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人物

斯人遠去:2021年逝世的中外歷史學家

樊保良(1936-2021)2021年1月9日,民族史專家、蘭州大學歷史系教授樊保良逝世,享年85歲。樊保良,1936年5月31日生,陜西省西安市長安縣郭杜鄉(xiāng)人。

樊保良(1936-2021)

2021年1月9日,民族史專家、蘭州大學歷史系教授樊保良逝世,享年85歲。樊保良,1936年5月31日生,陜西省西安市長安縣郭杜鄉(xiāng)人。1960年至1970年,在甘肅省民族研究所師從謝再善先生研究蒙古史,1978年起在蘭州大學歷史系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曾任蘭州大學歷史系民族學博士點指導教師,并兼任甘肅省民族宗教學學會常務理事。代表作有《蒙古族源諸說述評》等。

張德明(1949-2021)

2021年1月10日,世界史專家、武漢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張德明逝世,享年72歲。張德明,1949年2月出生于湖北省京山縣。1976年起在武漢大學歷史系任教,長期從事亞太經濟關系史研究,承擔了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亞太經濟中的美日競爭”,其專著《東亞經濟中的美日關系研究1945-2000》是國內第一部系統(tǒng)探討美日在戰(zhàn)后東亞經濟中多邊關系的著作。

蔡美彪(1928-2021)

2021年1月14日,歷史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二級研究員蔡美彪因病醫(y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2歲。蔡美彪,1928年3月生,浙江杭州人。1952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史學研究院,1953年調入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第三所(近代史研究所),1998年退休。歷任中國史學會理事、中國元史研究會會長、中國蒙古史學會理事長、國際蒙古史學會執(zhí)行委員。蔡美彪曾協(xié)助范文瀾先生編纂《中國通史》,尤其專精于遼、金、元歷史,同時在契丹、女真、蒙古、八思巴等古文字學和民族學等領域取得海內外學界矚目的重要成就。他對八思巴文的詮釋、整理及研究利用為當今國內外第一人。此外,蔡美彪對中國地震史資料的搜集與整理做出了重大的貢獻,他與謝毓壽主編的《中國地震歷史資料匯編》是世界上內陸地震迄今最完整的信息資料,對于探索地震規(guī)律,建立全社會防災減災有效機制意義重大。蔡美彪的代表作有《中國通史》、《中華史綱》、《清朝通史》(全四冊)、《元代白話碑集錄》、《八思巴字與元代漢語》(合著)、《八思巴字碑刻文物集釋》、《遼金元史考索》、《學林舊事》等。

辜燮高(1923-2021)

2021年1月15日,中國民主同盟盟員、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辜燮高在天津逝世,享年98歲。辜燮高,生于1923年,四川省眉山人。1946年畢業(yè)于武漢大學歷史系,后赴英國愛丁堡大學留學,回國后任廣西大學副教授,1951年受聘南開大學歷史系,曾任中國英國史研究會副理事長等職。辜燮高長期從事世界史,特別是英國史的教學和研究,建樹頗豐,著有《英國史》(蔣孟引主編)、《中東民族解放史》(約旦部分),合編《美國黑人解放運動大事記》,主譯《一六八九-一八一五年的英國》(上下冊),合譯《美利堅共和國的成長》《十七、十八世紀的歐洲大陸諸國》、《美國南北戰(zhàn)爭史資料選輯》、《美西戰(zhàn)爭史資料選輯》、《劍橋世界名人百科全書》等著作。其重要論文有《11-17世紀初英國的錢幣問題》、《對英國上古、中古史分期的意見》、《現(xiàn)代英國刊物中對廢除谷物法意義的研究》、《從繼承制看馬克白斯在蘇格蘭歷史上的地位》、《蘇格蘭、日本、英格蘭和中國的兄終弟及制》。

黃冕堂(1924-2021)

2021年1月16日,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黃冕堂在濟南逝世,享年97歲。黃冕堂,生于1924年。1952年畢業(yè)于山東大學歷史系,曾任山東大學歷史系教授、中國經濟史學會理事、中國明史學會顧問、山東省史學會副理事長。黃冕堂著有《明史管見》、《清史治要》和《朱元璋評傳》三書,代表性論文有《論唐代河北道的經濟地位》、《明帝國的建立與朱元璋》、《論明代后期的社會危機和明末農民大起義的歷史背景》、《略論清代農業(yè)雇工的性質與農業(yè)資本主義萌芽》等。

