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書評

評《再造金山》:“移民環(huán)境史”的新嘗試

《再造金山:華人移民與澳新殖民地生態(tài)變遷》,費晟著,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1年2月出版,472頁,78.00元


《再造金山:華人移民與澳新殖民地生態(tài)變遷》,費晟著,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1年2月出版,472頁,78.00元

《再造金山:華人移民與澳新殖民地生態(tài)變遷》,費晟著,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1年2月出版,472頁,78.00元

傳統(tǒng)的移民史研究往往從兩個層面展開:移入地的研究者偏向關注移民政策,涉及移民準入、同化等,也關注移入地環(huán)境和國際局勢對移民的沖擊;移民來源地的學者則更加重視探討移民認同,移民社會的政治和文化組織及移民對母國的多維影響。雖然這兩種研究旨趣間的藩籬并非牢不可破,卻也很少跨越彼此的界線。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超越“民族國家”書史范式為目標的跨國史興起以來,移民史研究產生了巨大的變化??鐕泼窬W絡及其構建的“跨國社會空間”成為移民史領域的顯學。這事實上是將以往兩種研究傳統(tǒng)的特點結合,規(guī)避二者的偏頗,從更為廣闊的視野來審視研究對象。相對而言,雖然環(huán)境史旨在探求歷史上各種形式的人與除人以外的自然環(huán)境的互動(John M. McNeill, “Observations on the Nature and Culture of Environmental History,” History and Theory: Studies in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 Vol. 42, No. 4 (Dec. 2003), p. 6.),然而移民作為特殊的人群,其對移入地自然生態(tài)的影響尚未引起學界的充分關注。事實上,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變遷多受人類活動的影響。自十五世紀末哥倫布大發(fā)現至二十世紀,舊世界移民對“新大陸”的生態(tài)影響尤為劇烈。其原因至少包括:首先,工業(yè)化的舊世界對前文明時代的新環(huán)境在生產力方面具有絕對優(yōu)勢;其次,新舊兩種生態(tài)的差異以及移民生態(tài)文化適應性的慣性;再次,移民的多樣性與對所在地生態(tài)改造能力的疊加;最后,移民之所以劇烈改變生態(tài),也跟移入地生態(tài)體系相對簡單脆弱有關。移民因素理應納入環(huán)境變遷的思考之中。而且,移民史與環(huán)境史有著天然的內在關聯,二者皆帶有跨國、跨地區(qū)乃至全球屬性,它們在視角與方法上可以多有借鑒,二者之間的互動關系更是值得深入探究。

環(huán)境史學在近三十年的飛速發(fā)展,其研究銳氣令人驚嘆,研究的領域與視角創(chuàng)新迭出,將移民史與環(huán)境史相結合進行研究,由環(huán)境史學者率先介入,既是其研究的旨趣使然,亦是環(huán)境史進一步發(fā)展的題中應有之義。中山大學費晟教授的《再造金山:華人移民與澳新殖民地生態(tài)變遷》(后文簡稱《再造金山》,下引此書,僅標注頁碼)一書,便是國內世界史領域關于移民環(huán)境史的嘗試性著作。關于何為“移民環(huán)境史”,該著所下的定義簡單而明確:“即以移民為中心的人與自然環(huán)境互動的歷史。它不僅討論環(huán)境因素在遷徙過程中扮演的作用,也關注移民適應并改造新環(huán)境的行為、思想與后果?!保?3頁)由于筆者專注于研究移民歷史,且尚未涉及移民對在地生態(tài)的影響,對環(huán)境史了解較少,無法從自然生態(tài)史的角度對該著進行深入評價,只能更多從移民史和華人史的角度來分析本書的特點,所論難免掛一漏萬,懇請同仁和作者指正。

