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書評

母親節(jié)書單-堅韌、慈愛與洞見,她是一位母親

古代游子遠行之前總會在母親居室的窗前種上萱草花,萱草又稱“忘憂草”,希望慈母在看到花的時候,能夠忘卻思念孩子的憂愁。

古代游子遠行之前總會在母親居室的窗前種上萱草花,萱草又稱“忘憂草”,希望慈母在看到花的時候,能夠忘卻思念孩子的憂愁。寫下“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孟郊也寫下這樣的詩句:“萱草生堂階,游子行天涯。慈親倚堂門,不見萱草花?!边@是中國式的含蓄與哀愁。

5月的第二個星期天,母親節(jié),萱草花開放,理解母親,說出想念。

《我離開之后》

《我離開之后》書影

《我離開之后》書影

這是一個母親寫給女兒的人生指南。

插畫家女兒哈莉在某個失眠的夜晚,意識到母親總有一天會比自己先走一步。她害怕地想象母親離開后的各種可能情況,想象她會錯過多少重要的時刻。隔天早上,她要求母親蘇西寫一本“媽媽離世指南”給她,逐步指導她如何度過沒有母親陪伴的日子。

于是,母親蘇西耐心地按照天數(shù)寫下一份筆記來指導女兒怎樣過好自己的人生,包括第一天“做墨西哥雞肉卷”、第二天“允許人們關(guān)心你”,第三天“給狗梳梳毛”……這是一份母親給女兒的治愈指南。雖然大部分內(nèi)容以輕松幽默的語氣說出,但許多地方仍流露出母親對女兒深深的關(guān)懷與眷戀。如第2000天,“做個好夢”的筆記中,母親寫:

我不是在偷窺,也不想打擾你的生活,只是順路回來看看你。就算你醒來后忘了夢里說過的話,也忘了夢中的細節(jié),但也要試著記住這種母女重聚的感覺。…… 我希望我的探望能提醒你,媽媽永遠愛你。

生活總是不輕松的,離別是痛苦的,母親寫下這些能讓生活一點點變好的小妙招,是給女兒最珍貴的禮物。

《平如美棠》《平生記》

《平如美棠》書影

《平如美棠》書影


饒平如整理繪制剪貼出了18本像薄

饒平如整理繪制剪貼出了18本像薄

《平如美棠》是老先生饒平如對相守了六十年而最終先自己離去的亡妻的情意深切的追憶。讀者從中可見車馬慢時期的伉儷情深,而或許更多的,將看到母親毛美棠在困難時期對一個擁有五個孩子的龐大家庭的艱難操持。

饒平如三子饒樂曾回憶,一九五八年,饒平如被送去安徽勞教,家庭重擔一下子壓在了毛美棠身上。曾經(jīng)“愛美、愛玩,她和閨蜜劉寶珍倆人形影不離,唱歌跳舞、看電影追星、購物追時尚”的女孩扛起了這個一貧如洗的家庭。

只是與一般的講述20世紀六十年代苦難的人間百態(tài)不同,《平如美棠》中,全家睡一張草席、吃著鹽水泡飯的晦暗生活,因為母親而透出光亮。

饒樂曾回憶:“全家人衣著破舊。兩張床、一張搖搖欲墜的飯桌、一張破沙發(fā)便是家中全部的家具。在破裂的護墻板上,外婆釘了許多釘子,掛一些她需要掛的東西。那時的晚上真是安靜,我們圍坐在飯桌前,或做功課,或看書、畫畫等。沙發(fā)上,外婆會撫著墨球(外婆養(yǎng)的貓),母親會把報紙卷成筒,輕輕地唱歌。父親說母親最喜歡唱的是《花好月圓》,我記憶中更多的是《送別》《漁光曲》《夜半歌聲》,還有就是《魂斷藍橋》《翠堤春曉》《桑塔露琪亞》《托賽里小夜曲》《舒伯特小夜曲》等國外樂曲。我從未學過,但卻會記得,應(yīng)該是從母親那里聽會的。母親的嗓音甜美,但歌聲中總帶著哀婉和憂傷?,F(xiàn)在想來,當時是那么艱難,但與母親在一起,還是感覺如此溫馨和幸福。”

場景速寫

場景速寫

《莫言短篇小說精品系列》

《莫言短篇小說精品系列》

《莫言短篇小說精品系列》

莫言在摘得諾貝爾文學獎時,發(fā)表了名為《講故事的人》的演講,開篇即向全世界介紹了自己的母親:

我母親生于1922年,卒于1994年。她的骨灰,埋葬在村莊東邊的桃園里。2011年,一條鐵路要從那兒穿過,我們不得不將她的墳?zāi)惯w移到距離村子更遠的地方。掘開墳?zāi)购?,我們看到,棺木已?jīng)腐朽,母親的骨殖,已經(jīng)與泥土混為一體。我們只好象征性地挖起一些泥土,移到新的墓穴里。也就是從那一時刻開始,我感到,我的母親是大地的一部分,我站在大地上的訴說,就是對母親的訴說。

