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文化

小臣艅犀尊、月亮罐,看舊金山亞博館里的文物

從“可愛”的中國青銅重器小臣艅犀尊到日本江戶時代的“武士鎧甲”、伊朗薩曼王朝時期的“馬與獵豹紋飾瓷盤”,這個金秋十月,舊金山亞洲藝術(shù)博物館挑選了數(shù)十件館藏精品,帶領(lǐng)公眾領(lǐng)略古代亞洲藝術(shù)的魅力,了解不同地域藝術(shù)品的不同特點。

從“可愛”的中國青銅重器小臣艅犀尊到日本江戶時代的“武士鎧甲”、伊朗薩曼王朝時期的“馬與獵豹紋飾瓷盤”,這個金秋十月,舊金山亞洲藝術(shù)博物館挑選了數(shù)十件館藏精品,帶領(lǐng)公眾領(lǐng)略古代亞洲藝術(shù)的魅力,了解不同地域藝術(shù)品的不同特點。

第一站:中國藝術(shù)

小臣艅犀尊,晚商(約公元前1600-1050年),青銅


特約領(lǐng)隊:可愛犀牛君

領(lǐng)隊信息:小臣艅犀尊,晚商(約公元前1600-1050年),青銅

領(lǐng)隊破冰:

“我”(小臣艅犀尊)作為亞博的鎮(zhèn)館之寶,也是遺留至今的商代唯一一件犀牛造型的青銅器,因為珍貴和可愛而出名。底部鑄有27個漢字,提供了商朝晚期位于中國中部城市安陽的第一手社會資料。

這次“我”要帶大家參觀的“中國藝術(shù)”之景有三站,來看一看最早的佛像、我的駱駝朋友,還有項圣謨筆下的山明水秀:

佛像,338年制,趙國晚期(公元319-351年),鍍金青銅


這尊佛像也極其珍貴,它是已知的最早的中國制造的佛像。那時,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已有400多年,這尊佛像在風(fēng)格上受到了古代犍陀羅地區(qū)佛教雕塑的影響,但朝內(nèi)的手掌姿勢是中國正式的崇敬姿態(tài)。它是兩種文化交織的產(chǎn)物,是中國佛教藝術(shù)發(fā)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那個時期保存至今最大的青銅雕塑之一。

唐三彩駱駝像,唐朝(公元618-907年),上釉陶器


在絲綢之路沿路的大部分地區(qū),雙峰駱駝都是主要的交通工具。這只制作精細的體型較大的唐三彩駱駝也正馱著大量貨物,從另一個側(cè)面反映出當時貿(mào)易來往的密切。

許多這類雕塑因埋葬它們的地下墓穴倒塌或由于處理不當而損壞。比如這只駱駝瓷器的X光片就顯示,它曾經(jīng)碎裂成了幾塊,但又以金屬衣架在其內(nèi)部加固拼接過,這種粗糙的修復(fù)方法在當時非常常見,這只駱駝也因此而得以保留。

項圣謨,《雨過林香圖》,明朝(公元1368-1644年),水墨畫


這幅由明朝著名畫家項圣謨所作的水墨畫,描繪了一幅雨后初晴的清新山景。項圣謨與一群來自華亭(今天的上海)的文人墨客有著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他們善用傳統(tǒng)的筆法在風(fēng)景中描繪密集的山巒,也使用新的構(gòu)圖方式來代替?zhèn)鹘y(tǒng)的構(gòu)圖方法。在這幅畫作中,為了增加整體的清晰度,項圣謨省略了復(fù)雜的山丘和溪流。

雨水打過,山中的竹林散發(fā)出清新的香味,邀請人們步入竹山深處。

第二站:東南亞藝術(shù)

守門神像,約1300-1400,印度尼西亞,安山巖雕像


領(lǐng)隊信息:守門神像,約1300-1400,印度尼西亞,安山巖雕像

領(lǐng)隊破冰:

別看我們面露兇相,那可是我們的職責所在——我們曾在滿者伯夷王國時期駐守在印尼的一座印度教寺廟的入口,后來在1910-1915年期間被考古挖出,由當?shù)氐淖ν蹟z政王將作為禮物贈送給當時的荷蘭東爪哇總督Van Aalst先生。Van Aalst先生退休后,便將我們帶回了加州,幾經(jīng)轉(zhuǎn)手后來到亞博。這次很榮幸?guī)銈冇斡[東南亞藝術(shù)~我們這里有諸多關(guān)于印度教和佛教的珍藏,作品的精美程度往往讓人嘆為觀止,這一站就先來看兩件珍藏中的珍藏!

