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人物

一個世紀前的“近世通儒”:嘉興紀念沈曾植逝世百年

今年是清末民初的知名學者、詩人、書法大家沈曾植逝世百年。

今年是清末民初的知名學者、詩人、書法大家沈曾植逝世百年。繼日本東京舉辦紀念沈曾植先生逝世一百周年《海日生花 中日書法展暨第九屆翰墨書道會展》后,“近世通儒——紀念沈曾植逝世100周年特展”近日在浙江省嘉興博物館舉辦。170件展品圍繞沈曾植的家族、為官、交友、成就等方面,展示了晚清一代大儒的“為家孝子,為國純臣,為世界先覺”之名。

沈曾植(1850-1922)


沈曾植《節(jié)錄世說新語》紙本章草 嘉興博物館藏


展出現(xiàn)場


沈曾植(1850-1922),字子培,號乙庵,晚號寐叟,又有睡香病叟、菩提坊里病維摩、隨庵、谷隱居士、姚埭老民等稱號,浙江嘉興人。清道光三十年生于北京,光緒六年(1880)進士。歷官刑部主事、江西按察使、安徽提學使、署布政使、護理巡撫。宣統(tǒng)二年,辭官故里。張勛復辟時北上,授禮部尚書。民國11年卒于上海寓所,享年73歲。其一生經歷戊戌變法、洋務運動、張勛復辟、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等,見證中國之巨變。

沈曾植,作為晚清民國時期之碩儒,學術貢獻遍及輿地、律法、醫(yī)學、金石、書法、宗教學等。王國維稱其為“集有清三百年學術之大成且繼往開來的學者”。2022年是沈曾植先生逝世100周年,嘉興博物館聯(lián)合其他單位以沈曾植的家族、為官、交友、成就等方面展示晚清一代大儒的“為家孝子,為國純臣,為世界先覺”之名。

他的一生,學術與政治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他有心在政治上施展抱負,卻未遂愿,反而成就了在晚清學術上的領袖地位。除了上述史學、律令與輿地方面外,還有佛學、經學、考據、道藏、詩學、書學等方面的成就。詩學方面,他被推為“同光體”的代表人物,主張學詩要通“元嘉、元和、元佑”三關,識見宏通。

沈曾植是一個思想較為開明的士大夫,主要表現(xiàn)在他對待變法改制的態(tài)度上。他主張革新祖宗之法,并積極支持、熱心參與。在目睹中法戰(zhàn)爭時官員的腐敗后,他逐步在向資產階級改良派靠攏,表現(xiàn)出一定的進步性。光緒十四年(1888年),康有為的《上清帝第一書》經過沈曾植的修改后呈遞光緒帝。隨后朝野大嘩,將被逮捕,沈曾植極力營救使得其得存全”,沈曾植意識到變革的必要性,認為康有為為可造之才,并贊同其上書變法的精神。

清光緒二十九年沈曾植奏折副本


沈曾植之詩被王可莊、鄭孝胥、陳衍標榜為“同光體魁杰”,故于“合學人詩人之詩二而一之”的主張與“三元說”也不反對,他為詩尊朱彝尊,出入于杜、韓、梅、王、蘇、黃之間,不取一法,亦不壞一法,其于詩學主張主要為“三關”說和“雅人深致”之說,他作詩基本圍繞這兩個觀點。

在史學方面,沈曾植早年用力最勤,刊行著作傳世較多的還是關于遼金元史、四裔(四方邊遠之地)地理方面的研究。他早年就有志于研究蒙古史地。在以應科舉求功名為首務的時代,他能排除家貧、無師等各種困難,專心于這種繁難而無功利的學問,可以看出他早年就有從事學術研究的愛好和藉此經世致用的思想。他在無師請問的情況下,借助于精讀前輩學者的著作,在學術上打下了結實的根基。自清代中葉以降,在經學考據向史學考據的轉折過程中,沈曾植是承前啟后的重要代表,這正如王國維所言,沈曾植以自身的學術實踐和學術影響,充分證明了他在近代學術傳承中“繼承往哲”“開創(chuàng)來學”的卓越地位。

