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人物

形象:別人眼中和自己眼中的馬克斯·韋伯

1920年6月14日,在彼時革命風起云涌的慕尼黑,一場薄暮時分的雷雨降下,最后一波“西班牙流感”收割了馬克斯韋伯的生命。

【編者按】

1920年6月14日,在彼時革命風起云涌的慕尼黑,一場薄暮時分的雷雨降下,最后一波“西班牙流感”收割了馬克斯·韋伯的生命。在臨終譫妄之際,他用一副高深莫測的語氣說道:“真實就是真理?!?/span>

《韋伯傳:思與意志》,是韋伯研究專家克斯勒對傳主求真之路的回溯,從19世紀中葉韋伯家族父輩活躍時期開始,直至他本人生命歷程告終的戰(zhàn)間期,入微的敘述,盤桓于普魯士崛起復又衰頹的歷史當中。馬克斯·韋伯所經(jīng)驗的世界,他所遭遇的少年得志、喪父悲痛、精神崩潰、戰(zhàn)爭亢奮等人生跌宕,還有他所周旋的德國文化科學界,一一在書中呈現(xiàn)。本文摘自全書最后一段。

或許,任何一個鮮明刻畫的馬克斯·韋伯的形象,都不過是好些可能性中的一個。我們要告別一種想法,即關于他和他的生活存在著某個確定的真相。不管人們想要把什么事物視作一個人得以“塑造成形”的原因,是他出生在金牛座還是他的荷爾蒙平衡,是原生家庭的遺傳素質(zhì)敏感性的影響還是特定經(jīng)歷的早期印記,是父母家庭的教育傳統(tǒng)還是他所處的學術與政治世界的游戲規(guī)則,或者是當時完全巧合的現(xiàn)實起因——所有這一切都密不可分地共同導致了馬克斯·韋伯身上尤為突出的一種現(xiàn)實主義和秩序意識,而他巨大、強烈的情感意識和內(nèi)心憧憬則試圖與之抗衡。雖然他在很大程度上適應了他周圍的社會現(xiàn)實,但他畢生都在努力將自己的情感保障建立在思想的規(guī)律性上,建立在融入宏大整體的嵌入感上。他對與周圍的人建立關系的需求雖如此強烈——這種關系本應建立在相互理解、愛慕與和諧的基礎之上,卻一再地由于他自己,由于他持續(xù)不斷的焦慮,由于他永遠一觸即發(fā)的火暴脾氣以及他對別人的沖擊性影響而無法得到滿足。

最后,讓我們來談談他自己內(nèi)心所背負的,并力圖呈現(xiàn)給外部世界的那些形象,以及周圍的人所描繪的他的各種形象。盡管有著令人眼花繚亂的復雜和巨大的反差,馬克斯·韋伯作為一個人的多重形象主要由兩個主題互相聯(lián)系起來:天才與先知。關于他的舉止和他對別人的影響,有很多記載都同時談到了這兩點,例如卡爾·勒維特,他在1917年11月那場題為《以學術為天職》的演講中親眼見到了韋伯:我看到,臉色蒼白的他就從我跟前步履匆匆地穿過擁擠的大廳,走向講臺[……]他的臉上長滿蓬松的胡須,讓人想起班貝格大教堂的先知雕像那深沉而熾熱的神情。他全程脫稿演講,而且滔滔不絕[……]給人的印象極為震撼。他的語句濃縮了整個人生的經(jīng)驗與知識,一切都是發(fā)自肺腑,經(jīng)過了最具批判性的知性的深思熟慮,強行穿透了他的人格所賦予他的厚重人性。他提問之尖銳,與他對任何廉價解決方案的棄之不顧相得益彰。他撕碎了希求的所有面紗,但每個人都必然感覺到,這種清明知性的核心就是最深沉的博愛。與文人政治活動家們的無數(shù)場革命演說相比,韋伯的言辭猶如一種救贖。

的確,馬克斯·韋伯的自我表現(xiàn)和對他人的影響不僅具有預言性,也帶有英雄–惡魔性。一些親身接觸過他的人注意到了這一點,例如,哈布斯堡帝國的最后一任財政大臣約瑟夫·雷德利希曾在給胡戈·馮·霍夫曼斯塔爾的信中寫道:馬克斯·韋伯是一個惡魔般的人物,因此他在威廉德國必定失敗,而且在[古斯塔夫·]施特雷澤曼、[保羅·]勒貝、[約瑟夫·]維爾特先生的共和國也是如此。馬克斯·韋伯是我們這個時代唯一生來就是真正偉大英雄人物的德國學者:他的命運表明,英雄的人生還需要一個理解并贊賞英雄主義的民族。

