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九十年代,榮寶齋創(chuàng)辦了《中國篆刻》雜志,是當時篆刻領域唯一的學術雜志,可惜出版幾期后被《榮寶齋》雜志所替代。
今年是中國高等書法教育60周年,也是西泠印社120華誕,中國美術學院重啟了《中國篆刻》雜志,并于6月26日舉辦了“《中國篆刻》雜志學術座談會暨慶祝西泠印社建社一百二十年”論壇。來自復旦大學、南京大學、中山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中國美術學院、西泠印社、上海博物館等高校與文博研究機構的老中青三代學者共聚中國美術學院南山校區(qū),探討重啟后的《中國篆刻》雜志發(fā)展,以及當下印學研究的現(xiàn)狀和存在的問題。
1963年,中國美術學院以書法篆刻專業(yè)的全國首招開啟了新中國的高等書法教育。彼時,沙孟海教授印學史,諸樂三教授篆刻,陸維釗則在1979年的首屆書法研究生培養(yǎng)方案中廣泛涉及了印學和篆刻,這些舉動為中國美院的篆刻教學建立了良好的學術傳統(tǒng),并影響至全國各高校書法專業(yè)的建設。而到了九十年代,榮寶齋創(chuàng)辦了《中國篆刻》雜志,也是篆刻領域唯一的學術雜志,可惜出版幾期后被《榮寶齋》雜志所替代。如今,在中國高等書法教育60周年之際,中國美術學院重啟了《中國篆刻》雜志,希望以此構建篆刻學科的研究與發(fā)展。
1980年沙孟海給研究生授課
陸維釗、沙孟海、諸樂三、劉江在閱卷
沙孟海、劉江、章祖安與第一屆、第二屆部分本科生合影.
6月26日,中國美術學院舉辦了“《中國篆刻》雜志學術座談會暨慶祝西泠印社建社一百二十年”論壇,來自復旦大學、南京大學、中山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中國美術學院、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篆刻院、西泠印社、上海博物館、鄭州美術館、韓天衡美術館等高校與文博研究機構的老中青三代學者探討了重啟后的《中國篆刻》雜志發(fā)展,以及當下印學研究的現(xiàn)狀和存在的問題。
重啟的《中國篆刻》雜志
中國美術學院副院長沈浩在論壇致辭中回憶了沙孟海執(zhí)教中國美術學院,及執(zhí)掌西泠印社的往事,談及其對中國書學和印學的貢獻。他表示,印學研究應秉承的方法和視野,立足系統(tǒng)性、全面性、科學性,深入本土放眼全球,希望《中國篆刻》立足印學本位,追本溯源,從源頭取水,與經(jīng)典同行,砥礪藝事,成為新時代印學研究成果刊布的重要陣地。
“《中國篆刻》雜志學術座談會暨慶祝西泠印社建社一百二十年”論壇現(xiàn)場
論壇上,《中國篆刻》執(zhí)行編輯王文超介紹了該刊物的學術主旨與辦刊理念。王文超表示,首先該雜志將圍繞“印”及相關材質(zhì)、文獻、品評等方向的各個方面研究;二是刊物主旨是立足印學本位,面向高校及社會各界,依托國美在書法篆刻領域的積淀,為海內(nèi)印學研究搭建交流平臺;三、刊發(fā)文章以學術為根本,匯集前沿研究成果,刊布最新資料。而在板塊設置中,溯源板塊陸續(xù)選擇具有重要學術價值和時代意義的舊文進行回顧,探源并梳理學科系統(tǒng),喚醒對印學研究的追根溯源。第一期將刊登王國維《桐鄉(xiāng)許氏印譜序》和沙孟?!丁罢憬妓惫儆】肌穬善荣t文章。“專題是學術研究的核心部分,在選擇文章時,一是印章及相關題材,如磚瓦、陶文等進行文字考釋、官史地等方面的研究;二是印人印事、印譜譜系、印論研究、印章辨?zhèn)?、品評以及美學等方面研究的論文;三是對古代書畫、古籍版本等材料以印章為切入點的考證和藝術史方面的研究;之后則是鑒藏,刊布新見先秦、秦、兩漢璽印、陶文、封泥等材質(zhì),刊布南北朝、隋唐、兩宋、元明清官私印。對異域印章、少數(shù)民族文字、圖形印章進行刊布。對舊有記載的明清流派印發(fā)掘整理等。”
