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瑾握瑜”的成語,居然超越了時空,將兩個遠(yuǎn)隔1700年之久的英雄人物聯(lián)系在一起了。秋瑾18歲作詩云:“潼潼水勢向江東,此地曾聞用火攻。怪道儂來憑吊日,岸花焦灼尚馀紅?!焙翢o疑問,她所歌頌的心中偶像是周瑜,那個“赤壁之戰(zhàn)”的大英雄,此詩在《秋瑾詩集》中被列在第一首。
孫昌建著《民國有個紹興幫》,其中有“秋瑾:灰塵中也開花”一章。說那位叫秋瑾的女俠,本名原是秋槿,取自白居易的詩《秋槿》。一查字典:槿,從木從堇,堇亦聲?!拜馈币鉃椤岸虝旱摹?,“木”與“堇”聯(lián)合起來表示“一種木本植物,其花朝開暮閉,為時短暫”。槿是木槿的別名,因為花期長,多開在秋天,又稱秋槿。秋瑾的改名,個中緣由一定是不愿自己成為“槿花”一般的柔弱女子,卻要去做“瑾玉”那樣的錚硬人物。
秋瑾的名字確實讓人浮想聯(lián)翩。記起了一個成語:“懷瑾握瑜”。它出自屈原《楚辭·九章·懷沙》:“懷瑾握瑜兮,窮不得所示?!彼抉R遷《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所謂瑾、瑜,皆為美玉,屈原稱自己是懷里揣著“瑾”,手里捧著“瑜”,用來比喻君子所具有純潔優(yōu)美的品德。
秋瑾是越人的后代、湘人的媳婦,她鐘情以屈原為源頭的楚湘文化,作有一首五古《吊屈原》:“楚懷本孱王,乃同聾與瞽。謗多言難伸,蟲生木自腐。臣心一如豸,市語三成虎。君何喜諂佞,忠直反遭忤。傷哉九畹蘭,下與群草伍。臨風(fēng)自芳媚,又被薰蕕妒。太息屈子原,胡不生于魯?”可以看出她的愛憎是何其分明,其中自然也蘊涵著感傷時局、借古諷今的情調(diào)。
秋瑾
秋瑾手書之彈詞
頗具意味的是,這個“懷瑾握瑜”的成語,居然超越了時空,將兩個遠(yuǎn)隔1700年之久的英雄人物聯(lián)系在一起了:秋瑾生于1875年,周瑜生于175年。還有一個巧合,秋瑾在辛亥革命前壯烈就義同周瑜在赤壁之戰(zhàn)中建立功勛,兩人當(dāng)時的年齡是一樣的,為33歲。
1893年春天,18歲的秋瑾離開紹興故鄉(xiāng),隨父從長江入湖南,在路過湖北時寫下《赤壁懷古》詩云:“潼潼水勢向江東,此地曾聞用火攻。怪道儂來憑吊日,岸花焦灼尚馀紅?!焙翢o疑問,秋瑾所歌頌的心中偶像是周瑜,那個“赤壁之戰(zhàn)”的大英雄,維系秋瑾一生的“英雄情結(jié)”由此而生。此詩在《秋瑾詩集》中被列在第一首。
眾所周知,蘇東坡《念奴嬌·赤壁懷古》下闕這樣寫:“遙想公瑾當(dāng)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華發(fā)。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笨窗桑K東坡心中的英雄偶像也是周瑜(字公瑾),女俠與詞仙乃是“英雄所見略同”的呀。
梁朝偉版的周瑜形象
“英雄”一詞出自《三國志》,曹操對劉備說了這樣的話:“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但在秋瑾看來,真正的英雄應(yīng)該屬于周瑜,這是一個戰(zhàn)功赫赫、風(fēng)流儒雅的青年將領(lǐng)。所以,秋瑾與自己的名呼應(yīng),取了“璿卿”的字與“競雄”的號,“璿”與“瑾”是同義的。
楚文化與越文化有著深厚的淵源,史稱“楚越同祖”。秋瑾這個競雄女俠的產(chǎn)生與成長,正是體現(xiàn)了楚越文化肝膽相照的交融。越文化與楚文化的相通之處,就是淳樸重義,愛國恤民,尚武奮勇,自強不息。湘人的烈性與越人的硬氣是共融的,正如古詩云:“國有中外殊,人無夷夏別。落地皆兄弟,何必分楚越。肝膽每相照,冰壺映寒月”。
范曾《蘇東坡赤壁吟嘯》
錢鍾書先生曾說:中國有三個半人,兩廣人算一個,江浙人算一個,湖南人算一個,山東人算半個。湖南人的性格是中國人中最有特色的一種:剛烈、直率、熱情似火又愛憎分明,這與傳統(tǒng)性格是有很大區(qū)別的。湘人的基因是不怕苦、不怕壓、不信邪、不怕死、當(dāng)仁不讓、置生死不顧的冒險精神。其實,越人又何嘗不是如此?所謂“會稽風(fēng)度”,可以歸納為明末王思任說的一句話:“吾越乃報仇雪恥之鄉(xiāng),非藏垢納污之地。”正是卓絕千古的文化血脈,造就了越人獨特的個性品質(zhì),具體表現(xiàn)為:一是硬氣——敢作斗士的陽剛;二是韌性——堅持真理的陰柔。這是“一陰一陽謂之道”?。?/p>
1907年7月15日,競雄女俠壯烈犧牲于紹興的軒亭口,魯迅將這種深切的記憶與懷念,傾注在自己的作品里。魯迅當(dāng)然是秋瑾的知音,他的小說《藥》寫了革命者(以夏家為代表)犧牲的鮮血竟然成了愚昧群眾(以華家為代表)治病的“藥”,真是發(fā)人深思。那個“夏瑜”就是“秋瑾”的化身,自然華、夏兩姓也是合為“華夏”民族一體的。(文/那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