朱龍華(1931-2021)

2021年1月16日,歷史學家、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朱龍華在北京逝世,享年90歲。朱龍華,1931年3月出生。1949年11月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正式參加工作。1983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1952年9月-1956年9月在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學習,1956年9月留系任教,1980年12月任副教授,1989年9月任教授。1997年9月退休。朱龍華在世界史尤其是世界古代史和文藝復興研究方面有很深的造詣,成就卓著。著有《希臘藝術》、《意大利文藝復興》、《世界古典文明》、《羅馬文化與古典傳統(tǒng)》、《意大利文藝復興的起源與模式》、《文藝復興時期的美術》、《古代世界史參考圖集》等多部學術專著,編有教材《世界歷史·上古史》等;還編有《朱蔭龍詩文集》、《外國歷史故事》、《千古名城巴比倫》、《失落的文明系列》、《畫圣拉裴爾》、《杰出的雕刻家米開朗琪羅》、《荷爾拜因》等文史普及性讀物,在史學研究成果的大眾化傳播方面進行了積極有益的探索。

鄭紹宗(1931-2021)

2021年1月26日,考古學家、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今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原所長、研究館員鄭紹宗因病去世,享年90歲。鄭紹宗,1931年8月28日生于熱河省承德市(今河北省承德市)。1981年任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副所長、所長,主持河北的考古發(fā)掘工作,他先后擔任中國考古學理事,河北省文物考古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等,多年從事田野考古工作。鄭紹宗對新中國成立后河北省30年的文物考古成就和考古學體系進行了科學概括,對北方民族山戎、東胡、奚、契丹文化,北朝以來墓志、碑幢、印章文字,地方史志等進行了研究。鄭紹宗1993年主持發(fā)掘的宣化遼代壁畫墓群,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xiàn)?!逗颖背鐾廖奈镞x集》、《宣化遼墓——1974-1993年考古報告》均獲河北省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他與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合作編著的《滿城漢墓發(fā)掘報告》獲中國社會科學院優(yōu)秀科研成果獎。

王斯德(1936-2021)

2021年2月4日,歷史學家、華東師范大學歷史學系終身教授王斯德,因病醫(yī)治無效,在上海逝世,享年84歲。王斯德,1936年6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桐鄉(xiāng)縣烏鎮(zhèn)。1956年考入華東師范大學歷史學系,畢業(yè)留校,1990年晉升教授,2002年受聘終身教授。曾任歷史學系副系主任、系主任、人文學院院長,長期主編《歷史教學問題》,擔任教育部高等學校歷史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王斯德從事二十世紀世界史、蘇聯(lián)史以及現(xiàn)代國際關系史的教學與研究,長達半世紀。主編《世界現(xiàn)代史》、《世界當代史》、《世界通史》等大學歷史教材,在《歷史研究》、《世界歷史》等期刊發(fā)表學術論文數(shù)十篇。他還積極投身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擔任歷史初中和高中課程標準制定組負責人及高中課程標準修訂組核心組成員,主編全國義務教育階段歷史教材等。

蔡鴻生(1933-2021)

2021年2月15日,歷史學家、中山大學歷史學系退休教授蔡鴻生因病逝世,享年89歲。蔡鴻生,1933年出生于廣東省汕頭市。1950年代畢業(yè)于中山大學歷史系,曾任中山大學歷史系教授兼任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2006年退休。蔡鴻生曾師從陳寅恪、岑仲勉等史學大師,對中古中國與外來文明、清代中俄經濟文化關系、嶺南海事的歷史進程,都做過潛心的研究,出版了多部學術著作,具有鮮明的治學風格。其所著《唐代九姓胡與突厥文化》、《俄羅斯館紀事》、《清初嶺南佛門事略》、《中外文化交流史事考述》、《仰望陳寅恪》、《學理與方法》等蜚聲學林,廣為傳誦。

施舟人(1934-2021)

