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人物

李滄東以文學的方式,對抗人世間普遍存在的遺忘和粉飾

李滄東住在首爾的平民區(qū)。離此地不遠是江南區(qū)富人的豪庭,同一座城市,高墻分開了不同的階層。他曾經(jīng)擔任過韓國文化部部長,自己也是著名導演,但在日常生活中,他崇尚簡樸,家里布置并不時尚。

李滄東住在首爾的平民區(qū)。離此地不遠是江南區(qū)富人的豪庭,同一座城市,高墻分開了不同的階層。他曾經(jīng)擔任過韓國文化部部長,自己也是著名導演,但在日常生活中,他崇尚簡樸,家里布置并不時尚。即便是在劇組跟劉亞仁、史蒂文·元等明星吃飯,他吃的也是折合人民幣幾十塊錢的飯菜。

挑剔的金基德曾說:“在韓國,我是第三號人物,姜帝圭排第二,李滄東排第一?!边@雖是個人之見,卻可見李滄東在同行中的影響力。在韓國,李滄東以富有人文關(guān)懷的詩意電影聞名于業(yè)界,而在很多影迷心目中,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平民導演,出生于普通人家,電影主角大多數(shù)也是普通人,哪怕功成名就,李滄東的身上也依舊保留了知識分子和勞工階層這兩種氣質(zhì)。

千禧年以來,韓國電影勢頭強勁,李滄東、奉俊昊、洪尚秀、樸贊郁、金基德等都是三大電影節(jié)的???,2020年《寄生蟲》獲奧斯卡獎,再度將韓國旋風推上高潮。有論者指出,《寄生蟲》能夠相繼問鼎戛納電影節(jié)和奧斯卡,不僅在于奉俊昊團隊的能力,也跟世界影壇對韓國電影的總體認可有關(guān)。早在2019年,李滄東的《燃燒》就曾得到戛納電影節(jié)場刊評分最高的肯定,他也是當今世界最被認可的亞洲導演之一。

李滄東具有很高的文學素養(yǎng),也有社會學家那樣對公共議題的深入挖掘,他的電影關(guān)注現(xiàn)實,富有獨特的詩意之美。例如在《燃燒》中,他關(guān)心今天的青年人為何感到憤怒與絕望;在《薄荷糖》中,他借個體敘事和倒敘手法,呈現(xiàn)了社會轉(zhuǎn)型時期韓國民眾的撕裂和隱痛;在電影《詩》中,他又將鏡頭對準一個65歲的女人,拍她如何去學習寫詩,拍一個女人對生活的熱愛、對自我與他者生存重負的直面。

《薄荷糖》與《綠魚》《綠洲》一道,被譽為李滄東的“綠色三部曲”。它們都以普通人做主角,呈現(xiàn)社會轉(zhuǎn)型陣痛留在一代人身上不可消除的傷疤。福柯曾指出:“精神病不是一種自然的或生理方面的疾病,而是一種對人群加以分類的社會功能,它的誕生是歷史的產(chǎn)物。”李滄東的電影同樣呈現(xiàn)病人,甚至是在旁人看存在精神問題的人,但他的著眼點不是對病人的指責,而是對病因的回溯,是什么原因?qū)е乱淮说木駝?chuàng)傷,不同世代的韓國普通人,他們面對的失落又有什么不同?

李滄東的作品像是一篇篇病理學報告,他以詩人之心融合社會學視角,對時代的失語者投射了嚴肅的目光,那不是廉價的同情,也不是電影節(jié)得獎的素材,而是一個個具體的人和他們需要被理解的生活。在李滄東的作品里貫穿著一個主題:沒有一個勞動者理所應當被犧牲。一個社會,有人關(guān)注輝煌和成就,但總有人要傾聽塵土、廢墟和碎石。藝術(shù)不是營造幻夢、加速遺忘,藝術(shù)應當有底氣直面現(xiàn)實、刺穿幻夢。更重要的是,保有你的勇氣和憤怒,在許多時候,這比才華更重要。

