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夢華錄》熱播,神仙姐姐劉亦菲也再次成為觀眾追捧的焦點。盡管這部電視劇在價值觀、女性觀等問題上存在一些爭議,從立意的角度,尚不如關漢卿原著《救風塵》那么深刻,本質上仍然是一部寄托現代人想象和情感的“古偶劇”。然而,這并不影響它的“好看”——除了男女主角的顏值和大氣而又甜美的情感戲之外,精美的服裝道具、城市的風物繁華、茶百戲、花月宴,都給觀眾帶來了耳目一新的視覺享受。
《夢華錄》為什么這么打動人?為什么主人公的一顰一笑,近乎素顏的妝容,一縷飄動的衣袂,一曲悠長的琵琶,一段輕盈的劍舞,一杯茶、一道菜、一個點心、甚至一個菜名,都可以觸動到觀眾內心呢?為什么花月宴上一段很簡單的群舞,滿屏彈幕就高喊“美哭了”“看掉眼淚了”?這種底層情緒上的奇妙共振,到底是出于什么原因呢?
《夢華錄》中的趙盼兒
筆者以為,《夢華錄》這個故事雖然很簡單,但是卻在無意之中點出了隱藏在中國人心靈世界中的“千年一夢”。“夢華”的原本意義是“繁華如夢幻”,但是在電視劇里,其含義卻被置換為普通人對于美好生活的“夢想”和重現千年以前典雅生活方式的“夢回”。這個似有意若無意的“概念偷換”,表面看起來是現代的觀念植入,但實際上,里面沉淀了千年大歷史的辛酸苦楚與斑斑血淚??梢哉f,“夢”這個中國文化中的經典意象符號,在經歷了無數曲折輪回之后,終于在新的時空環(huán)境下,煥發(fā)出別樣的生機與光彩。
《夢華錄》的劇名,源于兩宋之際孟元老所著的《東京夢華錄》,是一部對北宋末年東京汴梁城市風物的追憶。作者在序中這樣講述寫作動機:
仆從先人宦游南北,崇寧癸未到京師,卜居于州西金梁橋西夾道之南。漸次長立,正當輦轂之下,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習鼓舞,班白之老,不識干戈,時節(jié)相次,各有觀賞。燈宵月夕,雪際花時,乞巧登高,教池游苑。舉目則青樓畫閣,繡戶珠簾。雕車競駐于天街,寶馬爭馳于御路,金翠耀目,羅綺飄香。新聲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調弦于茶坊酒肆。八荒爭湊,萬國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歸市易,會寰區(qū)之異味,悉在庖廚?;ü鉂M路,何限春游,簫鼓喧空,幾家夜宴。伎巧則驚人耳目,侈奢則長人精神。瞻天表則元夕教池,拜郊孟亭。頻觀公主下降,皇子納妃。修造則創(chuàng)建明堂,冶鑄則立成鼎鼐。觀妓籍則府曹衙罷,內省宴回;看變化則舉子唱名,武人換授。仆數十年爛賞疊游,莫知厭足。
一旦兵火,靖康丙午之明年,出京南來,避地江左,情緒牢落,漸入桑榆。暗想當年,節(jié)物風流,人情和美,但成悵恨。近與親戚會面,談及曩昔,后生往往妄生不然。仆恐浸久,論其風俗者,失于事實,誠為可惜,謹省記編次成集,庶幾開卷得睹當時之盛。古人有夢游華胥之國,其樂無涯者,仆今追念,回首悵然,豈非華胥之夢覺哉。目之曰《夢華錄》。
北宋徽宗朝,在城市生活、藝術美學和物質文化方面,達到了中國古代歷史上的一個高點。然而之后的“靖康之變”,如同五雷轟頂、石破天驚,一下子戳穿了“繁華”的泡沫,北宋王朝竟然在“盛世”中坍塌瓦解,徽欽二帝、趙宋宗室、后妃公主,以及無數能工巧匠、輿圖法器、金銀珍寶,幾乎被擄掠一空。之后宋室南渡,偏安江左,雖然岳飛北伐一度振起國勢,然而風波亭忠良遇害之后,南宋統治者一味俯首求和,導致士氣頹墮,不再有恢復中原之勇?!芭L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南宋時期,這種“盛世繁華如夢幻泡影”的感受,普遍存在于當時的士大夫心中。如著名詞人朱敦儒,北宋年間,是一個“詩萬首,酒千觴,幾曾著眼看侯王”(《鷓鴣天·西都作》)的風流墨客,南渡之后,詞風一變而沉郁低回,追憶往昔,宛若一場大夢:
北客翩然,壯心偏感,年華將暮。念伊嵩舊隱,巢由故友,南柯夢、遽如許。(《水龍吟》)
胡塵卷地,南走炎荒,曳裾強學應劉??章f、螭蟠龍臥,誰取封侯。塞雁年年北去,蠻江日日西流。此生老矣,除非春夢,重到東周。(《雨中花》)
“浮生若夢,為歡幾何”,這種對于人生易老、天地無常的感慨,既是生命的本然情緒,也是中國文化傳統中的經典況喻。莊周夢蝶、黃帝夢游華胥之國,唐人傳奇中的《枕中記》《南柯太守傳》,都是膾炙人口的故事,再加上佛教思想中“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的觀念影響,使得“夢”成為中國文化中一個有著獨特魅力的意象符號。在兩宋之后,以“黃粱一夢”的幻滅感,描述世事無常和王朝興衰,成為一個十分常見的表達方式。《東京夢華錄》立意于此,宋末元初人吳自牧所作《夢粱錄》,記南宋都城臨安的市井風貌,同樣是取“緬懷往事,殆猶夢也”之意,其體例行文和所記的內容,也和《東京夢華錄》十分相似。
到明清時期,“夢幻文學”成為一種常見的內容體裁。如湯顯祖所作的“臨川四夢”(《牡丹亭》《紫釵記》《邯鄲記》《南柯記》),夢境都是其中重要的情節(jié)推動元素。在《聊齋志異》《閱微草堂筆記》等小說中,也有大量夢幻主題的作品。有學者將明清文言夢幻小說中的常見情節(jié)分為夢幻人生、因愛離魂、婚姻艷遇、政治話語、果報輪回、游冥游仙等不同的范型,(張桂琴:《明清文言夢幻小說研究》,吉林大學出版社,2011年。)其中“夢幻人生”是一個尤其具有代表性的情節(jié)主題。
《夢華錄》劇照
除了生命感受之外,明清易代給當時的士人帶來極大的精神沖擊,國破家亡的現實和歷史上的屈辱記憶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種對于王朝更迭、興衰成敗的荒謬感與幻滅感。如孔尚任《桃花扇》中的著名唱段:
俺曾見金陵玉殿鶯啼曉,秦淮水榭花開早。誰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風流覺。將五十年興亡看飽。那烏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鳳凰臺棲梟鳥。殘山夢最真,舊境丟難掉。不信這輿圖換稿。謅一套《哀江南》,放悲聲唱到老!
在“幻夢”這個主題上,《紅樓夢》是一部集大成的作品。它將人生命運、家族命運與王朝命運的顛沛無常融合在一起,以“一聲兩歌,一手二牘”(戚蓼生序)的方式呈現出來。相比于胡適等學者主張的“《紅樓夢》為曹寅家史”的觀點,筆者更認同潘重規(guī)《紅樓血淚史》的看法,其作者為明遺民,而著作主旨則是“責清悼明”——以“紅樓”隱喻朱明王朝,而以“夢”抒發(fā)對天下興亡和歷史演變的滄桑寥落之感。在“遮不住的青山隱隱,流不斷的綠水悠悠”(《紅豆曲》)中,既有低回不已的柔腸百結,也隱含著對華夏文明返本開新的一線期望。
到晚清民國時期,內憂外患的沉重屈辱,壓抑在當時的文人心頭,悲涼凄楚、浮生如夢的空虛感,彌漫于當時的文學寫作之中。劉鶚《老殘游記》序云:
夫夢之情境,雖已為幻為虛,不可復得,而敘述夢中情境之我,固儼然其猶在也。若百年后之我,且不知其歸于何所,雖有此如夢之百年之情境,更無敘述此情境之我而敘述之矣。是以人生百年,比之于夢,猶覺百年更虛于夢也!……夫此如夢五十年間,可驚,可喜,可歌,可泣之事,既不能忘;而此五十年間之夢,亦未嘗不有可驚,可喜,可歌,可泣之事,亦同此而不忘也。
