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藝術(shù)

薔薇:盡道春光已歸去,清香猶有野薔薇

谷雨以后,立夏將近。在“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shù)”的詩詞世界里,薔薇的開放意味著春天的結(jié)束,夏日的到來。

谷雨以后,立夏將近。在“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shù)”的詩詞世界里,薔薇的開放意味著春天的結(jié)束,夏日的到來。宋代陸游詩有:“谷雨初過換夾衣,園林零落到薔薇”,周邦彥《六丑·薔薇謝后作》有句:“愿春暫留,春歸如過翼,一去無跡?!痹~人們感嘆著春日已過,唯有期待夏日重逢。

在關(guān)于薔薇的歷代繪畫名跡中,或墨色雅韻,或姹紫嫣紅:宋代馬遠 《白薔薇圖》,畫風(fēng)清麗活潑,明代陳淳 《薔薇》,用墨淋漓疏爽,清代華嵒 《薔薇山鳥》則生動地圖解了“花氣晴熏日,鳥聲嬌戰(zhàn)春”的詩意。

《澎湃新聞·古代藝術(shù)》推出的“故宮花信”專欄本期呈現(xiàn)的是故宮博物院與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歷代薔薇名跡。

四月薔薇 澎湃新聞 圖

四月薔薇 澎湃新聞 圖

宋 馬遠 《白薔薇圖》頁

宋 馬遠 《白薔薇圖》頁 故宮博物院藏

宋 馬遠 《白薔薇圖》頁 故宮博物院藏

畫中的白薔薇花朵碩大,枝葉繁茂,光彩奪目。畫家以細筆勾出花形,用白粉暈染花瓣,以深淺汁綠涂染枝葉,筆法嚴謹,一絲不茍,畫風(fēng)清麗活潑,頗具生氣,代表了南宋畫院花鳥畫的典型風(fēng)貌。

宋 馬遠 《白薔薇圖》頁(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宋 馬遠 《白薔薇圖》頁(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宋 馬遠 《白薔薇圖》頁(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宋 馬遠 《白薔薇圖》頁(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馬遠(生卒年不詳,南宋寧宗時期人,大約活躍于13世紀初期),字遙父,號欽山,祖籍河中(今山西永濟),生于錢塘(今浙江杭州)。其曾祖、祖父、伯、兄及本人均為畫院待詔。從北宋一直延續(xù)到南宋?!熬缚抵儭北彼螠缤龊?,馬遠的祖父隨著高宗趙構(gòu)南渡,所以馬遠是在南宋的都城臨安(今浙江杭州)出生長大的。他大致的活動時間在南宋光宗、寧宗年間。擅畫人物、山水、花鳥。山水始承家學(xué),后學(xué)李唐而自出新意,構(gòu)圖多用邊角形式,有“馬一角”之稱,是南宋“翰林圖畫院”中的佼佼者。與另外三位畫院畫家李唐、劉松年、夏圭在畫史上合稱為“南宋四家”。

宋 馬遠 《白薔薇圖》頁(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宋 馬遠 《白薔薇圖》頁(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宋代畫院花鳥畫繼承了五代的傳統(tǒng),并在此基礎(chǔ)上有所創(chuàng)新,黃荃“勾勒填彩、旨趣濃艷”的富貴風(fēng)格統(tǒng)治著畫壇近百年。其畫法先以極工細的線條勾出輪廓,然后敷以重彩,層層暈染,往往掩蓋住黑線,展現(xiàn)出一種極為工穩(wěn)細膩和華貴富麗的風(fēng)韻。

宋 馬逵 《春叢文蝶》

宋 馬逵 《春叢文蝶》 本幅選自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宋元集繪”冊?

