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文化

海外中國醫(yī)學史:天地有什么味道? 中藥之“五味”

由復旦大學歷史學系高晞組織的“海外學者中國醫(yī)學史研究系列講座”第二場《天地有什么味道?中藥之“五味”》于北京時間2022年4月30日晚在線上舉行。

由復旦大學歷史學系高晞組織的“海外學者中國醫(yī)學史研究系列講座”第二場《天地有什么味道?中藥之“五味”》于北京時間2022年4月30日晚在線上舉行。主講人為芝加哥大學Max Palevsky人類學與社會科學(榮休)講席教授,美國國家人文中心駐訪學者馮珠娣(Judith Farquhar)。馮珠娣從1980年代開始從事中醫(yī)實踐的研究與寫作,并在中國多個地區(qū)進行田野研究。她最近關注中國地方醫(yī)學知識體系的發(fā)展,并與北京大學賴立里合著出版了《上山采藥:中國南部山區(qū)的民族與知識》(Gathering Medicines: Nation and Knowledge in China’s Mountain South,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21)。

成都中醫(yī)藥大學教授王家葵,擔任本場講座與談人。王家葵為中國藥學會藥學史本草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四川省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研究領域包括藥理學、本草文獻、道教史籍、金石考據(jù)等方面。主要著作有:《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研究》(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年)、《陶弘景叢考》(齊魯書社,2003年)、《養(yǎng)性延命錄校注》(中華書局,2014年)、《本草文獻十八講》(中華書局,2020年)、《本草博物志》(北京大學出版社,2020年)等。

在認識論層面上,“味”具有不同尋常的地位。本場講座中,在中藥學“五味”體系的引導下,馮珠娣教授意在語義學層面理清中英文中的flavor、taste與味道的意涵?!拔丁本邆渲苯佑绊懮砼c病理的能力嗎?當我們嘗試認識和運用“味”之效力時,必須要理解哪些身體與宇宙的機制呢?天地有什么味道?通過對相關問題的討論,馮珠娣嘗試運用人類學的翻譯引入對具身經(jīng)驗更為豐富比較研究。

馮珠娣(Judith Farquhar)


用英語談論“味”可能會令人困惑。 我可以說我喜歡一葉薄荷的滋味(flavor),也可以說我喜歡它的嘗起來的味道(taste)。 顯然,有時flavor和taste是同義詞。 但如果我更謹慎地表達,我會說我之所以知道薄荷的滋味(flavor),是因為品嘗(tasted)過它。 在英語世界的普遍認知中,即使不親口品嘗,人們也知道薄荷是一種“有滋味”(has flavor)的植物。而且我也相信,當自己咀嚼這片葉子時,就能在嘴里嘗(taste)到那種滋味(flavor)。為了避免混淆,讓我們先達成一項共識:在英語世界里,flavor是物(objects)的屬性,而taste是指人類(humans)的感覺。

關于中醫(yī)“五味” 藥物知識體系的諸多探討試圖將直接的能動性賦予“辛、甘、酸、苦、咸”的藥味屬性。例如,羅維前(Vivienne Lo)正進行一項關于中國醫(yī)學和烹飪的重要研究,題為 “強效之味”(potent flavors)。[Vivienne Lo, Potent Flavours: A History of Nutrition in China(ReaktionPress, 2017)]我努力成為一名文化唯物主義者,并試圖超越人類學對象征意義的慣常依賴,在此過程中我相當重視中國古代醫(yī)籍。我可以在字面意義上清楚地理解“辛散走竄,能理氣血” 之類的表述。在此,“辛”可以理解為一種生理變化的媒介,它不止作用于口腔,更推動了體內(nèi)臟器的活動,使氣血得以循環(huán)。

現(xiàn)代中英文的草藥學文獻都很難支持我從字面義上把“味”解讀成是“強效”的。如果全球各地的專家援引傳統(tǒng)意義上描述的中草藥的“味”,他們往往將“味”視為物體的一種屬性(property),就像通過植物化學分析提取的屬性一樣:例如生物堿和其他“活性成分”。換言之,在現(xiàn)代中草藥化學中,長期歸屬于中醫(yī)中天然藥物的性味,被一些已知的化學物質(zhì)所取代。(眾所周知,對中國天然藥物進行了化學分析并沒有充分解釋這些藥物為何有效。如我接下來所示,“味”更好地解釋了藥物的特性在治療中被調(diào)用的方式。)

