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6年上海博物館(人民廣場館)開館以來,其書畫兩館是目前海內(nèi)外唯一的系統(tǒng)展示中國古代書畫通史的常設(shè)展館,極受文化界好評。
明天起,上海博物館中國歷代書法館、中國歷代繪畫館常設(shè)通史展將換展更新。重要的是,此輪更新也是上博(人民廣場館)開館以來持續(xù)二十余年的書畫常設(shè)“告別展”,展期為2023年4月15日至10月8日。此后書畫通史常設(shè)展將移師上海博物館東館。
上海博物館相關(guān)負(fù)責(zé)人對澎湃新聞表示,27年來,除主題展、特展外,上博在書畫常設(shè)展中向觀眾展示了約600件書畫名品。
據(jù)悉,此次“告別展”將有多件首次亮相或久未露面的館藏書畫精品。中國歷代書法館中,重點展品有北宋蘇軾《行書答謝民師論文帖卷》、北宋米芾《參政帖頁》等,繪畫部分首次展出作品包括南宋《蓮社圖卷》、元代趙孟頫的《蘭竹石圖卷》等。
上海博物館人民廣場館舍
上海博物館書畫常設(shè)展歷史圖片 澎湃新聞 資料
對于上海博物館的常設(shè)展,上海博物館書畫部主任凌利中今天對澎湃新聞表示,海內(nèi)外開設(shè)中國古代書畫類常設(shè)展的博物館其實屈指可數(shù),“我認(rèn)為常設(shè)展某種意義上比主題展更重要,它的意義在于普及。具有系統(tǒng)性、代表性的藏品支撐是開設(shè)書畫常設(shè)展的關(guān)鍵要素,因為上博的中國歷代繪畫館和中國歷代書法館是通史展,不是專題展,比如歷代書跡要從東晉“二王”講起,而且歷朝歷代的代表人物的作品都要有,上博在這方面的脈絡(luò)是相較比較完備的,換言之,我們的歷代繪畫和書法展陳的是上博館藏的中國歷代書畫?!?/p>
凌利中說,“這次‘告別展’展品分量還是相當(dāng)足的,曾出現(xiàn)在國寶展中,“書法館包括北宋蘇軾《行書答謝民師論文帖卷》、北宋米芾《參政帖頁》外,還有朱熹《行書十一月七日帖頁》、趙佶《楷書千字文》等作品,都是赫赫名品。”
蘇軾 《行書答謝民師論文帖卷》紙本,縱27厘米 橫96.5厘米,上海博物館藏.
蘇軾 《行書答謝民師論文帖卷》(局部)
而對于繪畫館的最后一次更新,上博方面表示將有不少名品,“繪畫館里,有一張南宋著名的《蓮社圖卷》,一張五代的《星象圖》,還有元趙孟頫的《蘭竹石圖卷》,張渥的《九歌圖》。當(dāng)然,也有一些新的從未展出過的作品,如元夏永的《滕王閣圖頁》,四王的作品也都值得觀看。此外,對于繪畫館的“告別展”,此次展覽減少了立軸的展品數(shù)量,而將在柜臺中呈現(xiàn)多件首次露面的冊頁與手卷,如石濤、蕭云從的冊頁,徐渭的手卷等?!?/p>
南宋佚名《蓮社圖卷》(局部)
元趙孟頫《蘭竹石圖卷》
上海博物館書畫常設(shè)展自1996年開館以來持續(xù)至今,擁有近30年的歷史。凌利中說,他也是在人民廣場館舍建立后進(jìn)入的博物館,見證了常設(shè)展的更新歷史,“這是一個持續(xù)了27年的展覽,對于它的告別,其實是有些不舍的。所以最后一次更新我們也是非常認(rèn)真對待的。”
對于書畫常設(shè)展的定期更新,凌利中說,“考慮到書畫文物比較脆弱,需要經(jīng)常性換展,僅有一套通史的展品顯然是不夠的。本館在1996年開館前的常設(shè)展時,我們準(zhǔn)備的是三套書畫方案以備輪換。從數(shù)據(jù)上來說,27年來,除去主題展、特展,上博在書畫常設(shè)展中向觀眾展示了約600件書畫名品?!?/p>
張渥《九歌圖》(局部)
2013年后,上海博物館考慮到未來的東館常設(shè)展及繪畫展品的不斷梳理與積累,“常設(shè)展的精彩之處在于換展,我們要常辦常新,一則滿足書畫文物的休息,另外我們也在挖掘新的繪畫館藏。未來東館我們的目標(biāo)是6套方案,這樣每一輪文物的休眠期就長了,就有常設(shè)展的底氣?!绷枥姓f。
