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書訊

《118化學元素》:化學元素背后的中國故事

1869年,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發(fā)表了元素周期表。截至2021年,人類總共發(fā)現(xiàn)了118種化學元素,它們有條不紊地“坐落”于元素周期表中。

1869年,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發(fā)表了元素周期表。截至2021年,人類總共發(fā)現(xiàn)了118種化學元素,它們有條不紊地“坐落”于元素周期表中。這些元素是什么樣的?有哪些特性和故事?華東理工大學70周年校慶科普新書《118化學元素》試圖用生動的方式,帶領青少年“用元素重新認識萬物”。

9月20日,全國科普日活動期間,《118化學元素》在全新揭牌的社區(qū)文化空間“凌云·品書院”首發(fā)。華東理工大學教授、作者戴升帶來“化學元素與中國——從青銅器到航天器”科普講座,由凌云街道牽頭搭建的“域見·理”紅色閱讀空間也揭開面紗。

凌云理工少科院成果展在凌云·品書院展出


科普讀物是科普工作的載體,也是科普最有效的傳播方式之一。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社長張輝介紹,科普新書《118化學元素》從內(nèi)容到插畫均為本土原創(chuàng),既是為慶祝華理70周年校慶,也是華理社在原創(chuàng)科普出版領域積極探索的成果。

《118化學元素》


“科普創(chuàng)作看似簡單,其實,它不僅需要作者具備扎實的學科知識,還需要靈活運用青少年喜聞樂見的表達方式。”張輝說,目前國內(nèi)圖書出版市場上,仍是引進版科普圖書占大頭,但中國出版人仍孜孜不倦追求做出原創(chuàng)科普圖書,“因為只有原創(chuàng)科普圖書,才更加符合中國國情,懂得中國讀者,激發(fā)青少年的科學夢想。同時,也只有原創(chuàng)科普圖書,才更能讓讀者感受到中國科學文化的魅力?!?/p>

《118化學元素》就是這樣一本“中國制造”。作者戴升是華東理工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也是留美歸來的愛國科研工作者。另一位作者張馨予是他的學生,在參與撰寫該書時還是大二學生,更貼近青少年的思維表達。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參考了初高中的教科書,篩選了與中國學生學情相匹配的知識點。

“我們生活中處處可見化學元素的身影:從人類呼吸的氧,到建筑房屋中的鐵,再到電子產(chǎn)品中的硅等等。它們不僅僅局限于枯燥的‘必考點’。” 戴升說,編寫《118化學元素》的初衷,是希望激發(fā)青少年在生活中對化學元素的聯(lián)想,培養(yǎng)他們主動學習的意識。

作者戴升是華東理工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書中特別加入了 “元素與中國”的特色板塊,著重介紹了化學元素與中國歷史、中國文化及中國制造方面的關聯(lián),是一大亮點。

比如,現(xiàn)代的鉻化處理技術直到1937年才由美國人發(fā)明并獲得專利,而我們的祖先早在2000多年前已經(jīng)能夠成熟地運用鉻鹽氧化保護技術。秦始皇陵出土的青銅劍表面,就覆有含鉻氧化物的保護層。

比如,書里提到了元素在當代中國的前沿應用,介紹了2022年北京冬奧會上亮相的氫能大巴汽車。

比如,書里提到了中國科學家的愛國情懷,講述了同樣是留學歸國的科學家侯德榜,在當時西方國家壟斷制堿技術的背景下,創(chuàng)立了“聯(lián)合制堿法”,打破了西方的技術壟斷。更難能可貴的是,侯德榜毫無保留地將這項工藝與技術公之于眾,讓全世界共享。

 “科學需要接地氣。大學教授、前沿科研工作者編寫科普讀物是必要的,這可能也是未來科普的趨勢。” 戴升認為,高校教授有著義不容辭的科普責任,應該把象牙塔里的知識傳遞給社會,傳遞給我們的青少年,告訴大家“科學并沒有想象的那么難,科學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可見”。

在編寫《118化學元素》的過程中,戴升回想起了自己年少時閱讀科普讀物的種種往事。兒童時代,他就特別喜歡閱讀發(fā)明發(fā)現(xiàn)的故事和科學家的佚事,“玻爾利用王水溶液巧藏諾貝爾獎獎章”等一個個故事讓他記憶猶新,點燃了他對科學的熱情與向往,使他立志并最終成為了一名科研工作者?!拔矣X得我有這樣一種情懷,愿意用我對科學的理解,做一個傳承者,去揮動科普的翅膀,承載新一代青少年的科學夢想。” 戴升說。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