我將回到中醫(yī)中“味”的邏輯與經(jīng)驗的探討,但首先讓我從實用主義的術語來框定“味”和療效的“問題”。 對于實用主義哲學家或?qū)嵺`人類學家來說,“主觀”經(jīng)驗(experience)實際上是一種關系和過程。 美國著名哲學家、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1842-1910)將關注點從解剖學轉(zhuǎn)向活動,他認為說:“(解剖學中)沒有眼睛,只有看見的活動?!泵珴蓶|(1893-1976)說:“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親口吃一吃。”這些杰出的實用主義思想家都將關注點從客觀的知識轉(zhuǎn)向主動的實踐。遵循他們的思路,我們可以說:如果我們能夠?qū)W著去探討事物變化的特征,即過程的興衰起伏,就不必操心去描述結(jié)構和對象。對于我們當前的話題而言,如果化用詹姆士的話來說, 就是“沒有藥物的味道,只有品嘗的活動”;如果化用毛澤東的話來說,就是“只有當你用藥來治療時,你才能知道它的味道”。

但最近我重新閱讀本草和食療(也包括藥膳)文獻時,發(fā)現(xiàn)在討論“味”時,無論是將它作為一種純粹的要素,或把它當做直接作用于身體的力量形式,都是欠妥的。 所以在今天的分享中,我想以一種更巧妙的、更貼合語境的方式重新翻譯“五味”。 這是一個經(jīng)典的“翻譯”問題:即便只是一個技術術語,要想真正理解它,就必須理解它是如何與許多其他概念和實體相協(xié)調(diào)、共變化的。但還有另一個需要考察的問題:諸如中醫(yī)一般深奧難懂的知識是如何與非常個人化的常識與經(jīng)驗相互交疊、又對后者加以影響呢? 

這是人類學嗎?

在我開始講中醫(yī)之前,我要先闡明這為什么是一個人類學的演講。長久以來,我們一直從文化轉(zhuǎn)譯的角度來談論人類學: 這不是中英文的互譯,而是各處普通讀者的現(xiàn)代常識,同海量傳統(tǒng)中醫(yī)藥文獻的表述之間的翻譯。但您可能會問,為什么要糾結(jié)于 “文化轉(zhuǎn)譯”?我想,以下幾個原因解釋了為何這類研究被視作人類學:

比較:我的研究有一個潛在的比較問題,即一個占霸權地位(hegemonic)的“現(xiàn)代”知識和占次要地位(subaltern)的“傳統(tǒng)”知識之間的比較。只要我們聚焦“本土(或地方)知識”,這種比較就永遠是人類學式的。在人文科學中,人類學歷來有與歐洲中心主義作斗爭的崇高傳統(tǒng)。占霸權地位的現(xiàn)代自然科學——特別是現(xiàn)代醫(yī)學——深入并影響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醫(yī)學人類學孜孜以求的,不是摒棄西方醫(yī)學,而是讓其余有關身體的認識和治療的方法仍可以在現(xiàn)代社會有立足之地。中國的診所和醫(yī)院就是這樣一種典型場所,在其中“西醫(yī)”和“中醫(yī)”既有比照又能共存。

歷史意義:中醫(yī)在近代中國的發(fā)展是具有全球意義的事件,遺憾的是,許多有影響力的中國醫(yī)學史研究在選擇研究課題和史料時,都接受了以生物醫(yī)學為中心的觀點。在 20 世紀,這種對中國公共衛(wèi)生機構的研究成為了少數(shù)精英的歷史、并集中于中國沿海的半殖民地城市。然而,在20世紀“中醫(yī)”或“國醫(yī)”的旗號之下仍存在著多種治療形式和多種“營造的世界化”形式(詹梅),對此我們?nèi)匀恢跎佟?/p>

