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到夏日冰品,總令人想到冰淇淋。近世以來,西方曾有說法,指出冰淇淋起源于中國,并說馬可波羅(Marco Polo, 1254-1324)在元代大都城中,就曾吃到這種冰品。當公元1292年馬可波羅離開中國時,還將這種摻上牛奶、果露的冰點的做法帶回意大利,后來經(jīng)過改良,于十六世紀上半葉傳入法國;至十七世紀初,英國也出現(xiàn)這種冰品。而在十八世紀,歐洲其它地方也出現(xiàn)冰淇淋,同時也傳到新大陸。但Elizabeth David認為:大家可能把馬可波羅游記中所提到的干酪及奶酪,誤認為是冰淇淋的一種。此外,Pim Reinders也指出:中國不可能發(fā)明冰淇淋,因為乳品消費在中國并不普遍,至于馬可波羅帶回冰淇淋這一說法也不值得采信。
據(jù)學者考證,唐宋已有與奶油有關(guān)的冰點,其中如糖酪澆櫻桃即是,而用以澆櫻桃的奶酪、蔗漿,事先都經(jīng)過冰鎮(zhèn)。唐朝至五代時,也有一道叫酥山的冰品,是將奶酥加工至松軟,甚至奶酥近乎融化,然后在盤子之類的器皿上,滴淋出山的形狀,再經(jīng)過冷凍定型。經(jīng)冷凍的酥山,如同霜雪或冰晶,牢牢黏在盤子上,吃起來入口即化。北宋末年,汴京的夜市,在冬天也賣“滴酥”。至元代時,貢師泰(1298-1362)有《寄顏經(jīng)略羊酥》詩,詩云:“三山五月尚清寒,新滴羊酥凍玉柈。”這種羊酥也是一種冷凍奶油點心。則在馬可波羅來到之前,中國有可能已經(jīng)有近似冰淇淋的食品。不過,在明清的記述中,似乎不存這類的冰點。
除了奶制品之外,在宋代也有沙冰等冰點。在京朝臣逢三伏天,多能獲賜冰沙。據(jù)呂原明《歲時雜記》記載:“京師三伏,唯史官賜冰麨,百司休務而已。自初伏日為始,每日賜近臣冰,人四匣,凡六次。又賜冰麨面三品,并黃絹為囊蜜一器。”除了朝廷于夏日賜冰品予官員吃之外,市面上也出售各種冰品。據(jù)《東京夢華錄》記載,州橋夜市賣沙糖冰雪冷元子、沙糖菉豆甘草冰雪涼水;六月街巷所賣的食品中,也有冰雪涼水荔枝膏及雞頭穰冰雪。當時的業(yè)者在賣這些冰品時,“皆用青布傘,當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南宋臨安的居民在夏日避暑時,也常飲“白醪涼水,冰雪爽口之物”,也有類似牛奶冰的乳糖真雪與乳糖澆。當時賣冰人依然架著短檐傘。另外,楊萬里亦有詩詠賣冰云:“帝城六月日亭午,市人如炊汗如雨。賣冰一聲隔水來,行人未吃心眼開。甘霜甜雪如壓蔗,……”由此或可想見炎炎夏日聽到賣冰的心情,而“甘霜甜雪如壓蔗”的詩句,也點出了冰品的外觀??傊?,在宋代的京城中,夏日要吃到冰水、冰雪之類的冰品,似乎不是困難的事。至于元代的大都,夏日也同樣可以吃到冰,歐陽玄(1283-1357)的《漁家傲南詞》中,就有“四月都城冰碗凍”之句述其事。
在明清的北京,冰水可說是最受歡迎的大眾飲料。明代北京在4月立夏這天打開冰窖以后,市面上也開始有人賣冰,賣冰者“手二銅盞迭之,其聲磕磕,曰冰盞”,而且為了讓冰塊不會迅速消融,還以“綿衣蓋護”。在明代就有不少詩句詠及賣冰的情景。明中葉,邵寶(1460-1527)在京任職時,即有“東街鈴聲冰水過,時向慈闈須買錢”之句;徐渭(1521-1593)旅居北京時也有詩詠道:“門前銅盞呼人急,卻是冰兒來賣冰。干喉似火逢薪熱,一寸入口狂煙滅。”