佛像寶座與佛像,約1860-1880,緬甸曼德勒地區(qū),鍍金木質(zhì)漆器與鑲鐵鏡面


佛像寶座與佛像,約1860-1880,緬甸曼德勒地區(qū),鍍金木質(zhì)漆器與鑲鐵鏡面


佛像寶座與佛像,約1860-1880,緬甸曼德勒地區(qū),鍍金木質(zhì)漆器與鑲鐵鏡面


這座如此精致的佛像王座神龕一直珍藏在一座19世紀佛教寺廟之中,類似的佛像至今仍可在寺廟中看到。這座佛像神龕由著名藝術(shù)收藏家多麗絲·杜克夫人在20世紀60年代收藏,此外她還收集了大量的東南亞藝術(shù)品,本打算在一個東南亞文化公園內(nèi)舉辦公共展覽。雖然這個計劃沒有實現(xiàn),但她捐贈給亞博的多件藝術(shù)品一直被好好珍藏,如今向舊金山的人們展現(xiàn)著東南亞藝術(shù)的魅力。

毗濕奴神像,975-1025,柬埔寨(古都吳哥),砂巖


毗濕奴神像,975-1025,柬埔寨(古都吳哥),砂巖(局部)


毗濕奴神像,975-1025,柬埔寨(古都吳哥),砂巖(局部)


毗濕奴是印度教三相神之一,是“維護”之神。在印度和東南亞的某些國家中,毗濕奴也常常與王室聯(lián)系在一起。

在造像中,毗濕奴通常是王者衣冠,四只手臂分別拿著不同的神器:善見神輪、法螺、蓮花,以及金剛杵。我們所看到的這件館藏中的毗濕奴神像雖有殘缺,但憑其皇冠和四手所持法器的殘骸依然能辨認其身份。

這件高近一米五的龐大雕塑氣勢恢弘,而其皇冠的細膩程度則可見工藝之精湛。

第三站:韓國藝術(shù)

鴨形器皿,朝鮮三國時期(公元前57年-公元668年),陶器


領(lǐng)隊信息:鴨形器皿,朝鮮三國時期(公元前57年-公元668年),陶器

領(lǐng)隊破冰:

在古時候,韓國民眾相信我所代表的鳥類是精神世界的使者,因為我本事大——可以在海陸空穿行,即使到今天,韓國人也對這類生物情有獨鐘。韓國的許多文化藝術(shù)都來自民間,代表了人們對生活的熱愛與巧思,朝鮮王朝的白色大罐和五彩包布,都是人氣單品!

月亮罐,朝鮮王朝(公元1392-1910),釉清瓷器


這是在朝鮮王朝時期備受民眾喜愛的“月亮罐”,它的白色象征著儒家思想中純潔、誠實與謙遜的美德。大約從公元1600年開始,韓國民間的主流審美突顯了對白色的偏愛,白瓷逐漸流行,逐漸占據(jù)C位。

絲綢包布,朝鮮王朝(公元1392-1910),絲綢


這片絲綢包布由矩形、三角形、梯形等不規(guī)則形狀的布料組成。各種各樣的色塊被巧妙地排列成精美又生動的圖案——而這種美麗來自活潑的民間智慧,像這樣的絲綢包布通常是百姓用織物的邊料制作而成,帶著濃濃的生活氣息。

第四站:日本藝術(shù)

武士鎧甲,江戶時代(1615-1868),漆鐵板,皮革,紡織品與布料


領(lǐng)隊信息:武士鎧甲,江戶時代(1615-1868),漆鐵板,皮革,紡織品與布料

領(lǐng)隊破冰:

我是代表武士身份與榮譽的盔甲,一套完整的武士盔甲由護甲、頭盔和半面罩三個部分組成。更驕傲的是,我是自16 世紀晚期開始流行的現(xiàn)代盔甲!我的出現(xiàn),取代了以前制作精細卻非常笨重的鎧甲設(shè)計。

我的前甲上用漆繪有佛教守護神不動明王劈波斬浪的圖案,頭盔的兩側(cè)則各有一個鍍金的家族徽章。而我的個性與可愛,由編織絲帶的顏色及系帶和打結(jié)的風(fēng)格來彰顯。

梵天立像(左)&帝釈天立像(右),約730-750,奈良時代,日本奈良


梵天立像(左)&帝釈天立像(右),約730-750,奈良時代,日本奈良


這是一對鎮(zhèn)館之寶:梵天和帝釈天原來都是印度教的神,后來被佛教吸收。這一對佛像為日本奈良時期古都里最重要的寺廟興福寺所造,采用了干漆技術(shù)。這是一種古老的技藝,由此造像變得輕便,易于搬運。即使在日本,由干漆技術(shù)制造的雕塑也十分罕見,大多是“國寶”級別。

在全美,甚至是在整個西半球,這也是唯一一對保存至今的用干漆技術(shù)制造的佛像。

狩野氏信,鶴圖屏風(fēng),江戶時代(1615-1868),彩繪水墨畫


在日本藝術(shù)中,仙鶴一直是吉祥的象征。屏風(fēng)面上的仙鶴共有四種姿態(tài)——飛行、筑巢、歌唱和覓食——以此來展現(xiàn)它們的活力。作為背景的金色稻田如夢幻之景,來展示仙鶴的美麗姿態(tài)。