民族:中醫(yī)的醫(yī)患群體龐大。我們講述的中醫(yī)在現(xiàn)代中國發(fā)展的故事是非常民族性的(national),非?!爸袊保–hinese)的。 許多致力于建立規(guī)范中醫(yī)體制的專家都是文化民族主義者; 他們中的一些人在復原和保護傳統(tǒng)文獻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并將許多獨特的知識和實踐形式融入到為對國家公共衛(wèi)生至關重要的現(xiàn)代醫(yī)療系統(tǒng)中。毫無疑問, 人類學關注民族、國家和民族主義的形式,這就是我們生活的社會和政治氛圍。

身體:中醫(yī)醫(yī)生和病人所面對的身體,與生物醫(yī)學知識和實踐所涉及的身體并不相同。無論是“西醫(yī)”所處理的解剖學上機械的身體,還是中醫(yī)中氣化的身體,二者不僅僅是認識層面的身體,也是活的身體?!盎畹纳眢w”存在變化性,這使它不可化約等同為現(xiàn)代醫(yī)學中的解剖學與生理學。而這一點,是具身(embodiment)人類學的起點。

本體論:此外,生命體的生命,不能脫離于與該身體一致(或不一致)的世界的“存在方式”。人類學研究最近強調(diào)本體論的多元性,即世界具有多樣性,它是在行動之中不斷實現(xiàn)的。伴隨著“本體論轉(zhuǎn)向”,我們可以盡情探索我們領域的多重宇宙(multiverse)。借助拉圖爾(Bruno Latour)的行動者網(wǎng)絡理論和斯唐熱(Isabelle Stengers)的宇宙政治學的概念,以及對思辨哲學和實用主義哲學的新關注,我們正在尋找方法來描述和參與建立在“一路向下”差異之上的多樣世界的涌現(xiàn)。

作為人類學的中醫(yī)

我前面提到的這些新的人類學都是了不起的研究,但我對人類學及其相關領域的這些寫作方式不甚滿意。以中國人的視角看,這些有哲學傾向的人類學家在研究營造世界化時,有時似乎顯得幼稚。多年前,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的中醫(yī)和我的老師引導我去探索中醫(yī)的多元宇宙,但我擔心他們的聽眾只有我一個。

因此,在今天剩下的時間里,我想重新定位中醫(yī)的一些“理論基礎”或者說哲學,以擴展人類學的話語宇宙。通過持續(xù)探究中醫(yī)中“天地的味道”,我想來揭示這種長期存在的傳統(tǒng)知識形式是如何為重新發(fā)明的、更具唯物主義和實踐性的人類學提供資源的。

圖一:宇宙觀圖


圖二:五色、五味與五行的關系


讓我們從萬物最為顯著的特性開始追溯,來重新翻譯“五味”。這些特性包括味、特性、勢、互相生化等。讓我們通過五運、四氣、四季和陰陽的交互作用,來思考道之元氣?;氐浇裉熘v座的標題:天地有什么味道?中醫(yī)的“五味”。

如果我們認可中醫(yī)是一門“相關性科學”(correlative science)的說法的話,那么就可以開始討論味了。圖二是一幅十分常見的五行圖表,乍一看圖表似乎是以木、火、土、金、水五行為基準、囊括各種領域的五部分類體系。我們可以看到,器官、味道、顏色、情感和天氣等各種事物都有相似之處,并據(jù)此分門別類。相似的事物分在與之性質(zhì)相同的一行,而同一領域(如味,顏色,天氣,季節(jié)等)的五種相異的類別則分入同一列。

雖然實體的分類法長期以來一直被認為是科學方法的基礎,但如果將五行分類體系僅僅視為針對一成不變事物的排列組合,那就錯了。(如果只是這樣,那將毫無意義;首先任何分類方式都不可能是全面的,其次,我們無法從運動的角度去把握相似或不同的行與列)。相反,這應當被視為呈現(xiàn)不同關系類型和動態(tài)形式的圖表。錨定圖表的“五行”不是靜止不動的物、成分或元素。它們是多種過程,多種行動,即眾所周知(至少在中醫(yī)里)的五行生克。

這并不是按字面意義理解的“木”會產(chǎn)生燃燒的“火”,而是屬“木”的過程滋養(yǎng)、生成、并增益了屬“火”的過程。因此,在五臟與五行的對應關系中,肝木濟心火。通過同樣的邏輯,因為木克土,進而肝木克脾土,即肝木過亢會影響脾胃的正常功能。而木生火,酸為陰木,木色為青,因此酸和青能生屬火的味與色,同時也能與屬土的甘與黃相克。

