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書摘

人魚是如何變“美”的?

中世紀時期,人魚的定義反映了西方人對宗教、性和力量的理解?;浇虝屜纫徊?,利用這種異教(即非基督教的)生物詆毀女性,從而吸引更多信徒。

中世紀時期,人魚的定義反映了西方人對宗教、性和力量的理解。基督教會搶先一步,利用這種異教(即非基督教的)生物詆毀女性,從而吸引更多信徒。

有趣的是,教會的一切努力都有了回報。中世紀時期,越來越多的信徒將教會領(lǐng)袖的言論奉為信條,學(xué)習(xí)了教會辛苦搜尋的人魚圖鑒后,更加篤定人魚是真實存在的,并且將女性肉體視為危險之物。除了培養(yǎng)人們對這些神秘混血生物的信仰之外,教會的這一做法也為美人魚及雄性人魚的現(xiàn)代理論奠定了基礎(chǔ)?;浇虝木幟廊唆~和特里同的故事,不僅是為了證明其包容性從而提高宗教地位,還是為了利用神話的奇幻色彩維護基督教信仰。與在圣殿中朝拜的普羅大眾相同,早期基督教會所呈現(xiàn)的人魚形象,也是具備混血性、矛盾對抗與權(quán)力斗爭的物種。

但是,早期基督教會一開始是從哪里得知人魚的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并非易事,因為美人魚和特里同的起源可謂是迷霧重重。唯一確定的是,人類對人魚的認識始于雄性人魚,并且與我們對知識與力量的不斷探尋有關(guān)。大約公元前5000年,阿卡迪亞人開始信奉擁有男性上身、拖著魚尾的水神恩基。隨后,巴比倫人以恩基作為原型,創(chuàng)造了屬于自己的水神俄安內(nèi),代表光明、智慧和文明。公元4世紀時,一位學(xué)者將俄安內(nèi)描述為“被賦予理性的動物”,認為他給了男人“創(chuàng)造文學(xué)和科學(xué)的智慧,鑒賞藝術(shù)的能力,教會了男人舉止得體,使他們真正成為人類”。如此一來,恩基與俄安內(nèi)承載著人類對大海的無盡幻想,以及對人類進步的追求。

人類的熱情并未因時間流逝而減弱,腓力斯丁人創(chuàng)造了大袞,他是《圣經(jīng)·舊約》中的魚尾神,最終屈服于希伯來人的耶和華。歷史學(xué)家亨利·李認為,許多早期的基督信徒將諾亞視為“第二個人類之父,因其生活在大洪荒時代,他將保留下來的藝術(shù)與和科學(xué)傳授給人類”。諾亞的形象通常是人類男性的上半身配上一條魚尾,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是以恩基與俄安內(nèi)為原型的再創(chuàng)造。希臘、伊特魯里亞和羅馬的水神也是如此,如波塞冬和涅普頓。從一開始,西方人就將雄性人魚視作掌管知識、文明和宗教的神靈。

那么美人魚呢?畢竟,現(xiàn)代人通常認為美人魚才是人魚的代表。但我們的祖先并不這么認為,而是將美人魚作為特里同的附屬。例如,俄安內(nèi)娶了海神阿塔伽提斯后,后者并不享有與丈夫同等的權(quán)力。雄性人魚的祖先都是象征著知識和進步的神靈,而美人魚卻是由可怖的怪物進化而來的。

說到這里,不得不提起希臘神話中的怪物斯庫拉和荷馬(Homer)的《奧德賽》(8世紀)中的塞壬,這些怪物對研究美人魚起源非常重要。總的來說,這些水生怪物均面容可怖,時不時會引誘人類男性,將其拖入死亡地獄。重要的是,她們與現(xiàn)代意義上半人半魚身的美人魚毫無相似之處。荷馬書中的斯庫拉“長相無比駭人,12只腳無一完整,6只脖子巨長無比,每只上面都頂著一顆可怕的頭顱,三排牙齒參差不齊,渾身散發(fā)著死亡的氣息”。這種形象跟少女毫無干系。荷馬對塞壬的外貌倒是著墨不多,但極力描寫她們威脅奧德修斯和水手們的情景,她們主宰著死亡與毀滅。值得注意的是,塞壬吟唱的歌曲并不含有性暗示,而是充滿著智慧。恩基身上散發(fā)的進步光芒就這樣被荷馬寫成了死亡的暗示。公元前3世紀,阿波洛尼烏斯·羅迪斯將塞壬具象化,將其描述為“一半為少女,一半為鳥身”的形象。至此,美人魚的形象仍然不是半人半魚,而是長滿了爪子和翅膀。

看到這些古老的海怪,人們會產(chǎn)生疑惑,早期的基督教會到底為什么要將如此駭人的怪物請進圣殿,他們?nèi)绾闻c基督教的救贖精神相融合,為什么一個推崇進步與文明的宗教要與如此野蠻的異教神獸牽扯不清?答案就在這些怪物的混血特質(zhì)中。前人為各種目的改編并傳播人魚故事,早期基督教會就是利用這些混血神獸來彰顯自己包容萬物的精神,使更多的人了解基督教。這一舉措永遠地改變了西方人與人魚的關(guān)系,在古老神話中的那片漆黑海域,美人魚和特里同在水面上影影綽綽,如今他們卻成為性、宗教和力量的象征。

