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人物

張樂平逝世30周年,他為孩子們留下的不止是《三毛流浪記》

9月24日,三毛漫畫重要出版機構少年兒童出版社(以下簡稱“少兒社”)和鐘書閣,聯(lián)合舉辦了“陽光下的我們,憶三毛,惜時光——《三毛的朋友們我們的故事》新書分享會”。

9月24日,三毛漫畫重要出版機構少年兒童出版社(以下簡稱“少兒社”)和鐘書閣,聯(lián)合舉辦了“陽光下的我們,憶三毛,惜時光——《三毛的朋友們·我們的故事》新書分享會”。

“《我們的故事》是一套時光雕刻的書,也是值得被時光銘記的書,它的出版,是一種紀念,是一次致敬,是一次獻禮?!狈窒頃_場,少年兒童出版社副總編輯、三毛漫畫的主編唐兵向讀者分享了新書出版的特殊意義。

2022年,少兒社出版新書《我們的故事》紀念張樂平先生逝世30周年和《三毛流浪記》發(fā)表75周年,致敬張樂平先生的經(jīng)典漫畫陪伴少年兒童出版社走過六十多個春秋,并慶?!缎∨笥选冯s志創(chuàng)刊100周年和少年兒童出版社成立70周年。

《三毛的朋友們·我們的故事》美德篇和品行篇(彩圖注音版)套裝立體封面


不為人所熟知的《我們的故事》是張樂平先生的重要作品

唐兵邀請“三毛之父”張樂平先生的幼子張慰軍和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汪寧,先后為讀者解讀“三毛漫畫”和《我們的故事》,講一講平民畫家張樂平先生創(chuàng)作漫畫背后的故事。

“三毛之父”張樂平的幼子張慰軍,從1935年他父親在上?!冻繄蟆钒l(fā)表了第一幅三毛漫畫開始,講到在1947年發(fā)表《三毛流浪記》,他向讀者娓娓道來張樂平先生的藝術人生。

“我父親為了畫好流浪兒是花了不少工夫的?!睆埼寇娤壬貞浰赣H,與流浪兒交朋友,向流浪兒講述自己少時喪母、當學徒的經(jīng)歷,流浪兒也跟他父親講述各自的苦難童年。結合豐富的生活素材,張樂平先生以扎實的繪畫功底,來自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藝術創(chuàng)作力,創(chuàng)作了被世界漫畫史銘刻的作品《三毛流浪記》。

三毛所生活的時代離我們已遠去,為什么今天的我們還要讀三毛?對此,張慰軍認為,三毛漫畫擁有穿越時空、超越時代的不朽魅力,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國家,三毛漫畫都給予人們心靈上的震動和精神上的鼓舞;三毛正直善良、見義勇為、聰明機智、樂觀向上的精神內(nèi)核永恒不變,陪伴了幾代讀者的成長,潤澤了千萬讀者的童年。

談及此次出版的新書——張樂平先生創(chuàng)作的《我們的故事》,張慰軍說,這是對父親來說很重要的一部作品,卻是不為人所熟知的作品。活動中,他感嘆道,自己在幫助父親整理作品時,“感覺到他能那樣全面了解孩子,是要花多少精力啊!”“父親創(chuàng)作總是很認真仔細”,“他經(jīng)常要到幼兒園、學校、少年宮去,了解孩子的生活和學習狀態(tài)”,經(jīng)過十年(1956-1966)的耕耘,才有了連載在百年兒童刊物《小朋友》(今年創(chuàng)刊100周年)雜志上的157幅漫畫——《我們的故事》。在《我們的故事》里,有一幅《種桃子》的漫畫,其實是隱喻張樂平先生用真心實意愛孩子的情感充盈桃樹的果實,用堅定如磐為兒童文化獻身的信念守護桃樹的根脈。

張慰軍還向讀者們分享了張樂平除三毛漫畫、兒童漫畫之外的繪畫作品,比如年畫、水墨畫、速寫、肖像畫等等,展示了一個藝術上全能、全面的張樂平。

作為美術專業(yè)人士,也作為《我們的故事》著色團隊的指導老師,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汪寧從內(nèi)容和表現(xiàn)形式兩方面向讀者分享了《我們的故事》的藝術風格和特色。他認為,首先最重要的特色是貼近生活的觀察,張樂平先生筆下的漫畫,所描繪的內(nèi)容均來自于他對兒童生活的細致觀察和深入了解,所以對讀者來說,這些漫畫故事就好像發(fā)生在他們身邊,閱讀時有一種身臨其境的熟悉感和代入感。而張樂平先生扎實的藝術功底和出神入化的繪畫技巧,使他對筆下人物和場景的把控游刃有余。他所畫的人物雖只有寥寥數(shù)筆,卻極其傳神,呼之欲出,而環(huán)境的刻畫則抓住重點,以簡勝繁?!皬垬菲较壬鷮o字兒童連環(huán)漫畫作了重要探索,也為我們留下了許多不朽的經(jīng)典?!?/p>