這些關系在中醫(yī)使用時非常具體。正如五行的相生相克一樣,五行所屬的事物也是如此。木生火,因此酸藥(屬木)能夠增強心(屬火)的功能運轉(zhuǎn)和血脈流動;火生土,苦藥(屬火)有助于增強脾胃系統(tǒng)的功能、增強思維。同樣,在這種相關聯(lián)的動態(tài)下,甘藥物(屬土)可以控制腎臟(屬水)的多動性,治心驚、焦慮。

提醒大家的一點是,這里我們是在試圖從世間萬物彰顯的屬性中去追溯一切變化的本源。五行關系正是這樣一種觀察方式,通過它可以了解互相生化的萬物之間的互動模式,四季和“四氣”(也就是我馬上就要談到的“性”)也是如此。

但是,請不要以為我把“五行”視作一把萬能鑰匙,有了它就能把握中醫(yī)知識和療法的一切。我想沒有人會相信,這些相同或不同類別的事物之間合乎邏輯且自成一體的有效關系蘊含著整個自然界的真相!中醫(yī)的藥學的傳承是非常有經(jīng)驗性的,老師將藥物間的相互關系和療效的知識傳授給學生,這些知識可能并不具備理性邏輯或者缺乏“理論”基礎。

因此,我并不是說許多中醫(yī)醫(yī)生在開藥方時會自覺地運用這種五行生克邏輯。事實上,許多批評中醫(yī)標準化“理論基礎”的人認為,即使摒棄用“五行”方法來診療,也不會對中醫(yī)的療效和真正價值造成太大損失。

盡管五行是抽象且武斷的,但當我們試圖理解當今診所中中醫(yī)的邏輯和實踐時,也可通過它來提出人類學的問題??偟膩碚f,對事物分類(相似之處)和對比(差異之處)機制 的思考使我們更易感受事物的變化,以及“道”的無窮內(nèi)涵與外延。

四性

到目前為止,我一直在試圖提醒大家,中醫(yī)的系統(tǒng)性和合理性足以讓其被稱為一門“相關性科學”。同時,對于各種關聯(lián)的理解有助于我們發(fā)現(xiàn)變化的機制。但除非我們更好地理解萬物的分類和互相生化的方式,否則我們無法進一步接受“味”的“效力”。

諸多論述中醫(yī)基本邏輯的作者認為,除非我們關注“五味”是如何與“四氣”相配合聯(lián)系的,否則無法真正理解“味”。這有一篇關于中醫(yī)時令養(yǎng)生的文本,其中對“四氣”的定義,可以體現(xiàn)二者密不可分的關系:

“氣是藥性,分四種,味是藥味,分五種,統(tǒng)稱四氣五味。四氣五味就是藥物的性味,它代表藥物的性質(zhì)和滋味兩個方面。每一味藥物的功能和效用都與氣和味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p>

——《四季補身食譜》

在藥學的寫作和實踐中,“性”和“味”常常一起討論,二者是中醫(yī)中關于藥物的最基本的認識。 它們的功能交叉, 但作用方式并不完全相同。 觀察“四氣”的運行變化,使我們能進一步追溯到向圖 3 所示的陰陽變易。這部時令養(yǎng)生的作品中繼續(xù)談到:

“四氣,又稱為四性,就是說藥物具有寒、熱、溫、涼四種不同的性質(zhì)。這四種不同的藥物秉性,是歷代醫(yī)家經(jīng)過長期實踐,對藥物作用于機體后所出現(xiàn)的不同反應和治療效果的經(jīng)驗總結(jié)。比如,外感風寒,惡寒發(fā)熱,鼻流清涕,屬于表寒證,選用麻黃、桂枝、生姜等藥物治療后,癥狀減輕或消除,即說明這些藥物的藥性偏溫。由此可見,藥性的寒涼溫熱是與疾病的性質(zhì)(寒證或熱證)相對而言的。所以,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中有“療寒以熱藥,療熱以寒藥”的記載。”

