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讀
知識分子有時不得不與媒體達成一種奇妙的“合謀”,比如選取媒體最愛關注的話題進行闡釋,在敘述時不得不采取所謂“讀者愛看、媒體愛用”的辦法,乃至嚴肅話題被娛樂化、客觀表述被噱頭化。
撰文黃帥(檢書作者)
閱讀“問答錄”的難與易
讀書、大學和中文系三個話題,陳平原先生此前已有專著論述。談讀書,有《讀書的“風景”:大學生活之春花秋月》;談中文系,則有《花開花落中文系》;談大學,有著名的“大學三書”(《大學何為》《大學有精神》《老北大的故事》),早已成為學子案頭的經(jīng)典書。當這些話題融匯成《閱讀·大學·中文系》,兼有對公共話題的評論時,會呈現(xiàn)出怎樣的面貌?
《閱讀·大學·中文系》
作者:陳平原
花城出版社 2017年版
通俗易懂,是本書一大特色。既然是與媒體對話,表述自然要明白曉暢。相比學術著作,閱讀“問答錄”門檻較低,但因為避開了晦澀的專業(yè)話題,被采訪人就必須直面更多輿論關注的公共話題。
學者和公眾人物,是陳平原先生在書中的雙重身份。在接受《南方人物周刊》采訪中,他提到,“北大教授擁有某種無形資產(chǎn),很容易引人矚目,因此立論一定要謹慎。為了博取掌聲而故意說一些過頭的話,那樣不好”。換言之,應在被聚焦時保持學者的溫文爾雅,“要說自己相信的話,說自己有把握的話,這是基本立場”。在與騰訊文化記者對談時,他也提出,學者對公眾發(fā)言,要堅持自己的專業(yè)立場。
陳平原
只有在明白這個邏輯后,才能理解陳平原在公共話題前的克制與淡然。但是,只有這層理解是不夠的,“問答錄”這種文體本身的含混性、斷片式和多元化,也讓它具備更多解讀的可能性。
從書評人的角度看,不同類型的書自有其對應的閱讀方法。專業(yè)地閱讀小說,須掌握文學批評的基本邏輯,熟稔文學史脈絡和文學理論的譜系;閱讀嚴謹?shù)膶W術著作,則要邁過此學科的門檻,有基本的學術思維和理論知識。好在學術著作的特點是邏輯嚴密、思路清晰,沿循既有的知識結(jié)構(gòu),去獲取新的知識,也不是難事。
與上述情況不同,《閱讀·大學·中文系》作為學者和媒體之間的“答問錄”,是多篇訪談文章的合集,表面看上去文章之間并無關聯(lián),且涉及問題多有重疊。譬如,陳平原先生多次談及當下讀書理念的變化,又多次提及文學閱讀與時代的關聯(lián)。除了話題的重疊,表述的碎片化也增加系統(tǒng)閱讀的難度,從只言片語去揣測被采訪人的思想全貌,難免會以偏概全。因此,想進入《閱讀·大學·中文系》,就需要一套新的閱讀方法。
以筆者之見,“內(nèi)在關聯(lián)”是閱讀這類書的方法。簡言之,借助一些“基本元素”,發(fā)見文章內(nèi)部之間的體系,這個關聯(lián)時隱時現(xiàn),需要讀者如探寶的獵人一樣在密林深處尋覓前進的路徑,閱讀快感亦由此產(chǎn)生。
讀書和大學教育是浮在水面之上的“基本元素”,沉在表層之下的元素,則是思考的公共性與專業(yè)性之間的糾纏。在接受《貴陽日報》“采訪時,陳平原說,在眾聲喧嘩中,更要冷眼熱腸,中道而行,正可謂“遠離熱鬧,不離人間”。躲進象牙塔里閉門造車,或在萬眾矚目下登高一呼,都不是陳平原贊同的學者“亮相”的方式。正如他此前呼告“學者的人間情懷”,“讀書人應學會在社會生活中作為普通人憑良知和道德表態(tài),而不過分追求發(fā)言的姿態(tài)和效果”,從90年代初呼吁學者從政治熱潮中“退卻”,到此間不愿做“明星學者”,其中的思想路徑也是一脈相承的。
學者的公共性與專業(yè)性
