并有資格成為地方議會、學(xué)校董事會和濟貧委員會的候選人。

這種新公民概念中的兩個因素,職業(yè)性和公共服務(wù),也或多或少地體現(xiàn)在諾斯的畫旅人生中?!洞笞匀坏膽偃恕返淖髡哒J為,諾斯經(jīng)常提到的“寫生”,嚴格說來也許應(yīng)該被歸類為自然研究(或博物學(xué))的范疇,而不是植物學(xué)插畫的范疇。實際上,諾斯后來的油畫創(chuàng)作常常模糊了這兩者的界限。盡管她力求盡自己所能去精準描繪自然事物,但她的眼光并不屬于那種冷靜而客觀的科學(xué)觀察者(25頁)。諾斯傾向于借助油畫顏料的飽和度,賦予其畫作以極強的活力和沖擊力。另外,她并不是完全把所繪植物孤零零地放在畫面中央,其畫面常常帶有一定的背景。諾斯也力求真實地表現(xiàn)大自然,但與傳統(tǒng)植物學(xué)插圖的“如實原則”多有不同。無獨有偶,卡梅倫的攝影也有類似的準職業(yè)性的特點,也就是不完全遵從行業(yè)的某些定則。

再來看第二個特點:公共服務(wù)。1870年夏天,諾斯剛剛旅游歸國,就志愿申請去協(xié)助護理普法戰(zhàn)爭中的傷員,在維多利亞時代,護士是未婚婦女的常規(guī)職業(yè)。十年前,在克里米亞戰(zhàn)爭中,弗洛倫斯·南丁格爾(還有瑪麗·西科爾,那位牙買加裔的護士)和她的護士隊給英國士兵帶去了安慰和照料。不過,諾斯的申請沒有得到任何回應(yīng),否則,英國史上會多了一位可以與提燈女士比肩的諾斯護士。1879年8月,諾斯寫信給邱園館長約瑟夫·胡克爵士,打算將自己的植物繪畫作品贈予邱園,并想自費建一個畫廊來收藏這些畫作。她希望將畫廊建在植物園的僻靜之處,讓那些真正關(guān)心植物的民眾在這里接受教育(164頁)。當(dāng)時的報紙熱烈贊美她,“憑借自己的獨立、積極、活力和勤奮,樹立起藝術(shù)的豐碑......她給國家的獻禮是最好的證明”(168頁)。維多利亞女王本人也于1884年8月28日寫信感謝她的慷慨之舉,還附有一張女王本人的簽名照。實際上,在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一些出身良好的英國婦女,越來越多地參與有組織的公共生活。伍爾夫就曾在夜校當(dāng)教師,為工人子弟講授英國文學(xué)和歷史,她還參加了各種早期的女性合作組織。

1882年,在南非進行創(chuàng)作的諾斯


瑪麗安娜·諾斯是一位改革年代的前驅(qū)。如果早生六十年,她最多是一個僅把旅游當(dāng)成不那么嚴肅的個人愛好的旅行者,偶爾將途中的見聞寫進私人日記,就像華茲華斯的妹妹多蘿西。而在維多利亞時代中期,她已經(jīng)遇到了幾個志同道合的“驢友”,在回憶錄中,諾斯詳細敘述了與另外兩位女性旅行家——康斯坦斯·戈登·卡明(Constance Gordon Cumming)和伊莎貝拉·伯德(Isabella Bird)——在倫敦一次聚會上見面的情景。只可惜,沒有卡梅倫在場,為我們留下一張“環(huán)球旅行三女俠”的合影。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