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古有崇玉、愛玉的習(xí)尚。玉器具有禮用、裝飾、陳設(shè)等多種功能,其使用貫穿整個古代社會,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考古百年,伴隨著中國考古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科學(xué)發(fā)掘所獲的不同歷史時期的玉器層出不窮,大大開闊了人們的視野。得益于此,對玉器及玉文化的認識也得以不斷更新和完善。
澎湃新聞獲悉,1月15日,“玉出昆岡——天津博物館藏中國古代玉器展”將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展出,展覽選取天津博物館所藏從新石器時代至清代的200余件套玉器精品,以期讓觀眾直觀感受中國傳統(tǒng)玉文化的魅力。
在古人觀念中,玉有靈性,是通天地、祀鬼神的神器;玉有貴賤,是權(quán)勢與地位的象征;玉有涵養(yǎng),藴涵君子比德于玉、修身養(yǎng)性的哲理;玉有情義,是陶冶情操、潔身明志的美物。玉器成為人文之美與自然精華之美的結(jié)晶。
第一單元|新石器時代玉器
新石器時代開啟了中國古代文明的曙光,玉器在華夏大地也隨之孕育而生,紅山文化、龍山文化、齊家文化、良渚文化、石家河文化等不同區(qū)域考古學(xué)文化都先后出現(xiàn)了獨具特色的玉器。古代先民不僅用玉器來佩戴、裝飾,如使用玉玦、玉璜、玉環(huán)、玉墜、玉管、串飾等,也很早就賦予了玉器深厚的宗教、禮儀的思想內(nèi)涵,如良渚文化的玉琮、紅山文化的玉豬龍、石家河文化的玉鳳等。
勾云形玉佩 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
玉豬龍 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
鸮形玉佩 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
虎首形玉珮 新石器時代石家河文化
玉琮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
玉琮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
雙鳥形玉璜 新石器時代
第二單元|商周玉器
商周時期,生產(chǎn)力水平不斷提高,促進了玉器制造業(yè)的空前發(fā)展。玉器禮用功能進一步強化,玉器成為貴族禮制的重要用器,除玉戈、玉璋、玉柄形器、玉圭、玉壁、玉琮等禮用器外,還有仿青銅的玉簋、玉盤、玉豆等容器。玉佩飾與各種寫實造型的玉雕飾種類增多,紋飾多見獸面紋(饕餮紋)、龍紋、蟠螭紋、云紋等主體紋飾,具有鮮明的商周時代特征。同時幾何紋裝飾也日漸流行。人面造型、動物雕塑在殷商時期盛行。西周時期,玉佩數(shù)量激增,人與龍、鳳鳥等動物組合雕塑造型的玉佩飾頗具時代特色。
商 玉戚
商 獸面紋玉飾
商 牛面形玉飾
商 虎形玉飾
商 燕形玉珮
商 龍形玉珮
商 鳳形玉珮
西周 玉琮
西周 玉璇璣
戰(zhàn)國 谷紋龍形玉珮
第三單元|秦兩漢玉器
秦漢時期制玉業(yè)得到進一步發(fā)展,玉器形制普遍規(guī)整,大量使用和田玉。實用玉器顯著增多,佩飾、玉舞人、玉印章等煥然一新,人、動物等寫生雕件的造型與紋飾更是相得益彰、惟妙惟肖,散發(fā)出濃厚的生活氣息。
漢 羽人拜螭紋玉珮
東漢 虎紋紋玉佩
漢 玉蟬東
漢 螭形玉珮
漢 玉豬
第四單元|魏晉南北朝玉器
魏晉南北朝時期,制玉業(yè)相對低落。這一時期屬“玉器發(fā)展史上的低潮期”,滑石豬、云頭形佩較有代表性。裝飾品與兩漢相比,變前者之繁麗為簡美,多以龍鳳螭為紋飾,刀法遒勁流暢。
魏晉 螭形玉珮
南北朝 玉翼獸
南北朝 玉羊
南北朝 玉駱駝
第五單元|唐宋遼金玉器
唐宋時期是我國古代玉器走出低谷又推陳出新的重要變革期。服飾佩戴、生活器皿、陳設(shè)擺件等各類玉器發(fā)展均衡、平穩(wěn),佛教文化、花鳥樹木等題材興盛,“擺脫了禮制的東縛,完成了向世俗化、生活日用化的轉(zhuǎn)型,與當時的繪畫、雕塑工藝同步發(fā)展”,玉鑲嵌工藝乘勢而進。遼金時期反映北方游牧民族狩獵場景的“春水玉”“秋山玉”獨具魅力,宋代仿古玉雕亦方興未艾。
唐 飛天
宋 飛天
遼金 迦樓羅形玉飾
金 玉嘎拉哈
唐 伊斯蘭文化玉飾
宋 玉獸
第六單元|明清玉器
明清時期,隨著商品化生產(chǎn)的發(fā)展,出現(xiàn)了玉器雕琢工藝程序化的傾向。官造、民間玉作坊及玉的商品買賣發(fā)展迅猛,揚州、蘇州、北京等地日漸成為全國制玉中心。明代中晚期以來,玉器種類、紋飾題材、琢玉工藝等多方面都呈現(xiàn)了新的時代風貌。禮用器、服飾器、生活日用品、陳設(shè)擺件、仿古器五花八門,人物山水、傳說故事以及大批借物寓意題材的造型紋飾涌現(xiàn),多層透雕技法、實地陽紋、金鑲玉、玉俏色等琢工藝術(shù)愈加精湛,玉器制作至乾隆年間達到鼎盛。
明 龍螭紋環(huán)耳玉壺
清 獸面紋貫耳玉壺
明 云紋螭耳玉觥
明 雙耳玉簋
明 玉雙獸
明 玉麒麟
清 觀潮玉山子
清 九螭紋玉璧
清 玉牛童
17至18世紀 痕都斯坦蕃蓮紋玉執(zhí)壺
“玉出昆岡——天津博物館藏中國古代玉器展”海報
玉出昆岡——天津博物館藏中國古代玉器展
?????展覽時間:2022年1月15日——3月27日
展覽地點: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四樓臨展廳D
(本文整理自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相關(guān)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