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漫長午后》前身是布萊恩·W.奧爾迪斯創(chuàng)作于1962年的《溫室》系列。該系列由五部中篇小說組成,并斬獲了1962年的雨果獎最佳短篇小說。奧爾迪斯曾于1979年訪華,并受到了鄧小平的接見,這是中國科幻史上的大事件,在那個科幻創(chuàng)作一片死寂的年代里具有非凡的歷史意義。而由他編撰的科幻研究著作《億萬年大狂歡》同樣也是科幻研究者的必讀書目。在中國,他的作品大多出現(xiàn)在八九十年代的各類世界科幻小說選集中,所以老一輩科幻迷或許會對這個名字感到更親切一些。
《海利科尼亞》三部曲
我得先承認,奧爾迪斯的長篇小說,之前只讀過《海利科尼亞》三部曲,所以對其作品的印象大概是:文風細膩,構思宏大,擅長用嚴謹?shù)脑O定來彰顯小說中異世界的史詩感。所以當讀到《地球的漫長午后》時,我內(nèi)心受到的沖擊無疑是顛覆性的——有點類似于看到了一部由克里斯托弗·諾蘭執(zhí)導的抖音土味短視頻。
首先,它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垃圾科幻——然而,真的太好看了!
想象一下億萬年后的地球:因為太陽輻射的變化,加上地球停止自轉,所有的哺乳動物都遭到了滅頂之災——哺乳動物當然也包括全部的人類。植物成了這個新地球上絕對的霸主:它們上天入地,無所不能,有些甚至進化出了太空航行的能力,在地球與月球之間用絲網(wǎng)搭出了一架“太空電梯”。而幸存的人類連智力也退化了,幾乎回到了石器時代。他們結成一個個弱小的母系氏族,小心翼翼地在綠色殺人狂之間掙扎求生。
在小說的開篇,一個人類聚落就遭到了嗜血植物的襲擊。說是聚落,也就只有十八個成員而已,其中還有十一個是幾歲的孩子;這場戰(zhàn)斗干脆利落地在序章內(nèi)結束,以一個五歲的女孩被植物擄走并吞噬而告終。在殘酷性上,它幾乎立刻使我們想到《進擊的巨人》,但相似性也就到此為止了。隨后整個聚落分崩離析,男主人公格倫因意見不合而被放逐,在這個冷酷的綠色世界中掙扎求生。之后的故事其實就有些乏善可陳了:格倫在路上結識了另一個部落的女孩亞特穆爾(花瓶角色),一群漁夫部落的胖子(丑角),以及陰險狡詐的“魔菌”——一塊進化出智能的羊肚菌,寄生在格倫身上,能靠心靈感應能力與格倫交流。人類文明過去的殘片(一個宣傳用機器人)短暫地出現(xiàn),高呼著民主、投票之類意義不明的話語,旋即又被垃圾一樣丟棄。主人公全都擺在了這里,讀者自己構思,說不定會想出更精彩的情節(jié)。
乍看上去,這部小說有著明顯的缺點。除了描寫植物的筆墨之外,它幾乎沒有什么文學性可言。不要指望它突然出現(xiàn)一段科馬克·麥卡錫那樣令人眼前一亮的景物描寫,也不要指望哪里會有萊姆式的妙語連珠。同樣是末世題材作品,它也不像《最后生還者》那樣有著復雜的人物形象和令人回味無窮的細膩心理刻畫。奧爾迪斯筆下的植物殺手們搶盡了主人公的風頭,讓人類無論在情節(jié)上還是形象上都變成了十足的弱者。1971年版的書封上印著一對在叢林中攀爬、身形健美、接近全裸的男女,但其實這是一種欺騙——這故事并不會讓你聯(lián)想到埃德加·巴勒斯筆下聰穎強壯的人猿泰山。
以一部科幻小說而言,它的奇想成分也遠大于科學——想到在《海利科尼亞》中,奧爾迪斯曾花大量篇幅詳盡地描寫星球運轉對氣候造成的影響,這一點似乎有些不可思議?!妒玛P良心》的作者詹姆斯·布利什就毫不客氣地認為,《地球的漫長午后》無視了物理學的基本規(guī)則。其實不需要布利什為我們貼心地指出這一點,嚴謹?shù)目苹妹砸矔X得這故事其實相當不靠譜:植物作為生產(chǎn)者,本身就能靠光合作用生活得很好,加之作為捕食者的哺乳動物已經(jīng)一蹶不振,又何必走這樣一條怪異的進化路線呢?更不要說靈活的捕食能力還大大增加了它們自身的能量消耗。
但請注意,上述所有批判都簡單地建立在今人習以為常的法則之上,我們不要忘記,批評的歷史就是一連串重新估值、重新評判的過程。今天讀者對待科幻小說越發(fā)嚴苛的態(tài)度無疑是市場競爭的結果——腫脹的書架和干癟的錢包都在逼迫讀者對成千上萬本科幻小說進行嚴格的篩選。這固然合情合理,但評價文學作品的標準越是簡單分明,能夠條條羅列,也就越發(fā)意味著死板和固執(zhí),最終使我們錯失不少意外之喜。
讀過《地球的漫長午后》,我們絕難忘記奧爾迪斯筆下那些令人目眩神迷的奇異植物:能從陽光中積累能量,并將其轉化為火焰的燃甕;輕巧纖細,搭乘蛛絲往來于地月之間的天茱;生長到覆蓋整座島嶼,真正詮釋何為“獨木成林”的巨型榕樹。和約翰·溫德姆筆下的吸血樹相比,它們是真正的綠色夢魘,足以讓你畏懼窗臺上的君子蘭。