對于上博東館與人民廣場館,上海博物館負(fù)責(zé)人此前接受澎湃新聞專訪時表示,20多年前,上海博物館選址人民廣場建造新館,先進(jìn)的理念幾乎開創(chuàng)了一個時代的博物館建設(shè)風(fēng)潮,上博東館與本館館舍相比,既有繼承,又有創(chuàng)新。比如上博人民廣場館舍在建筑造型方面的突出特點是方體基座與圓形出挑相結(jié)合,具有中國“天圓地方”的寓意。東館的建筑主體呈矩形體塊,其中又嵌入圓形的旋轉(zhuǎn)坡道,也體現(xiàn)出一種方和圓的結(jié)合。
書法館
此次書法館換展共有35件書法、碑帖作品,其中首次展出的作品12件,久未露面的作品9件。首次展出的作品主要有:
北魏 王遠(yuǎn) 楷書石門銘冊
北魏 王遠(yuǎn) 楷書石門銘冊
北魏 王遠(yuǎn) 楷書石門銘冊
北魏 王遠(yuǎn) 楷書石門銘冊
北魏 王遠(yuǎn) 楷書石門銘冊
北魏 王遠(yuǎn) 楷書石門銘冊
王遠(yuǎn)(生卒年不詳),太原人,官梁、秦州典簽。原石鐫刻于永平二年(509),在陜西褒城石門東壁,記北魏宣武帝時刺史羊祉復(fù)開褒斜舊道事。該作以草作楷,兼篆隸意,有奇逸飛動之態(tài)?!按恕弊治磽p,系清初拓本。曾經(jīng)康有為遞藏。
明 姚綬 行書拜張伯雨墓詩卷
明 姚綬 行書拜張伯雨墓詩卷
姚綬(1422-1495),字公綬,號丹丘、云東逸史,浙江嘉興人。工詩,能書善畫,長于行草,學(xué)宋克、趙孟頫,深受張雨影響。此卷為其與友人憑吊張雨墓所作詩,筆力沉厚而奔放。書于成化十六年(1480),作者五十九歲。劉靖基捐贈。
明 王穀祥 篆書詞林瓊藻引首頁
明 王穀祥 篆書詞林瓊藻引首頁
明 王穀祥 篆書詞林瓊藻引首頁
王穀祥(1501-1568),字祿之,號酉室,長洲(今屬江蘇蘇州)人。嘉靖八年(1529)進(jìn)士,官至吏部員外郎。與文徵明交游,能書善畫,長于花卉寫生。書仿晉人,不限于“二王”風(fēng)格,擅篆籀與摹印。
明 金琮 行書詩卷
明 金琮 行書詩卷
金琮(1449-1501),字元玉,自號赤松山農(nóng),江蘇南京人。工詩,善書畫,少年時即能書大字,初學(xué)趙孟頫,幾能亂真,晚年學(xué)張雨。本卷錄自書詩多首,風(fēng)格端莊典雅。書于弘治十三年(1500),作者五十二歲。
明 文徵明 楷書顧春潛傳軸
明 文徵明 楷書顧春潛傳軸
文徵明(1470-1559),初名壁,字徵明,后以字行,更字徵仲,號衡山居士、停云生等,長洲(今屬江蘇蘇州)人。工書畫,行草學(xué)“二王”,兼得趙孟頫神韻。此軸為蘇州隱士顧蘭所作傳記,書于嘉靖二十一年(1542),作者七十三歲。
明 邢侗 草書臨王羲之豹奴帖軸
明 邢侗 草書臨王羲之豹奴帖軸
邢侗(1551-1612),字子愿,號知吾、方山道民等。臨邑(今屬山東德州)人。其七歲能書,尊崇二王,曾自言:“于右軍書,坐臥幾三十年,始克入化。”刻有《來禽館帖》。與董其昌、米萬鐘、張瑞圖并稱“邢張米董”。
清 鄭燮 行書為仁山先生詩軸
清 鄭燮 行書為仁山先生詩軸
鄭燮(1693-1765),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人?!皳P州八怪”之一。工蘭竹,擅書法,自創(chuàng)“六分半書”。此軸錄唐詩七首,信筆揮灑,落落自然,章法上輕重、疏密對比明顯,有繪畫意趣。
清 梁巘 行書論書軸
清 梁巘 行書論書軸
梁巘(約1710-1788),字聞山,號松齋。安徽亳州人。擅楷書與行草,于李邕用功最深,在乾隆時享有書名,與梁同書并稱為“南北二梁”。此幅所書點畫堅實,字形穩(wěn)健,氣勢渾厚。錢鏡塘捐贈。
清 蔣仁 行書吳鎮(zhèn)題畫詩軸???????
