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位于山東德州的四女寺樞紐南運河節(jié)制閘開啟,岳城水庫水與南水北調東線北延工程水、引黃水匯合,進入南運河;天津靜海區(qū)九宣閘樞紐南運河節(jié)制閘開啟,南來之水經南運河與天津本地水匯合,至此,京杭大運河全線水流貫通。這條南起杭州,北至北京,全長近1800公里的千年運河再次復蘇。
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程章燦談及,“這個世界上同時存在著兩條大運河”,一條是正在中國大地上流淌著的,流經浙江、江蘇、山東、河北以及京津二市的綿延著的大運河。另一條則是在中國古詩詞中流淌的大運河,“歷經隋、唐、宋、元、明、清,在長達一千多年的時光里,在以宋之問、張若虛、王維、孟浩然、韓愈、劉禹錫、白居易、杜牧、李商隱、柳永、范仲淹、張先、晏殊、梅堯臣、歐陽修、王安石、周邦彥、楊萬里、文天祥、王冕、尤侗、陳維崧、朱彝尊、王士禛、鄭板橋、姚鼐、龔自珍等人為代表的眾多著名詩家詞人的手中,這條河流出了平仄相間的音韻諧美,也流出了五彩繽紛和回味不盡的雋永?!?/p>
土石水草混合成大運河這一流動的道路,字詞章句承載著歷史與曾經生存呼吸過的人的悲歡與命運,構筑為文本之河;實體的運河保留了歷史遺址和文化遺跡,辭章的運河存錄了古人的身影、聲音和情懷。
溯流而上,大運河的時空起點在哪里?
春秋吳王夫差十年(公元前486)在揚州開鑿邗溝,以通江淮,運河萌芽。到了隋朝,隋文帝、尤其是之后的隋煬帝,以東都洛陽為中心,開鑿了山陽瀆、通濟渠、永濟渠,又重新疏通擴大了江南運河和浙東運河,使運河實現(xiàn)了全線貫通,成為全國性的運河體系。
隋朝大運河地圖
元朝,元大都的地理位置客觀要求必須進一步發(fā)展運河來運輸糧食,為此先后開鑿了三段河道,把原來以洛陽為中心的隋代橫向運河,修筑成以大都為中心,南下直達杭州的縱向大運河,元代重點開鑿的是北端的大都至通州段和山東境內的泗水至衛(wèi)河段。至元三十年,元代大運河全線通航,漕船可由杭州直達大都,成為今京杭運河的前身。
現(xiàn)在的京杭大運河按地理位置共分為七段:北京到通州區(qū)稱通惠河,長82公里;通州區(qū)到天津稱北運河,長186公里;天津到臨清稱南運河,長400公里;臨清到臺兒莊稱魯運河,長約500公里;臺兒莊到淮陰稱中運河,長186公里;淮陰到瓜洲稱里運河,長約180公里;鎮(zhèn)江到杭州稱江南運河,長約330公里。
今天的運河連接的城市
汴河上的羈思:浪浸斜陽,千里溶溶
面對大運河這條歷史長河,詩人們是觀察者,也是感受者;是評說者,也是記錄者。
陳章燦認為,在詩人眼中,大運河是一條意象之河,流淌著無數(shù)的意象。意象有的宏大,有的具體,但都充滿了自然或者人文歷史內涵。大者如錢塘江、長江、淮河、黃河、汴水、泗水、濟水、海河等水系意象,中者如溝池、渡口、橋梁、亭驛、寺廟、隋堤等空間意象,小者如瓊花、淮白、吳粳、鱸魚、官柳等風物意象。經過詩歌的開掘,這些意象日益豐富,由文學意象深化成文化意象,成為運河沿線風景和歷史文化的重要符號。
運河上歷來商船往來不斷
隋煬帝開鑿的通濟渠,唐宋人稱其為汴河,因其聯(lián)通著洛陽、汴州城(開封)、宿州等重要的城市,成為仕宦、游歷的唐宋人的必經之路,汴水上也就成為詩人們著墨最多的意象。