同前人一樣,早期基督教對人魚的定義抽象又模糊。從公元2世紀至公元5世紀,羅馬基督教徒試圖從魚身上尋找宗教信仰——至今,到羅馬地下墓穴的游客仍能在一排排隧道中看到散布其中的魚類壁畫(圖1)。除此之外,教會的信仰體系在其他方面也存在著和大海的聯(lián)系。從幸免于大洪荒的諾亞(據(jù)回憶,他的外貌類似雄性人魚)到被大魚(鯨)吞食的約拿,依照《圣經(jīng)》可以看出,人類與水的聯(lián)系從遠古時代就開始了。實際上,最早的約拿形象是公元3世紀的一幅羅馬石刻壁畫,圖中約拿被魚怪吞了半個身子(圖2)。盡管我們不能確切地知道中世紀基督教會同人魚的聯(lián)系,但這些怪物必然影響了基督教徒對人魚的深入探索。

圖1 羅馬陪葬匾上刻著基督教標志(包括魚),圣卡里斯托地下墓穴,羅馬,約公元200-400年


圖2 《吐出約拿》,大理石,約公元280-290年


就算沒有人類與海洋的這層關(guān)系,早期基督教還是會興致勃勃地推崇異教神獸。這種做法受到了務(wù)實主義的影響,這些異教徒長久以來都在參拜其他神靈,如果想贏得他們的信任,就必須顯示出自己對那些古老信仰的了解(最終的目的是抑制非基督教的行為)。因此,中世紀的教堂中出現(xiàn)次數(shù)最多的就是“綠人”雕像。他們長著一張男人的臉,有時臉上掛滿樹葉,有時樹葉從嘴里或其他地方噴涌而出,這種形象或許象征著古老傳統(tǒng)中的再生和富足(圖3)。教會顯然非常喜歡這個主題,總將其安插在與《圣經(jīng)》有關(guān)的演講中,最后希望它們與這些神圣的地方融為一體。雖然它們的形象駭人,顯得有些荒誕不經(jīng),但這些“綠人”架起了中世紀教會與歐洲過往歲月的橋梁,促使信徒思考自己的未來。如今,到中世紀教堂朝拜的信徒和游客仍然會盯著這些奇怪的石刻,它們的奇形怪狀是刻意為之,為的就是留住人們的腳步。

圖3 座位托板中的綠人雕塑,圣博爾托夫教堂,林肯郡,波士頓,大約14世紀


“綠人”雕像充滿雄性氣息,由此可以感受到中世紀基督教會推崇男性力量,貶低女性力量。歷史學(xué)家羅斯瑪麗·雷德?!けR瑟(Rosemary Radford Ruether)認為,教會在中世紀早期就開始強調(diào)基督教中的父子關(guān)系,天堂中上帝與耶穌的關(guān)系是居首位的,教徒認為受洗禮而成為上帝兒子的基督教徒應(yīng)該領(lǐng)導(dǎo)基督教。因此,這種“神學(xué)內(nèi)部的父子關(guān)系重新定義了神與人的關(guān)系”,使得男性在基督教中占據(jù)主要地位,從上帝與基督的關(guān)系中得出牧師與信徒的關(guān)系。從早期基督教時代到中世紀時期,耶穌的形象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因為《圣經(jīng)》中并沒有透露出耶穌的外貌,最早的希臘和羅馬的教會,將異教之神阿波羅的形象作為耶穌的模板,將他定義為一個留著卷曲短發(fā)的快樂男孩(類似現(xiàn)代貴族),經(jīng)常揮舞權(quán)杖施展法術(shù)。有趣的是,異教神通常是雌雄同體的,所以很多早期的耶穌畫像都是較為中性的,女性的臀部配上絕美的容顏,再添一點點乳房(圖4)。直到中世紀,耶穌才成為如今飽受煎熬的男性形象,當時基督教會為曾推崇女性形象而深深懊悔,正想方設(shè)法壓制陰柔之氣。

圖4 阿里烏斯洗禮堂屋頂?shù)蔫偳侗诋?,拉文納,意大利,公元400-500年


為了追求男性主義,教會開始篡改各種古老的傳說。荷馬的《奧德賽》就是個好例子,尤其是其中奧德修斯(羅馬神話中的尤利西斯)奮力抵抗塞壬身上危險的女性氣息。正如歷史學(xué)家杰奎琳·萊克勒克·馬克思(Jacqueline Leclerq-Marx)所說,在宗教神話中,唯有邪惡才能凸顯美德。因此,美德之子尤利西斯與邪惡的化身塞壬既相互對立又缺一不可?;浇掏竭€著重描寫了尤利西斯駕駛的那艘船的桅桿,當他面對這些丑陋可怖的雌性水怪時,將自己綁在桅桿上,就像基督教的十字架那樣。如果想要這些傳說經(jīng)久不衰,就要將女人放在男人的對立面(圖5)。