在他的眾多同時代人的記載中,我們發(fā)現(xiàn)馬克斯·韋伯被認作具有一種天才般的魔力。其中一些人觀察到了這個普魯士德國人身上的極端、過分、無畏、好斗和撕裂的特性,正如埃德加·薩林在羅馬和馬克斯·韋伯——這位外來武士,是厄運讓他流落此地——結(jié)伴散步時所觀察到的那樣。即使是一生都非常崇拜馬克斯·韋伯的卡爾·雅斯貝爾斯,也得出了這樣的結(jié)論:我在馬克斯·韋伯身上看到了人文科學的伽利略,他有決心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其作為科學的可能,并同時發(fā)展這種科學的原則和方法。[……]在他的生命中,我認為我看到了一種無可補救的徹底撕裂。他從未實現(xiàn)生命的統(tǒng)一。一個現(xiàn)代人的悲?。邸菟乃毫咽遣豢赡孓D(zhuǎn)的:一個無法統(tǒng)一起來的人,會讓我感到很害怕。

根據(jù)赫爾曼·格洛克納的描述,他的密友,與馬克斯·韋伯沾親帶故的哲學家保羅·亨澤爾,也為馬克斯·韋伯描繪了一個自我分裂的形象:我遇到過三個人,詩意地說,在他們面前,我感受到了某種類似于天才展翅的沙沙聲:[保羅·德·]拉加德、[烏爾里?!ゑT·]維拉莫維茨–默倫多夫和馬克斯·韋伯。[……]天才在于創(chuàng)造性地概括,而這樣一位多才多藝、洞悉一切的人物,簡直可以隨心所欲并往往以非凡的卓越方式做到這一點;在印刷作品中,未完成和不完全的部分會妨礙閱讀,但在個人談話中,其創(chuàng)造力的瞬時性和連續(xù)性就會以壓倒的絕對性施展出來。[……]作為一位嚴謹?shù)膶W者和一位不安分的世界改良者,作為一位客觀的歷史研究者和一個熱情的行動者,馬克斯·韋伯陽剛且太陽剛的(m?nnlich-allzum?nnlich)雙重秉性絕不反感政治狂熱(furor politicus)。一個處于兩個世界之間的漂泊者,他的頭腦是兩個時代的戰(zhàn)場!

靦腆、不安又膽怯,是他性格方面的基本結(jié)構(gòu),只有少量制度性的框架組織,如“阿勒曼尼亞”學生社團和軍隊,曾至少在短時間內(nèi)幫助他克服了這一基本狀況,正如這位勇敢的“阿勒曼尼亞成員”在回顧中自我剖析道:社團生活中的以及我在軍營里當士官時的那些例行“膽魄”訓練,在當時無疑對我產(chǎn)生了強烈的影響,將我自幼形成的內(nèi)心膽怯和不自信一掃而光。這種“膽魄”,也在他隨時準備與任何人開戰(zhàn)這一點上表現(xiàn)得分外明顯,像胡戈·馮·霍夫曼斯塔爾這樣敏銳的觀察者試圖略含譏諷地將之歸納為:空負愷撒之才,卻無用武之地。