因為一首意境悠遠、形式獨特的《黃鶴樓》而讓李白都感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的唐代名家崔顥曾寫下《晚入汴水》:“昨晚南行楚,今朝北溯河??统钅軒兹??鄉(xiāng)路漸無多。晴景搖津樹,春風起棹歌。長淮亦已盡,寧復畏潮波?!?/strong>“晴景”“春風”是寫景、也是詩中臨近家鄉(xiāng)時的輕快和歡暢。
唐代詩人孟云卿望向汴河時,也感受到一種歡愉,他在《汴河阻風》中寫:“清晨自梁宋,掛席之楚荊。出浦風漸惡,傍灘舟欲橫。大河噴東注,群動皆窅冥。白霧魚龍氣,黑云牛馬形。蒼茫迷所適,危安懼暫寧。信此天地內,孰為身命輕。丈夫茍未達,所向須存誠。前路舍舟去,東南仍曉晴?!?/strong>運河因為要行走大船運輸糧食,水闊河深,也就容易有大浪。孟云卿感受到的是一種迥異于行走在平緩的水面上的體驗,風漸起、運河激蕩,令人情緒昂揚。
然而,羈旅之思總是充滿難以排遣的惆悵,白居易的《汴河路有感》寫:“三十年前路,孤舟重往還。繞身新眷屬,舉目舊鄉(xiāng)關。事去唯留水,人非但見山。啼襟與愁鬢,此日兩成斑?!?/strong>杜牧的《汴河阻凍》寫:“千里長河初凍時,玉珂瑤佩響參差。浮生卻似冰底水,日夜東流人不知?!?/strong>孟郊的《汴州留別韓愈》寫:“不飲濁水瀾,空滯此汴河。坐見繞岸水,盡為還海波。四時不在家,弊服斷線多。遠客獨憔悴,春英落婆娑。汴水饒曲流,野桑無直柯。但為君子心,嘆息終靡他?!?/strong>淹留他鄉(xiāng)、運河上的漂泊,漸去的歲月像滾滾的河水一樣“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都門外、汴河邊的離愁
北宋時期由于國都設在開封(汴京),許多送別與離別都是發(fā)生在開封城外或沿途的汴河之上,這讓關于汴河相關的詩詞染上了濃濃的離愁別緒。
柳永那首著名的《雨霖鈴》:“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其中的“千里煙波”,恰可以形容運河之渺無涯際。
歐陽修《病中聞梅二南歸》寫:“聞君解舟去,秋水正沄沄。野岸曠歸思,都門辭世紛。稍逐商帆伴,初隨征雁群。山多淮甸出,柳盡汴河分。楚色蕪尚綠,江煙日半曛。客意浩已遠,離懷寧復云。宣城好風月,歸信幾時聞?”都門外的分別,運河似乎成為了詩中必不可少的組成。
到了南宋,偏安一隅的舊臣已經無法在都門外、汴水旁執(zhí)手相看了,也無法再即景題詩,而“秦關汴水”濡染著麥秀黍離的況味,成為一種對已經逝去的家國和政權的懷想。汪元量寫:“事去空流東汴水,愁來不見西湖月。有誰知、海上泣嬋娟,菱花缺?!?/strong>朱敦儒寫:“圓月又中秋。南海西頭。蠻云瘴雨晚難收。北客相逢彈淚坐,合恨分愁。無酒可銷憂。但說皇州。天家宮闕酒家樓。今夜只應清汴水,嗚咽東流?!?/strong>悲傷也同記憶中的汴水一樣,綿綿無絕。
在《唐詩宋詞與大運河》一文中,作者苗菁指出,因開河而形成的運河水系中的一些河名、地名及其相關的稱謂、景點成了唐宋人在創(chuàng)作詩詞時常使用的文化符號。如宋之問的《夜渡吳松江懷古》、吳融的《祝風三十二韻》都是寫的經過南運河時的情景,他們分別寫下了:“宿帆震澤口,曉渡松江濆”、“松江流其旁,春夏多苦水”的句子,這里的“松江”實際上說的就是南運河。再如白居易的《久雨閑悶,對酒偶吟》寫洛陽,其中“凄凄苦雨暗銅駝,裊裊涼風起漕河”的詩句,把“漕河”作為洛陽代表性的景致來進行描寫。牟融的《寄范使君》:“未秋為別已終秋,咫尺婁江路阻修”、薛逢的《送劉郎中牧杭州》:“吳江水色連堤闊,越俗舂聲隔岸還”、韋莊的《過揚州》:“二十四橋空寂寂,綠楊摧折舊官河”,這些詩中所寫的“婁江”、“吳江”、“舊官河”都是運河水系在不同河段的具體稱謂。