中國學者選擇海外華人移民環(huán)境史作為研究主題,理由是可以想見的:一方面不僅是同為華人的人文關懷與同情心理,更是因為華人遍布全球的移民特征;另一方面,華人在世界多處有較大規(guī)模的分布,對移入地造成了包括自然生態(tài)在內的全方位影響。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殖民地恰屬早期華人移民的典型區(qū)域,華人對自然生態(tài)本就相對脆弱的澳新所造成的生態(tài)沖擊是不言而喻的,《再造金山》正是對這一問題的系統(tǒng)性研究。該著試圖跳出以人為中心的傳統(tǒng)史學,把人作為自然的諸多要素之一,將澳新殖民地華人移民視為“一種生物群落的流動”,闡述他們如何“應對新環(huán)境的挑戰(zhàn)”,及如何“適應并改造新環(huán)境”(自序第3-4頁)。該著通過闡述華人在澳新殖民地的經歷,展現其適應和改造自然生態(tài)的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再造金山》基本以時間為序,分為邏輯相繼的九個章節(jié)來展現“中國市場、移民及其資本如何影響了澳大利亞、新西蘭殖民地社會與生態(tài)的變化”(32頁)。這九章內容總體可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序章”,通過對相關學術史的梳理,引出研究問題,認為目前研究澳新華人移民環(huán)境史的最大意義在于提醒學界,“同一向度的生物交流與同一塊資源邊疆的創(chuàng)造中,包含著多元文化移民的努力”(17頁)。該部分對本書使用的文獻材料進行了概述與說明,并簡要介紹了澳新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以便后文對比移民所造成的自然生態(tài)變更。同時,本部分也對澳新殖民地自然生態(tài)變化的動力進行了分析,涉及中國因素在這種自然生態(tài)變化中的作用。移民將移入地拖入工業(yè)化與全球化,開啟了對移入地“主動”與“被動”并存的生態(tài)改造進程。最后,該部分還簡要歸納了其他章節(jié)的主要內容。

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至第六章的內容,主要論述中國市場對海參、檀香木、海豹的需求,華人淘金者及其獨特的生產方式,華人所建立的多樣化混合農業(yè)對澳大利亞殖民地生態(tài)的影響,指出:“海洋貿易最終會造成特定生物種群數量的嚴重損失甚至局部滅絕,進而刺激資本家與殖民者去開辟新的資源邊疆。這也成為西方列強在南太平洋地區(qū)建立殖民地的動因之一。”(47頁)同時,該部分旨在說明華人如何被動和主動適應澳大利亞的新環(huán)境。隨著新航線的開辟,中國與南太平洋之間的聯系得以加強,這也標志著“中國對大洋洲地區(qū)的生態(tài)影響從低緯度的熱帶海域向高緯度的溫帶及寒帶擴大”(58頁)。這一部分進一步闡釋華人移民與當地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借此表明華人移民在建立澳大利亞殖民地移民新生態(tài)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該部分同時也強調英帝國的殖民政策和資本主義全球市場等因素對澳新殖民地環(huán)境的影響,分析了歐洲移民如何使用生態(tài)焦慮和生態(tài)危機話語,來達到排斥限制華人移民的目的。

第三部分包括第七章和第八章,集中論述華人移民及華人資本對新西蘭自然生態(tài)所造成的影響,認為“華人移民改造原生態(tài)的活動并不僅僅停留在糧食作物的種植上,他們很快就嘗試利用投資來發(fā)展大規(guī)模的單一農業(yè)種植園盈利”,而香蕉種植與銷售領域是資本活動最為集中的。(365頁)該部分不僅闡述華人對新西蘭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也關照到華人對故土城市生態(tài)的改造,指出“在昆士蘭香蕉種植與銷售業(yè)中發(fā)家致富的中山移民并沒有停止他們資本運作的腳步,而這對中國現代城市商業(yè)景觀造成了異常醒目的影響”。(375頁)同時,該部分闡述華人不僅參與新西蘭南島移民社會與生態(tài)的建設,也在昆士蘭極北地區(qū)開墾疆土,進一步證明了華人對新環(huán)境的適應力和改造力。盡管這一部分集中論述新西蘭,但是也涉及到澳大利亞及其與新西蘭之間的對比。

“終章”為本書的第四部分,重申《再造金山》旨在表明華人移民改造澳新殖民地持續(xù)而全面的能動性,強調近代海外華人移民是世界歷史的重要內容,澳新“殖民者”是包括華人在內的多樣群體,華人移民也并非全然是“內斂、封閉且缺乏自主選擇性”,而是積極地適應并改造澳新自然生態(tài),是澳新“新移民生態(tài)”的積極參與者。(411頁)