宋 馬逵 《春叢文蝶》 本幅選自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宋元集繪”冊 

薔薇花似靜若搖的伸展在天空下,一只彩蝶飛來,這本是一個平凡的景致,畫家從花葉的形態(tài),粉白、翠綠、殷紅的顏色,搭配成一幅溫馨怡人的畫面。接近圓形的畫幅,原來應(yīng)該是一把團扇上的畫,用一段時間后取下來再裝裱的,但也可能團扇形狀自有可愛之處,就裁成團扇形來寫書法作畫。

馬逵是南宋寧宗時代(1194—1224)的畫院畫家,馬氏家族中,馬遠是他的弟弟,均為名畫家。

宋 緙絲花卉 冊 薔薇

薔薇 本幅選自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宋“緙絲花卉”冊

薔薇 本幅選自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宋“緙絲花卉”冊

緙絲以簡單的平紋木機,采通經(jīng)斷緯織造。先將紋樣描繪在經(jīng)面上,依畫稿所需的各色絲線,分別裝進梭槽中,按圖案設(shè)計,來回穿梭于圖形的經(jīng)線之間,周圍留下鋸齒狀的空隙,因此緙絲又稱為“刻絲”,是“無中生有”的工藝。緙絲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隨著技巧愈成熟,逐漸成為一種藝術(shù)欣賞,尤其是宋代(960—1279),工藝家常從繪畫中尋找靈感,轉(zhuǎn)向摹名人書畫,不論是花鳥、山水、佛道或故事作品,內(nèi)容豐富,重現(xiàn)畫作豐富多彩的風(fēng)貌,甚至在細節(jié)的變化,更超越繪畫,展現(xiàn)非凡的藝術(shù)境界。

本幅選自宋“緙絲花卉”冊。

明 陳淳  《薔薇》

《薔薇》 本幅選自臺北故宮博物院藏陳淳《畫花卉》冊

《薔薇》 本幅選自臺北故宮博物院藏陳淳《畫花卉》冊 

陳淳,明代畫家,與徐渭并稱白陽、青藤。陳氏少年作畫工細,中年后筆法放縱,自立門戶。陳淳從師文徵明,在其門下聲譽最高。擅長寫意花卉,其作品雖表現(xiàn)一花半葉,卻淋漓疏爽,深受當時文人士大夫的贊賞。他是繼沈周、唐寅之后對水墨寫意花鳥畫的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的畫家。

清高宗對幅行書題:“風(fēng)來迎面是南薰,訝看枝頭爓火云。作者不朱全用墨,移情解令見疑黂?!?/p>

明 陸治 《薔薇燕子》

《薔薇燕子》 本幅選自臺北故宮博物院藏陸治《寫生》冊

《薔薇燕子》 本幅選自臺北故宮博物院藏陸治《寫生》冊 

陸治(1496年-1576年),字叔平,明代畫家。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因居包山,自號包山。倜儻嗜義,以孝友稱。陸治好為詩及古文辭,善行、楷,尤心通繪事。曾從祝允明、文徵明、沈周學(xué)詩文、書畫。其於丹青之學(xué),務(wù)出其胸中奇,一時好稱,幾與文埒。工寫生得徐、黃遺意。點染花鳥竹石,往往天造。山水受吳門派影響,也吸取宋代院體和青綠山水之長,用筆勁峭,景色奇險,意境清朗,自具風(fēng)格,在吳門派畫家中具有一定新意,與陳淳并重于世。晚年貧甚,衣處士服,隱支硎山,種菊自賞。有貴官子因所知某以畫請,作數(shù)幅答之。其人厚其贄幣以謝。治曰:吾為所知非為貧也。立卻之。求其畫者,請之而強必不可得,不請之乃或可得。

本幅有文徵明草書跋:“薔薇雨濕鵝黃重,燕子風(fēng)撩雪羽輕。自是畫家多意味,閑窗展卷不勝情。徵明。”

