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在此之際,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解放戰(zhàn)爭系列叢書”,叢書共6種,分別為《決戰(zhàn):東北解放戰(zhàn)爭1945~1948》《決戰(zhàn):華北解放戰(zhàn)爭1945~1949》《決戰(zhàn):中原西南解放戰(zhàn)爭1945~1951》《決戰(zhàn):西北解放戰(zhàn)爭1945~1949》《決戰(zhàn):華東解放戰(zhàn)爭1945~1949》《決戰(zhàn):中南解放戰(zhàn)爭1949~1950》。不同于官方書寫的解放軍的“正史”,這套叢書以故事的筆法寫歷史,分戰(zhàn)區(qū)講述,重視細節(jié),故事性、可讀性強,更適合普通讀者閱讀。
“解放戰(zhàn)爭系列叢書”
上海交通大學歷史系教授劉統(tǒng)是本套叢書的“總策劃”,也是作者之一,在7月23日由解放日報社主辦的上觀讀書會講座“永不過時的熱血故事”,劉教授談起了他撰寫解放戰(zhàn)爭歷史的初衷。他博士畢業(yè)后到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以下簡稱“軍科院”)工作,軍科院由葉劍英元帥創(chuàng)建,其創(chuàng)立之初,一個重要任務就是編寫權威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歷史,因此,軍科院做了大量的資料積累工作,諸如各部隊的作戰(zhàn)電報、戰(zhàn)斗總結、組織編制、后勤、政治工作等資料,還有五十年代各軍自行編寫的軍史、六十年代為編寫軍戰(zhàn)史而對高級將領進行的口述采訪等等。這些資料包含了許多細節(jié),樸實而生動。然而,在八十年代由軍科院出版社的三卷本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戰(zhàn)史》卻未能展示如此多的細節(jié)。“軍科院編寫的這部戰(zhàn)史前后耗時二十多年,因為是正史,所以要求其政治結論權威正確,內容要全面、準確,要顧及各個軍區(qū)、各個部隊,自然就不能包含很多細節(jié)。”鑒于此,劉教授就想寫一部注重歷史細節(jié)的解放戰(zhàn)爭史,“細節(jié)在一定程度上是決定命運的關鍵”。
于是,以戰(zhàn)區(qū)為單位,劉教授先后撰寫了東北、華東和中原的解放戰(zhàn)爭,軍科院的袁德金、金立昕分別撰寫了華北、西北和中南的解放戰(zhàn)爭,十年前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此次上海人民出版社以“解放戰(zhàn)爭系列叢書”為名再版。
上海交通大學歷史系教授劉統(tǒng)考察長征路途中
打仗就是打后勤。后勤保障是戰(zhàn)爭中的重要內容。講座之后,澎湃新聞記者就解放戰(zhàn)爭中解放軍后勤保障方面的相關問題進一步采訪了劉教授。
澎湃新聞:在戰(zhàn)爭初期,共產黨軍隊在武器彈藥上都不敵國民黨軍隊,形勢嚴峻,而后期又能打出大勝仗,那么,在武器彈藥這方面,共產黨軍隊的后勤是如何實現(xiàn)大支援的?
劉統(tǒng):在戰(zhàn)爭中,后勤保障的確很重要。后勤是一條廣闊的戰(zhàn)線,戰(zhàn)爭機器需要四方的支援和供應,才能正常運轉。1945年秋季,當共產黨的十萬大軍趕到東北時,面臨的是無黨組織、無群眾支持、無政權、無糧食、無經費、無醫(yī)藥、無衣服鞋襪的狀況,困難很多。要調動后勤保障工作的運轉,那是多方面的,比如為前線征集糧食、草料的人;用火車、汽車、馬車晝夜為前方輸送物資又運回傷員的人;那些帶領民夫跟隨大軍南征北戰(zhàn)的人;還有救死扶傷的醫(yī)務工作者、財經工作人員,當然,也包括你提到的提供武器彈藥的軍工生產者。
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其實在1945年秋季進軍東北的時候,中共就已經從延安和各解放區(qū)抽調了一批搞后勤和軍工生產的干部奔赴東北,想要在那里建立自己的兵工廠,支援前線需要。但就整個解放戰(zhàn)爭的過程來說,在1947年形勢轉變之前,在東北建設兵工廠支援前線這一任務始終推進得很艱難。直到1947年底,共產黨軍隊轉入全面攻勢,解放軍控制了東北的大部分地區(qū)之后,兵工廠的武器裝備的生產才大幅提升上來,徹底改變了解放軍“小米加步槍”的歷史?;春?zhàn)役之所以能打得那么好,東北兵工廠的生產支援是起了很大作用的。所以有人說,淮海戰(zhàn)役的勝利離不開大連的炮彈和山東的民夫——當時大連兵工廠的彈藥運到今天的煙臺,再由山東的民夫一站一站接力地送往前線。
澎湃新聞:請老師具體談談這一時期蘇聯(lián)對共產黨軍隊的援助?
