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藍胡子、強盜新娘、白雪公主、灰姑娘……幾代人講述這些故事,它們如此瘋狂驚悚,又如此平淡日常。“格林兄弟開始立志為‘詩歌史’添磚加瓦,根本無意出版‘供人消遣的書’。后來,威廉·格林不知不覺響應起大眾的需求和期待,格林童話越來越遠離初版時的粗野和純樸,內容逐漸凈化、風格化、文學化,大人孩子都喜歡?!惫鸫髮W民俗和神話研究教授瑪麗亞·塔塔爾帶我們重回童年的魔法森林,重新翻閱格林童話的最初版本——《兒童與家庭童話集》,回溯格林兄弟編選童話集的歷史場景,在她深思熟慮的解讀中,在精心選取的童話故事中,安放著人類綺麗復雜的想象與潛意識的思慮。本文摘編自該書,澎湃新聞經(jīng)南京大學出版社授權發(fā)布。
這個惡性的事件循環(huán)必須被阻止,不然沒人可以從此過上幸??鞓返纳?。為了避免情節(jié)無限重復,繼母同她胡作非為的親生孩子必須死掉。繼母被戰(zhàn)勝后,這個長期煩擾童話故事中的繼子繼女并將繼續(xù)折磨他們的后代及他們后代的后代的魔咒才有可能破除。一旦童話故事里的女主人公成功讓繼母自食惡果——不管是因為完成了分配給她的任務,還是由于死而復生并將繼母的惡行告知世人——解除魔咒的過程就算圓滿結束了。為了強調繼母的恐怖統(tǒng)治已徹底結束,故事結尾處還會栩栩如生地描寫繼母具體的死法,其細節(jié)令人毛骨悚然。有時是淹死,有時是被燒成灰燼,有時是被野獸撕成碎片,有時是被放進裝滿了沸油和毒蛇的棺材里。繼母完完全全死透了,不再對這個剛剛建立的王室家庭構成威脅。而且一旦這個王室家庭里孩子們的生母不再有敵手,國王乃至孩子們注定會從此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
《白雪公主之魔鏡魔鏡》劇照
在那些以王室婚禮為結尾的故事中,繼母再三使壞令壞事降臨在繼子女的頭上,與此同時,她們還總是在繼子女將要實現(xiàn)階級躍遷的時候從中阻撓。無情、狠心的繼母同她們那相對單純、天真的配偶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父親,其唯一的嚴重不足似乎就是在挑選婚姻搭檔時少了辨別能力。甚至在某些故事中,這唯一的不足也不復存在:個別故事中,被披上善良面具的女子欺騙到的恰恰是女主人公,是她天真無知地勸說父親同這名女子結婚。童話故事里,女主人公的父親雖然看起來對于錯事態(tài)度消極,但他們很少帶頭拋棄或虐待孩子,這一點還是值得肯定的?!稘h塞爾與格萊特》中,是繼母謀劃著要把孩子們扔到森林里,父親則是在妻子的不斷威嚇之下默許了這個計劃。《灰姑娘》中,父親從未羞辱灰姑娘,繼母和兩個姐姐“精于”羞辱,她們三人已綽綽有余?!栋籽┕鳌分?,父親(白雪公主的父親,格林兄弟只在他再婚時提及,而且提及的唯一目的也不過是推動繼母的出場)一次都沒有介入過妻子為了維持自己“世界上最美的女人”這個身份而精心編織的罪惡之網(wǎng)。盡管這些故事中的父親在面對自己親生孩子的福祉問題時極為被動或絕對粗心,但是他們仍然維持著仁慈善良的好名聲,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妻子惡魔般行為的襯托。
