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書摘

道家的性別觀

與儒家在陰、陽兩者之中重視“陽”不同,道家更重視“陰”。道家認為,陰性事物(坤、母、地、女、雌、牝)比陽性事物更有力量。

與儒家在陰、陽兩者之中重視“陽”不同,道家更重視“陰”。道家認為,陰性事物(坤、母、地、女、雌、牝)比陽性事物更有力量。反對男性壓迫女性的“女權主義”,其實跟道家背道而馳,因為道家對“陰”(女性)的推崇,恰恰是以承認“陰”(女性)處于卑下地位為前提的。

前面我們講了儒家對于女性的看法,著重分析了儒家的節(jié)烈觀以及相關的幾個具體問題。那么,今天我們將以《老子》為中心,來給大家介紹道家關于性別、關于女性的基本觀點。

《老子道德經(jīng)注校釋》

《老子道德經(jīng)注校釋》

通常,人們有這樣的印象:相對于儒家的強調陽性、男性,道家比較強調陰性、女性,所以道家文化有時又被稱為“陰性文化”或“母性文化”。那么,這種說法有沒有道理呢?符不符合事實呢?今天我們就來研究。

首先要明確,我們講的是“道家的性別觀”?!靶詣e”這個詞,如果翻成英文,是gender,不是sex。也就是說,我們說的是“性別”,不是“性”。“性別”,是和陰陽、男女處于同一個意義上的。中國人講的“男女有別”的“性別”,和西方人(比如古希臘)所講的eros(愛洛斯,性欲,性愛)不同。中國文化不太講eros的部分??墒牵绻タ次鞣?,比如古希臘羅馬的神話,以及由這些神話衍生出來的藝術作品,包括雕塑、繪畫,你會發(fā)現(xiàn)西方人對eros非常重視。

在《老子》當中,有很多與女性性別有關的很特別的詞匯。比如表示雌性的“牝”。《老子》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緜緜若存,用之不勤。

“谷神”的“谷”字,和“牝”一樣,也是與女性生殖器官的意象相關。原始人都有“生殖崇拜”現(xiàn)象。對男性的生殖崇拜,可能就以一個大石頭為對象;對女性的生殖崇拜可能就以一個大的自然裂隙為對象。就這么簡單?!肮取?,一方面是形容虛空,另一方面,也和女性生殖器官的意象有關?!靶颉钡摹靶保褪切W、微妙的意思?!瓣颉笔悄感?、女性、雌性。陳鼓應對這一章的翻譯如下:

虛空的變化是永不停竭的,這就是微妙的母性。微妙的母性之門,是天地的根源。它連綿不絕地永存著,作用無窮無盡。

從這一章,我們很清楚地看到,老子是非常推崇母性的,他把母性作為整個生命的來源。這種觀點,很容易理解。5月份,我們還過了母親節(jié)。沒有母親,哪有人類呢?人都是從母親的肚子里生出來的。老子講“玄牝之門”是整個生命之源,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然后是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蠆虺蛇不螫,攫鳥猛獸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

這一章同樣是在講男女。除了母性、女性、雌性之外,老子也比較喜歡講“赤子”。赤子,就是嬰兒、小孩?!拔粗蚰抵隙鴸K作,精之至也?!崩献佑^察到這樣的現(xiàn)象:小孩子不知道男女交合,但生殖器卻會自發(fā)地勃起。

接下來的六十一章。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則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則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過欲兼畜人,小邦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所欲,大者宜為下。

我們發(fā)現(xiàn),老子對母性(雌性、陰性)的崇拜,甚至貫徹到他的政治思想當中。比如在這里,他有這樣的話:“大邦者下流?!蔽覀儸F(xiàn)在講到“下流”,是把它當作一個貶義詞在用。但在老子這里,“下流”只是一種客觀的描述,不是什么貶義詞?!疤煜轮颍煜轮灰?。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边@是說,在男女或陰陽、雌雄的較量中,雌是常常打敗雄的。我們可以看一下陳鼓應對這一章的翻譯:

大國要像居于江河的下流,處在天下雌柔的位置,是天下交匯的地方。雌柔常以靜定而勝過雄強,因為靜定而又能處下的緣故。所以大國對小國謙下,可以會聚小國;小國對大國謙下,就可以見容于大國。所以有時〔大國〕謙下以會聚〔小國〕,有時〔小國〕謙下而見容〔于大國〕。大國不過要聚養(yǎng)小國,小國不過要求容于大國。這樣大國小國都可以達到愿望。大國尤其應該謙下。

老子說,你要處在雌(牝)的位置,那里“是天下交匯的地方”。關于“交匯”,大家可以江河來設想,江河東流入海,大海就是江河合流的地方。老子認為,這就像“牝”具有“交匯”的含義?!按迫岢R造o定而勝過雄強”,這是老子的一個基本信念。老子認為,雌看起來好像很柔弱,好像力量不夠,但它卻常常勝過看起來比較強的雄。你們知道,人類現(xiàn)在普遍是女性比較嬌??;動物世界的情況也是這樣。比如孔雀,長得大的就是雄孔雀,長得小的就是雌孔雀。動物世界里,幾只雄性為一只雌性展開競爭,雌性的數(shù)量不可能很多,也不需要那么多。雄孔雀要競相展示自己的雄姿,這就是為什么雄孔雀會有一身漂亮的羽毛。我們不要搞錯了,以為那個漂亮的開屏的孔雀是雌孔雀。雌孔雀根本不需要跳舞,她像個評委,專門檢閱雄孔雀的展示。

《老子》當中也直接出現(xiàn)了“雌”字。第十章: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

滌除玄覽,能無疵乎?

愛民治國,能無為乎?

天門開合,能為雌乎?

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天門開合,能為雌乎?”“天門”就是感官,“開合”就是一開一合、一關一閉的意思。天門開合,按照西方人解讀,描述的就是男女交合的過程,指性交過程中的“活塞運動”。陳鼓應的翻譯是這樣。

神和形體合一,能不分離嗎?

結聚精氣以致柔順,能像嬰兒的狀態(tài)嗎?

洗清雜念而深入觀照,能沒有瑕疵嗎?

愛民治國,能自然無為嗎?

感官和外界接觸,能守靜嗎?

通曉四方,能不用心機嗎?

“感官和外界接觸,能守靜嗎?”從這個翻譯你很難了解老子到底在說什么。這樣翻,就未免太“隔”了。其實,所謂“天門”、“門”、“谷”、“戶”,這些和容器相關的詞,都喻指雌性、女性生殖器官。因為女性生殖器官這個意象的特點就是具有包容性。雌性雖然處于下流,但它能夠包容雄性的一方。就是這樣的意思,很簡單。

再來看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于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于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于樸。樸散則為器,圣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意思是,知道雄是什么樣,然后作雌的一方,也就是“為天下谿”。“谿”就是溪谷。這又是一個老子喜歡用的意象——溪流、山谷。古代朝鮮因為受中國思想影響,也講風水,包括講墳地的風水。關于風水,這里簡單說一下。風水其實包括兩方面:一是“陽”,一是“陰”?;钊俗〉牡胤浇小罢?,亡人所居則為墳。風水,是對陽宅和陰墳都要講求的。在古代,造房子要看風水,修墳也要看風水。風水其實也有一定的科學根據(jù),當代有一門學科叫“環(huán)境科學”。風水有一些基本的原則,比如,不能把墳葬在地下水很多的地方,通常,如果一個地方地勢最低,一下雨,墳就會全部泡在水里。這樣的墳地當然不好。有些墳地則被稱為“美穴地”、“風水寶地”。那樣的地方既不干,又不濕,既通風,又采光。給死人用的墳和給活人住的宅,其要求在很多方面是一樣的,主要無外乎“水”和“風”兩方面?!帮L”就是講“氣”,所謂“氣韻生動”。就好比,我們現(xiàn)在的教室,如果門窗關得死死的,一點也不通風,那么,待在里面的人就會覺得難受。反過來也不行,如果一戶人家,前后門長期都是對開,總是刮穿堂風,那么里面住的人也吃不消。這就是風水。剛才說古代朝鮮受中國影響,同樣有講求風水的傳統(tǒng)。我在首爾的韓國國立博物館曾經(jīng)看到,古代朝鮮人把墳山跟女性生殖器的各個部位一一對應,換句話說,他們是把墳山完全想象成女性的生殖器。《金瓶梅》上有句話,叫“生我之門,死我之戶”,意思是:人是從娘肚子出來,成熟后男女交配,產(chǎn)生新的個體,如果男性不知克制,房事過度,亦會傷身甚至送命。