此外,馬克斯·韋伯屬于那種聰明男人,他們既沒有能力對他人抱有長久的同情,也沒有能力迎合他人,更沒有能力真正做出有同情心的反應。他更屬于那些體系性的思想者,他們尋求從思想上來安排世界,而非安頓周圍人偶爾令人困惑的感受。這在極端情況下可能會使某人看起來像個自閉癥患者,這一點在馬克斯·韋伯幼年時期表現(xiàn)得很明顯,當時他顯然減少了在安全的家庭生活之外的社會行為。這樣的人,尤其是男人,很難結(jié)交朋友,而且盡管他們中的一些人天賦很高,但對他們來說,整個人類世界永遠是一個謎。這樣的人可能會成為最重要的思想家和體系建立者——對他們周圍的人而言,他們都是麻煩。但他們往往也拖累自己,因為他們察覺到,自己很難與他人為伍,無論他們?nèi)绾闻Φ匾陨鐣山邮艿姆绞叫惺?,基本上還是不知道如何與他人相處。在一個長期帶給他安全感的小圈子里,特別是在由直系家庭和其他親屬組成的圈子里,他能夠表現(xiàn)出很多同情和溫柔,但他一直擔心自己會失去內(nèi)心和外在的獨立性,擔心自己會同那些走得太近的人過于打成一片,這使他一再粗暴地對待這些人,并引起他們的反感。在他去世前一年寫給妻子的一封信中——畢竟妻子此時已經(jīng)陪伴了他27年之久——馬克斯·韋伯自己也認識到,他身體的兩個部分,即患病的孩子和永遠的斗士,已不可分割地在他身上連為一體:哦,我的心肝兒,[……]不是為了照顧這樣一個高大的兇神,而是為了照顧一個生病的大孩子,也就是曾經(jīng)的我,你真是從天而降啊。

他與生俱來的膽怯和對情感依賴的厭惡,導致他把他的——即使在他生活的時代和他所處的環(huán)境中也堪稱異常強烈的——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完全由家族關系決定的圈子上,他一生都在其中活動。盡管馬克斯·韋伯在他的中小學時期、大學時代、服兵役期間和不同的職業(yè)階段另外結(jié)識了許多人,但他總是與他的父親、母親、姨媽、姨父、表兄弟姐妹保持著密切的社會關系。他首先在妹妹克拉拉(“小克萊爾”)的身上學會了如何給予女性真摯情感;隨后是他的表妹埃米(“小麥?!保U姆加滕;他與堂外甥女瑪麗安妮·施尼特格爾結(jié)婚——即使是他的婚約,看起來也幾乎被他視為一般家族關系的一個子集,而且這種關系的親密性質(zhì)對他來說始終相當陌生。他的全部友誼和愛情幾乎都是通過家族閘門而獲得的——這一點也同樣適用于他的學術與政治主題。32歲的馬克斯·韋伯曾在《古代文明衰落的社會原因》(?Die sozialen Gründe des Untergangs der antiken Kultur?)一文中寫道:一個人只有在家庭的懷抱中才能蓬勃發(fā)展。即使他在這段話中所指的,乃是(據(jù)稱)被禁止組建一夫一妻制家庭的廣大奴隸,也可以將其視為一種自我陳述。

在感情上,馬克斯·韋伯一生中只能夠?qū)晌慌杂H屬——母親海倫妮·韋伯和妻子瑪麗安妮·韋伯——保持一定程度的忠誠。對于沒有親屬關系的男性,他從未做到這一點;他所有的友誼,諸如與埃德加·雅費、羅伯特·米歇爾斯、弗里德里?!よ投魉固亍ぬ乩諣柶娴挠颜x,大多因為他粗暴地終止關系而走向破裂。特別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女性——他的母親——為他提供了支持和情感庇護,這對于一個藏身于高大軀體內(nèi)的膽怯孩子來說,是極為必要的。馬克斯·韋伯在母親去世五個月后自己也去世了,這大概并非巧合。

除了母親,馬克斯·韋伯只敢向少數(shù)幾位女性敞開心扉。因此,關于他的早逝,最強烈的悲嘆主要來自女性,當然也不是巧合。我們從他遺孀的崇敬與悼念說起,她為他——也為她自己——創(chuàng)作了堪稱鴻篇巨制的養(yǎng)成與發(fā)展小說《馬克斯·韋伯傳》。在這部1926年出版的傳記中,她不只是塑造了一個形象,而是創(chuàng)造了一整個形象庫,其中,折翅的雄鷹和被逐出王國的男人形象大概最為深入人心。不過他的兩個戀人米娜·托布勒和埃爾澤·雅費也很清楚,她們從他身上得到了什么,我們可以從已經(jīng)提及的引文——關于“海德堡最重要、最優(yōu)秀的人”以及世界沒有了他就變得空空蕩蕩——知曉答案。