歷史地圖中的通濟渠示意
北宋時期的汴河是怎樣的盛況?我們可以從著名的《清明上河圖》感知一二。
從唐代開始,以中原為軸心的皇朝都依賴長江及淮河流域的米糧及其他農產品的供應,到北宋時期,龐大的城市所需的米糧大部分由江淮經大運河,轉由汴河運進京城。在《清明上河圖》中,停泊或行進在汴河的船有漕船、客船、一般貨船、游船、客貨船及作散活的小船(雜船)等許多種。因為地理上的北高南低以及通航季節(jié)五至十月風力微弱,運河船多沒有風帆,下水(順水)時靠水漂流,上水(逆水)時靠拉纖或以“招”“櫓”推動。
人工拉纖的漕船
大碼頭岸邊靠泊的汴河船
北宋詞人周邦彥在《汴都賦》中以縟麗的文字盛贊汴京之繁華,其中對于北宋漕運,也寫及:“於是自淮而南,邦國之所仰,百姓之所輸,金谷財帛,歲時常調;舳艫相銜,千里不絕。越舲吳艚,官艘賈舶,閩謳楚語,風帆雨楫。聯(lián)翩方載,鉦鼓鏜鎝,人安以舒,國賦應節(jié)。”
北宋疆域及運河圖(圖出《〈清明上河圖〉與北宋城市化》
南段運河,寫盡江南的秀麗婉轉
關于大運河,還有一張圖是不得不說的。通州區(qū)圖書館藏一幅清代《京杭運河全圖》,為大運河的測繪示意圖,但沿運河兩岸詳細標明了運河所經過的蘇州府、順天府等13個府駐地、50個縣駐地、12個州駐地,還標有許多水閘壩及之間的里程等。今天我們根據這張測繪圖“按圖索驥”,可以清晰了解運河曾在歷史中貫連了哪些地點。
大運河南段,聚集著當時最富庶的城市如江蘇段的淮安、揚州、高郵、鎮(zhèn)江、蘇州等,以及浙江省的嘉興市、湖州市、杭州市等。這些繁華的城市商旅往來,歷來的文人墨客留下了無數(shù)的詩句。
以揚州為例,隋開皇九年,隋文帝改吳州為揚州并下令于揚州“開山陽瀆,以通運漕”,至隋煬帝,再“敕穿江南河,自京口至余杭,八百余里,廣十余丈,使可通龍舟,并置驛宮、草頓,東巡會稽”。至此,長江、黃河、淮河、海河以及錢塘江五大水系被一條縱貫南北的大運河聯(lián)結起來,揚州藉此成為“南北大沖,百貨所集”之地,成為東南經濟文化中心和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埠。
《京杭運河全圖》的揚州府
揚州這座因為運河而煥發(fā)生機的城市在詩人筆下顯得繁華又夢幻,如“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嘹唳塞鴻經楚澤,淺深紅樹見揚州”“我夢江南好,征遼已惘然”等。唐代詩人張祜還寫下:“十里長街市井連,月明橋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揚州死,禪智山光好墓田。”張祜不是揚州人,但是卻希望死后能葬于揚州,由此表示對這座運河之城的喜愛。
繁榮的城市也催生出優(yōu)質的文化,揚州籍詩人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孤篇橫絕”,有人說 這首詩創(chuàng)作于瓜洲鎮(zhèn),有人說創(chuàng)作于廣陵古曲江之地,總之,它是揚州運河文化中心地帶的產物。還有那首我們耳熟能詳?shù)摹恫创现蕖罚?strong>“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寫作的即為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qū)瓜洲鎮(zhèn)的風景。