明代賣冰圖。圖版來源:(明)佚名繪:《宮廷寫本食物本草》(華夏出版社影印,2000年)
至清代,有關(guān)于北京夏日賣冰的記載更不勝枚舉。據(jù)《北京歲華記》云:北京“清明日始賣冰”。而《燕臺口號一百首》也說:“磕磕晶晶響盞并,清明出賣擔頭冰”。在清明節(jié)以后,居民也多購此物以消暑。清初,毛奇齡(1637-1716)詩云:“長安四月方苦熱,日飲冰漿類沃雪?!标惥S崧(1625-1682)詞亦說:“長安六月,玉河橋柳下,涼冰爭賣,銅椀擎來高十丈,只是炎熇難耐?!备哏?1612-1697)亦詠道:“長安六月無好處,只喜寒冰汲水注。長鯨縱飲只一錢,不羨封侯移酒泉?!笨傊?,冰水雖無法與炎天相抗,但正如陳維崧所說的,“還虧煞沿街六月喚賣冰”,讓人們可以暫時清涼一下。這種街頭??梢姷劫u冰人的情況,大約一直持續(xù)到中元節(jié),此后賣冰的就越來越少了。康熙二十三年(1684),查慎行(1650-1727)《京師中元詞》即詠到:“銅盤小拍坐張燈,手指城東滿月升。從此夜游涼似水,漸無人賣擔頭冰?!?/p>
北京賣冰人所用的銅盞,具有特殊的地方風味,故時常讓人想起。同治年間,董平章在甘肅遭逢酷暑,想起當年在北京有冰可吃,不禁有“十年回首春明夢,喚賣冰聞銅盞弄”之思,那小販的叫賣聲與銅盞的摩擦聲,是令人難忘的回憶。而文人所提到的賣冰,主要均指賣冰水,且多半是冰梅湯。明中葉薛蕙的詩:“金壺玉盎露漿調(diào),綠李黃梅冰水消”,所詠即是此物。清初趙鈞彤的“亂打殘冰盞內(nèi)盛,梅湯旋及渴時傾”;清中葉郝懿行(1757-1825)的“銅椀聲聲街里喚,一甌冰水和梅湯”;與道光末年楊靜亭的“炎伏更無虞暑熱,夜敲銅盞賣梅湯”,所談到的也都是酸梅湯。至于北京酸梅湯的制法,王鳴盛(1722-1797)《響盞謠》有云:“響盞響盞爾何為,冰漿淺屑紅玫瑰。”郝懿行亦曾言及:“今人煮梅為湯,加白餹而飲之,京師以冰水和梅湯,尤甘涼?!庇捎谄湔{(diào)制之法特殊,味道極佳,因此常令飲用者回味無窮。清人何易就曾詠道:“心脾俱沁渴煩消,戛玉聲聞入市挑。如此調(diào)梅還飲蔗,太和真味到簟瓢?!绷頁?jù)清末旗人富察敦崇指出:“酸梅湯以酸梅合冰糖煮之,調(diào)以玫瑰、木樨、冰水,其涼振齒。以前門九龍齋及西單牌樓邱家者為京都第一。”
北京賣酸梅湯的攤子。圖版來源:Hedda Morrison著,董建中譯:《洋鏡頭里的老北京》
北京的夏日,除了冰鎮(zhèn)酸梅湯之外,還有一道叫“冰果”的冰品。清后期,嚴辰(1822-1893)曾云:京都夏日,“宴客之筵,必有四冰果,以冰拌食,涼沁心脾?!睋?jù)清末宮女何榮兒回憶,宮女在暑天也有涼盌子吃,像甜瓜菓藕、蓮子洋粉攥絲、杏仁豆腐等,經(jīng)常吃的則是荷葉粥,都是冰鎮(zhèn)的。直至民國,賣這種冰點的鋪子還是到處存在。這種冰點通常是將新鮮的藕片、菱肉、芡實、核桃、杏仁等,放在細瓷碗中,加上點糖,上面再灑上冰屑或小冰塊,吃起來據(jù)說是冰沁可口。