即使有很多事情表明馬克斯·韋伯被切斷了感情基礎,我們也至少找到了一整套自我陳述,它們向我們展示,他是一名市民階級的自信成員,有著威斯特法倫–普魯士的根基。30歲左右的他曾在不同場合如此談論自己:我作為一名有階級覺悟的資產(chǎn)者,可以大大方方地說明這一點;或者:我是市民階級的一員,認同這一身份并且深受其價值觀與理想的熏陶。43歲的他曾自負地答道:請干脆把我這場讓你們?nèi)绱速M解的演講看作一個有階級覺悟的資產(chǎn)者對自己階級的懦夫的講話吧。而且,47歲的他曾向周圍的人炫耀自己:我自己的姓氏與威斯特法倫亞麻有關,我不否認對于這一市民階級出身的自豪感。在他的著作中,馬克斯·韋伯曾多次對英國和英裔美國“紳士”這一類型的人進行非常正面的描述,這主要是因為他們有“矜持的自制力”和“信用度”。而且他還用“君子”一詞來形容儒家“高貴而優(yōu)秀的男子”,他寫道:總體而言,這樣的人是一個將“仁”與“能”、“知”與“真”結(jié)合起來的人。盡管如此,至少以英國人對這一社會角色的理解來看,馬克斯·韋伯的財產(chǎn)還不足以使他成為真正的紳士,因為一名紳士是不會為了賺錢而致力于“天職”的。僅憑積累的家族財富當然不足以被認為是美國意義上的紳士,若論對這類人的刻畫,E.迪格比·巴爾策爾的《費城紳士》(Philadelphia Gentlemen)可謂無出其右。馬克斯·韋伯的經(jīng)濟資本始終只是借來的,起先來自他的母親,后來則來自他的妻子。在當時,一個既沒有貴族頭銜又沒有資產(chǎn)的人是做不了“老爺”(Herr)的,他頂多當一個侍從(Mann)。出于經(jīng)濟原因,馬克斯·韋伯一再被迫為了掙錢而做事,這一定讓他很不舒服。

馬克斯·韋伯非常認真地對待他的“天職”,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都滿懷熱情地為它傾盡全力。只是,他的“天職”是什么?對他而言,這并非一份瞄準“職業(yè)目標”的工作。他的“天職”——作為“使命”——似乎更多的是了解、理解、向自己和他人解釋宏大的相互關聯(lián)。從一位受薪的大學教授的職業(yè)立場出發(fā),這樣做對馬克斯·韋伯來說絕非理所應當。他的自我認知恰恰與這一立場相抵觸,正如54歲的他曾向我們發(fā)出的呼救:可我是一名學者,而遺憾的是,由于健康原因,我不再是一名教師。這是必須接受的事實。而且他同一時期在維也納任教期間也非常清楚地認識到:不——我是為筆而生,為演講場而生,而不是為講臺而生。

在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里,他與生俱來的膽怯和害羞都阻礙他無拘無束地享受生活中的感官快樂,并把他引向精神目標和普遍觀念。即使如此,我們也必須避免把他僅僅看作一個超凡脫俗的高尚人物。以下是29歲的馬克斯·韋伯已試圖向他的未婚妻瑪麗安妮·施尼特格爾傳遞的意思:你完全不會相信,我對所謂的“思想修養(yǎng)”是多么不屑一顧;無拘無束的情感和不偏不倚的實務性工作才令我敬佩——也許是因為我自己缺乏這些東西——我需要對一些事情感到敬佩。[……]對我來說,沒有什么比因從事“深奧的”“腦力”職業(yè)而自高自大更可怕了。然而,他的星象、命運或者運氣,使他終其一生都無法接觸到無拘無束的情感和不偏不倚的實務性工作,盡管他無比渴望得到這些。

既然馬克斯·韋伯由于外在條件既做不成“老爺”,也當不了“紳士”,那么他至少是一個尼采所說的,不需要財產(chǎn)而更需要勇氣和無情的“超人”(übermensch)嗎?從表面上看,馬克斯·韋伯一再地試圖滿足一種尼采式反叛所應具備的英雄資格。因此,他在這些誘人的意圖之間踟躕不前,有一點軍官,有少許紳士,還有與尼采式超人不了了之的曖昧。然后他還在市民和資產(chǎn)者之間反復搖擺不定。

在對他自己和他周圍的人進行社會學定位時,馬克斯·韋伯這個人是不講情面的。這種(自我)定位不單單著眼于人們在社會領域中的地位,它同樣也著眼于人們在代際傳承中的定位,30歲的他曾試圖用本書開篇引述過的那段關于在政治上亦步亦趨的命運和詛咒的話來明確無誤地指出這一點。

