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歷史之中的人未必能意識到自己也是歷史的一部分,卻并不影響他們談論歷史;而他們在談論的是什么歷史,才是耐人尋味的。
在林鵠新著《憂患:邊事、黨爭與北宋政治》里,引用了一句流傳甚廣的話:“在老牌的歷史學家眼里,發(fā)生的都是必然的?!?/p>
其實不僅是“老牌的歷史學家”,飯桌上的同事、公園里的老人、出租車里的司機,他們都喜愛談論他們認為“必然發(fā)生”的歷史,對任何信以為真的歷史給出言之鑿鑿的解釋。我們首先得承認許多人是天生對宏大敘事有偏愛;其次我們發(fā)現,無論擁有什么知識背景或是否經受“專業(yè)訓練”,現代社會的人們大都會依據篤信的某種規(guī)律或理論,對歷史作出自己的推測、判斷和描述。
當然,“老牌的歷史學家”所引用的概念會比較復雜或高深,普通百姓對自己所依據的理論也許缺乏清醒的自我認知,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都是在抽象地談論歷史。
在一個相對傳統(tǒng)或保守的社會,普羅大眾也許未必從概念出發(fā),他們更熱衷于談論具體的歷史人物或歷史故事,卻不可遏制其將歷史戲劇化、故事化、臉譜化的沖動,這背后未必有現代學術意義上的理論或規(guī)律,但隱含著一種為大眾所默識的價值觀和宿命論。例如“成王敗寇”、例如“實力決定一切”、例如“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這些功利色彩強烈的認知至今仍然在發(fā)揮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這些概念、理論、立場和價值共同構成了當下人們對已發(fā)生“歷史”的想象及描述,也影響著人們對正在發(fā)生之“歷史”的認知,當然它們彼此之間也會有某種抵觸和消解的張力。我們可以嘗試放棄“傳統(tǒng)—現代”、“精英—大眾”、“宏觀—微觀”、“抽象—具體”這一系列從二元對立出發(fā)的討論維度,卻發(fā)現依然有尚未解決的關鍵問題:什么樣的歷史才是“真實”的?我們要談論什么樣的歷史?以及,如何來談論歷史?
林鵠著《憂患:邊事、黨爭與北宋政治》,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年5月
關于這些問題,在林鵠新著《憂患:邊事、黨爭與北宋政治》里有非常獨到的討論,并對其自身篤信的史學觀念有非常具體的學術探索?!稇n患:邊事、黨爭與北宋政治》一書圍繞天書封祀、慶歷增幣、王安石罷相、神宗開邊、元祐更化等重要的歷史事件,以及宋神宗、王安石、司馬光、高太后等歷史人物,從政治史的視角進行了一系列研究與探索。
作者沒有直接用必然性的規(guī)律或理念來圖解已經發(fā)生的政治事件,而是從最基礎的歷史素材出發(fā),分析每個事件產生的政治過程,為讀者昭示歷史發(fā)生的偶然性與復雜性。盡其所能,言其所知,不做簡單粗暴的推論。
作者也沒有穿越回一千多年前,以今天的價值觀簡單地臧否歷史人物,而是洞察幽暗、見微知著,試圖從當事人自身的識見和其所處的時代語境出發(fā),以一種同情之理解的態(tài)度來詮釋每個政治人物的行為與抉擇。
最重要的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作者是激活了傳統(tǒng)史學以材料考據為核心的研究方式,復原歷史現場,深入人物內心,從浩如煙海的史料中搜羅不同角度的素材,互為印證,從而為我們今天已熟知的諸多歷史事件,尋找到更為豐富多元的解釋與勾連。
以今天某些研究者的觀點,所謂“歷史真相”原本是不存在的,因為我們所看到的歷史素材本身,且不論來源的真假,本身就有可能是被歪曲、涂抹、修改或選擇性使用。何況即使有親歷者或見證者,也存在著“羅生門”的可能性,人們基于觀察的角度、個體的感受、認知的誤區(qū)、復雜的心理動機,會對事實進行各種不同的表述。所以,在現代媒體如此發(fā)達,記錄手段如此豐富的今天,歷史研究者們反而容易陷入歷史的不可知論。
但歷史真的是不可知的嗎?如果我們認同這一觀點,歷史研究又有什么價值?歷史研究者又應該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
顯然,林鵠對于“歷史不可知論”持一種不同的態(tài)度,正如他在其新著的附錄中所說:“歷史不就是曾經的現實嗎?歷史和現實難道會有本質區(qū)別?其實,可以想象一下,與歷史事件相似的事,如果發(fā)生在現實中,發(fā)生在我們自己身上,我們會有什么反應,會怎么做?作為當事人,難道我們會認為自己的選擇無關緊要,命運最終由一只看不見的手來塑造?”