——《四季補身食譜》

這是一個定義“性”的含義及作用的綱要,它提醒我們留意醫(yī)學界之外,寒、熱是如何影響我們的日常體驗。冬日的寒氣會使我們感到不適,而涼爽的夏風能緩解炎熱的天氣。天氣的規(guī)律與氣候的模式,換言之,宇宙演化以及“四季”是主導變化的陰陽運動的核心。天地之間,人體之內(nèi),這種變化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著。

因此,毫無疑問,我一直在引用的《四季補身食譜》中也需指出與陰陽變換之體中“四性”模式化關系與特定影響。

“溫熱藥物多具有散寒、解表、回陽、通絡、活血等作用,常用來治療陰證、寒證和虛證。”

——《四季補身食譜》

因此,理解涼、熱等“四性”的活動,的確是與理解復雜的陰陽變換是一致的。換言之,思索涼熱在天地和人體經(jīng)驗中是如何運行的——這也是一種常識性觀察,對我們嘗試以陰陽模式進行思考很有幫助。

如果說諸如溫、涼等“四性”是活動的形式,那么可以想見與“四氣”相伴的味也是活動的形式。當我服用屬于“五味”的食物和藥物時,酸、苦、甘、辛、咸在體內(nèi)相互作用。酸即為 “酸化”的過程,甘和咸為“甘化”“咸化”。通過此種翻譯,草藥療法開始如同烹飪一樣,成為一項技藝(craftwork),這種技藝運用一種充斥著“味”的特殊表現(xiàn)形式生成了我們生病與療愈的身體。 難怪羅維前喜歡用“強效之味”這個詞。

記得講座的開始,我厘清英文中“味”的概念,我當時認為大多數(shù)時候“滋味”(flavor)指的是食物的屬性,“味道”(taste)是發(fā)生在我們身內(nèi)、我們口中的對味道的反應。厘清這對術語含義的基礎,是內(nèi)與外、身體與環(huán)境的區(qū)分,甚至是主客體之間的明確劃分。味是事物的屬性,嘗是身體的功能。味是客觀的屬性,而嘗是我經(jīng)驗的一部分,以此類推。

但是,考察“五味”在中醫(yī)中的運作方式,會促使我們質(zhì)疑現(xiàn)代英語世界中的二元論。中國的思維方式中有許多區(qū)分內(nèi)部和外部的地方,諸如身體、家庭、城市、國家等,此處無法一一探究。但值得注意的是,中醫(yī)在另一種語境(即病因的語境)下認為,由我們攝入的食物造成的病因,既非內(nèi)因也非外因。此外,物我分離本身就是一種主觀的社會建構。即使在嚴謹?shù)目茖W世界中,經(jīng)典的現(xiàn)代主義主客體的劃分既非自然也很難自洽。任何針對客觀的味道和主觀的品嘗之間的嚴格區(qū)分都將建立在多變的歐洲中心主義二元論之上,它不能引導我們到厘清語義。在中醫(yī)的運用中,作為事物固定屬性的flavor和人類口腔體驗方式的taste兩者趨近。從“五味”相關的邏輯來看,“滋味”“嘗味”等類似的術語都提醒著我們:藥食同源。

醫(yī)學和烹飪告訴我們,天地的味道并不關注任何存在與我們想象中的身體與“外部世界”的鴻溝?!拔逦丁贝┬杏谔斓亻g,“五味”的效力通過我們的實踐從植物和其它自然物轉(zhuǎn)化進我們體內(nèi)。在體內(nèi),“五味”重塑呼吸和感覺之“味”,形成或甘或苦的氣血,進而從生理和病理上賦予氣化明確的特征。

中醫(yī)哲學家黃吉棠曾經(jīng)這樣解釋該過程:

氣不斷運動變化,名為“氣化”。氣化產(chǎn)生萬物和人體?!读?jié)藏象論》說:“氣合而有形”。有形的事物都是由細微的氣聚合而成。但有形的事物,它的規(guī)定性也是相對的暫時存在,它的形體又會隨著氣化而散失,變化為另一事物。