在格林童話中,有那么一則引人注目的故事,其中父親行為乖張、違背常理,其夸張程度不輸對繼子繼女滿是惡意的女性反派。如果說繼母錯在對繼子繼女無情無愛,那么這位父親錯就錯在對親生女兒產生了超越常理的不倫之情。在《千匹皮》中,女主人公——年輕的千匹皮——的父親在妻子臨終前向她保證,日后只有在找到美貌不輸她的女人時才可能再次娶妻。國王派出的使者去往世界各地,都沒能找到美貌不輸前任王后的女子,于是使者們只得空手而歸,向國王匯報任務失敗。此時,國王的視線無意間落在親生女兒身上,心中即刻涌起對她強烈的愛欲,難以自持。大臣們也許對國王想要迎娶自己親生女兒的提議感到震驚,但這份震驚若是同千匹皮的驚愕和不安相比,不值一提。千匹皮在運用了一系列拖延戰(zhàn)術之后,還是不得不逃離城堡,以躲開父親進一步的求愛和不倫行為。
從表面來看,邪惡繼母的故事,同講述對女兒有著不倫愛欲的父親的故事,屬于兩個不同的故事類別。實際上,這兩種故事情節(jié)確實運行在不同的軌道上:繼母對孩子的冷漠無愛同父親對孩子的過分鐘情似乎無法兼容。但是民間好不容易分開的,又被民俗學家想辦法扯到一起。比如說,阿爾奈在他的權威故事分類列表中,給上述兩種情節(jié)對應的具有代表性的兩則故事標上同一個序號:《灰姑娘》是510A,《金裙、銀裙和星辰裙》是510B(《千匹皮》為《金裙、銀裙和星辰裙》的一個變種)。顯然,出于直覺,阿爾奈認為這兩個情節(jié)存在某種緊密的關聯(lián),雖然他從未就這兩個情節(jié)為何可以作為同一種故事類型共存而進行過任何解釋。另有一位民俗學家認為,《沒有手的女孩》的女主人公之所以悲慘地失去雙手,是與兩個不同的動機相關聯(lián)的。一個動機是性嫉妒(sexual jealousy),這份嫉妒可能來自親生母親或繼母,也可能來自婆婆或小姑子;另一個動機則是親生父親對女兒產生了不倫愛欲(按《兒童與家庭童話集》的版本)或父親與魔鬼簽訂了契約。
在描繪女孩被繼母施加“社會迫害”的德國故事中,核心焦點建立在由于父親再婚而導致的令人無法忍受的家庭狀況之上。但是,就在因找了可怕再婚對象而導致家庭陷入不安的肇事者——故事里的父親——消失于背景中或干脆淪為單純的情節(jié)推動因素,連登場的機會都沒有時,父親的再婚對象——繼母——做出的種種可憎行為卻作為核心劇情在故事中心上演著。繼母令人討厭的特質和虐待行為被極為詳盡細致地描繪:如何將繼女扔進河流、如何命獵人殺掉繼女、如何拿回繼女的肝肺做晚餐、如何不經(jīng)意間砍掉親生女兒的頭、如何——正如《真正的新娘》里描繪的——令繼女的生活“全方位地陷入悲慘”。
《灰姑娘》劇照
另一方面,在描繪父親對親生女兒造成“性愛迫害”的故事中,母親和繼女似乎從故事的中心活動場所消失了。然而第二種故事類別中父親對親生女兒產生的欲望,為第一種故事類別中繼母對繼女產生的嫉妒怒火乃至做出的殘酷行為提供了強有力的動機。因此,這兩個情節(jié)就順理成章地密合,制造出幾乎可以與女孩戀母幻想(Oedipal fantasies)完美相符的陰謀情節(jié)。以這種方式,童話故事即使進行了偽裝和掩飾,在兩個重要組成因素缺其一的情況下,依然成功地上演了一出戀母情結的戲劇。
如果我們對這兩種故事類別現(xiàn)存的故事進行總體研究就會發(fā)現(xiàn),在這些故事中,父親對女兒的愛欲往往是用最謹小慎微的方式暗暗透露給讀者的,繼母的惡行卻總是昭昭然不加絲毫掩飾。佩羅版本的《驢皮公主》(即《千匹皮》的變種)和《灰姑娘》為我們提供了此種對比的典型案例。在《驢皮公主》中,國王對親生女兒產生的無法抑制的愛欲,被解釋為不過是由于失去妻子的過分悲痛導致的一時精神迷亂。國王變得神志混亂,妄想自己是個年輕小伙,而女兒則是“自己曾經(jīng)追求過、想娶作妻子的那名少女”。這里佩羅顯然急切地想要給國王對親生女兒的求愛的行為找出種種借口。與此對比,在《灰姑娘》中,為了描繪灰姑娘的繼母,佩羅絞盡腦汁用上了自己能想出來的負面詞匯(“高傲自大”“自滿虛榮”“卑鄙自私”等)。故事中,父親們哪怕違背了基本的道德準則,哪怕做了有傷風化的事情,他們依然保持著高貴的形象,他們很少有預謀地行惡。然而繼母們卻永遠都是頑固的反派形象,天生歹毒,性情不善。
