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書評

黃峪評韓炳哲:倦怠社會的愛欲藥方

《愛欲之死》,韓炳哲著,管中琪譯,大塊文化,2022年5月出版《倦怠社會》,韓炳哲著,莊雅慈、管中琪譯,大塊文化,2015年4月出版


《愛欲之死》,韓炳哲著,管中琪譯,大塊文化,2022年5月出版

《愛欲之死》,韓炳哲著,管中琪譯,大塊文化,2022年5月出版


《倦怠社會》,韓炳哲著,莊雅慈、管中琪譯,大塊文化,2015年4月出版

《倦怠社會》,韓炳哲著,莊雅慈、管中琪譯,大塊文化,2015年4月出版

《愛欲之死》是韓裔哲學家韓炳哲的著作,原作用德文寫成,書名為“Agonie des Eros”,請了法國哲學家巴迪歐撰寫序言。德文原版出版于2012年,同年韓炳哲還出了《透明社會》?!稅塾馈芬呀浻蟹焙唭蓚€中譯本,一個是我所閱讀的臺灣地區(qū)大塊文化版,譯者是管中琪,另一個是大陸的中信版,譯者為宋娀。兩個中譯本的標題完全一致,將“eros”翻譯為“愛欲”,“des”這個連接詞譯為“之”,而“agonie”則譯為“死”。巴迪歐為此書所作序言標題為“再次創(chuàng)造愛”,開篇便點出此書標題之意:“韓炳哲在這本書中強調,從長久歷史傳統(tǒng)賦予的愛的嚴格意義來說,當今的愛受到了威脅,甚或已經死亡,至少可以說是病入膏肓。從作者為本書下的書名《愛欲之死》,即可見一斑?!保?5頁)

倦怠社會中的憂郁

要更好地理解《愛欲之死》,就有必要先閱讀韓炳哲最受歡迎、已經被翻譯為近二十種語言的作品《倦怠社會》(Müdigkeitsgesellschaft)。在《倦怠社會》的“精神暴力”一章中,韓炳哲指出“每個時代都有它主流的疾病”,而二十一世紀之初的流行疾病是由神經元的病變引起的,例如憂郁癥、注意力缺陷過動癥、邊緣性人格疾患、人心俱疲癥候群等?!斑@些現(xiàn)象并非肇因于免疫學上的否定他者(der Andere),而是因為過度活躍的‘積極與肯定’(Positivit?t)所引發(fā)的。”(18頁)韓炳哲借用??碌摹耙?guī)訓社會”概念,為我們展示了當代社會從“規(guī)訓社會”到“功績社會”的典范轉移:“規(guī)訓社會是一個否定性的社會,是由禁令的‘否定性’所規(guī)范。主導否定的情態(tài)動詞是‘不可以-不允許’(Nochit-Dürfen),‘應該’(Sollen)也帶有強迫意味的否定性。功績社會會擺脫越來越多的‘否定性’,并持續(xù)接觸管控,漸漸將‘否定性’給揚棄。無遠弗屆的‘能夠’(K?nnen)是功績社會肯定的情態(tài)動詞??隙ǖ募w復數(shù),‘是的,我們可以辦到!’正足以表達功績社會的肯定性特質。禁令、戒條或法令的領域則是被專案計劃、自發(fā)性行為和內在動機所取代。規(guī)訓社會依舊充斥著‘否定的回復’,它的否定性制造出瘋子和罪犯,相形之下,功績社會則產生憂郁癥患者和失敗者?!保?2頁)

換言之,規(guī)訓社會中的個體面對的是無處不在的規(guī)矩,犯規(guī)者或作為罪犯被投入監(jiān)獄,或作為瘋子被精神病院收治。但功績社會為促進生產力最大化,頌揚自由,提倡“正向思考”(positive thinking),鼓勵個體發(fā)揮自己的最大潛能從而“自我實現(xiàn)”(self-actualization)。為何“積極與肯定”會成為本世紀的主流疾病成因呢?在韓炳哲看來,是因為主體的極端自戀。韓炳哲2010年在卡爾斯魯厄大學哲學系作演講,專門探討當代社會的憂郁癥,其講稿作為附錄收入《倦怠社會》書中,題為“一篇講稿:憂郁癥的社會”,對功績社會的演變過程進行了詳細分析,其中有一段尤其值得我們思考:“晚期現(xiàn)代的功績主體不從事義務勞動,他的座右銘不是服從、法則、履行義務,而是自由、欲望與喜好。他對于勞動的期待,在于能夠滿足欲望。勞動之于他,是一種樂趣。他不會聽從他人命令采取行動,主要只聽從‘自己’。說穿了,就是自己的老板,如此一來,他擺脫了‘權威他者’對他的否定。但是擺脫他者,不僅只代表了解放和解脫,其辯證在于,它又發(fā)展出了新的束縛。本應是擺脫他者的束縛,卻突變成自戀型的自我參照。而自戀型的自我參照,要為今日功績主體的眾多精神疾病負起最大責任?!保?0頁)