——《中醫(yī)學導論》

“一切有形之物,都是由氣聚而成。” 黃吉堂認為氣化不僅是身體或人類的物,更是一種強大的宇宙觀。 要留意現(xiàn)實世界中的氣,即使是“最微不足道”的氣都具備自己特定的形式……謹記世間萬物可以通過“五味”“四性”的知識加以理解和運用......也不要忘了, “有形之物”成為不了各種味道,也不會具備各種性勢……隨時準備迎接萬物的出現(xiàn)、轉(zhuǎn)變和消失,它們像《易經(jīng)》所說的“易”那樣生生化化……由此我們就會通過醫(yī)學,更近一步地了解天地的味道。

馮珠娣演講后,王家葵先從藥學史的角度介紹一下中藥“五味”和“四氣”的來歷。五行是中國古人對世界的認識模式之一,中藥的“五味”是五行認識模式在醫(yī)藥領域的具體化。目前確切已知最早的藥物“五味”理論見于東漢后期成書的《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該書總論中提到“藥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熱、溫、涼四氣”。從《本草經(jīng)》365種藥物條文來看,基本上是一藥一性一味。王家葵在2001年出版的《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研究》中,對《本草經(jīng)》藥物“五味”的來源,做了這樣的歸納,在此簡單一說:(1)有一些藥物的“五味”與真實滋味有關,甚至從名稱就能看出這一點,如甘草、酸棗仁、細辛、苦參等。(2)因為其他五行屬性而被賦予滋味,比如赤芝味苦益心氣,黑芝味咸益腎氣,青芝味酸補肝氣,白芝味辛益肺氣,黃芝味甘益脾氣。這是基于顏色的五行屬性而標以五味。(3)也可以與藥物的功效有關,比如馮珠娣講座中引用的“辛散走竄,能理氣血”,辛散和行血,所以發(fā)散的藥物,或者活血的藥物會標注為“辛”味。這個時候的“辛”,更像是一種“事后解釋”,即,因為該藥發(fā)散,所以味辛。(4)某些藥物本身具有五行屬性,比如金屬類藥物,自然獲得辛味。

至于“辛散、酸收、甘緩、苦堅、咸軟”的知識體系的形成,王家葵認為主要是由五行(木火土金水)的特性決定。具體來說,與五行密切聯(lián)系的“五味”,是利用五行理論指導臨床治療。比如《名醫(yī)別錄》說“五石脂各隨五色補五臟”。具體言之,則如《太平御覽》卷九八四引《養(yǎng)生略要》引《神農(nóng)經(jīng)》曰:“諸藥其味酸者,補肝養(yǎng)心除腎?。黄湮犊嗾?,補心養(yǎng)脾除肝??;其味甘者,補脾養(yǎng)肺除心??;其味辛者,補肺養(yǎng)腎除脾?。黄湮断陶?,補腎養(yǎng)肺除肝病。故五味應五行,四體應四時。”

由于中藥“五味”在形成之初就有多元性,而且有一些因素會形成“壓倒優(yōu)勢”。比如強烈的真實滋味如黃連、甘草,本身鮮明的五行屬性如赤芝、黃芝,如此等等情況?!侗静萁?jīng)》確定的一藥一味就顯得不足,于是后繼的本草作者開始在《本草經(jīng)》藥味基礎上添加新的藥味,由此一個藥物逐漸可以同時擁有多種滋味。以五味子為例,這個藥物是因為真實滋味具足五味得名,《本草經(jīng)》記載其藥味卻只是“酸”,《新修本草》為了解釋這一現(xiàn)象,專門用五行理論作解說:“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此則五味具也。本經(jīng)云味酸,當以木為五行之先也?!倍凇侗静菥V目》里面,則完全肯定五味子的五味就是具足辛甘酸苦咸五味,李時珍說:“酸咸入肝而補腎,辛苦入心而補肺,甘入中宮益脾胃?!辈粌H如此,因為受五行框架的局限,人類口腔獲得的滋味感覺遠不止此五種,甚至“辛辣”味是否屬于味覺都還有爭議。古人本草家和臨床醫(yī)家在談論藥物“味”的時候,還提到“澀味”“膻味”“香味”“淡味”等,還注意到同一滋味也有程度等級之差別,但受五行局限,這些說法沒有形成廣為接受的“理論”。

畢竟五行理論機械性太強,如果一個藥物具有兩個以上的“味”,就很難套用五行生克理論,甚至成為“雞肋”。陶弘景已經(jīng)意識到這一點,所以在《本草經(jīng)集注·序錄》說:“其甘苦之味可略,有毒無毒易知,惟冷熱須明?!本吞蘸刖斑@段話也看出,四氣(藥性寒熱)遠遠比五味重要,那么四氣的來歷又如何呢?

