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歷史學研究有哪些熱點關鍵詞?河南大學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閔祥鵬教授團隊通過統(tǒng)計該年度CSSCI、CSCD、北大中文核心收錄的9115篇歷史學論文,以數據為依據對歷史學研究學術關鍵詞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評選出2021年歷史學研究十大學術關鍵詞,依次為:中國共產黨、文化認同、全球史、國家治理、絲綢之路、文化交流、抗日戰(zhàn)爭、口述史、考古學文化、青銅器。
河南大學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院長張寶明,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常務副主編仲偉民,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王子今,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理論研究所研究員左玉河,英國劍橋大學麥克唐納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李約瑟研究所所長梅建軍五位學者對以上關鍵詞進行了精要分析。以量化數據為基礎,結合專家點評,在此對2021年歷史學研究的重點領域與未來走向進行分析。
中國史研究
2021年,中國史研究依然延續(xù)了重視文獻考辨、突出史鑒功能的學術傳統(tǒng)。斷代史高頻關鍵詞依次為:“清史”“明史”“宋史”“唐史”“漢史”“元史”“先秦史”“魏晉南北朝史”“金史”“西夏史”“遼史”“五代史”,保持著一直以來史學研究“詳近略古”的基本態(tài)勢,對大一統(tǒng)王朝的關注明顯高于短期分裂政權。
在近現代史研究領域,“中國共產黨”是該年度的核心關鍵詞。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黨的百年歷程深刻改變了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改變了世界發(fā)展的格局與走向。其相關研究多涉及建黨百年歷史經驗的總結、經典文獻的解讀闡釋、中國精神譜系的構建等諸多方面?!翱谷諔?zhàn)爭”則連續(xù)多年成為中國史研究關鍵詞。近年來,抗日戰(zhàn)爭研究除了關注軍事、政治、經濟、中外關系、日軍在華暴行等之外,已經擴展到戰(zhàn)時思想、戰(zhàn)時文化、戰(zhàn)時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隨著海內外新史料的挖掘,抗日根據地研究得以深化,相對薄弱的日偽淪陷區(qū)研究也逐步展開。另外“口述史”是該年度研究的新熱點。口述史活化了歷史場景,左玉河研究員認為:中國口述史發(fā)展呈現出多維度推進的發(fā)展態(tài)勢,出現了多樣性的采集方式及成果呈現方式,形成了眾聲喧嘩、眾聲平等、大眾參與、各顯神通的多元化發(fā)展格局。多維度、多元化和多樣性,構成了中國口述史發(fā)展的基本特征。
在史學理論研究方面,“唯物史觀”一直是該領域的高頻詞。唯物史觀是認識把握歷史的根本方法,學界不僅運用唯物史觀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guī)律、增強歷史自覺與辯證思維能力,而且聚焦近代唯物史觀的引入、傳播等問題,相關的關鍵詞包括“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史學”“郭沫若”“李大釗”等。
2021年區(qū)域史、城市史及歷史地理方面的高頻關鍵詞,有“邊疆”“徽州”“絲綢之路”“上?!薄岸鼗汀薄靶陆薄拔鞑亍薄敖稀薄澳暇薄霸颇稀薄按筮\河”等。值得注意的是,該年度“邊疆”一詞出現頻次顯著增加,學界集中于古代邊疆的治理政策、地緣政治、涉外關系以及中國邊疆學學科建設等方面,著力探討邊疆經濟、政治、文化變遷的復雜性。此外,近年來多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也聚焦邊疆問題,以邊疆與內地互動、國家與民族整合等角度深化邊疆研究,產出一系列重要成果。
