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是秋天的第一個節(jié)氣。立秋在每年陽歷8月8日前后,農歷七月左右,太陽達到黃經135°時開始?!对铝钇呤蚣狻分姓f:“秋,揫(jiū)也,物于此而揫斂也?!睋[,同“揪”,就是聚斂、收集的意思。
中國習慣以立秋作為秋季的開始,此后氣溫開始逐步下降。不過,此時處于夏秋交替之際,依然會有些暑熱,“秋老虎”天氣也時常出現(xiàn)。
本文圖片 視覺中國資料圖
夏末秋初的稻田
中國古人創(chuàng)設二十四節(jié)氣,本意就是要根據(jù)物候時令的變化,來指導農業(yè)生產。很多節(jié)氣都與重要的農作物生產緊密相連。比如,我們在“小滿詩話”中講到“四月南風大麥黃”,在“芒種詩話”中講到“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而到了立秋時節(jié),“主角”則是另一種重要的農作物——水稻。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宋 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頭忽見。
辛棄疾出生于山東,自青年時代帶領義軍南下后,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江南度過。賦閑不做官的時候,他就在鵝湖山下享受田園生活。鵝湖山,位于今天的江西省鉛山縣境內;而他在這首詞里所夜行的“黃沙道”,就在鵝湖山附近。
辛棄疾的詩詞,并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那樣,都是“怒目金剛”式的,他也有很多“菩薩低眉”的時候,也有很多享受田園之美和天倫之樂的篇章,比如“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夏末秋初,寧靜的夜。萬物仿佛沉睡,其實可能只是“假寐”。驚鵲、鳴蟬、蛙聲,包含了豐富的生態(tài)學常識。其實,除了枝頭的鵲鳥,辛棄疾未必能親眼見到藏在暗處的知了和青蛙,對于這些生物的感知,更多的是靠聽覺。驚鵲之所以引起他的注意,主要也是別枝那一刻的鳴叫。我們還可以腦補,水稻田里和附近的小溪邊,藏著很多白鷺,它們單腳獨立,把頭插在自己的翅膀里休憩。聽到動靜,于是“撲剌剌”地飛起,在空中盤旋,又落在更遠處的稻田里。
“稻花香里說豐年”。這是視覺的體驗,更是一種嗅覺的體驗。此時的稻田,白天是酷暑悶熱的,夜晚是清風拂面的。細小的稻花,在微風下各自授粉,一點點飄落在稻田下平靜的水面上——這水面,也只有一指深淺。江南水鄉(xiāng)一片片稻田,組成一大片廣袤的“稻?!?,陣陣清香撲鼻。
此時的稻田,還是一個微觀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生活著魚兒、蝦蟹、泥鰍、鱔魚、龜鱉……農人也許還會將鴨子趕入稻田,捉魚捕蝦,它們的排泄物同時可以為稻子增加營養(yǎng)。長久以來,中國人摸索出了農業(yè)生產與生態(tài)養(yǎng)護的完美結合。二十世紀初,美國農學家富蘭克林·H·金在東亞地區(qū)實地考察后寫了一部專著《四千年農夫》,講述了以中國為主的東亞地區(qū)的生態(tài)農業(yè)、永續(xù)農業(yè),這本書值得一讀。
稻谷在灌漿,還不夠豐滿,但是秋天的豐收已經可以預期。行走在稻田邊,手腳可能會被長滿毛刺的稻葉勾住、劃出白痕乃至血痕。不必矯情、不必大驚小怪——玫瑰花也是帶刺的。
我們再夜觀天象。有“明月”,有“七八個星”,這是什么時節(jié)?典型的月明星稀、天空澄凈,也就是在夏秋交替的時候。在接下來的一個月里,水稻將要成熟,被收割歸倉。到了秋分前后,大家就可以慶祝豐收了。