藥性的寒熱并不主要來源于身體對藥物的感知,而是緣于所治療疾病的寒熱屬性,按照《素問》“寒者熱之,熱者寒之”,《本草經(jīng)》“治寒以熱藥,療熱以寒藥”的原則,能治療寒性疾病的藥物歸為“熱藥”,反之為“寒藥”,若寒熱偏性不明顯,則視為“平性”。寒熱之間再有程度劃分,所以有大熱、熱、溫,大寒、寒、涼的程度差別。當然有少數(shù)藥物例外,比如入口有明顯清涼感的藥物,一般來說會標以寒涼,服用后促進能量代謝,有溫熱感的藥物被標以溫熱。一般毒性劇烈的藥物會標以大熱。陰陽是中醫(yī)診治疾病的總綱,所以藥性寒熱也就成為藥物治療的關鍵,這就是陶弘景說治病“惟冷熱須明”的原因所在。

最后王家葵提到了傳統(tǒng)中藥理論的現(xiàn)代研究。運用現(xiàn)代科學手段研究中藥開始于1920年代,1950年代以后,對一些重要藥物理論也進行了許多基礎和臨床相結(jié)合的現(xiàn)代研究,“五味”的研究確實沒有獲得太多的突破性成果。學界通常認為,“五味”與所含化學物質(zhì)有關。一般而言,辛味多含揮發(fā)油,甘味含糖類和氨基酸,酸味含有機酸,苦味含生物堿,咸味含無機鹽和礦物質(zhì)。這一結(jié)論暗示多數(shù)藥物的“五味”獲得,其實更與真實滋味有關。藥性寒熱的研究則開始于疾病的陰陽寒熱分類,在臨床研究的基礎上,從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植物神經(jīng)系統(tǒng)(自主神經(jīng))、內(nèi)分泌、能量代謝等方面總結(jié)出寒性、熱性藥物的規(guī)律性,為傳統(tǒng)本草寒熱藥性的現(xiàn)代原理作了基本說明。

同時王家葵也提出了幾個問題,首先從現(xiàn)存文獻來看,飲食的“五味”講究甚至早于藥物之“五味”,對食、藥“五味”的異同有何闡釋?其次,五行生克理論從《黃帝內(nèi)經(jīng)》以來,在討論疾病傳變轉(zhuǎn)歸時頗有使用,而由五行化生出來的中藥“五味”理論,具體使用則少,乃至陶弘景有“甘苦之味可略”的看法,何以如此?

馮珠娣首先就食、藥“五味”的異同作了進一步的解釋。簡單來說,食物中的“味”具有很強的實用性。我們可以期待羅維前的研究,屆時可以看到中國食物中的“味”是否存在體系。但藥學的“五味”體系一直存在,而且這個體系也被用于理解藥物的作用。正如王家葵所說,“五味”體系如今在教學中仍在繼續(xù)使用,在方劑學中占有重要地位。

關于為什么在臨床當中并不經(jīng)常使用五味。馮珠娣非常同意陶弘景“其甘苦之味可略,有毒無毒易知,惟冷熱須明”的說法,但是她作為一個中醫(yī)的觀察者認為“五味”體系是值得研究的。因為“四氣”和“五味”的配合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概念,它能夠顯示自然世界及人體世界的關系。我們個人可以通過味道來理解世界,而是世界也可以用“味”來理解人的身體。即使“五味”可能確實沒有太多的臨床作用,但它具有人體經(jīng)驗性的意義,因此“五味”也值得研究。