全新的《中國篆刻》,2023年第1期
全新的《中國篆刻》內(nèi)頁,2023年第1期
刊物作者代表談及了對《中國篆刻》雜志的期待,以及對推動印學研究,建構篆刻理論的相關建議。其中,中國美術學院教授曹錦炎表示,從文字學表面上來看,篆刻是篆和刻,篆就是書寫文字,刻就是創(chuàng)作技法的問題。雜志中的文章里有一部分實際上是文字學,有一部分是印學,但缺少篆刻學?!白踢@個部分如何在雜志中體現(xiàn)?我們正在針對書畫的鑒賞印做相關課題,相關材料也會在每一期《中國篆刻》中介紹?!端萎嬋防锏蔫b藏印、作者印等,將來要一步步作為課題做起來。”
孫慰祖發(fā)言
上海博物館研究館員、中國美術學院特聘教授孫慰祖表示,真正以“中國篆刻”為名字的雜志是從榮寶齋開始的,有理論文章,也有歷史研究,還有一些作品的刊登,曾經(jīng)鼓舞了一大群人?,F(xiàn)在以原先刊登作品為主的雜志轉(zhuǎn)為以學術研究為主的雜志是非常切合中國印學、中國篆刻當代發(fā)展的趨勢的。他認為,這一雜志的視野應是中國印壇,而非學院的院刊。同時,他也談及了雜志中值得注意的有關印的考古學信息的傳播?!半s志要把各種考古學中有關印的信息匯聚起來,提供給讀者、研究者,讓大家便利地獲取各個地方考古發(fā)現(xiàn)印章的信息,這對推動前沿的研究是有重要作用的?!贝送?,來自鄭州美術館的許雄志認為,除印學外,還需關注篆刻創(chuàng)作板塊。而來自中山大學的田煒則談及了印學發(fā)展面臨的問題,即研究人員、研究資料、研究角度的零散,并希望《中國篆刻》雜志做到搭建融合平臺的作用。
吳昌碩12方田黃自用印
1979 年9月陸維釗為首屆書法碩士研究生訂《教學綱領》(手稿)
印學研究現(xiàn)狀與問題
在當天的論壇上,與會專家圍繞“目前印學研究現(xiàn)狀與存在問題”以及“《中國篆刻》雜志的欄目設置與選題規(guī)劃”兩個議題展開討論。
南京藝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學院特聘教授黃惇表示,與榮寶齋創(chuàng)立《中國篆刻》雜志不同的是,歷經(jīng)二、三十年后的發(fā)展,當下介入篆刻藝術的研究者,以及他們的研究方法,視野與九十年代相比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為此,黃惇認為,印學有邊界,“我們在找邊界的時候不要跑到邊界外,要找中心,雜志應主要圍繞著中心轉(zhuǎn),運用邊界的交叉學科的方法來為我們研究者中心服務。”為此,他認為,以古印章為題材或者為研究對象的歷史學研究并非是篆刻雜志的中心,篆刻雜志的中心應該是藝術史,而非把璽印史、實用印章史和文人揭示古代璽印的歷史混為一談。而中國美術學院教授韓天雍則認為,過去西泠印社太注重青年的創(chuàng)作,而忽視了理論的研究。“理論是非常難的,也是非常重要的。篆刻家應該加強古文字的訓練,加強說文解字的修養(yǎng)。1998年,我到日本,看到日本的理論家、書論家、篆刻家在60年代就有大系,我們還有很長的路需要走。”
西泠印社
西泠印社漢三老石室