“兩三點雨山前”,瞬間陰晴轉換,這也是夏秋時節(jié)的典型景致。農歷六七月間,中國的長江流域一面承受著副熱帶高壓的酷熱,一面還要不時經歷西太平洋上生成的臺風和它所帶來的降水。臺風將至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天上迅速的云卷云舒,還有一場場太陽雨。不要抱怨,高溫和降水,都是水稻生長的必需品。
這首《西江月》近乎白描,它好似以當下最流行的“短視頻”形式,用詩人的眼睛做攝像機、耳朵做錄音機,一切都是原生態(tài)的聲畫,展現(xiàn)出“小而美”的景象。
稻作文明:起源與發(fā)展
稻作文明,是發(fā)源于東亞地區(qū)的獨特農耕文明。
人類從什么時候、在什么地方開始種植水稻,這是一個不容易回答的問題。近代以來,人們不斷依靠考古、基因等科學,來探究稻作文明的起源。越來越多的證據(jù)表明,中國的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可能就是答案。在長江流域中游,中國的湖南、湖北、江西一帶,已經發(fā)現(xiàn)了距今大約一萬年的稻粒遺跡。更加著名的考古發(fā)現(xiàn),則是我們在中學課本上學到過的——長江下游浙江余姚河姆渡遺址,人們在這里發(fā)掘出已經炭化的殘存稻粒,距今大約七千年。而在浙江良渚、上海崧澤等地,也有距今四五千年的稻作文明遺跡。
中國長江流域培育的水稻主流品種,叫做“粳稻”,后來又傳播到朝鮮半島、日本等地。
與“粳稻”并駕齊驅的另一種水稻,叫做“秈稻”,它的種植地主要在廣東、廣西等華南地區(qū),以及越南、泰國等東南亞地區(qū)。歷史課本上講過,北宋曾引進過“占城稻”,來自東南亞的湄公河下游地區(qū),這就是一種秈稻。
“粳稻”與“秈稻”的區(qū)別顯而易見:粳稻更加耐寒,主要在長江流域及更北地方(比如東北)種植,莖葉短粗,稻米也短粗肥大,更有粘性;而秈稻主要在南方和熱帶地區(qū)種植,莖葉細長,稻米也細長,粘性不大。這么說,也許比較費解,如果用美食來舉例,你應該會恍然大悟:日本壽司為什么能捏得起來,因為是用粳米做的,有粘性;港式煲仔飯為什么顆顆粒粒、散如珍珠,因為是用秈米做的。
有好奇心的人還會問:那么,糯米又是怎么回事?其實,粳稻、秈稻里面,都有糯性品種。糯米為什么“糯”?奧秘在于淀粉。稻米中的淀粉有“直鏈結構”和“枝鏈結構”兩種。糯米中的“枝鏈結構”成分很高,比例超過90%,這是糯性的源泉。所謂“糯”者,富有黏性也。粽子、年糕、元宵等,只能用糯米磨粉做。
稻作文明是“精細化管理”
稻作文明是一種典型的“精細化管理”農業(yè)文明。跟小麥、玉米等旱地作物相比,水稻對于自然條件的要求更加苛刻。自古以來,中國人積累了豐富的稻作管理經驗,這在北齊賈思勰的《齊民要術》、明朝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和徐光啟的《農政全書》等書籍里,都有詳細的記載。到了現(xiàn)代,大農學家袁隆平培育出了高產雜交稻,我們都要感謝他——袁老不僅是大科學家,還是第一等的慈善家。
要種好一季稻子,無外乎“春種、夏耘、秋收、冬藏”這么幾個環(huán)節(jié),我可以結合在皖東鄉(xiāng)村的兒時記憶,給大家具體描述一下:
——育種和插秧。春天泡稻種,稻種發(fā)芽后,長出細細的小芽,就像現(xiàn)在很流行的微型盆栽,把它們撒到水田里。等到小秧苗長得密密匝匝,把它們從水田里挖出來,用稻草扎成一捆一捆。然后,田埂上的人負責把成捆的秧苗拋到水田里,田里的人把秧苗分成一棵一棵,整齊地插在泥中,這就插秧。插秧整日彎腰,把人累得不行;水里有螞蟥,會叮在人的腿上吸血,拽也拽不掉,只能用火燎。