大榕樹在能滿足營養(yǎng)攻擊的范圍內(nèi)盡量向外擴展,高高聳立在無主之地的放逐者之上,成了黑壓壓的一片。最外側的枝條上長著一層異常密實的樹葉,像一道隨時會潑濺下來的海浪,在敵人上空鋪展,盡可能向外延伸,盡可能隔絕陽光。給大榕樹助威的是生活在森林夾縫中的生物:誘捕草、盒中玩偶般的蔫精、漿果愿、致命的滴滴唇,諸如此類。它們在這棵參天大樹的周圍逡巡,就像永不停歇的看門狗。
我們當然可以把這段話當作一段幻想小說再尋常不過的奇觀描寫。但它幾乎是理查德·杰弗里斯的《倫敦消失之后》(1885)的翻版。光是看題目就能猜到這是個怎樣的故事。書中荒廢的倫敦是這樣的:
從荒野和排水管道中滋生出來的水生草類在草地里蔓延、擴張,一陣瘋長,破壞了或者占據(jù)了原來生長著的嬌嫩的草本植物的地方。與此同時,長勢很快的懸鉤子,使它們帶刺的蔓生草本植物從雜樹叢中越來越遠地向前擴展……
奧爾迪斯將其評價為:“當杰弗里斯的人物出現(xiàn)在這片充滿野性的場景后,故事的趣味性消失了。他筆下的人物比之他的植物,缺少活力?!边@評價乍看上去像是批判,但它幾乎可以一字不差地換到他自己的作品里。作為故事核心的人物是否真的那么重要?奧爾迪斯在《億萬年大狂歡》中的第一章中花了巨大的篇幅描寫哥特小說與瑪麗·雪萊,而緊跟著的第二章便是愛倫·坡——作為一部科幻史著作,他的態(tài)度不言而喻:更強調作品的思想、氣質與風格。他是這樣評論雪萊的《最后的人》(1826)的:
這種對腐爛的迷戀令人觸目驚心。從《弗蘭肯斯坦》滋生出的沖動就像癌癥一樣生長著,直到發(fā)生急劇的反應。一旦用于一個異常罕見的病例,就對整個人類發(fā)出譴責。這是人類群體遭到被流放和滅絕的厄運,而不是個人之命運。
而當奧爾迪斯在論及坡的《阿瑟·戈登·皮姆歷險記》(1838)時,我們便終于確認《地球的漫長午后》至少有一個靈感來源就是坡。其他科幻史著者,比如亞當·羅伯茨,都斷然不會把這么多寶貴的篇幅用在坡筆下的皮姆(奧爾迪斯稱其為一個“異化的人”)身上:至少不會用一整章內(nèi)容來闡釋這樣一條脈絡?!栋⑸じ甑恰てつ窔v險記》中薩爾拉島(Tsalal)上的荒蠻與恐怖,正和《地球的漫長午后》中那處于永夜的半球如出一轍。順著這條線索,我們向上可以追溯到柯勒律治的《古舟子詠》(1797)或者向下發(fā)現(xiàn)H·G.威爾斯的《莫洛博士島》(1896)。
我并不是在說這本書的好看之處在于掉書袋——但我們必須意識到,對于科幻小說及其歷史,奧爾迪斯有一套完備的標準,而且會有意識地用這套標準來約束自己的寫作。像這樣的作家兼文學史家,很難在創(chuàng)作中抵擋與文學史對話的誘惑。除了上面寫到的淵源之外,你甚至還可以認為瘋長的、變異的植物就像是對阿道司·赫胥黎和威爾斯那憂心忡忡的未來預言的回應,而小說后半部分出現(xiàn)的智慧海豚則有著《格列佛游記》的影子。而我更喜愛這部小說的結尾。魔菌打算借助天茱的力量飛向太空,在銀河系播撒自己的種子,擴散自己的種族;而格倫拒絕了他的邀請,重新回到了幽暗的森林之中:
我厭倦了騎在坐騎上或者是給人當坐騎的日子。去吧,祝你們好運!愿人類和菌菇把一個空蕩蕩的世界填滿!
小說中的格倫對人類過去的輝煌歷史絲毫不感興趣,更無意重鑄人類榮光。他確實有可能做出這樣的抉擇——但倒不如說奧爾迪斯為這一刻進行了漫長的鋪墊,最后本人也忍不住縱身跳進了文本之內(nèi),給小說加了一點兒“絕圣棄智”的味道。尼爾·蓋曼在為該書撰寫的推薦序中便敏銳地察覺到了這一點:
倘若這個故事發(fā)生在六十年代早期的美國科幻小說里,那格倫接著就會去探索宇宙,讓人類重拾智慧,讓動物重回地球;而奧爾迪斯卻在我們面前虛晃一槍,將以上種種略作展現(xiàn),又拒絕了這樣的結局。因為《地球的漫長午后》描寫的并不是人性的勝利,而是生命的本質……布萊恩·奧爾迪斯用文字告訴我們,其余種種皆是虛空,就連智力或許也是一種負擔,需要依附于別的存在,歸根結底同樣微不足道。
這判斷可再精準沒有了。那幽暗恐怖的叢林是可怕的,但同時也是迷人的。飛離瀕死的星球,去群星之間延續(xù)人類文明的香火,這是科幻積極的路徑;但轉身走回叢林,選擇與只存在于潛意識之中的噩夢為伴,這也是科幻的一條路徑,一條頹喪的路徑,而且歷史同樣悠遠?!兜厍虻穆L午后》選擇了后者。我們可以自豪地宣稱:這個人類一敗涂地的世界是可愛的,僅僅因為它擁有那么多殘忍、迷人、栩栩如生的怪物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