如上所述,老子對陰性的東西更為推崇。大家知道,“陰陽”是中國文化當中根深蒂固的一種觀念。陰陽的觀念,最早在《易經(jīng)》(包括《易傳》)中有明顯的反映,后來還出現(xiàn)了“陰陽家”這樣的學派。直到今天,陰陽的觀念依然存在。如果說老子在陰、陽這兩種力量之中更推崇“陰”的一方,那么,儒家則更看重“陽”的部分。儒家的這種陰陽觀念,可見于“夫婦”這一倫,儒家強調“夫”(男性、陽性)這一方的權威。為什么儒家這么重視“夫”呢?這是從天和地的關系中受到的啟發(fā)。天和地又與乾和坤對應,相當于人的父和母。宋代儒家學者張載的《西銘》有這樣一句名言:“乾稱父,坤稱母;予茲藐焉,乃混然中處。”所謂“乾稱父,坤稱母”,意思是說,天地之間,我們是以天作為父親,以地作為母親?!坝杵澝暄?,乃混然中處”,是說我們人類誕生于天地之間。

和“陰”這個意象相聯(lián)的事物有:坤、母、地。老子認為,所有這些陰性的事物(坤、母、地、女、雌、牝),要比陽性的事物更有力量。老子之所以這樣講,是因為他認為,世界上所有的事物(不僅僅是人類),都是從陰性的事物當中產(chǎn)生出來的。

這個“陰”,相對于“陽”,它的性質是比較“柔”的。一個是柔,一個是剛。老子對陰性事物的推崇,跟他相信“以柔克剛”有關。在這方面,水的意象提供了很好的例子。所謂“上善若水”,“水之德大”、“(水)心善淵”(《老子》第八章)。老子從人類生活與自然界當中,發(fā)現(xiàn)了很多類似現(xiàn)象。比方說,牙齒和舌頭,水滴和石頭,其中堅硬或堅強的一方,最后都會被那些柔弱的東西所摧毀。

我們知道,孔子曾經(jīng)講:“仁者樂山,知(智)者樂水?!保ā墩撜Z·雍也》6.23)對孔子,“山”和“水”具有不同的象征意味??鬃釉诖ㄉ显?jīng)發(fā)出感嘆:“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保ā墩撜Z·子罕》9.17)

不過,孔子對水的理解,與老子對水的肯定,并不相同。拿“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這句話來說,我們可以想象,孔子站在河邊,看到水一直流淌,他覺得它就像時間的流逝一樣,從不間斷。所以,孔子對于水的感嘆,可能更多著眼于水的流動性特點。而老子對水的推崇,所看到的則是水的其他特性,比如,水往低處走,水的這種“卑下”特征。還有,水是無孔不入的;水看起來好像很溫柔,但洪水出現(xiàn)的時候,非常兇猛;小孩子覺得水很好玩,他們卻不知道水其實是無情的,水可以把你吞滅。老子從“水”的意象當中所感受到的,是一種看起來柔弱卻充滿力量的事物。水有一種神秘性。而且,水跟生命的關聯(lián)非常緊密,生命就是從水中產(chǎn)生的。

