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文化

冬奧會開幕式帶給當前文藝創(chuàng)作的啟示

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不光是重大體育賽事的門面,更是一件精致的藝術作品,獲得了海內外的一致贊譽,也為我們當下的文藝創(chuàng)作帶來了新的啟示。

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不光是重大體育賽事的門面,更是一件精致的藝術作品,獲得了海內外的一致贊譽,也為我們當下的文藝創(chuàng)作帶來了新的啟示。

北京冬奧會開幕式現場 新華社記者 王建威 攝

北京冬奧會開幕式現場 新華社記者 王建威 攝

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致力于中華五千年文化的集中展現,活字印刷、太極八卦、千人擊缶、“夸父追日”……大量的傳統(tǒng)元素使人應接不暇。同時采用人海戰(zhàn)術,所有動作整齊劃一,細節(jié)嚴絲合縫,彰顯磅礴氣勢。我們有著強烈的陳列家底的欲望,努力向世界展現自己的悠久歷史和深厚底蘊。

同樣的做法也出現在當時的文藝作品里。那些年的武俠電影場面宏大,動作設計與構圖色彩絢麗,開創(chuàng)了極具沖擊力的美學風格。但是,有些影片故事單薄,集中在復仇和權力爭斗的母題上,營造激烈的戲劇沖突。有些影片主旨空洞,連國內觀眾都無法打動,卻一心想著走向世界。盡管它想要反撥長久以來西方對于中國“東方主義”似的想象,把被丑化、弱化、過度神秘化的東方,以一種氣勢磅礴的姿態(tài)展現,但依然沒有完全擺脫被觀賞化的局面。歸根到底是東西方文化并未能找到真正相通的點,仍以各自的視角去理解對方。一些大型晚會同樣如此,傳統(tǒng)元素和視覺特效的雙重疊加,沖淡了情感內涵,反而掩蓋了主題表達。

2022年冬奧會開幕式則做了一次減法,主題更為凝練——中國作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一員,如何匯聚在浩瀚的海洋里,并發(fā)揮積極作用。張藝謀在接受采訪中談到,不是只講中國的故事,講的是大家的故事,實現了從“我”到“我們”的飛躍。

學者曹衛(wèi)東認為這種呈現方式的轉變是一種“明喻”到“暗喻”的轉變——從間接告訴世界“中國像什么”,到直接向世界展示“中國是什么”,向世界講述“中國人眼中的世界是什么”。由此,實現從展示“我”變?yōu)檎故尽拔覀儭保宫F“一起向未來”這樣人類共同的奧林匹克情感。

冬奧會開幕式依然講述的是“中國故事”,這些故事不光“凝聚了中國人共同的經驗與情感”,也是中國在全球化語境中如何走向世界并發(fā)揮作用的故事,是中國人獨特的經驗情感不斷與世界遭遇、求同存異的故事,將重心從“中國”的故事轉移為中國的“故事”,把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從靜態(tài)的展現變成了動態(tài)的描述。呈現擁有獨特歷史經驗和文化結構的中國如何努力與世界互動,不斷進行調整,展現大國擔當?!爸袊辈辉偈庆o態(tài)的文化元素,而是具有高度能動性的參與者。人民在中間扮演著重要角色,他們在參與中不斷進行反思,比如火炬點燃方式不光展現了中國對環(huán)境保護的持續(xù)努力,也表達了低碳環(huán)保理念已經深入人心。

這變化的背后源于14年來中國的高速發(fā)展和在世界中所扮演角色的深刻變化,展現出來的是與時代變化同頻共振。時代不是背景板,歷史不是幾張舊照片,而是切實地改變著每個中國人的生活,所以冬奧會開幕式特別注重對人民美好生活的呈現?!皶r代感”變得更為具象,是山區(qū)孩子因為脫貧攻堅獲得接觸世界的機會,是各族人民攜手并肩洋溢真摯的笑臉。對于一些國家對中國存在的誤解、抹黑,進行了最“藝術化”的回擊。呈現方式上注重加入高科技元素,以仿真替代過去人海戰(zhàn)術的消耗,更能代表時代的發(fā)展。

當下一些文藝作品盡管也想要展現時代的風貌,但對于“時代感”的呈現太過元素化,以為展現了幾個標志性的時代場景就算捕捉到了時代的特殊風貌,其實并未能抓住時代的脈搏,沒能真正反映時代所關注的價值。當下中國正處于一個社會結構大轉型的時代,一個文明發(fā)生深刻變革的時代,一個重構自我、重構世界、重構知識的時代,每個人都切身感受到了變化,所以觀眾越來越被具有“時代感”的作品所吸引,想從作品中找到自己來時的軌跡和前進的方向。冬奧會開幕式做了一個示范,時代是生生不息的尋常生活,時代是給予每個努力者以機會,時代是科技改變生活,時代是不斷消除隔膜增進了解。

