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shù)貢r間7月11日,歐洲知名作家米蘭·昆德拉去世,終年94歲。法國《世界報》在核實昆德拉死訊后不久,于當(dāng)?shù)貢r間12日,在其官網(wǎng)刊發(fā)了紀(jì)念昆德拉的文章,由法國里昂二大法語文學(xué)系教授馬丁娜·博耶-韋曼(Martine Boyer-Weinmann)撰寫。
米蘭·昆德拉
文中寫道:米蘭·昆德拉是一位“小說家”(Romancier)而不是“作家”(écrivain),因為他將小說視為一種真正的“思想召喚”(appel de la pensée),將其看作一種全面性的、美學(xué)的、非理論的手段。他在1993年出版的文學(xué)理論代表作《被背叛的遺囑》(Les testaments trahis)中將小說描述為“一種態(tài)度、一種智慧、一種立場,排除對任何一種事物,如政治、宗教、意識形態(tài)、道德、集體等的認(rèn)同”。
從塞萬提斯到卡洛斯·富恩特斯,從歌德到狄德羅,從卡夫卡到穆西爾,昆德拉始終以其鐘愛的“世界文學(xué)”為歸屬,他的小說藝術(shù)尖銳地質(zhì)疑著各種基于地域的利害關(guān)系與時間性。1988年,當(dāng)薩爾曼·拉什迪因《撒旦詩篇》遭遇各種危機(jī)之際,昆德拉給予拉什迪很大支持,他不斷提醒人們,捍衛(wèi)小說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在1979年被剝奪捷克斯洛伐克國籍,于1981年獲得法國公民身份之后,昆德拉一直在用“第二母語”法語與歷史做著抗?fàn)帲@是20世紀(jì)悲慘而混亂的歷史,或者用他的話說,“被綁架的西方”(l’Occident kidnappé)的歷史,他不斷地將自己的個人生活與工作對立起來,因此受到許多誹謗與爭議?!咀ⅲ簂’Occident kidnappé,出自昆德拉1983年出版的著作《中歐的悲劇,或被綁架的西方》(Un Occident kidnappé Ou la tragédie de l'Europe centrale),該書已由北京大學(xué)法語系教授董強(qiáng)翻譯成中文,將于近期發(fā)行簡體中文版?!?/p>
昆德拉曾對友人說自己生于4月1日,具有“形而上學(xué)的意義”(signification métaphysique)。
盡管菲利普·考夫曼在電影《布拉格之戀》(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開頭標(biāo)明——該片第一編劇是米蘭·昆德拉,但昆德拉本人其實是在電影創(chuàng)作階段就拒絕了考夫曼。在他看來,視覺藝術(shù)已經(jīng)淪為了“意象學(xué)”,電影里的橋段不過就是在講故事。
正因此,他曾在《小說的藝術(shù)》( L'art du roman)中寫道:小說家毀掉了他生活中的房子,并用它的石頭建造了他小說中的房子。由此可見,小說家的傳記作家會毀掉小說家所創(chuàng)造的東西,并重新創(chuàng)造他所毀掉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