接下來的演講中,莫言又講了母親的七八個故事,熱水瓶的故事,吃餃子的故事,賣白菜,拾麥穗,長期患病而始終不肯放棄生命的堅強,家境貧寒卻支持兒子學習讀書的見識,樁樁件件,可見一位鄉(xiāng)村母親的堅韌、慈愛與洞見。如莫言所說,打開母親、打開記憶的閘門,然后才獲得靈感。母親實在是莫言寫作中最重要的母題,與早前厚重的《紅高粱》和因為母親的離世而長歌當哭般寫下的《豐乳肥臀》不同,母親在莫言的短篇小說中不必被隱喻為土地和文明,不必承擔厚重的歷史,有時只是一位鮮活生動的、充滿了生活智慧的母親。

如短篇小說《貓事薈萃》一篇,寫“四清”工作隊來村里時,我的祖母和母親怎樣煞費苦心地為陳同志張羅一桌好茶飯,用“故事中的故事”的嵌套結(jié)構(gòu)復述祖母講述的許許多多的關(guān)于貓的故事,實在生動有趣。

《秋園》

《秋園》書影

《秋園》書影

“外婆去世時,我去湖南參加了葬禮,陪伴媽媽把外婆生前喜愛的衣服一件一件放入棺木。在一件衣服的口袋里,我發(fā)現(xiàn)了一張紙條,上面寫著一些年份和地點——外婆記下的最簡略的生平,最后兩行是:

一生嘗盡酸甜苦辣

終落得如此下場

她用這兩句來形容自己的一生?!?/p>

2020年,時年八十歲的楊本芬出版了人生中第一本書《秋園》。在這本巴掌大的磚紅色小書里,她記錄下母親梁秋芳的一生,楊本芬為母親取名“秋園”,而自己化身文中長女“楊之驊”,秋園苦難堆疊的一生不斷沖撞女兒的筆端和眼眶。作者自述:“我寫了一位普通中國女性一生的故事,寫了我們一家人如何像水中的浮木般掙扎求生,寫了中南腹地那些鄉(xiāng)間人物的生生死死。我知道自己寫出的故事如同一滴水,最終將匯入人類歷史的長河?!?/p>

《秋園》的獨特魅力當然在于它以紀實的、回憶的筆觸寫盡了一位母親一生的坎坷,寫被放逐到社會底層的人們,在命運面前顯得那么渺小無力,仿佛隨時會被揉碎但又那么柔韌。但更為珍貴的,《秋園》是普通人寫普通人的傳記,是最渺小的人,在四平米的廚房以一張矮凳為桌寫下的回憶錄,而《秋園》的成功,也佐證著每一位拼盡全力生活下來的母親,都值得被閱讀、被看見。

《木蘭結(jié)婚》

很多經(jīng)典作品描述過極其復雜的母女關(guān)系,《木蘭結(jié)婚》也是如此。

《木蘭結(jié)婚》書中收錄了15位女性的真實故事。她們或年幼或正在老去,或婚戀中或單身、或在困境中或已一步萬里闊。她們在處理與自我、與世界的關(guān)系時,面臨各種復雜、幽微的環(huán)境和挑戰(zhàn)。

作者胡卉談道,《木蘭結(jié)婚》是十五篇故事中的一篇的篇名,“木蘭”不是古代的花木蘭,而是一個叫龐木蘭的姑娘,故事講述了她面對婚姻如何做選擇,這牽涉到一些家族記憶,包括母親的自殺等等。比起一味地偽飾母親這個角色,《木蘭結(jié)婚》關(guān)注的是另一種可能——當一位母親并不是公共評價體系中的那種合格的母親時,子女該如何自處,又該如何建立起自己堅韌的精神世界,在沒有典范去模范的情況下,依靠自己去超越現(xiàn)實的困境。

作家張怡微談到,在這個時代,母女關(guān)系越發(fā)多樣化。有的母女除了血緣關(guān)系外,幾乎不像是同一個世界的人。拋開表面問題,代際的嚴重沖突,可能拷問的是女兒是否想成為像母親那樣的人,“這其實才是中國人最不喜歡討論的問題,那是一種家庭關(guān)系中非常細微的部分,它涉及到真正的看法,涉及到真相?!?/p>

《成為母親的選擇》

《成為母親的選擇》書影

《成為母親的選擇》書影

“你絕對會后悔沒有生孩子!”2008年,當以色列社會學家奧娜·多納特開始進行一項名為“后悔當媽媽”的社會調(diào)查時,這句話始終回蕩在她的腦海里。母性是天生的嗎?成為母親是女性的天職嗎?在其后的五年,這些問題始終伴隨著多納特和她的調(diào)查,并最終發(fā)展為《成為母親的選擇》一書。