圖5 “塞壬攻擊時,奧德修斯將自己綁在桅桿上”,細節(jié)取自希臘“塞壬花瓶”,約公元前480-前470年


中世紀早期基督教會在將男性放置于道德高地的同時,還在想方設(shè)法貶低女性。盧瑟發(fā)現(xiàn)中世紀基督教對女性的描述顯示出“深刻的矛盾心理”,女性代表與邪惡相關(guān)的肉欲與軟弱,她們應(yīng)該因此屈服在陽剛的男子氣概之下,這甚至在僧人與主教的男性關(guān)系中也造成了影響。盧瑟還調(diào)查了耶穌的母親——瑪麗的形象變化,即教會如何使瑪麗在與上帝和耶穌之間的關(guān)系中變得越來越被動和順從的。除了盧瑟透徹的分析,早期的作家們也有類似的這種想法?!侗阄骼怯?xùn)》中寫道,連女人的善也比不上男人的惡。女人,對于早期基督教會來說,就是肉欲和軟弱的象征,她們是男人墮落的源頭。但是瑪麗——耶穌的母親,這位具備世上所有高尚品格的女人顯然不符合教會想要的形象。他們需要一位女性,一位周身散發(fā)著危險氣息,舉手投足間充滿性誘惑的女人,來反襯男人的正直品質(zhì)。美人魚由此誕生。

雖然早已有用塞壬襯托尤利西斯的例子,但直到中世紀時期才創(chuàng)造出了美人魚形象,基督教徒在希臘和羅馬神話中斯庫拉和塞壬的基礎(chǔ)上,加入了其他元素,創(chuàng)造出一個融合死亡、力量與性的新形象:裸體的(混種)女人。中世紀的斯庫拉和塞壬不再是頂著“駭人頭顱”的鳥身水怪了,但她們?nèi)蕴恍芈度椋糁h逸的長發(fā),身后分叉的魚尾緩緩擺動,臉上掛著不明所以的微笑。雖然裸體形象在中世紀早期已不稀奇,如《圣經(jīng)》中敞胸的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但直到文藝復(fù)興時期,這種表現(xiàn)形式才普遍流行,為教會所接受。中世紀的美人魚令人震驚,這也恰恰是很多畫圖者所期待的。如“綠人”一樣,基督教所推崇的異教形象幾乎充滿了中世紀的教堂,還有什么比在圣殿中展示這些露骨畫像更讓人心癢難耐的呢?

中世紀盛期(800-1300年),基督教在西方世界具有至高無上的話語權(quán)。雖然沒有具體數(shù)據(jù),但我們能確定基督教于公元5-6世紀就深深扎根于愛爾蘭(基督教大概率傳自高盧和羅馬,愛奧那島的愛爾蘭傳教士隨后將基督教帶到英國)。傳教士圣帕特里克傳教于愛爾蘭,接下來的幾個世紀,基督教在英國其他地區(qū)以及歐洲北部和地中海地區(qū)都大受歡迎?;浇倘绱舜蠓女惒孰x不開人魚的形象與傳說,然而這一切并不是巧合。隨著教會領(lǐng)袖在西方世界獲得更多權(quán)力,傳播宗教與文化需要更明確的使命。牧師和傳教士自詡為社會和政治領(lǐng)袖,那么教會就需要為眾生指出一條明路,為教徒的未來點燃一盞明燈。陽剛與陰柔、奇幻和危險等是基督文化中反復(fù)出現(xiàn)的關(guān)鍵詞,而人魚這種人類古老的異教文化中的神秘生物,恰好是這些特質(zhì)的完美載體。

大約公元800年,基督教的插畫家、藝術(shù)家和雕刻家費盡心思將凱爾特和德國水神的特點融入美人魚的形象,盡管荷馬已經(jīng)在《奧德賽》中指出,塞壬是類似于鳥類的怪物。后來,藝術(shù)家逐漸脫離人魚的原型,因為他們已經(jīng)不需要遮遮掩掩了。他們需要的是一個美艷動人、足以讓觀眾心癢難耐的妙齡女子,對于中世紀的觀眾來說,她仍保持神秘,只是方式不同而已。

中世紀的雕塑家更是大展身手,一個個三維立體的性感美人魚雕像相繼問世(偶爾身旁伴著一條更羞澀的雄性人魚),裝飾著教堂的屋頂、托臂、浮雕、橫木和圓柱。英國教堂中至少刻著55條美人魚,12世紀的??巳卮蠼烫蒙踔劣歇毩⒌氖倘唆~。從法國到英國再到意大利,中世紀教堂的雕刻師一直通過人魚來表達自己不那么高雅的想法,并且神氣十足。他們有時還會將“綠人”的葉子與人魚結(jié)合起來,在美人魚身后飄逸的魚尾刻上郁郁蔥蔥的樹葉。某種程度上,可以說“綠人”與美人魚是一枚硬幣的兩面。美人魚雕像已經(jīng)成為中世紀基督教傳教的重要方面,她們或倚在枕梁上向下凝視,或藏于托板下,使跪拜的朝圣者大吃一驚。