開幕式最大的亮點莫過于將火炬自信地矗立在雪花世界中央。過去人們總期待著火炬點燃方式的出人意料,就好像那把出現在故事開頭、在結尾處必然會響起的獵槍,這種情節(jié)的陡然反轉曾經是我們對于文藝作品的期待。生活太過平淡,人們總想在文藝作品里體驗大起大落的感情,卻逐漸演變?yōu)橐环N觀眾和創(chuàng)作者的智商較量。創(chuàng)作者想盡辦法讓觀眾驚詫,卻忽視了情節(jié)能否和諧、自洽,觀眾也時常用“爛尾”來譴責創(chuàng)作者沒能發(fā)揮“石破天驚”的想象,卻忘了文藝創(chuàng)作本意是給人啟發(fā),喚起人們的參與感。開幕式啟示文藝作品如何平滑地進行敘述,把陡然反轉的曲線變成一個個情緒點的不斷累積、推高,這種經過疊加的感情更能深入人心。

“馬蘭花兒童合唱團”用希臘語在開幕式上歌唱。 新華社記者 李 尕 攝

“馬蘭花兒童合唱團”用希臘語在開幕式上歌唱。 新華社記者 李 尕 攝

冬奧開幕式還是一個開放性的結構,一個故事套著一個故事,一條線索引出另一條線索,不斷促使觀眾對于深意進行探尋。這次的開幕式充滿了“幕后故事”,北京市退休警察鄧小嵐2004年就開始在馬蘭小學開展音樂教學,在馬蘭村辦了四屆馬蘭兒童音樂節(jié),先后帶著孩子們到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等地演出。更深的線索是她的父親鄧拓先生曾在阜平馬蘭村辦《晉察冀日報》。北京崇文小學原副校長、特級音樂教師付寶環(huán)作為第一批下鄉(xiāng)老校長來到阜平縣石猴小學支教。他們的共同努力讓來自貧困地區(qū)的馬蘭花合唱團登上冬奧的舞臺,用天籟般的嗓音演唱希臘語奧林匹克會歌《奧林匹克頌》?!堕W亮的雪花》節(jié)目中,五百名孩子舉著閃閃發(fā)光的“和平鴿”,在鳥巢里歡快奔跑,一只“掉隊的小鴿子”被姐姐找到,她們倆手牽手回歸到隊伍里,這個戳中無數網友的細節(jié),靈感源于彩排中的一次失誤。這些“幕后故事”、“背景線索”使得開幕式可以被反復觀看。每一次觀看都能帶來新的發(fā)現,產生新的啟迪。

一些創(chuàng)作者經常抱怨觀眾被網絡媒介熏染,胃口越來越刁鉆、“太陽底下無新事”,卻對發(fā)生在身邊的人事熟視無睹。他們喜歡情節(jié)性強的故事,卻對那些細水長流的日常缺乏耐心。實則人民的生活才是文藝創(chuàng)作的不竭源泉,如何主動貼近平凡生活,耐心觀察、充分積累,真正做到與人民在一起,從人民出發(fā),是文藝工作者需要努力的方向。

冬奧會開幕式獲得了國內外觀眾的一致贊譽,尋找到了彼此間的最大公約數,既展現了中國式的浪漫、中國人的情懷,也體現了中國對于世界的積極參與和融入的精神。隨著媒介發(fā)展,文藝創(chuàng)作根據欣賞對象的不同越來越細分,那些看似個性化的主題分支里,也包含著對于其他領域的拒絕,逐漸發(fā)展出一套自己的規(guī)則和密語,只吸引特定群體,也就變得越來越封閉。在標榜“小眾”“個性”同時,卻喪失了向大眾講好故事的能力,把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期待只落到主題“新鮮”的層面,而不是手法的“新穎”“有效”。如何以一種開放、包容的精神,既鮮活反映人民生活,又積極地敞開自己讓世界了解,真正達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會貫通,是我們要通過冬奧會開幕式的成功進行反思的。

從2008年奧運會排山倒海般的中國形象展示,到2022年舉重若輕的中國精神訴說。中國歷經了14年的發(fā)展,我們的文藝創(chuàng)作也因為媒介發(fā)展,從精致化走向了碎片化。當文藝不能提供給觀眾想要的時代精神時,他們就依靠短視頻、非虛構作品,自己描摹時代精神,盡管在某個側面也的確反映出了時代的變化,但也問題重重,會演變?yōu)橐环N套路,造成“去思想化”、“去價值化”、“去歷史化”、“去主流化”的諸種亂象。文藝對一個時代的發(fā)展至關重要,引領著時代風范,作為中國優(yōu)秀團隊歷時數年打磨出來的精致文藝作品,2022年冬奧會開幕式做到了民族特性與人類共性的統(tǒng)一,做到了時代與歷史的融合,向世界展現了中華民族與時俱進、兼容并包、積極參與的精神氣質。這也使得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變得更為具象,更易被世界所接受。它帶給當下文藝創(chuàng)作的諸多啟示,將深刻影響著未來藝術創(chuàng)作的走向。

(本文原載于《文藝報》2022年2月14日2版,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青年學者。)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