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一妻制過時了——有人說——因為過去人的壽命太短,根本不知道四五十年對著同一張面孔是會膩死的。
好有道理,我一時無力反駁也無意反駁。而法國人,至少是俗套印象里的法國人,眾多文藝片里的法國人,恐怕早就領悟到了這個道理。就看看最近三任法國總統(tǒng)——薩科齊、奧朗德、馬克龍各自任性的婚戀故事,及民眾對此見慣不怪的反應吧,真可以說,法國人的民族性里含有一種對自由的婚愛關系的普遍接受,哪怕是總統(tǒng)這樣代表國家臉面的人物,要追求自己想要的愛情,也是無可厚非。
于是我們說法國人“浪漫”。不過若按風俗史學家薩比娜·梅爾基奧爾-博內(nèi)的看法,這種趨向浪漫的民族性,乃是一種“輕浮”的傳統(tǒng)的一部分。《輕浮的歷史》是博內(nèi)為此所寫的專著,從舊制度下專屬于貴族的輕浮,一直寫到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輕浮的徹底民主化,“一切都被用于規(guī)避人生中的悲慘,以樹立幸福的、也即輕浮的良心”——你在聊天中隨便發(fā)個動圖,都是一種淵源有自的輕浮之舉。
《輕浮的歷史》,薩比娜·梅爾基奧爾-博內(nèi) 著,上海書店出版社 2017.4
輕浮一詞,首先跟女性有關,從亞里士多德時代起,人們就從哲學和科學的角度將女性貶低為與男性的“太陽性別”相對的“月亮性別”,在夜里,月亮沾太陽的光發(fā)亮,散發(fā)魅惑,給人以越軌的沖動。太陽確立秩序,月亮卻在破壞秩序;太陽慷慨解囊,遍灑陽光,它的存在是一種公共利益,月亮卻只顧攬鏡自照,引誘人注意自己,無怪一個部落、城邦、國家乃至文明的垮塌,常常被歸咎于女人勾引了作為社會柱石的男人,動搖了由男性組成的社會精英集團的凝聚力。
但在法國,盡管視女人為禍水的論調(diào)也長年存在,人們卻較早地認可女性的輕浮是合理的存在。18世紀的法國哲學家布迪耶·德·維爾梅爾寫過一篇《輕浮贊》,“他指出,輕浮是一種合理的選擇,符合人類狀況,對于人際交往必不可少”,而之所以會發(fā)此論調(diào),是因為在維爾梅爾的時代,馳名歐洲的沙龍文化已經(jīng)興盛,女主人迎來送往、言笑浮浪的樣子,在貴族圈子里太常見了。那么在貴族之外廣大的平民社會里呢?伏爾泰觀察到了風氣的變化,并且有意去促使它繼續(xù)松弛,他聲稱,“窮人靠大人物的虛空過活”——只有貴族們擁有閑暇,能琢磨社交排場的一個個細節(jié),發(fā)明一種又一種玩法,才能拉動內(nèi)需,刺激生產(chǎn)力發(fā)展,讓平民參與的眾多行業(yè)都有前途。
沙龍文化
從這里已可看出,輕浮之風的熾盛,是在18世紀啟蒙運動時期,它反對的是過去幾個世紀里教會統(tǒng)治時的拘謹與禁錮,在彼時,即使賢達如蒙田和拉伯雷,也都義正言辭地指責過女人的放蕩本性,在蒙田字字珠璣的隨筆里,唯一讓我讀著不舒服的,便是他就如何在婚姻中排斥“放蕩與縱欲”所發(fā)的一番宏論。到了啟蒙時代,在一幫哲人和政論家的鼓噪下,輕浮,以及作為輕浮之具體表現(xiàn)的歡娛、游戲、享樂等等得到了認可,雖然正方反方長久辯論,但是沙龍社交已是既成事實,縱然有些人痛心世風墮落,也無法遏止。
不過,啟蒙時代所推行的輕浮和享樂主義是有分寸的,一位特呂布雷教士——他還是位教士呢——公開支持享樂,但沒有忘記提醒人們“任何時候都不要做到樂極生厭的地步”,過頭了就不好了。那么怎樣才叫“過頭”?當然了,最明顯的標志就是節(jié)育術流行。在《法蘭西的特性》一書中,歷史學家費爾南·布羅代爾就說,節(jié)育現(xiàn)象在法國出現(xiàn)并且蔓延,要比在歐洲其他國家早得多,盡管“避孕節(jié)育并不是那時的新發(fā)明,傳播方式也不同于文化財富或流行病”。