雕塑家們企圖用美人魚石刻向觀眾傳達一系列信息。13世紀,法國大主教禮拜儀式學(xué)家杜蘭度(Durandus)曾說:“一般教堂中的畫像和裝飾會向異教徒展示,我們教堂中的畫像卻表達出令人費解的、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彪m然中世紀的教徒希望通過美人魚傳達出一些需要慢慢領(lǐng)悟的信條,但他們最終的目的都是貶低女性。因此,美人魚總是危險又多情的尤物,飄逸的黑發(fā)與裸露的白皙皮膚相互映襯,手拿銅鏡玉梳,身后拖著分叉的魚尾。在英國南部的圣保羅教堂、??巳卮蠼烫?、圣瑪麗大教堂和阿德伯里有兩種典型的美人魚雕像。其中一座是現(xiàn)代意義上的美人魚形象:飄逸的長發(fā)、圓潤的胸部和赤裸的上半身(圖6)。她在中世紀觀眾面前一躍而出,妖艷的面容蠱惑著他們,左手攜著的魚使人們不敢忘記她攝人心魄的能力(最早的基督教將魚視為希望與救贖的化身,許多學(xué)者疑心它是否也代表著靈魂與貞潔)。

圖6 埃克塞特大教堂屋頂?shù)拿廊唆~,約14世紀初


第二座三維立體式雕像要更大膽一些,周身散發(fā)著肉欲和危險的氣息(圖7)。埃克塞特大教堂中的美人魚雕像微微后仰,好似誘惑著觀眾前來仔細觀摩,而阿德伯里的美人魚則將臉和裸露的胸部向前傾斜,坦然地展示給觀眾。此類美人魚雕像也有著一頭長發(fā),不過或許因為姿勢傾斜,頭發(fā)向后飄去。更令人矚目的是,這座美人魚雕像展開尾鰭露出自己的外陰部,顯示自己作為女性最原始的力量與危險。在此基礎(chǔ)上還有表現(xiàn)得更加露骨的美人魚石刻。瑞士圣帝博的中世紀教堂中,連長椅上也刻著美人魚,這些美人魚也同樣張開自己的尾鰭,期待其他魚類與她們進行交合?,F(xiàn)代人看到如此情景或許不以為然(魚和美人魚交配有什么稀奇?),中世紀的觀眾則可能會駐足沉思:代表基督教會信仰的魚竟然進入了代表女人性與欲的美人魚的身體。這是對女性最極端的污蔑:她們玷污了基督教的代表物。至少可以說,這些畫像使觀眾大為震驚。

圖7 圣瑪麗教堂雕帶中的一條美人魚,阿德伯里,約公元1300-1500年


西歐基督教教堂中留存著數(shù)以百計的美人魚雕像,這只是其中三座。她們代表了最普遍的人魚形象,但只展現(xiàn)出了冰山一角。很多時候,雕刻家會將美人魚刻在雄性人魚身邊。在這種情況下,美人魚顯得更加嬌羞,好似被男性“馴服”。長久以來,美人魚與異教思想關(guān)系密切,有時候她們的形象還會出現(xiàn)在凱爾特人和皮克特人的十字架上。坎貝爾敦十字架創(chuàng)于1380年,立于基爾坎文教堂門外,這個十字架不僅是凱爾特式的(代表早期基督教會大熔爐的特性),而且頂端刻著的是一條美人魚(融合異教雜交性和基督教義的物種)(如圖8)。這座石刻十字架高約3米(11英尺),上面還裝飾著精致的凱爾特式的樹葉狀(近似“綠人”和尾巴被樹葉代替的美人魚雕像)。但是這座十字架并不是異教的。雕塑上面用拉丁文刻著建造者的名字,這位基督教牧師只希望用十字架來裝飾教堂入口?,F(xiàn)在該十字架被移至坎貝爾敦市中心,游客可以去那里欣賞十字架和美人魚。

圖8 “美人魚”,細節(jié)取自坎貝爾敦十字架,于14世紀用綠泥石片巖雕成,圖片取自《蘇格蘭雕塑》,卷Ⅱ(1867)


基督教會將這條美人魚作為所謂女性欲望、性與力量的危險象征,但他們還在這座教會雕像中挖掘出了更多含義。意識到朝拜者會將美人魚與其致命的“塞壬歌”聯(lián)系到一起后,教會領(lǐng)袖便利用這些石刻來警示信徒世俗音樂的危險以及這種旋律所帶來的女性誘惑。學(xué)者伊娜·納洛迪斯卡瓦(Inna Naroditskava)和琳達·菲利斯·奧斯汀(Linda Phyllis Austern)曾說:“在西方文化中,塞壬經(jīng)常被視為危險與誘惑并存的雌性水怪,她的歌聲將聽者籠罩在巨大的虛無中,由此,空間與音樂藝術(shù)通常被視為女性主義的。”所以,??巳卮蠼烫弥械拿廊唆~和特里同抬著一架鼓并不是什么稀奇事,林肯郡的圣博托爾夫教堂中還存著演奏雙管樂器的美人魚雕像。為了讓世人認識到美人魚之歌的危險,公元1600年,一位英國詩人警告男人不要“用女聲歌唱或者模仿她們的步伐”,否則,他們會因為哼唱了“塞壬歌”而被當作女人。中世紀的雕刻家極力渲染美人魚不可控制的歌喉,反對她們的混血特質(zhì),警示世人保護好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守護好自己的肉體與靈魂。