對于憂郁癥成因,韓炳哲借用艾倫貝格的觀點,如此寫道:“憂郁癥象征了‘無法掌控’‘不可化約’的部分,源自于‘無法掌控的部分與無限可能之間的沖突’。因此,之所以會得憂郁癥,是因為追求積極主動的主體,在無法掌控的事物上遭遇挫敗?!保?7頁)自戀型主體與他者缺乏連結,沉溺于自我,無法培養(yǎng)出堅固穩(wěn)定的自我形象,感覺迷失,也無法去愛。韓炳哲還特意提醒我們,新型媒體和大眾傳播科技也削弱了“他者的存在”。這類主體在大眾社交媒體如臉書(Facebook)上雖然朋友眾多,但發(fā)帖營造的自我形象卻模糊不清,只為了贏得浮泛之交的點贊,在現(xiàn)實生活中卻無法建立親密關系。倦怠社會中的功績主體似乎已經失去了愛自己和愛他人的能力?!稅塾馈芬粫姆ㄎ陌鏄祟}翻譯為“Le désir: Ou l'enfer de l'identique”,可以直譯為“欲望,或同一性之獄”,似是化用了薩特的名言“他人即地獄”(L'enfer, c'est les autres),但其中“同一性”是與“他者性”相對立的概念,也就是說欲望能夠對指向自身、完全自戀的同一性有所遏制。換言之,在韓炳哲看來,指向他者的愛欲,才是倦怠社會中憂郁癥的最終解藥。

韓炳哲

韓炳哲

用愛欲征服憂郁

在希臘文中表示“愛”的詞語有四個,分別是:eros(欲望之愛)、philia(友誼之愛)、agape(無私的精神之愛)、astorgos(單方面的撫愛)。在這四種愛中,精神之愛被認為是人類之愛中最高的一種形式,是一種“不完美者”對“完美者”的欲望。值得注意的是,以上這四種愛,都是有指向對象的,無論是對神、對兄弟、對異性、對同性,都存在自我與他者之間的互動相連關系。 

在《愛欲之死》一書中,韓炳哲提醒我們,危及愛欲乃至即將令其消亡的,是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斷裂,“導致愛情危機的,不光在于可以選擇的其他對象太多,更在于他者的消亡”(25頁)。他者消亡的結果,則是自戀,也就是說“(Libido)是首先被投注在自己的主體性上的”?!皭塾‥ros)需要有嚴格意義上的他者,這個他者,無法囊括到自我的體系里。因此,在相同者地獄(H?lle des Gleichen)中,也就是當今社會日漸形成的樣態(tài)中,不存在愛欲經驗。愛欲經驗要能形成,前提必須具備他者的非對稱性與外部性。”(26頁)韓炳哲同時也闡明“自戀”與“自愛”(Eigenliebe)之間的不同:“我們生活的社會,如今愈來愈自戀。(Libido)是首先被投注在自己的主體性上的。自愛的主體為了自己,會與他者明確畫出一條否定的界線?!保?7頁)換言之,自戀的主體無法在自己和他者之間清楚界定范圍,而自愛則明確劃分自我與他者之間的區(qū)別。 

極度自戀導致的后果,將是他者性和差異性的消亡,主體無法為自己的情感欲望找到出口,從而深陷于憂郁無法自拔。對此,韓炳哲有極為生動的描述,并且還提出了“成功型憂郁癥”這個獨特的現(xiàn)象,從自我與他者的關系著手,對憂郁癥成因及治療方法,做出全新角度的闡釋:

憂郁是種自戀型疾病,源于過度緊張且病態(tài)扭曲的自我參照(Selbstbezug)。自戀性憂郁的主體往往被自己折磨耗損,精疲力竭。他沒有世界可棲身(weltlos),被他者拋棄。愛欲與憂郁截然相反。愛欲將主體從自我中拉出來,轉移到他者身上; 憂郁反而深陷于自己之中無法自拔。今日,功績主體是自戀的,他的主要目標是追求成功。成功可使一個人透過他者證明自己。他者的他者性因此遭到剝奪,降級為這個自己的一面鏡子。這種認可邏輯(Anerkennungslogik),讓自戀的功績主體更加深深糾纏在自我之中。結果成功反而引發(fā)了憂郁癥,出現(xiàn)成功型憂郁癥(Erfolgsdepression)。憂郁的功績主體潛入在自己之中,直至淹溺。然而,愛欲能夠使人經歷他者的他者性,帶領人走出自戀地獄。愛欲啟動了心甘情愿的自我犧牲自我掏空。一種特殊的衰弱過程(Schwach-werden),掌握了愛的主體,但一股強大的感受卻也接踵而來。不過,這股感受并非我們的自我成就,而是他者的饋贈。(27-28頁)