在歷史人物研究方面,該年度出現頻次最多的歷史人物為“乾隆”。乾隆身處清朝由盛轉衰、中西分流的重要節(jié)點,是清史研究的核心人物之一,該年度學界運用滿文檔案、故宮館藏、地方譜志等多種史料,注重宏觀與微觀議題研究相結合,聚焦于乾隆時期的國家治理、民族關系、財稅調配、文獻考釋、文物品鑒以及重大制度的變革等。人物方面的其他熱點關鍵詞還有“梁啟超”“蔣介石”“孫中山”“王安石”“郭沫若”等。其中2021年是辛亥革命110年周年,以孫中山先生為代表的革命黨人推翻了清朝統(tǒng)治,該年度“孫中山”“辛亥革命”“革命黨人”等關鍵詞,多與中華民族復興的歷史傳承、五四運動前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等議題相聯(lián)系,以期多面透視辛亥革命的歷史影響。另外,孫中山與胡適、陳獨秀、梁啟超等同時代人物的關系也是學界探討的重點。2021年亦是王安石誕辰1000周年,學界對王安石變法的評價更加客觀理性,并圍繞王安石的生平、文學創(chuàng)作、哲學和教育思想等方面展開多層次的探討,以上研究使得“王安石”成為該年度歷史人物研究的熱詞??傊?,回眸歷史,以史為鑒,對重要歷史人物與事件周年進行回顧是史學研究的基本特點之一。
歷史文獻研究方面,傳世文獻“《史記》”“《漢書》”,出土文獻“墓志”“清華簡”“里耶秦簡”等依然是運用較多的關鍵詞。其中,清華簡被稱為自漢以來孔壁、汲冢之后經史文獻第三次重大發(fā)現,內容多涉及中國傳統(tǒng)文化核心內容。該年度的研究重點為《清華大學藏戰(zhàn)國竹簡》第十一輯公布的先秦長篇佚籍《五紀》,學者通過簡文與傳世文獻的互相釋證,釋讀文字,闡釋其中的天人體系。與之相關的關鍵詞有“《五紀》”“《史記》”“《左傳》”“《尚書》”“《系年》”“上博簡”等。
2021年中國史研究領域,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四川大學、山東大學等高校依然保持著傳統(tǒng)的學術優(yōu)勢。其中,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武漢大學歷史學院等機構和院系,在核心期刊發(fā)文量上位居前列且研究特色鮮明,如北京師范大學長期耕耘史學理論與史學史,南開大學則不斷深化與拓展社會史研究。數據顯示,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王子今、浙江大學歷史學院(籌)桑兵、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羅志田、華中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朱英、華東師范大學歷史學系李磊等學者在該年度研究成果豐碩,展現出積極的治學態(tài)度與高效的科研能力。
綜上,2021年中國史研究的高頻關鍵詞,首先體現著史學研究經世致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如“抗日戰(zhàn)爭”以反思歷史回應現實,“絲綢之路”助力文化交流,“國家治理”為當代治國理政提供經驗,“口述歷史”則關注新中國建設的集體記憶,從歷史中尋求精神力量。其次,注重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的建構,如“敦煌學”對學術史發(fā)展脈絡、歷史貢獻的總結梳理,“邊疆學”“絲路學”對概念內核、理論方法等方面的重視。
世界史研究
國際格局和國際體系正經歷著深刻調整和變革的后疫情時代,世界史學術生態(tài)呈現出更加紛繁多元的局面,在接續(xù)關注學科傳統(tǒng)重心和內生性特色的同時,聚焦世界史視閾下具有中國特色的人文議題。數據顯示,世界史劃分維度中的區(qū)域國別史研究保持著長久生命力,其中“日本”“美國”“英國”及“朝鮮半島”等關鍵詞的高頻出現,體現出以上地區(qū)仍是學者研究的重點區(qū)域;在世界斷代史層面,相較于上古史、中古史,世界近現代史研究在發(fā)文量上具有明顯優(yōu)勢,并突出體現在兩次世界大戰(zhàn)時期和冷戰(zhàn)時期;在專門史方面,受新史學方法及跨學科研究的激勵,學者在繼續(xù)深入研究思想史、文明史、冷戰(zhàn)史、中外關系史等領域的同時,亦對近年來熱度較高的全球史、記憶史、情感史、醫(yī)療史、社會生活文化史等葆有持續(xù)的關注和思考。例如,“人類命運共同體”“民族國家建構”“馬克思主義”“民族主義”“現代性”“歷史記憶”“帝國主義”“瘟疫”都屬于2021年世界史學界的研究熱詞。