雕刻家始終對美人魚變幻無常的特性感到好奇,她們可以讓觀者的腦海中浮現(xiàn)出現(xiàn)世與未來的關(guān)聯(lián),贊嘆上帝能夠以如此奇幻、看似不可能的手法改變自然規(guī)律。美人魚雕刻通?;貧w原始的神秘形象,布滿樹葉的魚尾和夸張的女性身體。正是如此形象配上其怪物本質(zhì),使人類憂心忡忡。教會不僅希望用這些駭人形象訓(xùn)誡世人(尤其是在女性的危險、欲望和音樂等方面),他們還希望教徒可以時刻感嘆上帝無盡的力量。當美人魚的混血狀態(tài)以三維立體的方式展現(xiàn)在最神圣的殿堂時,信徒們被迫在其信仰及自身罪惡間產(chǎn)生了一種難以忍受的親密聯(lián)系。

中世紀時期,在教堂中裝飾美人魚石刻或許是最為盛行的,她們的形象多半是根據(jù)中世紀的文字塑造的,尤其是動物寓言和帶插圖的手稿中提供的描述。意識到中世紀的觀眾對奇幻的濃厚興趣之后,作家和插畫師開始大量制作手稿,幫助人們了解這些奇怪的物種:人魚。通過人魚的混血體質(zhì)和神秘特性,作家和插畫師們可以在他們身上深挖出人類的蹤跡。為了回應(yīng)杜蘭度對教堂雕塑的推崇,13世紀的英國教徒托馬斯·科伯姆(Thomas Cobham)曾說:“上帝創(chuàng)造出本質(zhì)各異的不同物種,不僅是為了男性人類的延續(xù),更是為了傳授他們知識。因為整個世界充滿了各種生物,就像一卷手稿,我們可以模仿想要的,逃離厭惡的?!?/p>

與雕塑家一樣,中世紀的作家及動物寓言和手稿的插畫師都渴望通過其作品,向大眾傳達一種信息和神跡,抑或是“教導(dǎo)”。公元77-79年,羅馬自然學(xué)家老普林尼用拉丁語完成了巨著《自然史》,這部作品并沒有跳出亞里士多德式的敘述方法——只是對各種自然現(xiàn)象的簡單羅列,將其分類為奇談、不解之謎和奇異事件。但普林尼的作品可謂是包羅萬象,包含了航天學(xué)、植物學(xué)、冶金術(shù)和動物世界等。其中對人魚的描述如下:

一位來自里斯本的大使向羅馬皇帝提交庇留報告時說,有人在一處山洞中親眼看見特里同浮于貝殼之上演唱歌曲,他的外貌也如大家所熟知的那樣。關(guān)于海神涅瑞伊得斯的描述也與現(xiàn)實相差無幾,除了他們屬于人類的那部分,身體布滿了鱗片。

后來,中世紀的學(xué)者在探索美人魚和特里同的過程中,逐漸理解了老普林尼的話,知曉了所謂“為世人所熟知的”外貌就是半人半魚。他們逐漸將“海神涅瑞伊得斯”(特里同的女性伴侶)的形象轉(zhuǎn)變?yōu)楝F(xiàn)代人魚。到目前為止的資料顯示,中世紀教會并不需要樣子模糊駭人的涅瑞伊得斯,而是需要性感的海中少女。

中世紀的動物寓言和帶插圖的手抄本中充斥著美人魚畫像,作者希望“通過這類引人入勝又具有娛樂性質(zhì)的圖示,向世人傳播基督教信條”。在《博物學(xué)者》手抄本(寫于公元3-5世紀,盛行于中世紀)中如此形容美人魚:

少女一般,她擁有柔軟的胸部和身體;

又非少女,肚臍之下的卻是布滿鱗片;

天籟之音,這位塞壬擁有無數(shù)種聲音;

余音繞梁,冥冥之中卻充滿危險氣息;

傳聞之中,這位塞壬是如此丑陋奇異;

半人半魚,什么東西正藏在這外貌里。

由此,我們腦海里可以清晰地浮現(xiàn)出現(xiàn)代人魚的模樣,但僅用文字來描繪還遠遠不夠。

公元7世紀末至公元8世紀初,拉丁文動物寓言集《異獸錄》問世,然而書中記錄的美人魚形象與斯庫拉有一定區(qū)別。像《博物學(xué)者》這類書,著重描寫人魚的危險、欲望和性誘惑力,開篇就寫道:“塞壬就是美人魚,她們利用美貌和歌聲誘惑水手,少女般的上半身與人類無異,藏在水中的下半身卻是可怖的魚尾?!泵廊唆~并不是毫無殺傷力的弱小海怪,她們將人類誘至懷中,然后將其拖入無盡的地獄。《博物學(xué)者》平鋪直敘,告知讀者小心美人魚的迷惑,而《異獸錄》則另辟蹊徑,直接用圖示將這駭人怪物展示給讀者(圖9)。這就是中世紀的美人魚,這個迷人又危險的尤物手持銅鏡玉梳,肆意飄動的長發(fā)勾勒出結(jié)實的上半身,柔軟的胸脯裸露在空氣中??蓱z的水手見此情景,無一不受誘惑,陷入昏睡之后被拖入罪與欲的深淵。人們或許會好奇,既然虔誠的基督教會對性誘惑如此外露的圖像不以為然,那么他們看到此情此景會作何感受呢?并不是所有人都同意科伯姆的說法,圣伯納德(St Bernard of Clairvaux)發(fā)出疑問:“這種扭曲的美麗有何意義?使基督教同胞看到這種生物又有何意義?”不論會產(chǎn)生何種影響,好與壞,性總是賣點。