清 蔣仁 行書吳鎮(zhèn)題畫詩軸
蔣仁(1743-1795),原名泰,字階平,后得“蔣仁”古銅印,因而改名,更字山堂,又號吉羅居士、女床山民等。仁和(今屬浙江杭州)人。工書法、擅篆刻,為“西泠八家”之一。此幅筆力蒼勁,秀逸樸茂,墨色豐富,有金石氣息。
清 鄧石如 篆書軸???????
清 鄧石如 篆書軸
鄧石如(1743-1805),原名琰,字石如,后為避嘉慶帝名諱,以字行,更字頑伯。安徽懷寧人。工書法、擅篆刻,篆隸尤精。此軸為《篆書<虞信四贊>四條屏》之《大舜舞干戚贊》,用筆篆隸相融,結(jié)體大方端莊,顯現(xiàn)出渾厚靜穆的風(fēng)貌。
清 趙之謙 隸書漢酸棗令劉熊碑軸???????
清 趙之謙 隸書漢酸棗令劉熊碑軸
趙之謙(1829-1884),字撝叔,號悲庵、無悶等。浙江紹興人。精于金石篆刻,工書畫。其書匯融碑帖,此軸是《四體書四條屏》之《漢酸棗令劉熊碑》,為其隸書風(fēng)格。張向清捐贈。
久未露面的作品主要有:南宋朱熹《行書十一月七日帖頁》、南宋趙構(gòu)《臨虞世南真草千字文卷》、元吳志淳《隸書朱右廣琴操卷》、明王寵《草書自書詩卷》、明徐渭《草書七律詩軸》、清王鐸《草書詩卷》、清鄭簠《隸書詩軸》,等等。
展出的其他名品還有《明拓東漢禮器碑冊》《明拓唐褚遂良書房玄齡碑冊》、北宋蘇軾《行書答謝民師論文帖卷》、北宋米芾《參政帖頁》、北宋趙佶《楷書千字文卷》、元趙孟頫《行書杜甫秋興詩卷》、元虞集《楷書劉陔神道碑銘卷》、明王守仁《草書七言詩軸》、清劉墉《行書卷》、清何紹基《行書七言聯(lián)》,等等。
繪畫館
此次繪畫館展覽新增書畫精品多件,包含5件久未展出的館藏精品。精選展品主要有:
南宋 佚名 蓮社圖卷???????
南宋 佚名 蓮社圖卷
圖繪東晉高僧慧遠(yuǎn)(334—416)于廬山結(jié)社故事,無作者款印,為南宋人據(jù)李公麟《蓮社圖》所作的摹本。畫分九段,次序井然:一、乘輿者陶淵明,肩輿者其子、門生,童子一人;二、騎馬者謝靈運,隨侍兩人;三、虎溪三笑,捉手相對者慧遠(yuǎn)、陸修靜,旁立辟蛇行者,童子一人;四、設(shè)文殊金像贊頌佛事者三人,曇常、道昺、周續(xù)之;五、梵僧兩人,旁立一耶舍;六、校經(jīng)五人,劉程之、張詮、惠叡、惠持、惠永,手捧經(jīng)笈者一人,童子一人,烹茶三人,汲水一人;七、游山兩人,宗炳、曇順。八、經(jīng)筵會講,講說者道生,聽講者雷次宗、道敬、曇詵等;九、濯足者張野,童子一人。
元 趙孟頫 蘭竹石圖卷
元 趙孟頫 蘭竹石圖卷
趙孟頫(1254—1322),字子昂,號松雪道人,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書畫家。此圖作于大德六年(1302),作者時年四十九歲。
元 夏永 滕王閣圖頁???????