在區(qū)域國別史研究中,“日本”是該領域的高頻關鍵詞,日本史相關論文數也居于前列。由于地緣關系、文化淵源、現實交往以及研究條件等方面的優(yōu)勢,日本研究成為中國史(尤其近代史)與世界史學界共同的關注對象。其中與之相關的“侵華”“南京大屠殺”等反映了學界對中日戰(zhàn)爭的持續(xù)反思,為中日關系提供歷史參考。
相較于日本史研究的顯著上升趨勢,近五年學界對英、美兩國呈現出較為穩(wěn)定的關注度。對美國史而言,“冷戰(zhàn)”研究仍是學界尤為關切的議題,當下學者利用多學科研究方法主動回應該問題,以期為現今復雜的國際形勢提供歷史思考。其次,“種族主義”“民族主義”“民權運動”等關鍵詞既是學界長期青睞的研究對象,也是美國建國至今內政外交仍需破解的難題。
英國史方面,獨特的地緣條件、古老的歷史文化與率先的近代化轉型,使其長期以來受到中國學界的關注。其中,“瘟疫”“憂郁癥”“民族建構”“日常生活”“文化”等關鍵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英國史學界對新史學潮流的追蹤。而現實的異動往往為歷史研究提供最鮮活的論題——尤其在公共衛(wèi)生方面,學界試圖從多維度構建出英國公共醫(yī)療衛(wèi)生的長時段社會圖景,進而在疫情時代下,從歷史的維度理解各國在不同政治決策與文化背景下的選擇與困境。此外,作為近代帝國主義殖民運動最主要的參與者,“帝國主義”“殖民地”等都是英國史研究經久不衰的議題,其研究可為推動第三世界國家民族獨立與應對大國干預等提供更多歷史性的思考。
值得一提的是,“古代地中海文明”相關文章在近年來有明顯的增加,并集中體現在“古埃及”和“兩河流域”的研究上,即人類歷史上第一批原生文明。在世界史領域,由于史料獲取、語言學習、人才培養(yǎng)等一系列問題,古代文明研究一直以來都是相對薄弱和困難的。但近年來,隨著中外學者交流深化、代際傳承下學術隊伍擴大、“一帶一路”文化互動等積極因素推動,國內學界在相關方向上研究成果有所提升。
同時,學術研究熱點也與當今世界格局發(fā)展趨勢互為印證。近年來,我國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全球價值觀的倡議,而“全球史”自然也逐漸成為世界史學術研究中的熱點。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全球史”作為一種新歷史書寫方式在現代化背景與新史學思潮的影響下興起,有意識地將歷史發(fā)展過程中人類社會中的交往和互動作為書寫的核心和動力,體現出一種對傳統(tǒng)“西方中心論”的反擊和背叛。仲偉民教授認為中國的全球史研究既是現實經濟文化發(fā)展的折射,也是呼應歐美全球史研究的結果。目前,中國的全球史研究不僅成果突出,而且影響深入到歷史學以外的很多學科。在這一領域,相較于以往對“全球史轉向”“全球化”的主要論述,2021年學界傾向研究的相關主題包括“帝國史”“美國早期史”“文明史”“冷戰(zhàn)全球史”等。對于國內世界史學界而言,誠如柴英、朱文旭在相關文章中評價到的,全球史的議題天然地銜接了中國史和世界史,兩者的分野在歷史學聯(lián)系發(fā)展、綜合化趨勢愈發(fā)顯著的今天開始淡化,而這種變化極大擴寬了中國史研究的視野和場域,減輕了此前“中國-世界”截然兩分的割裂感。
2021年,正逢建黨百年之際。因此在史學理論范疇內,即便希羅多德、修昔底德、蘭克、年鑒學派等在史學發(fā)展中里程碑式的歷史學家、學派依然占據著思想史學術研究的重要陣地,但是圍繞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展開的歷史討論無疑是學界的焦點,其中包括對中共早期領導人李大釗的世界歷史觀研究、馬克思世界歷史概念的三重內涵辨析、從馬克思主義歷史哲學考察世界文明形態(tài)等。
從研究機構看,2021年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復旦大學歷史學系、華東師范大學歷史學系、東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南開大學世界近現代史研究中心等在世界史領域的研究成果較為豐碩,保持著自身在科研上的優(yōu)勢;與此同時,從相關學者的發(fā)文量上觀察,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東方學研究院王向遠、西北大學中東研究所韓志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人文學院史少博、天津師范大學歐洲文明研究院侯建新、華東師范大學歷史學系陳波等學者在該年度世界史核心期刊發(fā)文量方面相對高產,體現出較高的研究熱情和學術水平。