圖9 一只塞壬正拽著水手的頭發(fā),企圖將其拉下船,另一個水手捂住耳朵,防止受到塞壬歌的誘惑,船下有一只拿著弓的人馬獸


經(jīng)過時間的沉淀,《異獸錄》中的形象逐漸被大眾接受。此后,仍有大量的插圖手抄本,如《凱爾經(jīng)》(公元9世紀),用越來越吸引人的方式展現(xiàn)人魚的形象(圖10),12世紀的赫爾曼·瓦朗西曼(Herman de Valenciennes)在其《詩集》中賦予美人魚以音樂器具,弱化了她們的胸部和其他女性特點(圖11)。《拉特蘭圣詠集》(公元1260年)中的插圖更類似《異獸錄》中的色情版本:結(jié)實的人魚裸露著胸部,手里抓著魚(圖12)。但是,這些插圖并沒有顯示過多的女性氣息。相似的例子還有很多,如現(xiàn)收藏在劍橋大學(xué)基督圣體學(xué)院圖書館的《里圣經(jīng)》中,人魚并沒有碩大的胸部和飄逸的長發(fā)(如《異獸錄》中所示),也不似之前那樣駭人。巴塞洛繆·安格理克斯(Bartholomew Anglicus)在《萬物性理大典》(13世紀早期)中詳細地描寫出美人魚的可怕之處,夾雜著色情的描寫,但僅有語言描寫并沒有配圖,“壯碩的蕩婦面容姣好,用靡靡之音誘惑水手墮入罪惡深淵”。

圖10 圣徒科倫巴《凱爾經(jīng)》中的塞壬,9世紀


圖11 赫爾曼·瓦朗西曼等人編撰的《詩集》中的塞壬,13世紀


圖12 《拉特蘭圣詠集》中的塞壬(約1260)


直到13世紀末14世紀初,西方動物寓言和插圖手抄本才開始應(yīng)用中世紀美人魚性感外露的形象。這種轉(zhuǎn)變收到的成效甚好,由于人氣越來越高,到了中世紀盛期,這種作品變得遍地都是。下面兩幅圖(圖13、14)摘自13世紀的動物寓言。圖中的美人魚頂著美麗的容顏,金色的秀發(fā)在空中飄動,裸露的身體結(jié)實光滑,赤裸的胸部微微凸起,當然身后還掛著一條魚尾。她同樣具備蠱惑人心的能力,也仍然散發(fā)著危險的氣息?!讹w利浦·肖恩動物寓言集》(公元1300年)的作者將塞壬比作“世界首富”,她們通過音樂和美貌偷走人類的靈魂。

圖13 13世紀初期艾希摩爾動物寓言中的美人魚


圖14 13世紀動物寓言中的水手和塞壬


《勒特雷爾圣詩集》(1325-1340)中描寫的美人魚形象,可稱得上是最佳約會對象。書中主要展現(xiàn)了中世紀英國的日常生活,但也包括了一系列奇特又神秘的生物,精美的羊皮紙上的一幅幅畫像栩栩如生,其中就有一條美人魚。插畫師認為美人魚是個蠱惑人心的尤物,與之前的形象差距不大,中世紀的讀者一定會好奇地掃視她赤裸的身體(圖15)。為了吸引讀者的目光,本書的插畫師將美人魚手中的鏡子和梳子鑲上了金邊。當中世紀的讀者點蠟燭閱讀此書時,金屬邊緣甚至?xí)瓷湎灎T的光芒,他的眼睛會不受控制地陷入塞壬的懷抱中。

圖15 《勒特雷爾圣詩集》中的美人魚


15世紀末,插圖手抄本中的美人魚畫像如暴風(fēng)雨般席卷而來,其中不乏中世紀風(fēng)格和現(xiàn)代風(fēng)格的畫像?!兜抡Z圣經(jīng)》(1483)的作者在諾亞方舟的木板旁刻畫了兩條美人魚(圖16)。其中一條凝視著自己在鏡子中的面容,一邊梳著金色的秀發(fā)。緊實的胸部下緊連著曼妙的腰身,無縫銜接起她駭人的魚尾。她的同伴也裸露著胸部,留著一頭金色的長發(fā),好像在示意諾亞過去,而諾亞則在人潮擁擠的船上,透過窗戶充滿恐懼地望著她。八年之后,雅各布·邁登巴赫(Jacob Maydenbach)出版的《百科全書》中有一章專門記載海洋生物,其中將美人魚的性感描寫得淋漓盡致(圖17)。

圖16 安東·科貝格的《德語圣經(jīng)》中木質(zhì)手繪“美人魚與諾亞方舟”


圖17 《百科全書》中的美人魚


書中的美人魚不再藏于水下,像阿德伯里美人魚雕像一樣,在巖石上盡力展開自己的尾鰭。她們的外貌也符合當代人的想象,飄逸的金色長發(fā),令人神魂顛倒的面容,還有曲線動人的裸體?!栋倏迫珪分姓宫F(xiàn)的美人魚形象性感誘人,為15世紀末的西方教會、藝術(shù)家、雕刻家和插圖畫家提供了靈感。無論從哪方面來看,她們都無疑是個怪物,時時刻刻提醒著世人,女人是危險的。