在本書中,多納特采訪了二十三位以色列女性,無論其年齡、教育程度、社會階層,她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已為人母。通過長期的跟蹤采訪,多納特追溯了這些女性成為母親的歷程,分析她們在孩子誕生前后的情感世界,調(diào)查她們?nèi)绾握J知和化解生養(yǎng)過程中的矛盾與沖突。

對女性而言,母親可以是基本而重要的角色,并將為人母與成就感、愉悅、愛、舒適、自豪與滿足感聯(lián)系在一塊兒;我們也知道母親們的緊張與矛盾心理可能會制造無助、無奈、內(nèi)疚、羞愧、憤怒、敵視和失望。我們也開始愿意理解,母親們也是人,可能有自覺或不自覺地會有傷害別人的念想,然而,我們?nèi)匀豢释@些有血有肉的女性經(jīng)驗不要擊碎母親的神話形象,因此我們不承認母親們也可能會后悔。

“在本書中,我追溯她們成為母親的歷程,分析她們在孩子誕生后的理性和情感世界,勾勒出她們的感受與生命中的痛苦沖突——這樣的痛苦來自‘她們希望自己能夠擺脫母親身份,但事實上已經(jīng)成為母’的落差。此外,我也調(diào)查這些不同的女性如何認知這些沖突并如何處理它們?!弊髡哒劶?。

作者奧爾娜?多娜絲也提出,不是所有媽媽從一開始就喜歡孩子,她們也許并沒有生育的意愿,只是因為社會壓力才這樣做。但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母性天生、母職神圣,“母親可能不愛孩子”這樣的想法根本就是對母親形象的一種褻瀆,人們情愿相信這不過是因為社會或經(jīng)濟壓力,只要能夠提供相應(yīng)的援助就可以解決所有問題,因此對于“天生就對孩子沒感覺的媽媽們”,社會選擇視而不見。只是,母愛母性并不見得是天然的,如果不能破除對母愛母性的迷信,便會制造出一代又一代后悔的母親。

《我的媽媽》

《我的媽媽》書影

《我的媽媽》書影

從《82年生的金智英》開始,韓國的女性題材作品中所表現(xiàn)出的女性被壓抑到極點,背水一戰(zhàn)的悲愴感引發(fā)持續(xù)的回響。

最近的一本摘得“韓國出版文化獎”的《我的媽媽》則是另外一種風格,這本畫冊將敘述的權(quán)柄轉(zhuǎn)交給孩子,以孩子視角,研究和記錄媽媽,著重表現(xiàn)了媽媽照顧寶寶的真實狀態(tài)——因為生產(chǎn),所以身材走樣;因為晚上喂奶,所以白天困倦;因為無時無刻不要照顧寶寶,所以自己的生活變得狼狽不堪……

母親這個光輝的身份總是會掩蓋很多真實,每一個母親都被鼓勵美麗、堅強,近乎完美,但是像是很多母親說的:“媽媽也是第一次,一切都很陌生,很艱難。”只有清楚地看到養(yǎng)育一個孩子過程中的艱辛和疲累,看到生活中無數(shù)個需要攻克的小難題,才能更好地理解何為母親。

《到底有多難:一個中年母親的自我救贖》

《到底有多難:一個中年母親的自我救贖》書影

《到底有多難:一個中年母親的自我救贖》書影

繼續(xù)著對“何為母親”的討論,《到底有多難:一個中年母親的自我救贖》整個故事梗概為:主人公凱特曾是頗有能力的基金經(jīng)理,在事業(yè)巔峰時期為了陪伴兩個年幼的孩子好好成長,她選擇辭職回家,當起了全職媽媽。但是幾年后她的丈夫被裁員并賦閑在家甚至還需要花費不菲的費用接受心理治療,家里有沉重的房貸壓力,孩子也要花錢,這些迫使她需要重新回到社會謀求工作。

書中的每一章以時間為限,寫不同的時間點發(fā)生的比較具體的事情,像是一位住在隔壁的鄰居向你講述每天的瑣碎日常,從書中的部分章節(jié)的小標題來看,“減不掉的贅肉”“找回更瘦、更有活力也更精明的自己”“在家庭生活的地震中保持興高采烈的狀態(tài)”……在作者的故作輕松或者埋怨的絮叨中,充滿了人到中年的凄涼與疲憊。

《到底有多難》毫不掩飾地揭露生活中殘酷的一面,女性有了基于男權(quán)邏輯的一套“圓滿人生”——丈夫愛自己又能賺錢養(yǎng)家,孩子聽話,生活無虞。許多女性的覺醒以及很多女性故事的發(fā)端都是如上所述的現(xiàn)世靜好被打破,主人公凱特也是在不得已去工作時才發(fā)現(xiàn)自己在之前的大多數(shù)人生中對于自己的關(guān)注是完全不夠的,這是很多女性的選擇——在初進入一個家庭時就忙不迭地承擔起照顧一家老小的責任,并完全主動或者被迫棄置自己的理想、志業(yè)、女性魅力……在偶然驚覺時,發(fā)現(xiàn)歲月忽已晚。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