馮珠娣同時也提出,如果“五味”在臨床開藥實踐中并不重要,那古代本草學家為什么還是要討論“五味”?王家葵對此回答道,在臨床治療中,醫(yī)生準備用經(jīng)方時,尤其是加減藥物時,可能不會考慮“五味”。在臨床實踐中考慮寒熱更多,因為醫(yī)生的治病邏輯是基于寒熱的二分。由此,醫(yī)生必然會關注他所使用的的藥物的寒熱屬性。即使在五臟辨證中,以病在肝為例,醫(yī)生不會用酸味藥或者用苦味藥或者用木性的藥物的邏輯來開藥,而是會用歸肝經(jīng)、治肝病、清膽熱的藥物。

馮珠娣與王家葵還就“味”的概念性和物質(zhì)性進行了討論。馮珠娣認為在中藥的化學分析中,盡管某些化學物質(zhì)可以與某些味道來對應,但這些化學分析并不能完全解釋中醫(yī)的藥理學,在中藥文獻中的理論實際上比化學分析的內(nèi)涵更加豐富。馮珠娣認為僅用化學分析來分析味道,就拋棄了諸多對古代本草學家很重要的理論,而這些理論對于現(xiàn)代研究者也十分重要。王家葵對此回應道,西漢《淮南子》里提到神農(nóng)嘗百草的傳說,“神農(nóng)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一日而遇七十毒?!鄙褶r(nóng)嘗的就是“味”。這里的“味”是指我們的舌頭感知百草中的物質(zhì),而后我們的中樞做出的反映。從神農(nóng)嘗百草的故事來看,“味”本身就是有物質(zhì)性的,而不是概念性的?;氐街嗅t(yī)語境中,“味”的本體是物質(zhì)的,是可嘗的。在現(xiàn)代語境中,物質(zhì)承載的“味”就可以用科學的語言來描述它。

劉小朦提出疑問,“五味”和真實的滋味有什么關系?劉小朦以自身研究舉例,在藥材市場的田野實踐中,很多藥商會進行嘗藥來辨認藥物的真假。一些新的藥材進入市場時,藥商也會用“味”的體系來解釋它如何在人體當做起作用的。但是劉小朦認為“味”很多時候與感官相聯(lián)系,是一種具身化的知識。如何理解“味”作為一種感官經(jīng)驗和具身化形式?馮珠娣對此解釋,雖然“五味”的知識更多來自中醫(yī)文獻中,從實踐層面知道這種具身化的形式是有一定難度的,但中醫(yī)文獻中是一種話語性研究,這種話語與具身化形式也有非常重要的關系。在藥材市場中,藥商的嘗藥也是一種關系性的實踐,也是一個過程?!拔丁笔蔷哂姓鎸嵭院鸵欢ㄐЯΦ拇嬖冢c人的生理關系具有非常緊密的聯(lián)系??茖W、技術與社會(STS)研究范圍中有很重要一部分就是,關于感官經(jīng)驗作為一種認知方式的形式。這種認識論是建立在現(xiàn)在科學研究發(fā)展的基礎之上的。因此,僅僅通過概念并不能完全理解科學認知,我們也需要關注具身化中的認知者,抽象之外的具體感官形式是非常重要的。

馮珠娣補充道,在她與北京大學賴立里合著的《上山采藥:中國南部山區(qū)的民族與知識》(Gathering Medicines: Nation and Knowledge in China’s Mountain South)一書中,涉及很多中國南部山區(qū)少數(shù)民族老草醫(yī)。老草醫(yī)們在采藥時也會去嘗藥,但他們嘗藥主要關注藥物有沒有毒。毒性與味道對于老草醫(yī)來說同樣重要,他們也會隨身帶著一些解毒劑,以應對嘗到有毒的草藥?!拔丁痹诶喜葆t(yī)嘗藥實踐中也很重要,但更多的是一種真實滋味。中醫(yī)的“五味”是一個傳統(tǒng)而古老的概念,“五味”體系是歷史實踐中被建構出來的?,F(xiàn)在的少數(shù)民族醫(yī)藥中的味體系不是特別完善。如壯族醫(yī)藥有自己的體系,但是其中討論“味”并不多。很多其他地方的少數(shù)民族也在用“味”來創(chuàng)造少數(shù)民族自己的醫(yī)藥體系。關于少數(shù)民族上山采藥對滋味和毒性的認識,王家葵最后補充道對滋味和毒性的重視實際無意中再現(xiàn)了上古神農(nóng)嘗百草的場景,嘗味草木,知其毒性。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