民國七年沈曾植銘木手杖


沈曾植的書法藝術影響和培育了一代書法家,為近現(xiàn)代書法藝術的復興和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如于右任、馬一浮、謝無量、王蘧常等一代大師皆受沈書的影響。 復古是整個清代學術的大勢,作為清代學術的參與者,沈曾植無法逃離于這一趨勢。其書法也是如此,復古的觀念思想貫串沈曾植整個的書學思想,以他碩學通儒的素養(yǎng),沒有“古”作為背景依托,他的內心“便覺機阻不安”,“古”成為他的安身立命之所。從張裕釗、包世臣,到米芾、黃庭堅、歐陽詢、唐人寫經,再追溯到鐘繇、索靖、漢碑、流沙墜簡,走的是一條由今入古的道路。通乎古今以為變可以說是沈曾植書學的宗旨。

清沈曾植行書中堂
嘉興博物館藏


清沈曾植隸書爨寶子帖軸 
嘉興博物館藏


展覽共展出展品170件,大致分為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展出家族成員的書畫作品和沈家一些日常用品、女紅繡品、家族墓出土玉器等。第二部分展出沈曾植同年錄、奏折、時政言語稿、論軍制稿、論教育文稿等為官時期的遺稿,特別是在安徽任期時的很多珍貴照片和文稿都是首次展出;第三部分展出好友致沈曾植書畫、往來信札、拜帖名刺等;第四部分展出其學術成就,內容涉及金石書畫、詩詞文學、輿地、律法、經史、佛學等。寐叟先生治學嚴謹,綜覽百家,為“道、咸以降學界之魁杰”。經過一個多世紀的風云變幻,沈曾植所追求的夢想和事業(yè)都已煙消云散,但他畢生追求的儒家風范和學術精神至今仍在影響后人。

沈曾植博古通今、學貫中西,被譽為“中國大儒”,他的書法,碑、帖并治,熔漢隸、北碑、章草為一爐,其學術及藝術造詣對后世影響深遠。王國維先生曾痛挽沈曾植,稱其“是大詩人,是大學人,更是大哲人,四照炯心光,豈謂微言絕今日;為家孝子,為國純臣,為世界先覺,一哀感知己,要為天下哭先生。”

清沈維鐈行書《阿羅漢伏虎》詩軸  
嘉興博物館藏


清沈維鐈行書錄陸游詩成扇 
嘉興博物館藏


關于沈曾植的書法藝術成就,其學生金蓉鏡曾寫道,“即以八法言之,精湛淹有南北碑之勝,自伯英、季度、稿隸、叢冢吉石,無不入其奧窔。有清三百年中,無與比偶,劉文清且不論,即完白、蝯叟為蜾扁書,馳驟南北,雄跨藝苑,亦當俯首。晚年應接品流,長?大卷,流而益雄。散落海上,如次仲一翮,山川為之低昂,可以知其書學之大概矣?!贝送猓鋵W生王蘧常寫道,“師之書法,雄奇萬變,實由讀破萬卷而來。所以予先論師之學問,然后再及於書,后之學先生書者,其在斯乎?!?/p>

沈曾植 草書四屏


沈曾植題跋手稿(正反面書)清稿本


沙孟海在《近三百年的書學》中把沈曾植的書法列為“帖學”的殿軍人物,稱“他是個學人,雖然會寫字,專學包世臣、吳熙載一派,沒有什么意思的;后來不知怎的,像釋子悟道般的,把書學的秘奧一旦豁然貫通了”。

近世通儒——紀念沈曾植逝世100周年特展

2022年10月15日—2023年2月5日

嘉興博物館南館區(qū)三樓禾緣展廳

(本文據嘉興博物館、澎湃新聞過往報道、嘉興在線等綜合)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