正如貝特爾海姆堅稱的,那些展現(xiàn)戀母情結矛盾(Oedipal conflicts)的童話故事將母親的角色一分為二:一個是站到孩子身邊并支持他們的母親;另一個則是擋在繼女前面,阻止其留住父親之愛的繼母。在講述被繼母迫害的女孩的命運的童話故事中,大部分會以智慧婦女的形象描繪故事中的仁慈女性,或者是在女主人公遇到困難時派自然之母伸出援手,以展現(xiàn)母親雖已逝去,但母愛依然延續(xù)?;夜媚?、牧鵝姑娘、千匹皮和許許多多受壓迫的女主人公或受益于大自然的慷慨,以得到動物幫手的相助;或受益于大自然的庇護,以找到樹洞或其他林間棲息處。然而,當善良生母常以鴿子、奶?;驑涞膫窝b身份(非常短暫地)出現(xiàn)一下時,邪惡繼母在故事中則有著壓倒一切的存在感。邪惡繼母成為母性的血肉般的化身,也正是這個絕對的壞角色最為公然地代表了作為母親的女性。
如果說格林童話傾向于允許各式各樣毫不掩飾的繼母出于嫉妒對繼女進行“社會迫害”的情節(jié)出現(xiàn)(這里母親的真實身份通過“繼”這么一個字簡單地略微掩飾),那么其對于父親施加的“性愛迫害”的直接描寫則是能避開就避開,對于同父親之間的愛欲糾葛能不提就不提。有些女主人公特別重視返家回到父親身邊這件事,她們覺得有必要將自己新獲得的財富拿回家同父親且僅僅同父親分享。在格林兄弟記錄的某個版本的《白雪公主》中,是白雪公主的父親而不是某位王子在穿越樹林時發(fā)現(xiàn)了公主的棺材并命人醫(yī)治女兒,最終白雪公主才復活的。但是總的來說,格林童話中的父親要么不在,要么就是什么都不管,跟不在也沒什么區(qū)別。我們已經(jīng)看到了威廉·格林為了掩飾《沒有手的女孩》中的亂倫情節(jié)愿意做出多大的內容改動。也就《千匹皮》里的父親,被威廉保留了下來,成為主動做出邪惡之事的父親角色,于是亂倫這個主題不僅被提及,還被推到了極致。哪怕是《千匹皮》最為克制的評論者,都在猜測女主人公最后嫁的國王是不是就是她的父親——那位最初導致她離家出走的國王。格林兄弟或許努力用模棱兩可的話來描寫這場婚禮(某位評論者堅持認為這是“為了避免引起讀者不適”),但是關于這場結合的某種可能樣貌不能徹底被隱瞞。這位評論者有意對《千匹皮》中或許最值得注意的部分絕口不提。初版《千匹皮》在處理國王亂倫愛欲這個問題時,用非常平靜的方式直接應對,與此同時指明了解決該問題的某種方式。
有時候感覺故事的講述者或者故事的文字版本記錄者,都想要盡可能地提及那些將母親同女兒分隔開來的競爭行為的來源。正如民俗學家提醒我們的,在口頭文學中,對于內容的審查往往是通過現(xiàn)場聽眾來完成的,這也就意味著故事講述者在講述時對某些情節(jié)表示贊同,或者僅僅選擇將這些情節(jié)講述出來的行為,就賦予了這些情節(jié)生機和活力。對于文字記錄下來的故事,似乎也是同樣的道理,雖然可能不那么連續(xù)一致。看一下美國文化,可以發(fā)現(xiàn)人們在挑選故事的過程中,對強大且邪惡的年長女性出場的逆襲故事總是有某種偏愛。