你還記得春光明媚時節(jié)的那些詩句嗎?很多都暗含著稻作文明的細節(jié)。唐朝隱士張志和在《漁歌子》中寫道: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杏花春雨的江南,你最可能看到白鷺的地方,其實是農人翻耕后的水稻田。它們成群結隊,認真地覓食谷粒、蟲子和魚蝦。辛勤耕種的農人,穿蓑戴笠,風雨不歸。
——灌溉和除草。插秧之后,就是田間管理。水不能停,要經常引水灌溉。稻子抽穗之后,夏天也到了,農人不能閑著,需要除草。稻田里的稗草,其實跟水稻是近親,但誰讓你是“稗類”?連根拔起,扔在田埂上曬死?!颁z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這講的是種植粟米等旱地勞作;稻田除草的工作,連鋤頭都動不得,純手工,而且得在水田里跋涉,辛苦更上一籌。
——收割與收藏。稻子開花了,結穗了,豐收的季節(jié)要到了。初秋時節(jié),稻葉由綠轉黃,稻穗飽滿,穗頭低垂。這個時候,農人要趁著好天氣搶農時。用鐮刀收割,用板車運載到打谷場上,拖拉機拖曳著石磙轉圈、為稻谷脫粒,用鐵叉清除稻草,用大木板推拉收集稻粒,用大鐵锨揚稻谷,在曬場上曬稻谷,最后用蛇皮袋或者麻袋裝好稻谷,入谷倉。
稻谷收獲后,如果要吃米,古代人是用石臼舂米,現(xiàn)代人是用機器碾米。碾出的白米是人類的食物,谷糠是雞豚的食物。收割后的水稻田,留下整齊的稻茬。人們用耕?;蛘咄侠瓩C拖曳犁耙翻田,為來年做準備。
這么一整套流程,夠辛苦吧?夠復雜吧?其實,哪里有什么田園牧歌,不過是周而復始的堅持。當然,我的回憶,都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場景,如今的情形已經大不相同,隨著插秧機、收割機、拖拉機等農機的普遍運用,隨著“家庭農場”的興盛,古老的中國稻作文明正在快速走向現(xiàn)代化和專業(yè)化。
稻米流脂粟米白:讓我們聊聊“五谷”
從“稻花香里說豐年”散發(fā)開去,我想跟大家聊聊“五谷”。我們在“小滿詩話”中曾說到:“五谷”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歲月的流轉有所流變。
明朝農學家宋應星《天工開物》的第一章名為“乃?!?,即“關于谷物”的意思。他開宗明義指出:“凡谷無定名,百谷指成數(shù)言。五谷則麻、菽、麥、稷、黍,獨遺稻者,以著書圣賢起自西北也。今天下育民人者,稻居什七,而來、牟、黍、稷居什三。麻、菽二者,功用已全入蔬餌、膏饌之中,而猶系之谷者,從其朔也?!?/p>
什么意思呢?就是上古時代的“五谷”,包括麻、菽(豆類)、麥(小麥為來,大麥為牟)、稷(粟,小米)、黍(黏米),獨獨沒有稻子。這是因為,有史可載的中華文明起源于西北地區(qū)、黃河流域,那里不產稻子。而到了明朝,稻米已經占到“天下糧倉”的十分之七,麻、菽等早已退出主糧行列。稻米,不僅躋身“五谷”行列,并且獨占鰲頭。
確實,從先秦直到唐朝,黃河流域的人類并不以稻米為主食,長期以來,他們的主食是麥面、粟米(小米)。其中,小麥起源于西亞,粟米則是中國人培育的??茖W研究表明,粟是由狗尾巴草培育而來的。聽說過“良莠不齊”這個詞嗎?“良”的是粟米,“莠”就是狗尾巴草。
但是,一切都在變化之中。杜甫在《憶昔》詩中回憶開元盛世,是這么描述的:“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薄暗久琢髦诿装住保@說明,到了唐朝時期,隨著長江流域的開發(fā)和發(fā)展,稻米已經在國計民生中占據(jù)與粟米同等重要的地位。
再后來,隨著南方經濟的進一步發(fā)展,大運河漕運的發(fā)達,稻米終于成了中國人的“第一主糧”。而近現(xiàn)代以來,中國水稻的種植更是突破了傳統(tǒng)的界線,東北等地區(qū)的優(yōu)質稻米成了很多中國人的心頭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