2021年2月18日凌晨,著名漢學家施舟人(Kristofer Schipper)在阿姆斯特丹去世,享年87歲。施舟人,1934出生于瑞典,祖籍荷蘭。他通曉8種語言,先后獲得法國高等研究院博士學位、法國國家文學博士學位,歷任法國遠東研究院研究員、法國高等研究院特級教授、荷蘭國立萊頓大學中國歷史學講座教授、荷蘭皇家科學院院士等職。施舟人以研究中國道教聞名,同時在中國古代思想史、文化史研究、宗教人類學領域頗有建樹,出版有《道體論》、《道藏通考》、《中國文化基因庫》等數(shù)十種論著。

蘇雙碧(1933-2021)

2021年2月24日,歷史學家、《求是》雜志原副總編輯蘇雙碧在北京逝世,享年87歲。蘇雙碧,1933年12月生,泉州南安人。1961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歷史系。曾任北京市歷史學會秘書,北京大學歷史系教師,《光明日報》理論部主任、高級編輯,《求是》雜志副總編輯、編審,兼任中國史學會理事,中國紀實文學研究會副會長等。蘇雙碧曾出版《歷史科學的理論和方法》、《吳晗傳》(與王宏志合寫)等30多種著作,主編或參加主編《中國史學家評傳》、《中國革命史小叢書》、《建國以來中國近代史若干問題討論舉要》等。

張傳璽(1927-2021)

2021年2月27日,歷史學家、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張傳璽于北醫(yī)三院逝世,享年94歲。張傳璽,1927年2月出生,山東日照人。先后就讀于山東大學中文系、歷史系、北京大學歷史學系。1962年2月留系任教,1979年5月任副教授,1986年5月任教授,1993年8月退休。張傳璽師從翦伯贊先生,長期致力于中國古代史研究,尤其專精于秦漢史。他在歷史教學方面成績卓著,編寫了《中國古代史綱》、《簡明中國古代史》、《中國歷史文獻簡明教程》、《中國古代史教學參考手冊》、《中國通史講稿》、《中國古代史教學參考地圖集》等多部教材。他還在中國古代史一些重大歷史課題研究上取得了重要成就,尤其在中國古代土地制度研究、生產力研究、生產關系和契約關系研究等方面見解獨到、造詣深厚。張傳璽一生著作頗豐,撰寫學術著作30余種,學術論文200余篇,主要著作包括《秦漢問題研究》、《張傳璽說“秦漢”》、《從“協(xié)和萬邦”到“海內一統(tǒng)”》、《中國歷代契約會編考釋》、《中國歷代契約粹編》、《契約史買地券研究》等,為中國古代史學科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黎志剛(1955-2021)

2021年4月22日,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歷史哲學學院(School of Historical and Philosophical Inquiry)教授黎志剛因病去世。黎志剛(Chi-Kong Lai),原籍中國香港。嶺南大學本科(1980年),香港新亞研究所第二十六屆碩士(1982年),先后師從全漢昇、劉廣京等著名學者。他在企業(yè)史、商業(yè)史、海外華人史、上海史、日常生活史、航運史、中國社會經濟史等領域取得重要成就。代表論文有《輪船招商局國有問題(1878-1881)》、《盛宣懷等與輪船招商局經營管理問題(1872-1901)》、《李鴻章與近代企業(yè):輪船招商局(1872-1885)》、《19世紀80年代上海金利源碼頭業(yè)權的糾紛》。

何兆武(1921-2021)

2021年5月28日,歷史學家、思想文化史學家、翻譯家、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何兆武在京逝世,享年99歲。何兆武,1921年出生于北京。1943年畢業(yè)于西南聯(lián)大歷史系,并攻讀哲學與西洋文學研究生,1946年畢業(yè)。先后任職于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1986年后任教于清華大學。譯作有盧梭《社會契約論》、帕斯卡爾《思想錄》、康德《歷史理性批判文集》、羅素《西方哲學史》等,著有《歷史理性批判散論》、《歷史與哲學》等。

章開沅(1926-2021)