佩羅童話和格林童話中,正是《灰姑娘》《白雪公主》和《睡美人》等故事時至今天依然流行,哪怕不在故事的產生地也是如此;而《千匹皮》和《驢皮公主》之類的故事則幾乎沒人知道。女孩戀母的情節(jié)由兩個幻想組成:幻想之一是對自己充滿愛欲的父親,幻想之二是同自己構成競爭的母親。而在這兩個幻想中,只有后者才成為那些涉及女主人公嫁人情節(jié)的流傳度高的故事中顯著的、幾乎不加掩飾的主題。就在繼母或母親被屢屢妖魔化為家中悍婦和林中女巫之時,父親則淡入故事背景或干脆壓根沒登場。
《驢皮公主》劇照
有一點需要記住,就是在童話故事中,父親并非一直是要么消極要么缺席的形象。正如19世紀時瑪麗安·考克斯對345則《灰姑娘》變種進行的研究所顯示的,起碼有兩個廣為流傳的版本將灰姑娘在家中的地位跌落歸因于“不自然的變態(tài)父親”(unnatural father,考克斯原話,典型的維多利亞時期用語)或試圖從女兒那里強索愛的父親。有226則故事明確屬于考克斯標記的以下三個類別:1)被(母親、姐姐、繼母)虐待的女主人公;2)不自然的變態(tài)父親;3)李爾王的判斷。其中130則故事屬于第一類,77則故事屬于第二類,19則故事屬于第三類。因此在考克斯研究分析的故事中,以母親或繼母為反派的《灰姑娘》版本的數(shù)量只比因父親胡攪蠻纏而陷入不幸的灰姑娘略多一些而已。綜上所述,灰姑娘因為父親對自己產生反常愛欲或堅持要自己向他說出愛的宣言而選擇逃離的概率,和灰姑娘被壞脾氣繼母趕到爐邊過著仆人一般的生活的概率幾乎不相上下。
盡管民俗學家指出想要重建從中國到北美流傳于世界各地的無數(shù)《灰姑娘》版本的真正故事母本(哪怕真的存在這樣的一個故事母本)是不可能的,但我們需要認識到一點,那就是存在這樣一個基本故事類別:在這個類別中,如今被認為互相矛盾、互相排斥的兩個組成要素同時存在著。按照考克斯的簡單劃分,我們可以清楚看到,心懷嫉妒的母親和產生愛欲的父親很少在同一則故事里同時出現(xiàn)。在格林版本的《灰姑娘》中,父親非常短暫地出場了一下:他將一根樹枝給了灰姑娘。由這根樹枝長成的大樹后來掉落下華美的皇家服飾,以供灰姑娘參加舞會。父親從灰姑娘被貶為家中奴仆這件事的共犯角色搖身一變,成為糊里糊涂不知情但是和藹可親的幫手角色,給灰姑娘未來應對考驗提供了幫助。與此形成對比,在《千匹皮》中,母親這個角色就只在故事開篇短暫出現(xiàn)了一下,此外整個故事也并沒有出現(xiàn)繼母等其他母親形象。
在那些強調繼母殘酷行為的故事中,親生父親的角色往往居于外圍。事實上,在符合《灰姑娘》那種逆襲模型的一些故事中,父親壓根沒出場?!栋籽┕鳌肥瞧渲蓄H為典型的一個例子。但是哪怕是童話女主人公中最為純潔無邪的白雪公主,在某些版本中也遭遇了來自父親的求愛:在某些版本中,正是父親對她的美貌的萬分喜愛導致了父母的婚姻不合。在格林版本的《白雪公主》中,雖然父親這個角色只被提及了一次,而且只是說了下父親結婚這件事,但是敏銳的觀察者還是辨認出了父親這個角色的最初功能:“魔鏡發(fā)出的聲音顯然就是白雪公主父親的,這聲音代表了父權審判,決定了王后(以及所有女人)的自我評價?!蹦хR的聲音一旦被確認來自邪惡王后的丈夫,情況就明晰了:白雪公主和母親之間的斗爭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很可能是由對國王之愛的搶奪引起的。這位王后的丈夫、白雪公主的父親雖未出席,但來自他的愛和贊賞卻成為故事情節(jié)的推動因素。