在成為導演之前,李滄東是一位小說家,他的小說集《燒紙》和《鹿川有許多糞》創(chuàng)作于1980/1990年代,近兩年先后被武漢大學出版社鹿書工作室引入中國。李滄東曾自謙道,自己寫小說并不夠好。顯然,作為小說家的李滄東,在成就上并不如作為電影導演的他出色。但李滄東的小說仍然值得一讀,即便過去了三十年,以嚴肅的藝術(shù)標準看待,《鹿川有許多糞》《關(guān)于命運》《天燈》,以及李滄東處女作《燒紙》的同名短篇和《火與灰》,都是構(gòu)思精巧、值得細品的小說。

《鹿川有許多糞》

《鹿川有許多糞》

比如《鹿川有許多糞》,小說中,主人公俊植是一個其貌不揚的普通人,他年輕時是個小職員,住在簡陋的出租房,奮斗半生,沒個名堂,掙來的錢也只夠在郊野滿是糞便的地方買房,“雖然只有23坪”。相比之下,他的兄弟珉宇是首爾大學的學生,繼承了父親的文人氣質(zhì),面相清秀,手指白凈,因為參與學生運動而借住在哥哥家躲避警察。

他們是兩類截然不同的人,俊植卑微度日而心有不甘,珉宇富有理想?yún)s不擅長生活。俊植像媽媽,一個面相普通、野蠻生存的勞動婦女。珉宇像父親,一個富有富有正義感、關(guān)心國家大事的文化人。李滄東沒有偏袒某一方、控訴另一方,而是通過二人觀念的不同、矛盾的激化(俊植妻子對珉宇照顧有加,引起俊植猜忌),來表現(xiàn)那個時代韓國知識分子與打工族真實的心理狀態(tài)。他沒有美化底層和知識分子,也沒有彰顯強烈道德感的姿態(tài),他的小說融合對比、諷刺、隱喻、象征等手法,向讀者毫不留情地揭示出——我們的生活可能建立在一團污穢之上。

在小說中,李滄東不僅諷刺權(quán)貴,也諷刺了關(guān)心遠方卻欠缺自理能力的一派文化人。他在小說中這樣寫到俊植的父親:“他們這種人十分博學,比任何人都深諳世界的運轉(zhuǎn)原理,對當時的政治情況或者韓國社會的結(jié)構(gòu)性矛盾了如指掌,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實際上卻連解決一天一頓飯的能力都沒有?!?/p>

值得一提的是,俊植的父母形象,和李滄東自己的父母頗為相似,李滄東的父親是參與社會運動的左翼知識分子,他的母親則是一個辛勞度日的工人女性,當他的父親為國家前途走上街頭時,是她的母親負擔起養(yǎng)育子女的責任。

李滄東試圖讓讀者思考:一個重的生活跟一個輕的生活相比,重的就一定比輕的高尚嗎?參與宏大運動的人們,他們的人生是否就比困守柴米油鹽的人更有意義?倘是如此,我們又如何看待犧牲自我事業(yè)、囿于廚房與家庭的人們?

《鹿川有許多糞》是一部直面生活污穢的小說集。物質(zhì)的污穢、精神的污穢,乃至人性道德上的兩難,就如同鹿川的郊野,那些垃圾車揚起的塵土、被遺棄在地的垃圾、廢水和動物尸體、乃至大片大片臭氣熏天的糞便。當俊植舉報弟弟后站在糞便包圍的土地上,李滄東辛辣地指出他那被一團污穢包圍的生活內(nèi)核的虛無所在,卻同時也向每一個目睹這一幕的讀者提問——當我們凝視著俊植的不堪,我們離俊植又有多遠?

于是小說結(jié)尾寫道:

“當然,珉宇會與世隔絕很長一段時間,不過,人生被查封,卻總要繼續(xù)活下去的,又何止珉宇一個呢?這個骯臟的大千世界,已經(jīng)失去了所有的純潔和體面,我卻要在這里生存下去。走吧,他看向黑暗,勸說著自己。在這片巨大的垃圾堆層上,把所有的臟污、憎惡,還有那些已經(jīng)被拋棄的夢想,全部踩在腳底下,走向我那渺茫在半空中搖搖欲墜的二十三坪的安樂窩?!?/p>