不熱衷在聚光燈下“登場”,不等于對時代變化不關注,不了解。陳平原先生多次提到,互聯(lián)網(wǎng)等新技術帶來的閱讀方式的改變,讓讀書的意義和方法也有了時代特質(zhì)?!白x書的意義在于保持一種思考、反省、批判、上下求索的姿態(tài)和能力”,但他也承認,“過去是書到用時方恨少,現(xiàn)在是書到用時方恨多。今天一味提倡苦讀,沒有意義,還可能誤人子弟”。
因為閱讀載體的變化,碎片化的網(wǎng)絡信息,讓讀書人更難深入閱讀與思考;閱讀被網(wǎng)絡檢索替代,人們也懶得記誦,反而讓腦子里的知識淺嘗輒止、難以系統(tǒng)化。但有獨到的眼光、濃厚的興趣和堅韌的毅力,依然能讓傳統(tǒng)讀書人的優(yōu)勢發(fā)揮。從對知識的閱讀和信息交流上,今天的學者面對環(huán)境,與之前大不一樣。
如何在眾聲喧嘩的輿論場中,讓知識分子的角色定位清晰,并不是一個容易弄清的問題。布爾迪厄曾指出,“新聞場與政治場和經(jīng)濟場一樣,遠比科學場、藝術場甚至司法場更受制于市場的裁決,始終經(jīng)受著市場的考驗,而這是通過顧客直接的認可來進行的?!币粋€在專業(yè)上有深奧研究的學者,如果不能在與大眾對話的過程中轉(zhuǎn)變話語方式,就難以得到“市場”(廣義)的認同,甚至會被傳播工具曲解自己的本意。
閱讀《閱讀·大學·中文系》的意義正在于此,它提供的方法論意義,或許是大于對涉及的具體話題的解讀的意義。
媒體對知識分子思想傳播的利弊都是明顯的。一方面,在廣泛性、便捷性和時效性上,媒體給予教授們走出書齋、走向“民間”的契機,乃至在媒體工具的推波助瀾下,產(chǎn)生了一些“明星學者”,甚至有人憑此獲取了遠大于個人學術能力的影響力。
另一方面,知識分子不得不與媒體達成一種奇妙的“合謀”,比如選取媒體最愛關注的話題進行闡釋,在敘述時不得不采取所謂“讀者愛看、媒體愛用”的辦法,乃至嚴肅話題被娛樂化、客觀表述被噱頭化。在這個“合謀”里,很多知識分子是被動而無奈的,也不乏一些“識時務者”會借機大做文章,但也有一些學者能夠堅守自己的專業(yè)領域。
中國知識界自90年代以降,學術研究專業(yè)性愈發(fā)凸顯,公共性和政治性不斷縮減,這既與學術研究演進的內(nèi)在邏輯有關,也與大的社會環(huán)境有關。直到新世紀以來,網(wǎng)絡媒體的強勢崛起,話語場域由政治空間變?yōu)榫W(wǎng)絡文化空間,在其中,媒體傳播信息和知識分子敘述更傾向于服從資本邏輯,而非過去的政治邏輯。知識分子可以不介入政治,但得懂得如何利用資本,同時不被資本將自己的研究異化。也正因此,知識分子應當善于跟媒體對話,而不被媒體牽引著自己的方向,既能回避自己不擅長的話題,又能在自己的專業(yè)領域里大發(fā)議論,進而讓自己身份的專業(yè)性變?yōu)楣残浴?/p>
讀書人各自心性和專業(yè)不同,與媒體對話的路徑也會不同。陳平原先生在書里常講到“不依附于前人、古人,不盲從于社會”,他對個體思想和專業(yè)研究的尊重,與傳統(tǒng)的讀書人風格相仿。讀書人不被文化場域里的資本邏輯混淆了自己的思路,反而能表現(xiàn)出“學者的人間情懷”。只是,知識分子的個體自覺并非所有人都能做到,但追逐話題的噱頭與新鮮卻是媒體的天性,當雙方在此不能協(xié)調(diào)對話的時候,又當如何處理呢?作為讀者和觀眾,又是否能從駁雜的信息中捕捉到知識分子的本心呢?在《閱讀·大學·中文系》文本之外,面對現(xiàn)實問題仍需剝繭抽絲的具體功夫。
(文/黃帥;編輯:胡子華;文章原標題:《理想地讀書與讀書的理想》;配圖來自網(wǎng)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