元 夏永 滕王閣圖頁
夏永(公元十四世紀(jì)),字明遠(yuǎn),一作名明遠(yuǎn),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精界畫。存世多界畫樓閣散頁。此圖作秋水長天,層臺聳翠,文士駢集,歌詠傳觴。建筑物、舟船以界筆直尺引線,界劃精密,補以喬木巨石、遠(yuǎn)山小景,細(xì)筆勾皴。上端自書唐王勃《滕王閣序》小楷一篇,未署款,鈐“夏明遠(yuǎn)印”印。
明 文徵明 金焦落照圖卷
明 文徵明 金焦落照圖卷
文徵明(1470—1559),初名壁,字徵仲,號衡山、停云生,長洲(今江蘇吳縣)人。擅畫山水,亦善花卉、蘭竹,為“吳門四家”之一。此圖作于弘治八年(1495),作者時年二十六歲,拖尾有嘉靖二十四年(1545)重題。龔樹標(biāo)捐贈。
明 文伯仁 金陵山水圖冊 ???????
明 文伯仁 金陵山水圖冊
明 文伯仁 金陵山水圖冊
明 文伯仁 金陵山水圖冊
文伯仁(1502—1575),字德承,號五峰,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文徵明侄。擅畫山水人物。此冊畫金陵勝景,計十八開,每開有乾隆對題,工整繁密。作于隆慶六年(1572),作者時年七十一歲,為其晚年精心杰構(gòu)。
清 王時敏 仿古山水冊???????
清 王時敏 仿古山水冊
清 王時敏 仿古山水冊
清 王時敏 仿古山水冊
清 王時敏 仿古山水冊
王時敏(1592—1680),字遜之,號煙客,江蘇太倉人。明蔭仕至太常寺少卿,入清不仕。晚居西田別業(yè),又號西廬老人。擅山水,為“清初六家”之首。此冊為“光啟”作仿古山水十開,各仿董源、二米、倪瓚、吳鎮(zhèn)、黃公望筆意,筆墨清潤。作于崇禎三年(1630),作者時年三十九歲,為其早年佳作。
清 王原祁 仿古山水冊???????
清 王原祁 仿古山水冊
清 王原祁 仿古山水冊
清 王原祁 仿古山水冊
王原祁(1642—1715),字茂京,號麓臺、石師道人,江蘇太倉人。王時敏孫。擅山水,為“清初六家”之一。此冊臨宋元各家山水,如巨然、江貫道、趙孟頫、高克恭、倪瓚、吳鎮(zhèn)、王蒙等,其中一開為想像黃公望名跡《秋山圖》而作。孫煜峰捐贈。
清 沈銓 齊眉圖軸
清 沈銓 齊眉圖軸
沈銓(1682—約1762后),字衡之,號南蘋,吳興(今浙江湖州)人,一作德清人。工畫花卉、翎毛、走獸,以精密妍麗見長。此圖設(shè)色作鴛鴦、白頭鵯,于水邊梅下,雙宿雙棲,較其富麗一路為寫意,自題“仿北宋法”。楊瓞緜捐贈。
清 張崟 夏山欲雨圖軸???????
清 張崟 夏山欲雨圖軸
張崟(1761—1829),字寶厓,號夕庵,丹徒(今江蘇鎮(zhèn)江)人。擅畫山水、花卉、竹石。此圖設(shè)色作煙江草閣,一人獨坐,遠(yuǎn)眺江上峰巒云靄。自題乃避暑金山,夜雨初霽,乘興為友人所作。作于嘉慶二十五年(1820),作者時年六十歲。
中國歷代書畫常設(shè)展展期:2023年4月15日—2023年10月8日
中國歷代書法館
北魏 王遠(yuǎn) 楷書石門銘冊
明 姚綬 行書拜張伯雨墓詩卷
明 王穀祥 篆書詞林瓊藻引首頁
明 金琮 行書詩卷
明 文徵明 楷書顧春潛傳軸
明 邢侗 草書臨王羲之豹奴帖軸
清 鄭燮 行書為仁山先生詩軸
清 梁巘 行書論書軸
清 蔣仁 行書吳鎮(zhèn)題畫詩軸
清 鄧石如 篆書軸
清 趙之謙 隸書漢酸棗令劉熊碑軸
中國歷代繪畫館
南宋 佚名 蓮社圖卷
元 趙孟頫 蘭竹石圖卷
元 夏永 滕王閣圖頁
明 文徵明 金焦落照圖卷
明 文伯仁 金陵山水圖冊
清 王時敏 仿古山水冊
清 王原祁 仿古山水冊
清 沈銓 齊眉圖軸
清 張崟 夏山欲雨圖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