中國篆刻院院長駱芃芃回憶了榮寶齋《中國篆刻》雜志,“《中國篆刻》在榮寶齋創(chuàng)刊的時候,這本雜志是篆刻領域唯一的學術雜志,大家像眾星捧月一樣地對待它。我從組稿到編輯,負責了四期。后來《榮寶齋》雜志把《中國篆刻》取代了,《中國篆刻》就消失了?,F(xiàn)在與《中國篆刻》又結緣了?!痹隈樒M芃看來,跟以往以圖為主的雜志相比,新的《中國篆刻》雜志整體欄目設置學術性更強,內(nèi)容也更偏向考證考據(jù)和鑒藏,但現(xiàn)當代稍微少了一點?!半s志體現(xiàn)時代性。在今天辦了雜志,如果當代的內(nèi)容少,那就比較遺憾,應該體現(xiàn)社會的責任擔當,體現(xiàn)印章在當代的作用。希望能夠關注當代,增加國際視野?!?對此, 復旦大學教授施謝捷也持有類似觀點,認為篆刻雜志應該增加當代的篆刻內(nèi)容,同時雜志文章不應發(fā)表過去曾發(fā)過的,容易尋找的文章,且應提倡簡潔清新的文風,而非都是長篇大論。
全新的《中國篆刻》內(nèi)頁,2023年第1期
全新的《中國篆刻》內(nèi)頁,2023年第1期
論壇中,與會學者也對目前印學研究存在的問題也進行了討論。來自何香凝美術館的蔡顯亮結合高校的教學與研究及美術館工作,提出應該思考如何把收藏與研究結合起來,“過去很多收藏家本身就是文人,或者藝術家、學者,他自己可以做研究。但是現(xiàn)在收藏家不做研究,而做研究的人搞不起收藏,所以研究和收藏發(fā)生了斷裂?!彼舱劶傲藢W科和社會應結合的問題。同樣談及學科建設的還有華東師范大學教授、書畫系主任張索,他認為篆刻要與現(xiàn)在的社會需求結合,而在大眾美育傳播的口號下,篆刻有著非常大的一席之地。而來自上海博物館的孔品屏則認為,從印出發(fā)、與印有關的研究非常寬泛,如果研究生要做論文,越深入就會發(fā)現(xiàn)越多的題目?!拔覀冃枰嗔α繀⑴c到印學研究?!?/p>
南京曉莊學院的朱琪則表示,“印章本身確實是方寸之間,但是通過這個小小的媒介可以牽涉到地理、歷史、政治、經(jīng)濟、文字學、人類學、社會學、考古、藝術等眾多學科的研究,所涉極其廣博,需要有大量有志之士堅守學術?!睂τ谟W面臨的問題,他認為,資料的零散與缺失,在數(shù)據(jù)時代下數(shù)據(jù)庫建設方面的缺失,以及研究規(guī)范,學科的交叉融合,篆刻與書法繪畫以及鑒藏的關系等需進一步提高。
中國印學博物館
在江蘇省篆刻研究會的杜志強看來,明清印論的產(chǎn)生雖晚,但于中國古代藝術的發(fā)展動態(tài)相一致,起步晚而起點較高,對它的研究同樣也具此特點。而印學研究的真正展開是近四十年來的事情,研究成果要歸功于文獻資料的挖掘、研究方法的創(chuàng)新,以及對研究自身的反思,均具深入性和可塑性。但是,印學研究仍屬新的研究領域,無論就其研究的深度和廣度,還是成熟度,均有待時日。
為此,杜志強也提出了相關的建議:“1.充分注意已經(jīng)開展涉及人物、時段、層面研究的平衡性。就時段而言,宋元、明 初印學仍是需要著力拓展的部分;2.在注重宏觀研究、理論研究的同時,微觀研究、具體作品研究,仍然值得努力, 研究工作的深入、細致對于勾勒、還原印學發(fā)展歷史面貌完整性、清晰度均具意義;3.研究者的綜合素養(yǎng)尚待提升。在信息時代研究視野的寬闊、原始材料的便捷獲取 與自身所掌握的解讀考證能力及對所涉材料中發(fā)現(xiàn)問題的敏銳度,將越來越成為妨礙研究深入的阻力,需要每個研究者自覺自悟;4.印學研究的基本隊伍建設。近十多年來印學研究的成果大多是由博士、碩士論文轉(zhuǎn)化而來的,跟蹤關注這些成果作者訊息,就會發(fā)現(xiàn)在其畢業(yè)論文著作發(fā)表后,再難見新的印學論述發(fā)表。這當然有現(xiàn)實因素,但個人研究興趣的轉(zhuǎn)移也是重要原因。所以印學研究隊伍的流動性比較大,部分學術新秀在這一領域中剛一露頭,就再也見不到后續(xù)成果出現(xiàn)?!?/p>
“《中國篆刻》雜志學術座談會暨慶祝西泠印社建社一百二十年”論壇現(xiàn)場
(此次會議由中國美術學院主辦,《中國篆刻》雜志、書法學院承辦,西泠印社協(xié)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