馬克斯·韋伯于1864年出生在一個家族體系中,在這里,對基督教的分析研究是以生活實踐和文學創(chuàng)作的方式來進行的。他的父親,成功的職業(yè)政治家老馬克斯·韋伯,可被視為具有國教性質(zhì)的新教的典型代表,他逐步向當時普遍存在的自由主義思想解放靠攏。信念堅定的普魯士王室市政委員會官員老馬克斯·韋伯總是充滿疑慮地認為,一切宗教虔信都近似于偽善。而對馬克斯·韋伯的母親海倫妮·韋伯而言——她出身于美因河畔法蘭克福的胡格諾派新教徒的自由環(huán)境——那種意在用基督教來對各類事件做出解釋的日常爭奪,既是一種義務,也是一種安慰。作為長子的馬克斯·韋伯就在(父母)兩極之間的這種令他耳濡目染的緊張關系中長大成人:他14歲受堅信禮;29歲在教堂結(jié)婚;他終身都是巴登大公國合一教會的會員。盡管如此,在他的一生中,馬克斯·韋伯與“他的”教會的關系始終極為緊張。即使是在旅行途中和在學術事業(yè)中,他這個人也會一再地前去尋找宗教虔信得到踐行的征兆,在他留駐奉行天主教的意大利期間,在他游歷盛行清教和猶太教的美國的旅途中,這一點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

有一個主題一再與他的名字聯(lián)系在一起,那就是對宗教沒有共鳴。人們通常會以一種有些過于輕松的語氣使用這個慣用語——無論它是否涉及馬克斯·韋伯。它聽起來就像有人在說,他就是不愛運動,不懂數(shù)學,或是在任意某個領域沒有天賦。語氣的輕松掩飾了混雜在馬克斯·韋伯這一自我診斷中的深切痛苦。他于1909年2月19日寫給基爾的同行費迪南德·滕尼斯的一封信無比清晰地記錄了這種痛苦,在信中,他一方面重溫了這個語言上的隱喻,另一方面又從宗教角度揭示了他從這個隱喻中感受到的殘缺性:因為我雖然對宗教絕對“沒有共鳴”,既沒有需求也沒有能力在自己心中建立任何宗教性質(zhì)的精神“建筑”——那根本行不通,或者更確切地說,我對它拒不接受。但經(jīng)過仔細檢查,我發(fā)現(xiàn)自己既非反宗教亦非不信教。在這方面,我也覺得自己是一個瘸子、一個殘廢,其內(nèi)心的命運,就是必須老老實實地承認這一點、接受這一點,以免沉溺于浪漫的騙局,但[……]我覺得自己也不是一座能夠在某些地方抽出新枝的樹樁,無法假扮成一棵完整的樹。這種態(tài)度帶來了很多后果。

這種態(tài)度具體帶來了哪些后果,其中細節(jié)可能只有馬克斯·韋伯自己知道。至少,埃爾澤·雅費也許是那個唯一得以窺視他內(nèi)心最深處情感世界的人。我們要用他在1919年2月1日的信中向他的摯愛表明心跡的一段話來結(jié)束我們的敘述:當你回想你所知道的關于我的許多事情——不可理解的是,就我而言,由于(自己安排的)命運,在偉大女神[暗指女神阿佛洛狄忒]——你就是其女兒——的玫瑰之路上的各座宏偉神廟和祭壇之間,已經(jīng)打入了異常牢固的柵欄和障礙;而且,不計其數(shù)的破碎神像(和偶像)、半途而廢的生活道路、被遺棄的破舊住宅——我在其中尋找庇護所,卻沒有找到——積聚成巨大的瓦礫堆,越壘越高,讓一切東西寸步難行,也斷絕了全部的展望和視野[……]而且,我曾經(jīng)給你寫過的所有那些感受,又給那一扇已被埋沒的大門插上了一根特殊的鐵門閂,如此一來,任何一個展望,任何一個——我們說:表白過的——愿望都不會到達彼岸。

現(xiàn)在,馬克斯·韋伯——普魯士人、思想家和戀母之子——已經(jīng)抵達彼岸。他已沒有足夠的動力繼續(xù)活下去,或許,他也沒有足夠的意志繼續(xù)戰(zhàn)斗下去了。

《韋伯傳:思與意志》,[德]迪爾克·克斯勒著,高星璐、黃自勤譯,閻克文審校,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23年7月。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