另外,冰奶酪也是清代北京夏日當令的冰品。李慈銘在同治三年(1864)正月初十日的日記曾記道:“早起吃牛乳一器,北地得此頗難,惟夏間盛飲冰酪,而余時無人知者?!眲t冰奶酪也是夏日常見的小吃。當時賣這種涼食的店鋪,俗稱為奶茶鋪,鋪中除賣與奶制品有關(guān)的奶酪、奶卷及奶餑餑之外,也賣一種叫“水烏他”的小吃。清人富察敦崇在《燕京歲時記》曾記及此物,并說:“潔白如霜,食之口中有如嚼雪?!贝宋锵狄蕴撬湍逃驼{(diào)制,再冷凍成方形,形狀與綠豆糕等類似。而在光緒庚子(1900)前后,北京又出現(xiàn)了由西方來的冰淇淋。
如前所述,天然冰與明清北京日常生活所產(chǎn)生的關(guān)連,主要在幾個方面,其一用以居家或辦公場所的氣溫調(diào)節(jié),其次涉及官方及民間設置冰桶供官員或百姓飲用,再者為魚行、肉行、飯莊及果行等利用冰塊或冰窖冷藏保鮮食品;另外則為飲食業(yè)者以此冰鎮(zhèn)飲料。其中,夏日吃冰或喝冰水,足以令人清涼解渴,是一件爽快的事;然在中醫(yī)的看法,則認為冰不宜吃。萬歷年間,李時珍在補訂元人李杲所撰《食物本草》時云:
夏冰,味甘,大寒,無毒。去熱除煩。暑月食之,與氣候相反。入腹,冷熱相激,非所宜也。止可隱映飲食,取其氣之冷耳。若恣食之,暫得爽快,久皆成疾。傷寒陽毒熱盛昏迷者,以冰一塊,置之膻中,令人醒;并解燒酒毒。
這則資料主要在陳述一個觀念,即夏冰其性大寒,在盛夏大熱時食之,“冷熱相激”,最能致病。因此,冰塊僅可隔著器物冰鎮(zhèn)食物,不宜食用。不過,正如佟世思(1651-1692)所說的:“五月六月汗如傾,長安賣冰如賣餳。小者如拳大如豆,兒童入市喧相爭。清風徐來解冰響,坐客數(shù)錢錢在掌。不須水浸白龍皮,頓令舉坐生清爽?!庇捎诒窚膬r格便宜(通常一碗只賣銅錢一文),因此極受到居民歡迎,特別是小孩子。謝階樹對于此種情況倒是有些擔心。嘉慶十一年(1806),他在《詠冰梅湯》詩云:
瑯瑯珰珰敲銅鉦,喓喓唷唷喚賣餳。傍舍群兒齊出戶,一錢一碗不用爭。酸梅作湯調(diào)蜜汁,糝以瑣屑玻瓈冰。堅固漱石可礪齒,閉口噢嗗微有聲。我問群兒胡飲此,恐防嘔泄傷其生。兒言此可滌暑熱,洗凈肺腑解宿酲。一日不飲口覺臭,兩日不飲腸如烹。甘露甜雪難并美,芹羹杏酪無此清?!?/p>
從詩中可以看出:小孩子喜歡吃冰的理由,在于其能清涼卻暑,但在謝階樹看來,多飲此物恐有嘔吐、腹瀉之慮。這種看法系基于冰冷之物性寒,對身體有礙的認知,與冰塊是否衛(wèi)生或許沒有特別的關(guān)系。迄至清末,始有人觸及冰水衛(wèi)生的問題。宣統(tǒng)年間,李虹若《朝市叢載》收有一詩云:“不擔挑子不推車,冰水梅湯味有余。怪得京師夸道好,飲來學會猴拉稀。”《燕市百怪歌》亦諷刺云:“冰水盛碎冰,大口喝得兇。若要身體弱,遺滿廁中坑。”這些記述指出喝冰水導致腹瀉,雖未直接點明系冰塊不衛(wèi)生,但從清末對于飲食用冰的衛(wèi)生管理法規(guī)來看,可能已經(jīng)帶入了西式的衛(wèi)生概念。宣統(tǒng)元年(1909),內(nèi)外城巡警總廳在訂定《管理飲食物營業(yè)規(guī)則》時,即曾規(guī)定:“飲食物用冰防腐,不得用泥污及不潔之冰?!比魪倪@一記載反觀,則業(yè)者以不潔之冰冷凍食物應是存在的。(文/邱仲麟)
本文是邱仲麟論文《天然冰與明清北京的社會生活》 中的一節(jié),全文收入《中國日常生活史讀本》,常建華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5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