輕浮、享樂,其實是本能,是人欲的自然流展,法國人有此機緣,甚至可以說“慧根”,卻也躲不了嚴厲的打壓。第一次打壓就是法國大革命,不僅終結了沙龍文化,而且號稱要打造一個“陽剛、高潔之世”,“革命公民必須疏遠一切輕浮之念”。然而,行為目的與實際效果之間會發(fā)生意想不到的錯移。比如,雅各賓派的革命領袖圣鞠斯特曾宣布“彼此相愛的人就是夫婦”,這句話原本的目的是要把婚姻放入“博愛”的愿景里面,通過界定夫婦的概念來促進國民的凝聚力,而實質(zhì)上卻是給婚戀的自由化開了個綠燈。
博內(nèi)也寫道,大革命后建立的法蘭西第一共和國于1792年9月頒布了離婚合法令,本意是將婚姻重新界定為“一項嚴肅之舉”,消弭兩性沖突,未料陰差陽錯,熱月政變后雅各賓派倒臺,法國進入督政府時期,厭倦了革命的法國人立時陷入徹底的狂歡,人們極度渴望歡娛、冶游和享樂。正是在這內(nèi)憂外患的短暫五年里,巴黎摘取了它“狂歡、奢華及輕浮之都的頭銜”,離婚自由也成了這輕浮風氣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
博內(nèi)從賭場、舞場、游樂場、喜劇院、餐館到時尚產(chǎn)業(yè)等諸多領域勾畫了督政府時代法國的世風,而離婚率飆升,及其反映的法國人觀念的變化,是最具戲劇性和八卦色彩的。從1792年的尾聲開始,離婚率就一路走高,1793年,巴黎共有1690起離婚,1794年達到2400起,而當時巴黎的總人口約七八十萬。在督政府的五年里,女人真正踐行了其輕浮的“天性”,“一些女性換了五任丈夫”,只要她們在戲院里看上了某男士,就會主動出擊,約他去游樂場跳舞。
“愛情不過是一時興起,婚姻成為一種新的消遣”,自由、平等、博愛的雄健口號,恰好可以用來證明任性有理,消遣無罪?;谄?,女性一向被懷疑、限制、壓抑、禁錮,如今,女性尚且如此,男人就更不待言。書中記道,1796年12月27日,某人給法國下議院發(fā)去一封請愿書,他曾經(jīng)先后迎娶過兩姐妹,現(xiàn)在他希望和丈母娘結婚。
畫作《愛的寓意:不忠》
在當時的法國,離婚可以由夫妻雙方的任何一方提出,法律不會設置任何障礙,只要簽名即可,因而,報章上的諷刺家管離婚叫“領通奸圣事”,意思是合法的離婚儀式暗示了夫妻雙方或一方都曾出軌,或者正式確認他們有權這么做。離婚后的男女偶遇對方時,也都互相友好地打招呼,“然后相忘于江湖”,可見,在擺脫了來自道德、法律、風俗的壓力之后,人們輕松愜意至極,婚姻破裂帶來的情感損傷被降到了最低。
一般認為法國人對婚姻持有那樣一種貌似極端隨意的態(tài)度,是得益于啟蒙運動及后來大革命的動蕩。布羅代爾也證實,在督政府時代,法國的棄兒數(shù)量“成倍增加”,盡管法國人已經(jīng)在積極避孕。事實上,避孕措施的普及程度與出生率的升高和降低并沒有直接的關系,從長時段視角來看,從啟蒙時代開始,法國社會就在一路自我減壓,到了19世紀中期,原本在情愛、避孕、婚內(nèi)外性行為這些方面禁律最嚴的天主教會,也控制不住天主教徒的行為了。不過,按照布羅代爾的說法,法國人并不是因為輕浮而積極避孕的:他們其實一直都很積極,因為早在17世紀,法國人口相對于當時的生產(chǎn)力水平便已過剩,即使在正常而穩(wěn)定的一夫一妻家庭里,多生一個孩子的負擔也實在太重。
若是把法國式的浪漫解釋為“慣于享受兩性關系”,我們就會覺得“輕浮”這個偏貶義的詞語,比文藝范的“浪漫”更加準確些。輕浮建立在這樣一種人生觀上:人生并沒有崇高的道德目標,而世事中的意外不可躲避,故而,基督教時代以來一直鼓吹的追求“靈魂的安寧”是無聊的,不可取的,凡人應當順勢而動,歡迎甚至制造意外,這才是愛生活、求幸福的正途。
繪畫:基督與淫婦
當你第一次體會到一夫一妻制的煩擾時,啟蒙運動的開山人孟德斯鳩在《論風俗》里的兩句充滿詩意的話能給你以安慰,乃至激勵你追慕昔日法國人的風采:“時間長了,沒有不令人厭煩的……而外物的變化,將我們推入不同的心境?!保ㄎ?云也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