在豆瓣評論區(qū),有讀者注意到:“在《鹿川有許多糞》中,幾乎每一篇故事都是圍繞學生運動展開,但是故事的主人公又不處于運動中心,他們往往是運動參與者的朋友、親人或者同學?!崩缭谛≌f《龍川白》里,李滄東描繪了一個參與民主運動卻無路可走,給自己的兒子取名為“莫洙”(韓語音同“馬克思”)的老父親,奇怪的是,當他被韓國警方誤以間諜罪抓入牢中后,他沒有伸冤,反而想要承認自己根本沒有做過的罪行。在與兒子會面時,他說:“有個詞叫作‘龍川白’,可以指瘋子,也可以用來稱呼那些據(jù)說受到上天懲罰的麻風病人。總之,是那種與健全人或者普通人合不來,被世界拋棄的存在……細算來,我也算其中一個?!?/p>

書中有一段話力透紙背地描繪了韓國民主化運動中,如同“龍川白”那般的心理:

“我說我沒有任何罪行,是在說謊。我現(xiàn)在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F(xiàn)在,我要坦自己所犯下的罪。 首先,我認為自己沒有犯罪,這種想法就是錯誤的。我甚至沒有意識到自己從哪里開始出現(xiàn)了問題,這種愚就是一種錯誤。問題在我自身。 我至今從未放棄過自己。就算是為勞動者辦夜校,我對這片土地上的民眾、被拋棄的窮人們、我的鄰居和兄弟們,其實從來沒有過真正的痛惜和愛意。我無法對他們的痛苦與憤怒感同身受。我雖然知道這個社會的矛盾與邪惡,卻無法與之對抗,乃至獻身。對于任何事情,我都感覺不到奉獻自我的熱情。 我甚至從未真正愛過母親。我要成為母親的乖女兒,努力學習,報答母親的痛苦與犧性,這種想法從小支配著我。同時,我又不斷地想要逃離母親。我對渺小的東西,就連路邊一朵盛開的花也很吝嗇,無法敞開自己的心扉?!?/p>

貼著社會熱點的寫作,容易速朽。在李滄東寫小說那個時代,寫社會運動,其實是一個熱點寫作,熱點寫作,包括過于貼近現(xiàn)實的寫作,要引起讀者討論容易,但要經(jīng)受住時間考驗,十年、二十年都沒有失去可讀性,很考驗作家的筆力。在這方面,李滄東至少寫出了幾篇沒有速朽的小說,比如《鹿川有許多糞》《天燈》,即便現(xiàn)在讀,我依然能感受到一種劇烈的痛感,共情人物所面臨的道德選擇。這說明,李滄東是一位出色的小說寫作者,他至少寫出了歷經(jīng)三十年、依舊讓讀者五味雜陳,對生活進行嚴肅思考的小說。

所以,《鹿川有許多糞》是李滄東小說技藝的完善之作。李滄東書寫現(xiàn)實,但并沒有落入傷痕文學的窠臼。它不是簡單的抒情與歸罪,而是致力于呈現(xiàn)不同的關(guān)系、不同的生存狀態(tài),乃至社會悲劇對親歷者造成的精神創(chuàng)傷和后遺癥,從而留下一份份具體的“病人手記”,以文學的方式,對抗人世間普遍存在的遺忘和粉飾。

李滄東并沒有過多文學形式上的創(chuàng)新,但他對工人、小市民、左翼分子、政客等人物的觀察精確而老練,使他擺脫了文人寫作常有的布爾喬亞習氣,流露出生活感和抱薪取暖的慈悲。即便日后不再寫小說,拍攝電影,李滄東聚焦的主題仍在延續(xù)。在軍政府時期,李滄東關(guān)注的是人對極權(quán)的抗爭、對于正義的追尋,以及社會集體暴力(例如光州事件)對一代人的心靈沖擊。成為導演后,李滄東關(guān)注的命題更加多元,彼時韓國進入民主化時代,一代人的努力得到回報,社會的貧富差距、階層隔閡卻并未得到解決,反而在財閥與新自由主義發(fā)展的背景下愈演愈烈。