透過魔鏡發(fā)出的聲音,并非白雪公主的親生父親在故事中彰顯存在感的唯一方式。厄恩斯特·博克倫對《白雪公主》的57個變種進行了分析研究后發(fā)現(xiàn)(這個發(fā)現(xiàn)顯然令他感到驚恐),某些版本的《白雪公主》竟然將白雪公主的父親描繪為他妻子的各種陰謀詭計的共謀者。正是白雪公主的父親,為了平息壞脾氣的妻子的怒火,將白雪公主帶到樹林并將她丟棄。博克倫對這些變種的研究給貝特爾海姆提出的觀點增加了影響力,貝特爾海姆認為,在格林童話中,那個饒了白雪公主一命卻把她丟在樹林的獵人或許代表的正是經(jīng)過掩飾的父親的形象。在對妻子忠誠和疼愛女兒之間痛苦抉擇、左右為難之下,這位國王“試圖通過表面上執(zhí)行命令來安撫妻子,又想憑饒女兒一死來給予女兒安慰”。總之,盡管在故事中對父親這個角色——母親和女兒為了他的愛彼此競爭的角色——盡可能地進行了壓制,盡量避免了明確提及,但是戀母情結衍生的次要情節(jié)(the Oedipal subplot)的邏輯決定了這位被一對母女撕裂著,想同時忠于兩人而不得的男性角色的存在。
到這里,就需要給出一句忠告了。在《白雪公主》里,我們已經(jīng)看到,想在所有的男性角色和男性聲音背后找到潛伏著的父親形象是多么容易。在某些評論者看來,父親悄悄溜進了鏡子;在另一些評論者看來,父親成為王后的仆役;還有一些評論者則認為,父親直接化身為一名年輕英俊的王子出場?!缎〖t帽》里的父親形象被認為同時掩飾在大灰狼和獵人之中??紤]到童話故事里常見的對家庭生活的集中聚焦,這種在每個故事中發(fā)現(xiàn)父親形象的雙重顯現(xiàn)甚至三重顯現(xiàn)的操作并非完全跑偏。不過,我們最好還是要記住一點,那就是年輕英俊的王子通常的功能,是做父親的替代而非替身。
《小紅帽》劇照
巡視格林童話中受壓迫的女主人公,就會明顯看到這些故事用獨特的方式戲劇性地表現(xiàn)了女性的戀母情結矛盾。除了《千匹皮》,這類故事一邊盡可能地壓制父親對女兒的愛欲追求這個主題的出現(xiàn),另一邊則毫無節(jié)制、變著花樣地對母親在家中的殘暴和專橫行為大寫特寫?!秲和c家庭童話集》中,每出現(xiàn)一則公然描寫父親對女兒實施性愛迫害的故事,就會有十二則故事來敘述女主人公因繼母的殘暴行為而深陷苦難。將繼母塑造成反派可以順帶免除親生母親和親生父親的責任;女主人公在家中所受的種種苦難,全部由繼母一人承擔。你可以說,在格林兄弟記錄德國童話故事的那個年代,在其真實的社會歷史中,出現(xiàn)繼母殘酷、父親缺席和遺棄孩童這類事要比父親對女兒產生亂倫愛欲多得多。這一點說得沒錯。但是童話故事從來就不是什么現(xiàn)實生活的鏡子;只有在故事的開篇及一些裝飾性細節(jié)上,我們才能稍許看到與家庭生活現(xiàn)實有一定相似性的內容。一旦離開家,主人公便穿過了鏡子進入內心世界。盡管同社會現(xiàn)實相比,童年幻想要來得更為穩(wěn)定和永恒不變,但在故事一遍又一遍被人講述的過程中,這些童年幻想依然被講述者所處的文化背景反復塑造和不斷調整。在我們自身所處的時代,很容易明白在后期才發(fā)展為主要面向兒童的童話故事,為何會鐘愛來自母親一方的殘暴行為這個主題,又為何會避開來自父親一方的亂倫愛欲這個可怕的禁忌話題。
《噓!格林童話,門后的秘密——寫給大人看的書》,[美]瑪麗亞·塔塔爾著,呂宇珺譯,南京大學出版社2022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