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作家、藝術(shù)家蔣彝誕辰120周年。90年前,伶仃于異國的他最終在英國成為了備受歡迎的藝術(shù)家、暢銷書作家、詩人、設(shè)計師、學者和極具影響力的中國文化傳播使者。作為20世紀上半葉第一批用英語寫作的中國作家,他在英國出版的“啞行者”系列取得了空前成功?!皢⌒姓摺币孕路f的方式,“從一個思鄉(xiāng)情切的東方人的角度”記錄了一個鮮活的異鄉(xiāng)客在英國的生活經(jīng)歷。
蔣彝,大本鐘下的雨傘,1938
九十年前倫敦初夏的一個雨天,時年30歲的蔣彝登抵英倫。彼時的他只身遠渡重洋,僅熟稔零星的英語,一心想要完成在倫敦政治經(jīng)濟學院的碩士學位。不曾料想,伶仃于異國他鄉(xiāng)的自己竟最終在英國成為了備受歡迎的藝術(shù)家、暢銷書作家、詩人、設(shè)計師、學者和極具影響力的中國文化傳播使者。
蔣彝(1903-1977)
蔣彝在英國生活了二十余年,他總是帶著十足的耐心、好奇心和同理心去用中國文化理解英國。他鐘情翰墨,生花妙筆更有四兩撥千斤的本領(lǐng),把山山水水與街頭巷尾的細節(jié)娓娓道來。作為 20 世紀上半葉第一批用英語寫作的中國作家,他在英國出版的“啞行者”系列取得了空前成功。“啞行者”系列的魅力不僅在于它喚起的陌生的東方美學,還在于它以新穎的方式,“從一個思鄉(xiāng)情切的東方人的角度”記錄了一個鮮活的異鄉(xiāng)客在英國的生活經(jīng)歷。盡管當時關(guān)于中國的西方文學很普遍,但中國作家書寫的關(guān)于西方的書籍卻非常罕見。在落入俗套的傳統(tǒng)游記中,關(guān)于英國充滿刻板和獵奇的描寫似乎早已成為范式;而蔣彝則將英國抽絲剝繭,誠懇又深入地描述英國的文化、社會和風景,并配以詩意的散文和富有洞察力的插畫。
蔣彝《我能否翻墻而出?》 1944 ?? V&A Museum
從蘇格蘭湖區(qū)到約克郡山谷,從牛津到泰晤士河畔,即景生情,他思辨和梳理著東西方觀念的異同。面對英倫惱人的雨天,他直抒:“雨僅濕我衣,不能敗我興”,置身德文特湖畔,他有感嘆:“環(huán)湖皆青山,勢各爭雄長”。他不僅讓英國人看見了東方視角下的英國,更讓英國人見識到了一位血肉豐滿、風趣幽默、與刻板印象毫無瓜葛的中國人。
深訪倫敦
《倫敦集碎》(The Silent Traveller in London)是蔣彝對英國最親密的描繪之一。倫敦是他認識的第一個英國城市,隨后的七年多他都安居于此?!秱惗丶椤凡粌H詳細描述了這座城市的風貌,還記錄了許多生活佚事與人際關(guān)系,從天氣到下午茶,從孩童到劇院。本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帶領(lǐng)讀者踏上另類的倫敦之旅,探索這座城市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獨特性格,以及倫敦的雨雪月霧。第二部分則側(cè)重于倫敦生活,優(yōu)雅的文筆和敏銳的觀察力,記錄著城市中的飲食文化、博物館和畫廊、聚會和人物、習俗和風物等。
里士滿公園里看鹿群
Richmond Park TW10 5HS
蔣彝十分喜愛倫敦的公園,他在書中多次描繪在公園漫步的情景,從圣詹姆斯公園、漢普斯特德荒野,到皇家植物園、里士滿公園等等?!拔蚁矚g在有風的日子來公園漫步,這時我可以看到樹枝隨風顫抖,樹葉被吹向一個方向或搖擺,帶來一種悅耳的獨特聲音和氣氛?!?/p>
里士滿公園的鹿群,蔣彝,1938
漢普斯特德聽鳥鳴
Hampstead Heath NW3
蔣彝于倫敦漢普斯特德生活的歲月里與許多藝術(shù)家和知識分子為鄰,包括蒙德里安、歐諾·戈德芬格、芭芭拉·赫普沃斯和亨利·摩爾。 難得的藝術(shù)氛圍讓蔣彝也浸潤其中,蓬勃發(fā)展?!洞喝赵缙稹酚涗浟嗽跐h普斯特德的一個清晨: “晨起聞鳥喧,啾啾鳴得意。遠樹漸生煙,濛濛綠無地。愛爾群鳥聲,風景添幽媚。”
市中心湊熱鬧
你找到湊熱鬧的蔣彝了嗎?