因此,李滄東的電影并不急于歌頌民主時代,而是繼續(xù)把攝影機投入勞苦大眾,去傾聽他們的憤怒、痛苦,和日漸被遺忘的崇高。

從《燒紙》《鹿川有許多糞》到《燃燒》,李滄東在創(chuàng)作中習慣從小人物入手,通過家庭中的人事,讓讀者感受到韓國總體的社會氛圍。例如《薄荷糖》的中年男子金永孝、《綠洲》里的重度腦麻痹患者韓恭洙,還有《燃燒》里住在朝韓邊境線附近的窮困作家鐘秀。在他的處女小說集《燒紙》中,類似的人物也比比皆是?!稛垺防镌庥鲵_局的寡婦母親、《臍帶》中的冤死父親和守寡母親,還有《為了大家的安全》中的老太太……他們或是失去親人,或是因政治活動而蒙冤,亦或者,是那些在現(xiàn)代化進程中孤立無援的進城工人、破產(chǎn)市民,總而言之,他們因種種原因成了社會底層,是那些我們在聚光燈下很少看到的人。

在李滄東的作品里,憤怒是一個關(guān)鍵詞,李滄東表達的憤怒并不是歇斯底里,而是一種根植于人內(nèi)心的壓抑。象征和隱喻是他的常見手法,例如在《燃燒》中,蓋茨比的梗、惠美的舞蹈、燒塑料棚等,都是李滄東埋下的暗示。

《燒紙》

《燒紙》

富豪Ben不屑一故地說:“韓國的警察,不在乎那些東西的,那些又沒用又臟亂得礙眼的塑料棚,他們,好像都在等著我把它們都燒了呢,我看著那些燃燒的塑料棚,會感到喜悅,然后這里,這里會感到貝斯聲,從骨骼深處響起的貝斯?!闭沁@些話讓主角鐘秀齒冷,對Ben心生厭惡。

當鐘秀看到了Ben的生活之后,他感慨韓國的蓋茨比好多,為什么有些人生來就那么有錢,過著安靜而優(yōu)雅的生活,而有些人只能住在郊野之外。鐘秀跟Ben的對比,是兩種不同的饑餓狀態(tài)。鐘秀的饑餓狀態(tài)是他發(fā)現(xiàn)他被固化在了社會的中下層,他很難去逾越卑下的命運。這是一種物質(zhì)與名譽上的饑餓。Ben的饑餓在于:即便他那么有錢,他依然在精神上感到空虛,依然感到一種存在的虛無,以至于他不得不通過燒塑料棚乃至獵殺女人的行為,去得到一種精神上的滿足。

《燃燒》的主題并不局限于階層表達,李滄東訴說鐘秀和惠美這些邊緣人的故事,探索人的存在意義、真實與虛假的關(guān)系,惠美開篇就點題道:“別想著這里有橘子,忘掉這里沒有橘子就好了?!币粋€人在社會上的存在,是因為有他者認可他的存在,如果所有人都把他遺忘,他在社會意義上就已經(jīng)消失了。

何為存在意義?這才是李滄東超越階層表達,在創(chuàng)作中不斷提出的大哉問。我們?nèi)绾螌さ萌松囊饬x?怎樣的生活才不是平庸生活?在李滄東的作品里,能夠看到契訶夫的影子,早在一百多年前,契訶夫就通過《萬尼亞舅舅》《海鷗》《櫻桃園》鼓舞人們反思平庸生活,去為真正理想、正義、良善的生活做出努力。

如今,當宏大敘事被消解,個體生活浮沉在破碎之網(wǎng),創(chuàng)作者對生活意義的探尋,更顯得彌足珍貴。在電影《詩》里,老婦人美子在承載了生命苦難的河流上行舟,卻沒有改變她對詩的熱愛。哪怕生活普通如塵埃,她依然可以看見天空,尋找屬于自己的明星。李滄東書寫獨自寫詩的婦女,他的作品何嘗不是一首首生命之詩。

《萬尼亞舅舅》里,契訶夫?qū)懙溃骸拔覀円^續(xù)活下去,萬尼亞舅舅,我們來日方長,還有很長一串單調(diào)的晝夜;我們要耐心地忍受行將到來的種種考驗?!倍顪鏂|的作品反反復復其實傳遞著一個信念——不要那么快放棄你的生活。不要輕而易舉,把你的熱愛繳械于麻木和平庸。

陀思妥耶夫斯基曾寫過一類人物,他們愛人類,卻不愛具體的人,在李滄東的作品里,或許真正令我動容的是,自始至終,他都沒有放棄對具體的人的追索,他筆下的人物沒有因為困難,也沒有因為丑陋和活著本身的不完美,就放棄熱愛具體的生活。

畢竟在這個時代,持久地愛一個具體的人,要比熱愛人類更加考驗人心。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