清 華嵒 《薔薇山鳥》軸

清 華嵒 《薔薇山鳥》軸 故宮博物院藏

清 華嵒 《薔薇山鳥》軸 故宮博物院藏

華嵒作為活躍于揚州賣畫的職業(yè)畫家,其花鳥畫創(chuàng)作善于捕捉自然界中最生動的天趣。圖繪春光明媚的時節(jié),一只山鳥棲于薔薇枝頭,引吭高鳴,其清脆的鳴聲不僅令無聲的畫面聲情并茂,且生動地圖解了“花氣晴熏日,鳥聲嬌戰(zhàn)春”之詩意。此圖筆墨松秀,設(shè)色清麗淡雅,造型自然傳神,構(gòu)圖簡約空靈,顯示了畫家在小寫意花鳥畫方面的非凡造詣和俊逸清新的獨特畫風(fēng)。

款署 “新羅山人寫于解弢館”。鈐“華嵒”白文印、“布衣生”朱文印。

清 蔣廷錫 薔薇

薔薇鴛尾 本幅選自臺北故宮博物院藏蔣廷錫《畫花卉》冊

薔薇鴛尾 本幅選自臺北故宮博物院藏蔣廷錫《畫花卉》冊 

蔣廷錫(1669—1732),字酉君、揚孫,號南沙、西谷 ,又號青桐居士,江蘇常熟人,清朝康熙、雍正時期官員、畫家、文獻學(xué)家、藏書家。云貴總督蔣陳錫之弟。

蔣廷錫為康熙四十二年(1703)進士,授翰林編修。雍正帝即位后歷任禮部侍郎、戶部尚書等職。雍正六年(1728)拜文華殿大學(xué)士 ,仍兼理戶部事,并任《明史》總裁。次年(1729)加太子太傅。累封一等阿達哈哈番。雍正十年(1732)卒于任內(nèi),謚號“文肅”。  

野薔薇 本幅選自臺北故宮博物院藏蔣廷錫《寫生》冊

野薔薇 本幅選自臺北故宮博物院藏蔣廷錫《寫生》冊 


薔薇 本幅選自臺北故宮博物院藏蔣廷錫《寫生》冊

薔薇 本幅選自臺北故宮博物院藏蔣廷錫《寫生》冊 

蔣廷錫在官秉公撫政、剔除積弊,聲譽甚著。為人博學(xué)精敏,尤善詩畫。擅長花鳥,以逸筆寫生,奇正率工,敷色暈?zāi)?,兼有一幅,能自然洽和,風(fēng)神生動,得惲壽平韻味。

清 雞翅木管刻御制詩薔薇花紫毫筆

清 雞翅木管刻御制詩薔薇花紫毫筆 故宮博物院藏

清 雞翅木管刻御制詩薔薇花紫毫筆 故宮博物院藏

筆管為名貴的雞翅木,木質(zhì)肌理致密,紫褐色的自然紋理深淺相間。筆管刻清乾隆帝御題薔薇花詩句:“上品從來稱淡黃,開花易盛久難當。休言有刺不堪把,衛(wèi)足應(yīng)同譏鮑荏?!惫P帽淺刻薔薇花枝,且填以淡黃色,以附和詩意,相得益彰。筆納紫毫,鋒穎修長,呈筍頭式,為清代宮廷流行的筆式。

近現(xiàn)代 陳師曾 《薔薇圖》軸 

近現(xiàn)代 陳師曾 《薔薇圖》軸 故宮博物院藏

近現(xiàn)代 陳師曾 《薔薇圖》軸 故宮博物院藏

本幅自題:“微雨欲晴還未晴,嫩綠新試袷衫輕。黃薔薇放三分色,卻勝丁香風(fēng)味清。蔗青宗兄學(xué)長屬。辛酉仲春師曾陳衡恪?!扁j“朽道人”印?!靶劣稀睘槊駠辏?921年)。

薔薇在古代花鳥畫中并不多見,近代畫家筆下則較多涉及,最擅長畫薔薇的是民國人程璋。陳師曾此作品頗得寫生之趣,圖中薔薇枝條纖長,花形隨手勾畫,姿態(tài)自然生動,色彩柔和,真實而又藝術(shù)地表現(xiàn)了薔薇花的俏麗多姿。

(本文整理自故宮博物院和臺北故宮博物院相關(guān)資料。)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