總體上講,儒家和道家都對生命比較重視。《易經(jīng)》講“生生之謂易”(《周易·系辭上》),“天地之大德曰生”(《周易·系辭下》)。比較而言,老子對“生”的理解,似乎更關注像水、雌、牝、母這樣一些根源性的事物?;蛟S這可以解釋為什么老子如此推崇陰性的事物。當然,我們也可以說,老子的這種思想可能產(chǎn)生于母系社會。但是如果從人類學的角度來講,人類的歷史上是不是真的存在所謂的“母系社會”,這是一個還在爭論的問題。不管怎么說,老子的確是從水、雌、牝這些事物當中得到了啟發(fā)。

像水這樣看起來柔弱卻非常有力量的事物,老子發(fā)現(xiàn),還有嬰兒。嬰兒,又稱赤子。老子主張,人要“復歸于嬰兒”(《老子》第二十八章)。復歸于嬰兒,在某種意義上,就是“返本”。因為嬰兒是人類生命一開始的狀態(tài)。老子觀察到,嬰兒身上似乎具有某種神秘力量,比如,嬰兒可以哭很長時間,而大人則哭不了那么久。

需要指出的是,老子其實并不否定“天尊地卑”,儒家那種根據(jù)天地意象而演繹出來的上下級關系。老子也看到了這一點,但他與儒家的價值判斷正好相反。老子認為,恰恰是這些卑下的東西更有力量、更長久。所以,老子教人的處世智慧是:要處于弱的一方、“卑”的一方、“下”的地方。治理國家亦如此,老子提出一個詞,叫“大國下流”。“下流”,在一般儒家看來,是一個貶義詞。但老子從水的意象中受到啟發(fā),認為“下流”是一件好的事情。所以他主張,大國要處于河流的下游。這樣做的好處是什么?是可以匯合眾流,積聚成海。這種處于下游的水的意象,和“山谷”的意象也相關。所有這些意象都可以聯(lián)系起來。

自甘下游,是避免太強勢而不能長久。這種處世哲學,在儒家那里也有,比如《易經(jīng)》就有“謙”卦,講“謙受益、滿招損”。但儒家沒有像老子這樣,把陰柔卑下當作主要的價值予以肯定。儒家同時還講積極進取的一面,所謂“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

由于老子重視陰、女性,所以今天的“女性主義”將老子引為同道。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那些強勢的女性主義者,就是強烈反對男性對女性的壓迫的“女權主義”,他們其實跟老子背道而馳。因為,老子對女性的推崇,恰恰是以承認女性處于卑下地位為前提的。老子并不覺得處于卑下對人來講有什么不好。而作為男性主義翻版的那種女性主義,它所追求的,其實和男性主義并無不同,都是推崇權威,都提倡弱者對強者的服從。所以,在這個意義上,那樣一種女性主義或女權主義,在老子這里會發(fā)現(xiàn),他們的想法大相徑庭。

雖然《老子》有一種被稱為“君人南面之術”的內容,自甘卑下,是作為一種策略使用,所謂“將欲取之,必先與之”(《老子》三十六章)。但總體說來,大多數(shù)情況下,老子是真心實意地認為,處于一個卑下的、世人眼中比較低級的位置,是比較好的。我們平時經(jīng)常用一個詞,叫“低調”,老子的觀點已經(jīng)不是“做人要低調”的問題,而是,做人就是要做“低”,而不是裝著低(“低調”)。老子追求的是真正的“低”,不是想著:我現(xiàn)在“忍辱負重”、“吃得苦中苦”,將來有一天成為“人上人”。老子告訴你,根本就不要想著成為“人上人”,因為“人上人”不是什么好事。從老子的性別觀,我們可以看到這樣一種人生哲學。

本文選自《儒道思想與現(xiàn)代社會》(方旭東 著,中華書局2022年1月版)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