基于上述分析,2021年度世界史學科在基于區(qū)域國別史研究傳統(tǒng),聚焦日、美、英及朝鮮半島的同時,積極關切并回應現實命題,將歷史研究和現實關懷相結合,努力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話語體系。與此同時,“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倡導下的全球化進程,亦伴隨著一種逆全球化思潮,以及隨之而來的后現代時期人們對“民族與國家建構”的再思考;加之,當前俄烏戰(zhàn)爭局勢變化引發(fā)對冷戰(zhàn)思維、歐洲安全機制、領土與國家主權等議題的討論,2022年世界史研究學術關鍵詞整體趨勢基本有兩方面初步預判:一是從新史學視角進行中外關系分析和比較文明研究,體現出當下注重在不同背景中尋求共同利益,在葆有自身文化自信的同時加強理解互鑒的時代要求,進而為構建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提供重要理論支撐和中國貢獻;二是就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前景進行再思考,百年變局之下的疫情、局部戰(zhàn)爭、大國博弈使得冷戰(zhàn)以來維系的相對穩(wěn)定的國際格局發(fā)生深刻變革,文明之間的沖突或融合將對國際秩序產生持續(xù)的影響。
考古學研究
2021年是仰韶文化發(fā)現和中國現代考古學誕生一百周年。厚植文化自信、助力民族復興,是中國考古學的初心和使命?!叭嵌选钡纫幌盗锌脊判鲁晒某霈F,推動著考古學研究不斷發(fā)展?!翱脊艑W文化”是該年度考古學研究中使用頻次最高的關鍵詞,考古學文化是指在考古發(fā)現中觀察到的同一時代、分布在一定地域范圍內、具有共同特征的物質和精神文化遺存的集合,包括墓葬、建筑、器物和紋飾等,是考古學中最常用的概念之一。在考古學文化方面,“仰韶文化”“二里頭文化”“石家河文化”等是該年度熱點關鍵詞;研究年代方面,“新石器時代”“春秋時期”“漢代”“唐代”等是研究重點時期;新出文獻與器物方面,“青銅器”“清華簡”“墓志”等均為學界備受關注的關鍵詞?!鞍l(fā)掘簡報”則是考古發(fā)掘成果發(fā)布形式的高頻關鍵詞。發(fā)掘簡報是考古資料公布的基本手段和形式。它反映了一定時期內的考古發(fā)掘成果,是考古學的基礎性資料、原創(chuàng)性成果,具有極其重要的學術價值?!鞍l(fā)掘簡報”成為學術研究中的重點關鍵詞,體現了田野考古工作的廣泛開展,相關的關鍵詞包括“發(fā)掘報告”“文物考古”等。
從研究年代看,新石器時代持續(xù)受到學界關注。新石器時代是石器時代發(fā)展的最后一個階段,是研究中華文明起源的重要時期。其中,仰韶文化是中國新石器時代最重要的考古學文化之一。1921年,仰韶遺址的發(fā)現標志著中國現代考古學的誕生。經過百年探索,學界通過分析該文化對應的族群交往、社會形態(tài)與早期農業(yè)發(fā)展狀況,探尋華夏民族起源與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考古證據,實證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史。
從出土器物研究看,“青銅器”是該領域的研究熱點。青銅器是文明起源的重要標志,是早期社會權力與地位的物質體現。梅建軍教授認為青銅器及其冶煉和制作技術的初現和發(fā)展是考古學研究的重大課題之一,在中國和世界其他地區(qū)都是如此。中國商周時期的青銅器以其豐富的造型、宏大的規(guī)模、持續(xù)千年的社會禮儀功能,成為中國早期文明最具獨創(chuàng)特征的物質和精神遺存。當前學界從器物本身著眼,分析其合金成分、銅料來源、冶煉技術、澆筑工藝,并探討其形制、紋飾的特征和演變規(guī)律等。該年度與青銅器研究相關的關鍵詞包括“銅器銘文”“類型學”“鑄造工藝”。其中,三星堆遺址新發(fā)現的眾多出土文物中,尤以青銅器引人關注。三星堆遺址出土青銅器真實反映了三星堆文明的獨特性、區(qū)域文明之間的交融性及中華文明的多元一體特質,驗證了中國古代文明多元性、廣泛性和開放性的認識,是該年度重要的考古發(fā)現。從新出文獻看,“清華簡”“里耶秦簡”“墓志”等關鍵詞出現較多,是近年來考古學與中國史研究共同關注的學術主題。清華簡、里耶秦簡與墓志都是史家彌補正史之闕的重要資料。其中銘文考釋、墓志整理、體例形制演變等是該年度學界關注較多的問題,“墓志”及相關關鍵詞有“墓葬”“墓志銘”“磚室墓”“墓葬形制”“出土文獻”等。