但中華文明剝極而復、觸底反彈的心靈契機,也恰恰在這一時期涌現出來。二十世紀初,以梁啟超《新中國未來說》為代表,“夢”這個題材,從之前沉郁頓挫的“幻夢”,一變而為積極昂揚的“夢想”。陸士諤的《新中國》、蔡元培的《新年夢》,都是假借對夢境的描述,期待幾十年之后中國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現代革命與新中國的建立,尤其是從上世紀末到本世紀以來的歷史巨變,讓“夢”這個主題中回蕩近千年的“夢幻泡影”之意蘊逐漸淡去,對于未來新生活的“夢想”,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成為最主要的精神內涵。
正是在這樣向前看的“夢想”中,同時也映現出追望歷史的“夢回”,兩者互為表里、相映成趣。尤其是千年以前的北宋,其思想文化、政治制度、審美情趣、生活方式,得到了現代人的重新關注,“宋式審美”蔚然成風。筆者以為,這種風尚不是簡單的“復古”,而是一種十分復雜的情緒累積,其中包含著幾個主要的層次:
首先,是對傳統美學本身的回歸。中華古典美學不僅意圖呈現“盡美”,而且導向“盡善”。這種審美心理深刻銘記烙印在中國人的精神世界中,一旦有適合的觸媒,就會激發(fā)出來,產生強烈的心靈共振?!八问矫缹W”的背后,正是北宋士大夫在哲學、倫理、政治、文藝等方面的全方位開拓探索,涌現出如包拯、范仲淹、歐陽修、王安石、司馬光、蘇軾、張載、二程等一批中國文化史上最頂尖的人物,可以說,在宋代的“美”當中,也蘊含著古人對天道和人性的積極省思。
其次,是對中國傳統服飾美學與物質文化的追憶向往。中國傳統服飾與器物,氣象博大、意境深遠,包含著出水當風的逍遙情志,也有如松如玉的君子德操。經歷了明清之際的世變和中國現代化的更替,傳統服飾器物被戲曲化、博物館化,但其與中國人心靈世界一直存在深刻聯系。近年來的漢服熱、國風熱,反映出這種追憶向往的強大動力。不僅僅是對美學符號和霓裳華衣的追求,更是對其中蘊含的意象、形態(tài)、氣韻、品德的向往。
再次,這種回歸也反映出中國歷史與當下和未來的關聯感。中國歷史文化在近代與現代化的過程中,曾經遭遇復雜的情緒沖突與粗暴對待,傳統文化也一度被束之高閣。然而在新的時代精神涌動下,大家更深刻地感受到,現代中國不是對傳統中國的簡單背反,而是“返本”與“開新”的共存。中國歷史不但沒有“過時”,正好相反,它具有深刻的現代意義和未來價值。
《夢華錄》劇照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在“夢回北宋”之中,蘊含著對中國文明普遍性價值的認同與呼喚。經歷了千年世變、百年滄桑、十年來國家的飛速發(fā)展和疫情以來中國與世界的劇變,我們越來越深刻地意識到:中國文明不是“西方主流”之外的“地方性文明”,不是被殖民主義思維所安排宰制的特殊現象。中國文明本身具有高度的演化自覺性與價值普遍性。中華文明在數千年的風霜坎坷中,在與不同文明體系的交流碰撞中,在不斷回顧反思、蹣跚探索中,既建構起舉世無雙的超大規(guī)模共同體,同時也建立起“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的氣節(jié)風骨與價值情懷。對于整個人類而言,這是從相對幼稚顢頇的狀態(tài),逐漸走向成熟、厚重的文明新形態(tài),所必須的歷史經驗積累和文化精神建構。
因此,“宋式美學”作為一個具象載體,能夠產生強烈的情緒觸動感,這是一種在近代以來中國文化甚至中國國家形象被貶抑折辱的心靈背景下,近似“蒙冤昭雪”之后的情感釋放,也是從大眾心靈底層發(fā)出的文化認同與文明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