劉統(tǒng):在解放戰(zhàn)爭期間,蘇聯(lián)確實幫助過我們。但是,這里面的事情并不是如一般人想象的,好像我們同屬于共產黨,他們就會出于友情地照應我們,不是這樣的。
剛進軍東北的時候,共產黨和軍隊之所以遇到那么多的困難,除了國民黨軍隊步步緊逼之外,蘇聯(lián)因為與國民政府有條約,也不能公開幫助我們。當時蘇軍對我黨態(tài)度相當惡劣,武器、物資都不肯給,我們只能鉆空子,到偏僻的山溝里找工廠和倉庫,抓一把算一把。從沈陽運出一批舊機器、無縫鋼管等原材料,向南滿轉移。1946年上半年在大動蕩中度過,形勢嚴峻,根本不可能建立一個穩(wěn)固的后方生產基地。所以,四平保衛(wèi)戰(zhàn)時,共產黨軍隊用的武器還是剛到東北的時候收繳的日偽軍裝備,彈藥有限,打一點就少一點。四平之戰(zhàn)之后,進入最困難的時期。再沒有大批的武器和彈藥,戰(zhàn)爭幾乎打不下去了。那么,武器從哪里來?一方面是到北滿各地去找,找日軍遺棄的彈藥和裝備,漫山遍野的去找,有一定收獲。但這自然是不能滿足戰(zhàn)爭需要的。另一方面是找蘇聯(lián)買。
1946年下半年是東北我軍最艱難的時期,當時國民黨打到松花江邊,隨時可能攻入北滿,東北局和林彪當時都做好了放棄哈爾濱到山區(qū)打游擊的準備。當時我軍彈藥缺乏,急需補充。蘇聯(lián)撤離東北的時候拉走了大批日軍武器,但這些武器對他們來說其實就是一堆廢鐵,他們將一部分留在了朝鮮,一部分就放在滿洲里中蘇邊境。但蘇聯(lián)可不會給予我們無償?shù)闹г欢ㄊ且锰幍?。所以,東北野戰(zhàn)軍參謀長的劉亞樓就說過:一般人總認為蘇軍留給四野不少武器,這是個誤解。
澎湃新聞:蘇聯(lián)為何如此態(tài)度?東北的共產黨軍隊與蘇聯(lián)的物資交換是怎樣實現(xiàn)的?
劉統(tǒng):蘇聯(lián)還是考慮到他們和國民黨的關系,以及和國民黨政府的《中蘇友好條約》。
根據劉亞樓的說法,四野曾向中央建議,以中央的名義向蘇軍要些武器。但毛澤東當即電示:中國革命主要靠中國自己的力量,禁止用中央的名義向他們要東西。后來,共產黨軍隊是以四野的名義用糧食和蘇聯(lián)換了一些武器——用紅軍票子在大連買黃金,再用黃金購買武器。
當然,這個交易過程也并不容易。劉亞樓之所以能說這件事,是因為他是當事者。共產黨軍隊提出以貿易形式從蘇聯(lián)買武器,當時也是遭到了蘇聯(lián)的拒絕。后來是劉亞樓親自去蘇聯(lián)談判,才最終達成了以糧食換武器的協(xié)定。當然,這個交易背后離不開東北老百姓的支持,不然,糧食從哪里來呢!
當時,朝鮮的金日成也給我們提供了一些援助。具體來說有三方面:一是做好南滿傷病員的撤退、安置和戰(zhàn)略物資轉移工作。二是借道朝鮮為走廊,溝通南、北滿及大連的物資交流,輸送人員過境。三是向朝鮮求援和采購作戰(zhàn)物資。華東解放區(qū)也曾派人到朝鮮采購大量炸藥。朝鮮支援的物資有無煙煤、水產品和民用產品外,主要是與軍用有關的硫酸、硝酸、甘油炸藥和苦味炸藥等,東北供應朝鮮的物資是糧食,煙煤和民用產品。
澎湃新聞:東北戰(zhàn)場形勢轉變之后,東北的兵工廠運轉情況如何?