蘇州段,今天我們熟悉的寶帶橋、虎丘山等均有標注。蘇州府用表示城墻的符號標注著,外面圍著護城河,連周邊的河流山峰等,都描繪得很清楚。蘇州府上方朱跡寫“蘇州府姑蘇驛至無錫縣一站,計九十里”。
《京杭運河全圖》的蘇州府
運河似乎行至江南也變得婉轉溫和,唐代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寫:“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程章燦認為:“只有與大運河的背景結合起來,只有在充滿動感的夜行船中,才會顯得格外美妙。城漸遠,山寺漸近,寂靜中的聲音,時間與空間的切換,很多人的大運河夜航船的行旅經驗都被這首短詩代言了?!?nbsp;
蘇州楓橋夜泊景區(qū)
乾隆南巡與運河
與大運河有關的詩詞除懷古詠史、羈旅行役、離別送行等題材,也有相當部分是從當時的歷史與政治角度進入,如后一朝在總結與反思前朝時,總是會將國祚的傾覆與帝王的享樂、國家的龐大工事或窮兵黷武等相聯(lián)系。
隋代留下的龐大運河讓唐代詩人首先感到的或許就是驚惶,隋煬帝和運河被綁定在一起,白居易《隋堤柳》寫:“海內財力此時竭,舟中歌笑何日休。上荒下困勢不久,宗社之危如綴旒?!彪S著隋朝距離本朝的日漸遙遠,煬帝的故事也就變成詠古時的一個典故、一種情緒,如杜牧《汴河懷古》寫:“錦纜龍舟隋煬帝,平臺復道漢梁王。游人閑起前朝念,《折柳》孤吟斷殺腸。”
另一位與運河緊密關聯(lián)的帝王是乾隆帝,乾隆帝分別在乾隆十六年(1751) 、二十二年(1757)、二十七年(1762)、三十年(1765)、四十五年(1780)、四十九年(1784)、六次南巡。
《馬背上的朝廷》一書中介紹,以乾隆的第一次出巡來看,乾隆皇帝及扈從走陸路,經直隸、山東、江蘇北部,到達清河縣(今天的清江)的黃河和大運河交匯處。乾隆皇帝視察那里的堤壩塘堰等綜合水利設施。渡黃河后,乾隆一行人乘船沿大運河,前往主要的縣、府等治所,如寶應、高郵、揚州。就在揚州以南的地方,御舟過長江并在常州、無錫、蘇州等沿線重要城市停留,之后到達浙江。在浙江,皇帝一行繼續(xù)向南,過嘉興府,接著向省城杭州進發(fā),在那里乾隆皇帝舉行召試,檢閱地方軍隊并游覽城市景點,包括著名的西湖。
乾隆的第一次南巡被清代畫家徐揚以全套12卷的長卷《乾隆南巡圖》繪畫記錄,大運河在這幅長卷中屢屢現(xiàn)身,比如第二卷描繪乾隆皇帝乘轎從山東德州附近的一座浮橋過運河的情景,圖中,運河水面極為寬闊。
《乾隆南巡圖》第二卷局部
《乾隆南巡圖》第四卷描述了皇帝閱視黃淮河工事的場景。乾隆皇帝渡過黃河后,當日和次日視察黃河、淮河、運河和洪澤湖四大水系匯合處險要工程的場景。水系匯合處,浪潮激蕩,是運河工事特有的景觀。
《乾隆南巡圖》第四卷局部
乾隆認為巡視河工海防是非常重要的,他在晚年回憶:“六巡江浙, 計民生之重要, 莫如河工海防, 凡一切補偏救弊因時制宜之方, 亦既殫精勞思, 夙夜講求, 不惜數(shù)千百萬帑金, 以蘄一勞永逸、為億兆生靈永遠安全之計?!?/p>
運河上的水利工程也一直是詩人們吟詠的對象,如宋代大運河沿岸重要的水利工程練湖閘,運河水位較低時,即開閘引湖水濟漕。楊萬里《練湖放閘(其一)》描寫了開閘放水的景象:“滿耳雷聲動地來,窺窗銀浪打船開。練湖才放一寸水,跳作冰河萬雪堆。”
部分內容綜合自:
陳章燦:萬古流不絕——《大運河古詩詞三百首》前言
苗菁:唐詩宋詞與大運河
薛鳳旋:《清明上河圖》與北宋城市化
林吉玲:《乾隆南巡及其對運河區(qū)域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