2021年5月28日,歷史學家、教育家、華中師范大學前校長、人文社科資深教授、華中師范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所創(chuàng)建人章開沅在武漢逝世,享年95歲。章開沅,祖籍浙江吳興,1926年7月8日生于安徽蕪湖。早年就讀于金陵大學,長期執(zhí)教于華中師范大學,1985年至1991年任華中師范大學校長,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歷史學科第一、二屆評議組成員、召集人。曾任普林斯頓大學、耶魯大學、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妥芯繂T及客座教授。章開沅一生致力于高等教育事業(yè),在學術研究、大學建設、人才培養(yǎng)、中西文化交流、社會服務等領域作出卓越貢獻。在辛亥革命史研究、中國資產階級研究、中國商會史研究、中國教會大學史、南京大屠殺歷史文獻、史學理論與方法等多個領域有重要開創(chuàng)引領之功,推動了中國史學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的建設。章開沅以史為鑒、立足當代、展望未來,對青年成長、大學發(fā)展、人類文明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見,培養(yǎng)和影響了一大批國內外社會各界優(yōu)秀人才。2017年入選“當代”教育名家(90人),曾獲第七屆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首屆“荊楚社科名家”、“功勛湖北100人”。

白化文(1930-2021)

2021年7月6日,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教授白化文在北京逝世,享年91歲。白化文,1930年8月27日生于北京。1951年9月至1955年7月在北京大學中文系讀書。1955年畢業(yè),曾就職于北京市教育局、文物出版社等單位。1983年7月進入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任教,兼任中國佛學院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佛學研究中心和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特約研究員,中國俗文學學會常務理事,《中華大典·民俗典》主編,中華書局《文史知識》雜志編委,蘭州大學《敦煌學輯刊》編委,《敦煌學大辭典》編委,中國楹聯(lián)學會顧問,中國俗文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語言文學研究分會副秘書長。白化文在目錄學、佛教、敦煌學、楹聯(lián)學等領域成績斐然,代表專著有《敦煌文物目錄導論》、《佛光的折射》、《漢化佛教法器服飾略說》、《漢化佛教與佛寺》、《漢化佛教參訪錄》等。

魏宏運(1925-2021)

2021年7月21日,歷史學家、南開大學中國近現(xiàn)代史學科奠基人、南開大學榮譽教授魏宏運因病于天津逝逝,享年97歲。魏宏運,1925年1月出生,陜西長安縣人。1951年畢業(yè)于南開大學歷史學系。留校工作后,歷任校文學院總支書記,歷史系支部書記、系主任、校學術委員會委員等職,曾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歷史學評議組成員、中國現(xiàn)代史學會名譽會長、中國史學會理事、中國史學會理事等重要職務。魏宏運著有《抗日戰(zhàn)爭與中國社會》、《中國近代歷史的進程》等書,主編有《中國現(xiàn)代史》、《中國現(xiàn)代史資料選編》、《華北抗日根據地史》等大型資料集和著作。他是南開中國近現(xiàn)代史學科的奠基人,南開史學的代表性人物,也是公認的中國近現(xiàn)代史研究領域的開拓者之一。

吳劍杰(1939-2021)

2021年7月29日,歷史學家、武漢大學教授吳劍杰逝世。吳劍杰,湖北蔡甸人,出生于1939年9月28日。1965年武漢大學歷史系中國近代史研究生畢業(yè),1968-1974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后回母校武漢大學歷史系工作,曾任武漢大學歷史系副主任、武漢大學校務委員會委員等職。吳劍杰長期從事中國近代史的教學與研究,尤以湖北辛亥革命運動為重點,代表性著作有《辛亥革命在湖北》、《孫中山及其思想》、《中國近代思潮及其演進》等,主編有《辛亥革命在湖北資料選輯》、《辛亥革命研究》、《湖北咨議局文獻資料匯編》、《辛亥武昌起義》(圖錄)等書。

余英時(1930-2021)

2021年8月1日,歷史學家余英時在美國逝世,享年91歲。余英時,1930年生于天津,籍貫安徽潛山。1950-1955年,余英時就讀于香港新亞書院及新亞研究所,師從錢穆先生,為新亞書院文史系首屆畢業(yè)生。1956-1961年,就讀于哈佛大學,師從楊聯(lián)陞先生,獲歷史學博士學位。曾任密歇根大學、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教授,香港新亞書院院長兼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普林斯頓大學講座教授。余英時在中國歷史尤其是思想史和文化史方面有開創(chuàng)性研究,是罕見的曾獲哈佛、耶魯、普林斯頓三校延聘正教授者。他著作等身,凡數(shù)十種,包括《士與中國文化》、《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朱熹的歷史世界》、《方以智晚節(jié)考》、《論戴震與章學誠》等。余英時也常涉足近代中國思想文化史領域,其《陳寅恪晚年詩文釋證》、《重尋胡適歷程:從日記看胡適的一生》、《未盡的才情:從日記看顧頡剛的內心世界》等都是研究近代中國歷史人物的膾炙人口的佳作,將思想史、生活史與心態(tài)史研究融為一爐,展現(xiàn)了近代中國知識人斑斕多姿的歷史群像。