劉統(tǒng):東北戰(zhàn)局的轉折發(fā)生在1947年底,共產黨軍隊轉入全面攻勢,當時東北大部份地區(qū)已經處于解放區(qū)的控制之下。這時,軍工生產開始有了大發(fā)展。
最早,通化是共產黨在東北的后方基地。后來,由于國民黨軍隊的逼近,我軍放棄了通化和丹東,軍工干部就將機器和物資運到朝鮮境內,并在旅途中還招收了一些工人和技術人員,1946年7月底到了中朝蘇三國交界的小城琿春。當時的生產重點是子彈、手榴彈和迫擊炮彈。當時建立的工廠有機器廠、子彈廠、手榴彈廠、煉鐵廠、裝藥廠和木材廠,這是東北我軍最早的軍工基礎。
制造手榴彈的場景
子彈廠是日本人遺留的基礎上建立的,相對容易,因為當時尚且保留有子彈機14部、半成品的彈頭300萬粒、空彈殼2000萬發(fā),還有20多名日本技術工人。經過一個月的裝機和試生產,之后就可以正式生產子彈了。手榴彈廠的情況比子彈廠要困難些,剛開始連糧食都沒有。廠干部就到附近農村清算了幾個惡霸,籌了一些款,并發(fā)動群眾解決了糧食問題。這個廠原本想搞化學廠,生產炸藥,原料都有了,但問題是沒有合適的技術人員,機械設備問題一時也解決不了,沒辦法就改生產手榴彈。
其實,到了1947年,東北的軍工生產已經初具規(guī)模,琿春基地是規(guī)模最大的,其他地方諸如雞西、佳木斯、齊齊哈爾、牡丹江、哈爾濱等等都建立起來了軍工廠,可以制造子彈、手榴彈、迫擊炮彈、九二步兵炮彈等等。特別要指出的是,在蘇軍控制下的大連,我們的軍工干部創(chuàng)建了完整的軍工生產體系。鋼鐵廠、化工廠、炮彈廠。1948年產炮彈20萬發(fā)。東北的軍工生產已經開始支援全國作戰(zhàn)了。所以,我們不是靠“小米加步槍”就能打贏大仗的。
澎湃新聞:確實,軍工生產是技術性要求很強的工作,而且在政治上也是有要求的。對于軍工隊伍中的技術人員,特別是留用日本人,我們怎么進行他們的政治教育工作呢?
劉統(tǒng):軍工生產是需要專業(yè)技術的。我黨過去在這方面是非常缺乏的??谷崭鶕氐能姽S規(guī)模小、工藝落后,無法滿足部隊作戰(zhàn)的需求。1946年,新四軍的軍工干部吳運鐸等人到大連,開始籌辦炮彈廠。生產出來的山炮彈需要檢驗性能質量,于是吳運鐸和廠長吳屏周到山里實驗。結果發(fā)生了爆炸,吳屏周當場犧牲,吳運鐸被炸成重傷。后來廠史記載,這是一次生產事故。因為我們技術落后,炮彈質量不過關。所以領導意識到,僅靠我們自己的力量不行,一定要借助先進的技術。
吳運鐸
先進的技術掌握在日本人手里。當時他們在大連失業(yè),流落街頭。我們的干部把他們招募回來,讓他們回到原來的崗位,為我們工作。這里有冶金專家、化工專家,機械專家,有幾百人。有了這些技術骨干,我們的生產水平一下就上去了。大連原來就有很好的工業(yè)基礎,成為共產黨在東北最大的軍工生產基地。
軍工生產,在工廠、設備和原料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工人和技術人員。在東北我們留用了大量日本技術人員,對他們的領導和思想改造,也是我軍后勤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
琿春軍工基地的特點是工人和技術人員來自中國、朝鮮和日本三國,所以,軍工干部在思想政治工作上付出的精力要比生產本身還多。來自中國的技工,有的是沿途從地方上招來的,他們是拿薪金待遇的,他們的問題主要是,工資低,工作積極性不高。對于這個問題呢,就是靠部隊里的年青干部去感染大家。部隊的軍工干部干勁十足,他們深入工人,跟大家交朋友,一些地方上的技工受其影響,還有主要要求減薪的。朝鮮和日本工人的問題相對復雜一點。
朝鮮工人吃苦耐勞,工作情緒很高,但因為語言不通,無法進行思想政治工作。最麻煩的是日本技術人員。他們中的一些有相關的工作經驗、技術,所以擔任的還是關鍵性的技術工作。但因為戰(zhàn)敗,加之生活困難,情緒波動大,經常消極怠工,想回國。特別是,1947年8月,各地開始遣送日本僑民回國,這些日本人得到消息后,就更渴望回國。這種情況就沒辦法了,只能是軟硬兼施,強迫命令。
其實,也不只是軍工人員,還包括醫(yī)生,護士,當時野戰(zhàn)醫(yī)院中有很多留用日本人。黃克誠就說過,這些人不但要用,而且還要給予他們優(yōu)待和照顧?!安环锤锩?,好好替我們工作”,這就是對他們的要求。他們沒房子,就給他們安排住處,讓他們的子女進學校,還把他們手中的偽滿票子兌換成東北幣,并且允諾說,條件允許,就送他們回國。其實這些醫(yī)生護士一直跟著四野,從東北打到海南島,為解放戰(zhàn)爭立下了卓越的功績。這些留用日本人到新中國建立后才陸續(xù)回國,有的還留了下來,甚至入了中國籍,成為革命隊伍中的一員。(文/林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