八子鳳堂嗎,竹編工藝,平成時期(公元1989-2019),竹和藤條


亞博的藝術(shù)收藏也包含了當代藝術(shù)的探索,這件竹編工藝就是其中一件。

在成為獨立藝術(shù)家之前,16歲的八子鳳堂跟隨三個不同的竹制品編織師傅度過了六年的學(xué)徒生涯。他每年只制作一件或兩件展覽作品,他的竹編技藝將竹子的力量和彈性轉(zhuǎn)化為充滿活力的雕塑作品,并因此獲過無數(shù)獎項。

第五站:南亞藝術(shù)

象頭神坐像,1200-1300,曷薩拉王朝


領(lǐng)隊信息:象頭神坐像,1200-1300,曷薩拉王朝

領(lǐng)隊破冰:

尊貴的本神是印度最受愛戴的神之一,象頭和多臂是我的形體特征,我在眾多神話里的出鏡率都很高,人氣最高的版本中,我是雪山女神帕娃蒂和她丈夫濕婆神的孩子。

在印度文化中,由于大象的顏色與形狀被認為與天上的雨云相似,所以大象一直與富饒和繁榮聯(lián)系在一起。南亞藝術(shù)有著深厚的文化歷史。

刻銘文杯,約 1440-1460,帖木兒時期,烏茲別克斯坦 ,和田玉


帖木兒帝國(1370年—1507年)是中亞河中地區(qū)的西察合臺貴族帖木兒于1370年開創(chuàng)的帝國,統(tǒng)治著現(xiàn)代伊朗、阿富汗和烏茲別克斯坦的部分地區(qū)。在其強大的統(tǒng)治時期,藝術(shù)與文學(xué)得到了廣泛支持并經(jīng)歷了蓬勃發(fā)展,其中制作精美的玉器在當時廣受歡迎。

從這個時期流傳下來的如此美麗清透的白玉杯現(xiàn)今僅存兩件,而亞博就有其中一件。

佛祖生平鐫刻石牌,1000-1200,印度


佛祖生平鐫刻石牌,1000-1200,印度


這一塊小小的雕刻牌匾中概括了佛陀的一生:包含了佛陀一生行化、慈悲度眾,及佛陀開悟后七周內(nèi)發(fā)生的事。一個一個細節(jié)看過來,好似精彩的3D連環(huán)畫!

第六站:西亞藝術(shù)

異獸形馬籠套頰片,鐵器時代三期(公元前800-前600年),伊朗


領(lǐng)隊信息:異獸形馬籠套頰片,鐵器時代三期(公元前800-前600年),伊朗

領(lǐng)隊破冰:

我身上的元素有點多:翅尖有角、獅身人,腳下還踩著一種類似于羚羊的動物——用現(xiàn)在的流行話來說,就是最炫融合風(fēng)!傳說的我的兄弟在巴黎盧浮宮,那里也有一副近乎一樣且鏡相對稱的異獸形馬籠套頰片。

馬與獵豹紋飾瓷盤,薩曼王朝(公元819-1005年)伊朗東北地區(qū),彩釉瓷器


馬與獵豹紋飾瓷盤,薩曼王朝(公元819-1005年)伊朗東北地區(qū),彩釉瓷器(局部)


在這一個精美的陶瓷盤子上,一只印度豹威風(fēng)地站立著,將爪子按在一匹駿馬的鬃毛上。在伊朗和印度,獵豹和馬的組合生動地象征著狩獵活動。除了這些動物之外,瓷盤上其余的圖案幾乎涵蓋了所有能在陶瓷器上出現(xiàn)的抽象幾何圖形、花卉和植物,以及一些類似于庫法字體(kufic-style)的古阿拉伯文字。這樣的盤子并非為日常實用而制作,而是作為奢侈的裝飾品進行觀賞。

墻面鑲板,阿富汗,加茲納維德王朝,馬蘇德三世統(tǒng)治時期(公元1099-1115),大理石


這塊墻面鑲板曾被用作蘇丹王阿拉·阿爾-杜拉·馬蘇德三世(生于公元1061年)皇宮中央庭院的一條寬寬的大理石裝飾帶中,這條大理石裝飾帶由500多個這樣的鑲板組成,長約250米。在皇宮坍塌之后,這些鑲板都曾在阿富汗加慈尼市的其他建筑上重新使用過。

仔細看,每一塊鑲板上都有刻有一小段銘文,銘文的內(nèi)容是歌頌馬蘇德三世祖先的詩歌。

(本文轉(zhuǎn)載自舊金山亞洲藝術(shù)博物館微信公眾號,略有編輯)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