這幅素描描繪了喬治五世國王銀禧慶典期間,狂歡者們將一名警察拉進他們圍起的圓圈中舞蹈。蔣彝在這幅素描中也畫出了他自己(最右),他身著中國長袍,饒有興致地看著這一幕。
漫游湖區(qū)
《湖區(qū)畫記》(The Silent Traveller: A Chinese Artist in Lakeland)描述了1936年蔣彝在英國湖區(qū)的兩周旅行。這本書只有 67頁,分為五章。每章專門介紹一個不同的湖區(qū),詳細訴說了每個區(qū)域的風景和居民的特征,書中還有13幅單色插圖。湖區(qū)與英國歷史上文學藝術(shù)巨匠的聯(lián)系,讓蔣彝聯(lián)想到中國的文人山水傳統(tǒng)。他們對自然風光的共同熱愛和藝術(shù)表達,超越了不同國度的文化界限。而蔣彝也用他的筆墨為這里的藝術(shù)積淀再添華章。
雨中探訪瓦斯代爾黑德小教堂
Wasdale Head CA20 1EX
雨中探訪瓦斯代爾黑德小教堂,蔣彝,1937
瓦斯代爾黑德的一個雨天,前往教堂的人熙熙攘攘,絡(luò)繹不絕。蔣彝的畫作具有明顯的中國寫意風格,以不同尋常的方式捕捉到湖區(qū)景觀的獨特和微妙氛圍。他不僅使用傳統(tǒng)的水墨和宣紙來創(chuàng)作,也運用了很多中國畫的原理。他可不想“把英國的場景變成中國的場景”,而是“用來自中國的筆、墨和色彩,結(jié)合本土的繪畫方法來詮釋英國的場景”。
德韻特湖畔盡賞田園牧歌
Derwentwater CA12 5DJ
德韻特湖畔牧牛,蔣彝,1937
德韻特湖水如鏡面,牛群悠然自得,一派田園牧歌。蔣彝的筆墨為英國許多最具標志性的景觀注入了新的活力,別具一格的畫面讓人一看便知。與其說他的創(chuàng)作是精準的視覺記錄,不如說他在捕捉事物的本質(zhì)、氛圍和精神。這種能力無疑來自中國畫的傳統(tǒng)和技法,從記憶中描繪而不是寫生繪畫,因此畫家的情感與內(nèi)心世界便呈現(xiàn)在其中。
克拉莫克擁抱湖光山色
Crummock Water PE29 6EW
克拉莫克水岸松樹,蔣彝,1937
克拉莫克湖被群山環(huán)繞著,不同季節(jié)的顏色會倒映在水中,層層疊疊,美不勝收。蔣彝認為:“畫家的目的是傳達一種氣氛,一種詩意的真實……無論我們畫一株小蘭花,一只小山雀,還是畫長江三峽的崎嶇峭壁,我們總要傳達一些詩意的信息”。
小住牛津
1939 年,蔣彝在倫敦漢普斯特德的公寓在戰(zhàn)爭中被摧毀。他移居到牛津,原本短暫的逃離隨后成了長達十五年的停留。他也自然而然地與這座城市建立了深厚的情感。1944 年,他在牛津創(chuàng)作出《牛津畫記》(The Silent Traveller in Oxford )。這些插畫展示了他藝術(shù)風格的發(fā)展,稚拙美學和對強烈色彩的應(yīng)用是這一階段的特征。書中還包括大量的黑白素描速寫,這些都是蔣彝對日常生活細細觀察后的幽默提煉,牛津小景和形形色色的人物躍然紙上。
靜訪莫頓學院
Merton College OX1 4JD
莫頓學院,蔣彝
牛津大學墨頓學院是牛津大學最古老的學院之一。蔣彝以好奇和開放的態(tài)度看待這座城市和歷史悠久的牛津大學,為獨特文化氛圍傳統(tǒng)描繪了諸多啟發(fā)性的插圖。他與大學的學生打成一片,混跡酒吧和餐館,聆聽學生們的對話和辯論......所有這些都帶著一種溫和的驚訝和對細節(jié)的敏銳眼光。
情迷愛丁堡
在《愛丁堡畫記》(The Silent Traveller in Edinburgh)中,蔣彝對這座歷史名城進行了詳盡而風趣的描述。插圖包括中國傳統(tǒng)水墨畫和色彩鮮艷的印象主義繪畫。用蔣彝自己的話說,蘇格蘭首都讓他“眼花繚亂”。從王子街、亞瑟王座到卡爾頓山和愛丁堡城堡,他的畫筆暢通東西,讓觀者從他的畫面中無法離開。
夏日薄霧中遠眺城堡
Edinburgh Castle EH1 2NG
夏日薄霧中的城堡,蔣彝,1948
愛丁堡城堡是蘇格蘭和愛丁堡的重要象征。它坐落在愛丁堡市內(nèi)的城堡巖頂上,十分醒目,從市中心各角落都可看到。蔣彝熱衷于觀察不同天氣和燈光對愛丁堡這座城市的景象的影響。夏日的薄霧給城堡遮上了一層面紗,為觀望增添了幾分情趣。
感受蘇格蘭皇家學院的熙攘
Royal Scottish Academy EH2 2EL
蘇格蘭皇家學院旁的演說者,蔣彝 ?? V&A Museum
蔣彝結(jié)合中西藝術(shù)慣例來營造空間感和氛圍,使觀眾身臨其境。近處有西方藝術(shù)的寫實,遠處又有東方藝術(shù)的寫意。這讓東方讀者感到了遙遠的似曾相識感。當你走上愛丁堡的街頭,你眼中的景象是否亦有此般親切?
大霧中鳥瞰王子街道
Princes Street EH2 2AN
大霧中鳥瞰王子街道,蔣彝 ?? V&A Museum
愛丁堡也是較為著名的“霧都”,時長陰霾多雨雪。這幅作品正是蔣彝從高處俯瞰王子街和斯科特紀念碑。畫面中行人影影綽綽,遠處的建筑逐漸消失在濃霧中,留白處喚起中國畫的寫意飄渺。
此刻,你是否也想追隨蔣彝的筆墨,開始一場東西交融的英倫深度游呢?
蔣彝作品
(本文轉(zhuǎn)載自英國VA博物館,原題為《V&A與中國 | 蔣彝誕辰120年,翻開這位“啞行者”的英國旅行手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