唐納德·卡根(1932-2021)

2021年8月6日,美國歷史學家、耶魯大學古典學與歷史學斯特林教席榮譽退休教授唐納德·卡根去世,享年89歲。唐納德·卡根,1958年獲得俄亥俄州立大學博士學位,2002年獲頒美國國家人文獎章,2005年當選為該年度杰弗遜人文大師,被認為是研究古希臘歷史的最重要的美國學者之一。著有《雅典帝國的滅亡》、《沉睡中的美國》、《西方的遺產》、《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的爆發(fā)》等。 

朱雷(1937-2021)

2021年8月10日,武漢大學中國三至九世紀研究所前所長、中國唐史學會前會長、歷史學家朱雷逝世,享年84歲。朱雷,浙江省海鹽縣人,1937年5月24日出生于上海市。1962年7月武漢大學歷史系中國古代史專業(yè)碩士研究生畢業(yè),旋即留校任教,1988年獲“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朱雷歷任武漢大學中國三至九世紀研究所所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社科基金評審組成員、(美)羅杰偉唐研究基金會學術委員、中國唐史學會會長、中國史學會理事、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理事、湖北省中國史學會副會長等職,又曾任浙江大學、天津師大、陜西師大、江西師大等校兼職教授、客座教授。朱雷專攻魏晉南北朝隋唐史暨敦煌吐魯番文書研究,是唐長孺教授主編的《吐魯番出土文書》整理小組的主要參加者之一,發(fā)表論文《敦煌兩種寫本〈燕子賦〉中所見唐代浮逃戶處置的變化及其他》等數(shù)十篇,后結集為《敦煌吐魯番文書論叢》,承擔有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海內外吐魯番文書總目》(國內卷)等重要課題。

張修桂(1935-2021)

2021年9月12日,歷史地理學家張修桂因病逝世,享年87歲。張修桂,1935年生于福建惠安。1959年畢業(yè)于華東師范大學地理系,同年至復旦大學工作。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歷史自然地理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國地理學會理事、中國地理學會歷史地理專業(yè)委員會常務副主任、《歷史地理》主編,獲國務院頒發(fā)政府特殊津貼。張修桂系中國歷史自然地理學的奠基人,長期從事歷史自然地理和古地圖的教學、研究工作,主持和參加多項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項目。他以現(xiàn)代地貌學理論為指導,系統(tǒng)地提出歷史地貌學各種研究方法,開創(chuàng)并極大豐富了我國河流地貌、湖沼地貌、海岸地貌等地貌演變的相關研究理論、方法和實踐。在古地圖研究方面,他參與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天水《放馬灘地圖》和長沙《馬王堆地圖》的拼接復原和研究工作,為這兩種地圖的研究奠定了基礎,也為日后古地圖研究提供了范式。

劉緒(1949-2021)

2021年9月26日,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中國考古學會夏商考古專業(yè)委員會主任、考古學家劉緒在北京逝世,享年72歲。劉緒,1949年3月生于山西省廣靈縣。1975年本科畢業(yè)于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yè),同年進入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員會工作,曾任山西省考古工作隊副隊長。1983年碩士研究生畢業(yè)于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yè),并留校任教。1999年晉升為教授,同年被聘為博士生導師。曾任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副院長、黨委書記。劉緒一生扎根田野,在實踐中探尋真知,在大地上務實致遠,為中國考古學的發(fā)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是中國考古學者的杰出代表,著有《晉文化》等。

林西莉(1932-2021)