但這些創(chuàng)作者又將雄性人魚置于何處呢?在美人魚被刻成三維立體石刻時,雄性人魚著實是被藝術(shù)家們忽略了。但這也不是沒有原因,因為雄性人魚的形象確實沒有什么警示意義,對世人的影響也較小。13世紀中期,《動物志》對雄性人魚的形象描述,更加證明了上述觀點。與赤裸性感的美人魚相反,雄性人魚身披道袍,頭戴風(fēng)帽,完美展示了男性對宗教虔誠與自制的追求(圖18)。與美人魚性暗示意味濃厚的前傾姿態(tài)不同,雄性人魚似乎帶著上帝的祝福,要為讀者獻上一條魚。這種人魚僧人的形象是從未有過的。16世紀下半葉,康拉德·格斯那(Conrad Gessner)在文藝復(fù)興時期推出了百科全書式巨著《動物史》,其中就描寫了一種叫“海僧”的生物,并配有插圖。這位海僧全身裹在道袍中,故意留著短發(fā),但與《動物志》中不同的是,這個海僧神情恍惚地展示著自己的胳膊和魚尾

(圖19)。雄性人魚的形象清楚地反映出基督教會將奇幻融入宗教的能力,貶低女性的同時將男性置于統(tǒng)領(lǐng)地位。

圖18 《動物志》中的“魚僧”


圖19 古依勞莫·朗德勒《海洋魚類錦集》中的“海僧”(以格斯那的原型為基礎(chǔ))


基督教會在利用美人魚貶低女性這方面,似乎擅長過了頭。畢竟,中世紀大部分西方民眾都信任教會,將其視為提供指引的權(quán)威。教會頻繁改換美人魚的形象,讓其不斷性感動人,不僅使世人時刻警惕女人的肉體,還會激發(fā)普羅大眾對人魚的信仰文化。無論是基督教學(xué)者還是一般信徒都逐漸接受了這種文化,中世紀的制圖者已經(jīng)開始在世界地圖中畫上基督教美人魚了,這使西方世界的人們更加相信,美人魚和特里同一定生活在世界最遠處。

受人魚文化(以及對教會信仰)的熏陶,西方人經(jīng)常參考前人做法,將人魚編入各種民間傳說。老普林尼在《自然史》中寫道,人魚不僅存在,而且曾多次被人類目擊過。相傳,亞歷山大大帝同父異母的姐姐塞薩洛尼基,死后變成了一條美人魚,不停地誘惑來往的水手,尋找弟弟的下落。還有一個流傳甚廣的中世紀傳說,曾有一條名叫美路辛的美人魚,嫁給了凡夫俗子,最后卻發(fā)現(xiàn)丈夫違反了當初許下的諾言,在她洗澡時闖進房間。當然,這兩個傳說大部分都基于神話,而不是事實(中世紀的人們也接受了這一點),然而老普林尼的描述仍然獲得了很多支持。隨后,人魚不僅存在于基督教會的動物寓言和石刻壁畫上,世人還為他們發(fā)明了很多民間習(xí)俗。

英格蘭、蘇格蘭和愛爾蘭的人們尤其推崇人魚傳說,其中蘇格蘭的傳說數(shù)量“遠遠超過其他島嶼”。大體上來說,這些早期的民間傳說仍然延續(xù)教會傳統(tǒng),將美人魚描述為危險的塞壬,引誘男人墜入悲傷、危險與死亡。人魚通常喜歡男人的靈魂:在蘇格蘭羅斯郡有一個傳說,一個男人正坐在岸邊閱讀《圣經(jīng)》,一條美人魚來到他身邊,問這本圣書是否能救贖她。男人否定地搖搖頭,美人魚尖叫著逃回海中。其他傳說中,人類總是娶美人魚為妻,久而久之卻發(fā)現(xiàn)他們的妻子總是憂心忡忡,有時還會為自己的家族帶來死亡。這些傳說越來越貼近于西方社會現(xiàn)實,作者或用一整章(或一整本書)來描寫這類故事,他們筆下的美人魚可歸納為以下特點:通常都能夠預(yù)言未來,或者實現(xiàn)別人的愿望;當有人違背她們的意愿時,會為此進行報復(fù);通常會嫁給凡人,而她們的丈夫十有八九不得善終。這些危險的人魚會讓男性人類及其后代陷入不幸。

據(jù)說中世紀時期,西歐人與人魚有過肢體接觸。與民間傳說中的一樣,人類與人魚的相遇都很符合基督教會的想象,也都暗含著對女性的貶低,富含訓(xùn)誡意味。重要的是,這些相遇縮短了神話與現(xiàn)實之間的鴻溝,中世紀的信徒由此認為,基督傳說不僅僅存在于石頭和書本之上,這使上帝的權(quán)威和力量再放光芒。愷撒·西塞利亞諾(Cesare Cesariano)于1520年曾說,人類懂得利用上帝的無所不能,創(chuàng)造出海陸都不存在的生物,對于他們,美人魚不需要具有可信度。