歷史就是曾經發(fā)生的現實,是我們正在經歷的事件過程,甚至可以說是我們真實生活的一部分……歷史讓我們感覺不可抵達,是因為隔著時空經驗的墻壁,但是歷史發(fā)生的邏輯和我們現實生活的邏輯并無本質不同,我們有時缺乏的恰恰是對“歷史現場”、“事件邏輯“的耐心還原和“推己及人”之心。
當“歷史”發(fā)生的時候,一樣有時間、地點、人物,有事件、原因、過程。
從宏觀視角來看,當事人所處時代的政治格局,經濟狀況,甚至社會心態(tài)、文化傳統(tǒng)或顯在或隱在地影響著事件的發(fā)生;從中觀視角來看,在一個相對具體的“歷史場”里,有各種利益集團、人物關系之間的互動和博弈;從微觀視角來看,作為歷史重要的當事人、創(chuàng)造者或親歷者,會有自身的性格特點、心理動機、行為邏輯、情緒狀態(tài),而他們卻會在關鍵性的時刻發(fā)揮關鍵性的作用,并改變歷史的結果。
這些層層疊疊的因素都是我們今天判斷史實和史料時,不可忽略的角度,但是正如一名職業(yè)偵探需找到案件真兇,一名調查記者要還原新聞事實,我們固然要篤信每個事件會有豐富的呈現緯度,我們必然要面對不同證據之間的矛盾沖突,但更應體察人心人性的深邃復雜,要對每一份證據推測質疑、去偽存真,我們永遠不能放棄去追索歷史真相,和解釋背后的人性邏輯。
恰是懷抱著這樣的學術旨趣,林鵠向我們展示了宋人對澶淵之盟“屈而不辱”的社會認知,慶歷增幣又是怎樣打破了宋遼之間的心態(tài)平衡,以及北宋黨爭的風氣如何自慶歷新政之前已經形成,并且在王安石變法之后愈演愈烈,成為宋朝最可怕的內憂。通過對“人”的關注,林著嘗試理清每個歷史事件是如何發(fā)生,歷史又是如何在各方力量的共同作用下,經歷了跌跌撞撞的不確定和各種可能性,最終呈現出我們今天所看到的結果。
林鵠對于政治人物品德的討論則讓我們回歸了歷史研究的本源意義。他在導言中引用劉祚昌的觀點:政治人物的品德作風,以“德量”最為重要。所謂“德量”,就是“德行”加“度量”,既要為人正派,又要豁達大度。這是擺脫了虛無主義的俗見,再次賦予歷史研究以道德的維度,或許是提示我們每一個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和親歷者,甚至見證者和記錄者,需鑒古知今、防微杜漸、兼聽則明。當身處歷史洪流之中,亦需要學會采納多元的觀點和不同的意見,更時刻不可放棄從道德理性角度的修飭自省,以求用畢生達到“臻于至善”的人格境界。
畢竟,歷史是由人創(chuàng)造的,“人必須為自己負責”,其中固然有政治家們的戰(zhàn)略選擇、臨淵獨斷,也會取決于蕓蕓眾生的原子共振與蝴蝶效應。我們每個人,即使是作為庸人,都不應放棄求真求善的主觀努力。
或許,本文可引用英國史家貢布里希在《世界小史》中的一段話為最后的注腳:“你看,我們當中的每一個人無非就是一個這樣的閃光之物,是時間浪花中的一個小小水滴,在時間之流中流過,流入霧氣蒙蒙且不確定的未來。我們浮上來,環(huán)顧四周,還沒有來得及看清楚什么,便又消失了。在巨大的時間洪流中,根本看不到我們。一直有新的、更新的東西出現,我們稱之為命運的東西,無非是為自己這顆水滴在浪花上的一次升落而進行的掙扎。但是,即便這只是一個瞬間,我們也想要利用好,因為它值得我們花費力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