當?shù)貢r間2021年9月26日,瑞典漢學家林西莉(Cecilia Lindqvist)去世。林西莉,生于1932年6月4日。1961年,隨丈夫來到北京大學學習漢語。1962年回國后,林西莉又曾數(shù)十次訪問中國。1979年之后,林西莉幾乎年年到中國拜訪學者、參觀考古現(xiàn)場,追尋漢字的歷史和知識。她利用學到的這些新的考古資料,寫作了講述漢字象形起源的通俗讀物《漢字王國》。1989年,這部作品出版并獲得了瑞典文學圖書最高獎——奧古斯特獎。2006年,林西莉又結合自己幾十年學琴的經驗,寫作了《古琴》一書,于當年再度獲得奧古斯特獎,并在瑞典掀起了中國熱和古琴熱。

王迅(1949-2021)

2021年10月6日,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考古學家王迅,因病醫(y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72歲。王迅,1949年4月22日生于河北省張家口市。1982年本科畢業(yè)于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yè),1985年碩士研究生畢業(yè)于北京大學考古學系,1988年博士研究生畢業(yè)于北京大學考古學系,是新中國考古學科培養(yǎng)的第一位博士,同年留校任教,2006年晉升為教授。王迅長期從事夏商周考古及田野考古教學研究工作,講授《中國古代史》、《中國古代青銅器》等課程,并多次指導學生開展田野考古實習,培養(yǎng)了大批考古專業(yè)人才。他曾參加或主持了山東諸城前寨、安丘崮堆,湖北孝感聶家寨,安徽斗雞臺、大墩子,重慶忠縣哨棚嘴、瓦渣地,山西天馬—曲村,河北臨城補要村等重要遺址的發(fā)掘。王迅發(fā)表過多篇重要著述,專著《東夷文化與淮夷文化研究》第一次在考古學上劃分了東夷、淮夷兩大文化系統(tǒng),為中國東方地區(qū)夏商周時期考古學文化研究奠定了堅實基礎;論文《東夷·淮夷文化對日本古文化的影響》第一次系統(tǒng)論證了東夷、淮夷文化對日本古文化影響。

夏家駿(1937-2021)

2021年10月11日,中國政法大學中國法律史研究所研究員夏家駿因病于在北京逝世,享年84歲。夏家駿,土家族,湖南龍山人,1937年6月出生。1963年獲得南開大學歷史系明清史專業(yè)碩士研究生學位。1978年至1986年在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工作,1983年任副研究員。1986年后在中國政法大學中國法律史研究所任副研究員、研究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曾任公安部特約監(jiān)督員、中華民族團結進步協(xié)會副會長、北京市監(jiān)察學會副會長等職務。著有《清代中葉白蓮起義》、《清朝史話》、《中國人與酒》等。

汪德邁(1928-2021)

當?shù)貢r間2021年10月17日,法國漢學家汪德邁(Léon Vandermeersch)在巴黎逝世,享年93歲。汪德邁生于1928年1月,上世紀60年代在香港師從國學大師饒宗頤,學習中國古文字學和語言學。汪德邁1966年創(chuàng)辦第一個法國外省大學的中文教學機構,隨后擔任巴黎第七大學中文系主任。他于1979年至1993年在法國高等研究院講授儒家思想史。汪德邁生前撰寫并發(fā)表大量與中國文化、中國思想等相關的著作,已翻譯成中文的著作包括《新漢文化圈》、《中國文化思想研究》、《中國思想的兩種理性》等。

史景遷(1936-2021)

當?shù)貢r間2021年12月25日,歷史學家、耶魯大學榮譽教授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辭世,享年85歲。史景遷1936年生于英國。1959年在英國劍橋大學獲得學士學位,1965年在美國耶魯大學獲得博士學位,自1966年至2008年擔任耶魯大學歷史系教授,其間曾擔任耶魯大學歷史系和東亞研究中心主任、美國歷史學會主席等。史景遷被認為是費正清之后美國漢學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以“講故事”方式寫作,既是蜚聲國際的漢學家,也是學術暢銷書高手。自1974年以來,史景遷著有14部關于中國的歷史著作,包括《追尋現(xiàn)代中國》、《王氏之死:大歷史背后的小人物命運》、《康熙與曹寅》、《利瑪竇的記憶宮殿》等。其中,《追尋現(xiàn)代中國》講述了從17世紀到20世紀80年代的中國歷史,是西方國家大學學習中國歷史的必讀書目,也位居《紐約時報》暢銷書之列。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