例如,1187年,英格蘭島的漁民在岸邊遇見了“狀似野蠻人”的奇怪生物體。他們立即將這條“雄性人魚”送至薩??丝さ膴W福德城堡,但這條人魚的境遇并沒有改善多少。抓獲他的人每天只喂給他生肉和魚,他在城堡中的每一秒都痛不欲生。不難猜想,這條走投無路的人魚一找到機會就逃回了海底。

然而,中世紀的人們可不止遇見了這一條人魚。1211年,英國貴族杰維斯·迪爾博(Gervase of Tilbury)在其《皇帝讀物》中寫道,英格蘭島附近海域隨處可見美人魚和雄性人魚,1250年,一位挪威作者解釋說,特里同和美人魚頻繁出沒于格陵蘭島附近水域。在基督教會所描寫的美人魚的形象基礎(chǔ)之上,作者還寫道,這些美人魚“腰部以上是女人的身體,因為她們長著碩大的乳房,長長的手掌垂在身體兩旁,頭發(fā)厚而密,脖子和頭怎么看都是人類的樣子”。他還結(jié)合了民間傳說,如果美人魚手里拿著魚朝船只游來,“船上的男人都會瑟瑟發(fā)抖,害怕命喪人魚之手”。這些傳說并不是毫無意義的,也不是為了欺騙大眾,而是中世紀作家和學(xué)者可以通過它們,不斷地擴大自己的基督教世界觀。

中世紀時期的這些傳說又為人魚增加了奇幻色彩與可信度,其中最受歡迎、流傳最為久遠的是15世紀初在荷蘭的一個故事:一群女人在艾丹姆鎮(zhèn)外親眼看見了一條“赤身裸體又無法言語的”美人魚在水中掙扎。她們將她帶到了附近的哈勒姆,將她培養(yǎng)成基督徒,教她如何“穿衣服”,給她吃面包和白肉。有位作家甚至說,她們賦予了哈勒姆美人魚“一些神性,每當她路過耶穌像時,都會虔誠地禮拜”。與奧福德逃走的人魚和其他文獻中神出鬼沒的人魚不同,哈勒姆美人魚是基督教使命化最成功的例子。荷蘭人將這只雌性水怪調(diào)教成了亭亭玉立的基督信徒,并使她接受了自己在人類社會中扮演的角色。世人會想,既然基督徒都能使美人魚變成文明社會的一員,那還有什么是他們不能做的呢?

到中世紀末期,西方人已經(jīng)對人魚有了詳細的記載,并且形成了一系列根深蒂固的印象。他們有大量歷史遺留下來的參考書籍,教堂上的石刻、動物寓言中的插圖和文字描述都細細地描繪著人魚的形象,一直以來,關(guān)于他們的傳說流傳不止,甚至還有人親眼看見過這類生物,人魚逐漸融入了西方人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在航海業(yè)發(fā)達的城市,人魚存在的合理性甚至成了一種流行文化。在文藝復(fù)興時期的威尼斯,人魚在很多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有時也充滿政治色彩。實際上,美人魚和特里同將西方人與更廣闊的外部世界聯(lián)結(jié)起來,幫助他們審視自身對帝國權(quán)威、宗教信仰和哲學(xué)好奇心的看法。歐洲人開始了世界航海,渴望找尋人魚的蹤跡,實際上,他們確實做到了。

這位水手已經(jīng)精疲力竭了。兩個月前,作為船員,他跟隨著船長亨利·漢德森開始了駛向東北航道的旅程。兩個月以來,他一直被使喚來使喚去:擦洗甲板,在桅桿上爬上爬下(他恐高),還要給蔬菜削皮。然而,在1508年6月15日的下午,他趁機偷了幾分鐘的懶,倚在欄桿上凝視著海浪中泛起的白沫,高高豎起的衣領(lǐng)不足以抵擋冰涼的風(fēng)霜。他的思緒飄回了家鄉(xiāng),渴望快一些回到倫敦。他已經(jīng)開始想念齊普賽街的那家小酒館,想念里面的大酒缸和賭桌。印象中的酒館吵吵嚷嚷,有時還可以結(jié)交到一兩個志同道合的朋友。但現(xiàn)在,他眼前只有兌了水的啤酒和滿屋子住吊床的孱弱水手。同伴的尖叫聲將他拉回現(xiàn)實。他匆忙跑到船尾,看見同伴正圍著一條試圖攻擊船只的人魚談?wù)摬恍荨K麑γ廊唆~很熟悉,經(jīng)常有老水手喝多了之后,就開始談?wù)撨@些生活在海洋中的美麗女人。當然,年輕水手對老水手的話也是半信半疑,畢竟他們已經(jīng)退出江湖很多年。但他是相信托馬斯·希里斯和羅伯特·雷納的,此時他們兩個正圍著一條活生生的美人魚大聲尖叫。他走上前想一睹其真容,微微俯身卻什么也沒看見,回想起來,他好像確實在浪濤中瞥見了一條魚尾?!拔业酶嬖V船長去!”希里斯一邊說著一邊和雷納跑開了。他跟在后面,失神地用手指撓著濕透了的木質(zhì)欄桿,眼神向海底深處望去。這片海好像比之前更奇怪了。

(本文摘自沃恩·斯科萊布諾著《人魚:奇幻生物的人類想象史》,祝銘鍵譯,中國工人出版社,2022年9月。)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