“愛欲能夠征服憂郁”,這個命題實在是鼓舞人心。每個人在世間生活,總不能永遠離群索居,總是要對某些對象傾注感情,投放關注。在情愛欲望指向他者的過程中,愛欲的主體可能會暫時失去自我,但卻能夠從與對方的同步互動中更加認可自己的存在價值意義、自己行動的因果關系。相愛的兩個個體,向對方全然打開自己的心理與生理,把自己最脆弱易傷的部分呈現(xiàn)在對方面前,這需要無比的勇氣和信任。因為愛對方,而接受對方的全部,即使對方未能及時回應,也愿意忍耐等待,保持盼望,不計結果,繼續(xù)努力,這是現(xiàn)代人找回自己,不再迷失,走出“功績主體”自戀黑洞的路徑與方向。 

“痛苦”還是“死亡”?

Agonie這個詞來自希臘文Agōnia(指競賽agōn帶來的心理壓力和生理痛苦),在德語、法語中衍生為“agonie”,英語是“agony”。在德語和法語中,agonie一詞為陰性,意思是臨終,垂危,也有沒落、末日之意。在英語中,agony一般被理解為“痛苦”。在幾種語言中,都沒有“已經死亡”的意思,而只是“即將死亡”。值得商榷的是,兩部中文譯作都將agonie的“將死”過程直接簡化為“死亡”的結果。 

如果只看書名的話,讀者可能會有此結論,認為現(xiàn)代社會中愛欲已經死亡。這個中文書名可能會讓文學研究者聯(lián)想到羅蘭·巴特提倡讀者闡釋能動性的名文《作者之死》,讓哲學愛好者聯(lián)想到尼采常被誤解的名言“上帝已死”(Gott ist tot),還有斯皮瓦克2003年出版的一部英文著作,名為“學科之死”(Death of A Discipline),探討的是比較文學作為一門學科是否已經日暮西山,名存實亡。

實際上,如前文所述,韓炳哲此書所討論的并非愛欲的事實性死亡,而是有可能導致愛欲瀕臨絕境的各種因素。巴迪歐在其序言中有精要的概括:“韓炳哲提出愛(包含性在內)的現(xiàn)象學,論證自己的觀點,從多樣化的角度探討真愛面臨的各式威脅。他一方面描述他者性(Andersheit)的絕對經驗,另一方面,逐一指控哪些因素導致我們偏離這種經驗,甚至是禁止我們注意它的存在與結果……因此,本書毫不留情地闡明真愛最基本的條件:真愛需要有勇氣摧毀自我,才能夠發(fā)現(xiàn)他者。同時,本書也概述所有的陷阱與批評:今日這個世界僅看重享樂、自戀的自我滿足,因而壓抑了愛欲的可能性。”(16頁)

值得注意的是,韓炳哲也引用巴塔耶《情色論》的觀點,分析了愛欲與死亡之間的哲學辯證關系,也就是“愛欲是把生命提高到死亡的一種媒介”:“死亡的否定性對于情欲經驗是不可或缺的:‘如果愛在我們心中不似死亡一般,那就沒有愛?!劳鲋饕c有關。情欲的生命沖動,淹沒且消融了想象的自戀身份。由于情欲沖動具有否定性,所以是一種死亡沖動?!保?0頁)

在《情色論》一書前言中,巴塔耶如此寫道:“所謂情色,可說是對生命的肯定,至死方休(l'approbation de la vie jusque dans la mort)。”在此書繁體字版譯者賴守正看來,這句話代表了作者對整個人生的態(tài)度:“就其狹義意義而言,情色是人類性禁忌下的產物,是人類面對性禁忌的踰越舉動。廣義而言,情色則代表著人類踰越其先天存在局限與后天人為禁忌、脫‘俗’入‘圣’、不斷探索生命各種可能、追求極致(內在與外在,甚至與死亡有關)經驗的企圖;這就是為何說情色是對生命‘至死方休’的探索、肯定?!?/p>

而在韓炳哲看來,愛欲(eros)則是人類思考與行動的起源。在此書最后一段,他引用了柏拉圖對愛洛斯的稱呼“智慧之友”(philosophos),也引用了德勒茲與迦塔利的著作《什么是哲學》,從哲學層面論證愛欲對于人類發(fā)展的重要性:“嚴格來說,思考是與愛欲一起展開的。必須要先成為朋友、情人,才能夠思考。若無愛欲,思考會失去活力,也失去騷動,只會變得反覆,成為單純的回應?!保?5頁)

如果說《倦怠社會》是韓炳哲對現(xiàn)代社會中過度工作和績效至上導致的病理學現(xiàn)象的描述(description),那么在《愛欲之死》中,他則為這種倦怠社會現(xiàn)象開出了一個可能的藥方(prescription)。雖然愛欲將死,但只要愛欲一日未死,人類的思考行動就不會停止。提醒世人必須挽救愛欲于危亡,也許正是哲學家的職責所在。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