漫畫《種桃子》


用愛照亮兒童成長,用美德溫潤兒童心靈

《我們的故事》是“三毛之父”張樂平先生在創(chuàng)作《三毛流浪記》之后,為沐浴在陽光下的孩子們,創(chuàng)作的愛的教育主題的兒童成長漫畫書。

《我們的故事》描繪的不是一個孩子,而是一群孩子的具體鮮活的漫畫故事;這些孩子不是舊社會的流浪兒,而是沐浴在陽光下的幸福兒童,他們在家庭和校園里,在學習、勞動和玩耍中,和弟弟妹妹、親人以及同學,在養(yǎng)雞、喂鴨、逗貓的日子里,發(fā)生了像冰糖葫蘆一樣一串又一串的故事,滋味酸甜可口,讀起來愛不釋手。故事中的“我們”是一個個自尊自強、明禮誠信、勤儉節(jié)約、熱愛勞動、孝親敬老、熱心公益的孩子,也是一個個調(diào)皮可愛、善良真誠、富有童真童趣的孩子。

“美德篇”和“品行篇”兩本一套書,收錄了張樂平先生在中國百年兒童雜志《小朋友》上連載十年的157幅《我們的故事》漫畫作品,是繼三毛漫畫后,張樂平兒童題材漫畫的寶藏珍品,首次出版全新的彩圖注音版,為原作精心著色,并配以簡練文字解說及注音??梢哉f,這是一套大師畫給小學生閱讀的弘揚美德、培養(yǎng)品行的兒童成長漫畫故事書。

《我們的故事》的底色是充滿愛的。張樂平先生曾說:“我覺得要為孩子畫畫,首先要滿腔熱情喜歡他們,真心實意關心他們。只有充滿愛心,才能始終保持一顆童心?!本瓦@樣,張樂平先生滿懷感情地繪制了百余幅天真、善良的兒童的漫畫故事,用十年的時間,雕刻出向上、向善、向美的童年模樣。

《我們的故事》里,“愛的主題占了大多篇幅,友愛同學,尊敬老師,幫助長者,愛護幼者,直至愛護花木、圖書、公共財物……可以說是愛的教育”(魯兵)。這本書表達著張樂平先生對兒童的喜愛之情,也寄寓著他對兒童健康成長的殷切期望。

記錄兒童細碎日常美好行為的《我們的故事》不僅映照了兒童心里的善與愛,也將給予兒童情感發(fā)育和心理發(fā)育以有益的影響。

彩圖注音版《三毛流浪記全集》


黑白原畫版《三毛流浪記全集》


從“流浪的三毛”到“陽光下的我們”,他的漫畫里有著生活

“流浪的三毛”自1947年第一次在上海《大公報》上亮相至今,《三毛流浪記》漫畫已經(jīng)發(fā)表75周年。作品中“流浪的三毛”形象是舊社會千萬苦難兒童的縮影。

張樂平先生回憶自己創(chuàng)作三毛的經(jīng)歷的時候,曾提及他就是在三毛所生活的世界長大的,他的身邊有成千上萬的三毛,他從小和他們心貼著心,他對三毛流浪的生活有一定的了解,竭力用畫筆如實地把三毛的故事無遺憾地傳達給讀者。

張樂平先生的幼子張慰軍先生也說道,《三毛流浪記》里,三毛的母親早早離世、他小小年紀當學徒的經(jīng)歷都跟父親的人生經(jīng)歷一樣,此外,父親是流浪兒的朋友,他常常去上海的鄭家木橋——流浪兒的集中地,買了大餅油條去,和流浪兒們談自己小時候當學徒的苦,流浪兒們也你一言我一語地講自己苦難的童年和家史。這些人生經(jīng)歷和生活體驗,讓《三毛流浪記》呈現(xiàn)出扎實、細膩的流浪兒的生活細節(jié),作品真實、有力且直抵人心。

三毛是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的見證者,他的人生經(jīng)歷是勞苦大眾從艱難困苦的舊社會走向美好生活的新社會的生動縮影?!度骼擞洝烦俗寖和私庖粋€過去的時代,重溫一段歷史,激發(fā)同情和感恩之心,之外,還展現(xiàn)了流浪兒三毛的正直善良、見義勇為、聰明機智、堅忍不拔的品格。

新中國成立后,“《三毛流浪記》所描繪的三毛的流浪生活結束了。在張樂平眼前的是孩子們的歡聲笑語,家庭、托兒所、幼兒園、小學?!幪庩柟鉅N爛,處處春風和煦”,魯兵先生在新書《我們的故事》序言中談道,這正是張樂平先生含著淚水畫《三毛流浪記》時所渴望和追求的。

