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儒家思想千余年的中國人一向以“從一而終”為婚姻的美好愿景,“寧拆一座廟,不拆一對婚”。可是被奉為圣人的孔子一家,卻連續(xù)四代都有休妻史。
《史記》里并沒有記載孔子休妻這事兒,估計是怕給圣人抹黑,但是一個叫孔穎達的后人卻大膽披露了內情。
孔子19歲時由母親做主娶了宋國的亓官氏,次年生了兒子。當時孔子在魯國是萬眾敬仰的賢人,魯昭公特地命人送來鯉魚表示祝賀,孔子遂給兒子起名叫孔鯉,字伯魚。
孔子結婚時才19歲,按今天看來,還是個不懂事的孩子,又是典型的包辦婚姻,婚后孔子一直周游列國為偉大理想忙碌,與妻子的感情看來不深。加上孔子以身作則地奉行儒家的齊家治國的禮儀,“不得其醬不食,割不正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對吃飯那是相當?shù)奶籼?,即便這樣,妻子也還忍耐著每天服侍著他。有一次,孔子突然早歸,妻子因為時間太緊來不及做飯,就讓兒子伯魚去街上買了些現(xiàn)成的熟食回來,孔子于是大怒說:“沽酒市脯不食。”
如此怪癖是可忍孰不可忍,亓官氏“除了整一整行李棄家逃走,還有什么辦法呢?”
孔穎達在給《禮記》做注的時候說,此后孔子一紙休書將妻子休掉。亓官氏逝世的時候,兒子伯魚在家守孝,每日痛哭。按照禮制,喪期滿一年后晚輩就不應該再帶孝哭泣了。有一天,伯魚正哭得起勁,孔子進來大吼:母期已過,甚也!意思是你這么做不合禮制,太過分了??磥砜鬃臃蚱薷星檎娴牟簧?,兒子多哭了幾天都惹得孔子老大的不高興。
雖然孔穎達這則故事目的在于強調古時的禮制嚴謹,但人們更愿意推敲其背后更深的原因。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就是,孔穎達在這則故事后說,“時伯魚母出”,也即明確說明了孔伯魚的母親是被孔子休掉了的。
至于孔子為什么休妻,歷史上記載不多,能被大多數(shù)人認可的理由是亓官氏“口多言”。
而《孔子家語》中說,孔家三世出妻:孔子的父親叔梁紇、兒子伯魚、孫子子思都有過休妻史。如果孔子本人也休過妻,那孔家的歷史就要改寫成“四世出妻”了。
有關伯魚休妻,《闕里述聞》里記載:伯魚的第一個妻子德行不好,孔子怪罪伯魚,說他沒有把妻子管教好,但是“妻不可化,乃出之。后妻賢,生子伋。未幾伯魚卒,守節(jié)撫孤”。子思就是后妻生的,婚后不久伯魚去世,后妻沒有改嫁,一個人把子思撫養(yǎng)成人。后來子思成才,著有《中庸》。
孔子的孫子子思休妻后,妻子病死,他沒有讓自己的兒子孔白戴孝。有人問子思,“從前你的父親伯魚不是給離過婚的母親戴過孝嗎?你不讓孔白戴孝,是什么原因呢?”子思說:“從前我的父親并沒有失禮的地方,依禮而行,該隆重的就隆重,該降減禮儀的就降減,我怎么能做到呢?如果是我的妻子,這個人也就是孔白的母親;如果不是我的妻子了,那也不再是孔白的母親了?!?/p>
還是不探討這段對話中關于中國儒家思想的理念問題了,我們只需要直接地從這段對話中證明了孔子的確休過妻這事兒就夠了。
如此說來,“孔氏四出”這事估計是板上釘釘?shù)氖聦嵙耍m然孔子這樣的包辦婚姻不會有什么牢固的感情基礎,休妻也不是什么罪不可赦的過錯,但是史書上對孔子休妻還是諱莫如深,很少提及。
孔子身為儒家圣人,對修身有著極嚴格的要求,被后世奉為齊家治國的典型人物,休妻一事雖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過錯,但至少也算是“人生污點”。雖然古時早就有“七出”之說,嚴格規(guī)定了七種可以休妻的理由,包括“無子、淫佚、盜竊”等,除此七條外不得休妻,更有“三不去”之說,包括“有所娶無所歸,與更三年喪,前貧賤后富貴,皆不去”,意思是娶來時有家,婚后已無親人,休了后無家可歸的不能休;給夫家守過喪的不能休;娶時貧賤婚后發(fā)達了也不能休。但是孔子門生里還有更奇葩的休妻故事。
曾子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他休妻的理由居然是梨沒蒸熟。
妻子蒸梨,火候未到,曾子于是休妻。妻子反問,“婦有七出,不蒸亦預乎?”(休妻有七個理由,梨沒蒸熟算哪一條?)曾子回答得干脆利落,“蒸不熟而已,何問其故?”(沒理由,反正你沒把梨蒸熟,我就是要休了你)真可謂是最早的“莫須有”。
曾子的學生吳起青出于藍。有一次他很鐘愛的絲巾破損了,他于是將絲巾交給妻子,讓她按樣子再織一條。妻子見丈夫如此喜愛這條絲巾,于是擅做主張,發(fā)揮了自己的聰明才智,織了一條比原來更漂亮的絲巾。本想哄丈夫開心,沒想到吳起一見大怒,立即一紙休書休了老婆。
看來賢德之人亦是肉身,很多時候連休妻這等事也做得很離譜隨意。比如孔子之外另一位儒家圣人孟子,當年也是有過休妻行為的,他休妻的理由簡直苛刻:從姿不雅,于是不容分說地休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