在考古學研究方面,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等機構保持其一貫的研究優(yōu)勢。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韓建業(yè)、陳勝前,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李新偉,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霍巍,以及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楊博等是該年度核心期刊論文的高產學者。
百年考古,見證著學者們櫛風沐雨、砥礪奮進的學術歷程,以及追溯中華文明起源、探尋中華文化演進的諸多努力。在學科交叉、理論方法等方面,如碳十四測年、人骨考古、動植物考古、古DNA分析、同位素分析、殘留物分析、成分與工藝研究和腹土寄生蟲檢測等新方法、新技術,與較早引入的地層學、類型學理論與方法,都在極大推動著考古學向前發(fā)展。
除此之外,“敦煌”“大運河”“文化交流”“文化認同”也是中國史、世界史、考古學共同關注的關鍵詞。自1900年至今,敦煌藏經洞發(fā)現已歷經一百二十余年,敦煌學研究逐漸成為跨領域、跨學科的國際性顯學。該年度與“敦煌”相關的關鍵詞包括“壁畫”“吐蕃”“莫高窟”“敦煌石窟”“敦煌文書”等,研究更注重對敦煌文化價值、敦煌學的學術貢獻等問題的探討。大運河是世界文化遺產,見證著中華文明的發(fā)展歷程。該年度與大運河相關的主題詞包括“運河”“中國化”“遺產保護”等,研究主要涉及大運河及其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開發(fā)等。文化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鑒而豐富。文化交流是加強各民族文化溝通、增強文化互信、擴大文化認同的紐帶與橋梁。王子今教授指出:“文化交流”包括不同區(qū)域之間的文化交流,各個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以及中國文化與其他文化實體之間的文化交流。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鑒,促進了各個文化間的發(fā)展和繁榮。因此,文化交流又涉及“文化認同”以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等諸多問題,其中“文化認同”是該年度的高頻關鍵詞。文化認同是判斷文化群體中我者與他者的標識,是當前綜合國力競爭中最重要的軟實力,具有共同的價值判斷、相同的文化符號、類似的文化理念等顯著特征。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是維系民族、國家的文化基石與精神紐帶。張寶明教授認為當前史學界持續(xù)關注“文化認同”,以及相關的國家認同、民族認同、中華民族共同體等,是期待從文明演進與歷史脈絡中,追尋中華民族繁衍生息的生存依據、理論依據與文化依據,建立起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不拔之柱與深根本固的理論基石。
總體而言,既深耕學術,又關照現實,是2021年史學研究的雙層面向。展望2022年,史學研究關鍵詞整體趨勢有以下初步判研:一、持續(xù)關注傳世文獻與新出文獻的解讀,基于文本的闡釋依然是學者執(zhí)著耕耘與探索的主要陣地,《史記》等傳世文獻、清華簡等簡牘文獻、墓志等考古新出史料以及新發(fā)現的中外歷史檔案、日記等仍將是學界關注的重點。二、發(fā)揮史鑒功能,深入剖析具有現實借鑒作用的歷史命題,如新中國口述史保存、國家治理、絲綢之路、冷戰(zhàn)等;三、回眸歷史,聚焦重大歷史事件與人物的周年回顧。站在新時代的歷史節(jié)點,以長時段、大尺度為視角,審視十年、百年周期內的時代變革、文明演進、中西交流、社會轉型、思想啟蒙以及個體、族群的生存狀態(tài)等,仍將是重點學術議題。史學研究高頻詞的年度變化,部分展現了學界關注點的調整,也是熱點研究領域更新的重要標識,在此期望以上探討能為學者及時把握學術增長點與前沿方向提供參考。
(執(zhí)筆人:閔祥鵬、吳蘇洪、成雅昕、余姝毅、楊子怡,本文將收入《二〇二一年中國人文社科學術關鍵詞研究報告》,《人文》集刊第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