張樂平先生接受《小朋友》雜志的邀請,給《小朋友》畫兒童題材的連載漫畫,描繪兒童生活的新畫卷。他有一顆愛兒童、愛兒童漫畫的赤誠之心,他總是親近兒童,觀察兒童,為兒童繪畫,他是滿腔熱情地喜歡孩子,真心實意地關心孩子,把孩子當作朋友,不擺出大人的架子。他不僅在家陪伴自己的孩子,而且走進幼兒園、小學、少年宮跟孩子們交流,還來到鄉(xiāng)下和牧牛隊的孩子們交朋友。于是,孩子們也不是把張樂平先生當作大人,而是當作朋友,向他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傾訴自己的心里話,讓張先生獲得了靈感的源泉和想象的空間。

張樂平先生曾說:“只要留意,生活里是有畫不盡的題材的?!彼嬃水?,往往先給小朋友們看,看得懂的,才拿出去發(fā)表。孩子們平平常常的生活故事在張樂平先生的筆下變得鮮活和靈動,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臨其境,讀起來有滋有味,回味無窮。

因此,《小朋友》雜志主編魯兵在序言里評價道:“漫畫家善于在平凡的生活中捕捉饒有興味而富有意義的題材,以構思的新奇,形象的夸張,使所描繪的生活閃光。張樂平畫兒童生活漫畫,不僅注意觀察孩子的生活,而且掌握孩子的心理特點,因而他的作品,讓孩子感到親切有趣?!?/p>

張樂平先生眼中有兒童,筆下有生活,心中有溫暖,他所創(chuàng)作的作品,無論是發(fā)生在舊社會的《三毛流浪記》,還是成長在新中國的《我們的故事》,都能引起不同時代讀者的共鳴。

《三毛流浪記選集》1959年出版


“三毛的朋友們”與百年兒童刊物《小朋友》的不解之緣

除三毛形象的漫畫以外,張樂平先生還創(chuàng)作了圍繞在三毛身邊的同學、老師、親人、寵物等角色而展開的漫畫故事,都是張樂平先生兒童漫畫題材的作品中不容忽視的亮光,不能遮蔽的珍寶,這些作品統(tǒng)統(tǒng)收錄在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三毛的朋友們”叢書中。其中的一部漫畫《我們的故事》與中國最長壽的兒童期刊《小朋友》有著不解之緣。

接受少年兒童出版社的《小朋友》雜志主編的邀約,自1956年7月,張樂平先生在當時國內(nèi)唯一的低年級兒童畫報《小朋友》上,開始每期固定在封三發(fā)表一組兒童連環(huán)漫畫,這就是《我們的故事》的起源。第一幅漫畫《多么難為情》刊登于《小朋友》雜志1956年第14期(出版于1956年7月),最后一幅漫畫《一棵大白菜》刊登于《小朋友》雜志1966年第9期(出版于1966年5月)。張樂平先生圍繞《我們的故事》主題堅持畫了十年,這十年光陰里,他到幼兒園、學校和少年宮了解并熟悉小朋友的生活,用自己幽默夸張的畫筆描繪出新時代中國兒童的幸福生活。他們熱愛勞動,擁護集體,尊敬老師,團結同學,愛護公物,展現(xiàn)出新時代少年兒童朝氣蓬勃、積極昂揚的精神風貌。期間,張樂平先生還為《小朋友》雜志繪制了許多封面圖,這些封面作品充分呈現(xiàn)了張樂平先生繽紛多彩的繪畫風格。

《我們的故事》的發(fā)表園地《小朋友》雜志。它誕生于1922年4月,由著名文化人黎錦暉創(chuàng)辦并擔任第一任主編。她是五四運動后繼鄭振鐸創(chuàng)辦的《兒童世界》之后我國創(chuàng)辦的第二本現(xiàn)代兒童文藝期刊,目前也是我國最為長壽的少兒期刊。在漫長的歷史長河里,她像一條金色的紐帶匯聚了一大批畫家、作家:齊白石、徐悲鴻、豐子愷、萬籟鳴、林風眠、葉淺予、程十發(fā)、黃永玉、詹同、韓美林,還有老舍、何公超、黃衣青、賀宜、金近、方軼群、包蕾、魯兵、洪汛濤、李楚城、任大霖……當然,張樂平先生也是其中之一。

2022年4月6日,是《小朋友》百年誕辰,少年兒童出版社將張樂平先生五六十年代發(fā)表在《小朋友》上的漫畫(共計157幅)結集為《我們的故事》重新出版,專門邀請畫家對原圖精心著色,并配以簡練的文字解說,首次在國內(nèi)推出全新的彩圖注音版。這既是送給《小朋友》百年華誕的一份賀禮,也是對張樂平兒童漫畫的一次重新整理出版。

張樂平創(chuàng)作的《小朋友》雜志封面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