《再造金山》作為一部移民環(huán)境史的新著,其特點頗為鮮明。首先,該著一反當前移民史研究“跨國轉向”的潮流,將澳新華人歷史視為澳新內史的重要組成部分。作者在自序中坦承,“本書基本上不關心澳大利亞與新西蘭華人移民社會內部的組織、生活與文化,不討論華人移民的認同,也沒有關注華人移民對僑鄉(xiāng)或母國歷史的直接影響”,而是將“澳大利亞與新西蘭華人移民的歷史作為當地歷史的一部分來加以分析”。(自序第5頁)盡管該著在論述中也有跨國參照,但這一方法并不居于中心地位。

其次是該著論題宏大,視野開闊。這一特點從其書名中便可窺視一斑。本書“從一種生態(tài)體系整體演化的角度來思考華人移民對外部世界的影響”,總體可見華人移民與澳新環(huán)境變遷的畫卷。(自序第5頁)鑒于華人移民的跨國屬性,要盡可能充分地理解澳新華人社會,就需要將之放到更廣的語境之下,觀察其廣泛的聯系。羈旅異邦的華人,面對人地兩生的全新自然生態(tài),不可避免地對之加以適應和改造,而這也離不開他們在故土的經驗。盡管該著將華人移民視為移入地的歷史,但并不是全然無視移民與故土的互動及中國因素的影響。例如,該書論及四邑移民“在海外的環(huán)境改造經驗基本源于其在故鄉(xiāng)的農業(yè)活動傳統(tǒng)”。(256頁)的確,天生具有跨國特性的移民,如果不從跨國史的視野來考察,是很難看清歷史真實的。

再次,該著對比較方法的使用,也張弛有度。多維歷史的呈現,離不開比較研究?!对僭旖鹕健肥聦嵣弦灿玫娇鐕鴮Ρ龋▽男氯A人移民同美國加利福尼亞華人移民進行比較。該著指出,“相比于加利福尼亞的淘金移民,澳大利亞淘金者的幸運之處是,原住民生態(tài)并沒有對移民的生產生活造成重要的困擾”,而“生產力水平還處于石器時代的澳大利亞原住民不可能像加利福尼亞的印第安人那樣對淘金者造成妨礙”。(134、135頁)同樣,該著對澳新華人移民同歐洲移民的經歷及對自然生態(tài)造成的影響也有比較?!对僭旖鹕健吩诜治鋈A人淘金移民與歐洲淘金移民在入境澳大利亞所面臨的截然不同的境遇時指出,“所有歐洲裔淘金移民都可以從墨爾本等樞紐港口城鎮(zhèn)出發(fā),相對便捷地前往三大礦區(qū)。然而對于華人移民而言,維多利亞殖民地短暫的自由開放在1855年戛然而止,從南澳殖民地出發(fā)進入這三大礦區(qū)就成為艱難的跋涉”。(141頁)通過這種對比,既能呈現華人移民的特殊經歷,也能展示華人在有限空間中所表現出改造自然的能力?!对僭旖鹕健凡⑽磳男碌恼撌龈盍眩峭ㄟ^對比的方式將二者的歷史緊密相連,從而呈現出一部整體的澳新自然生態(tài)變遷史,使得該書更為自洽。

乘坐圣文森特號前往澳大利亞的英國移民

乘坐圣文森特號前往澳大利亞的英國移民

此外,《再造金山》突出華人移民在澳新自然生態(tài)適應和改造過程中的能動性和主動性,這也是本書的主旨之一。該著強調華人移民對“舊生態(tài)”的改造及對“新生態(tài)”的型塑,認為“華人移民蔬菜種植業(yè)的興起是礦業(yè)邊疆生態(tài)轉型的必然結果,也是華人面對采礦業(yè)的種族排斥時積極找尋出路的產物”。(274頁)來自中國華南的華人移民,能夠在與其故土自然生態(tài)反差巨大的澳新扎根,“正說明了他們超強的環(huán)境適應能力與改造力”。(289頁)華人的這種能力,不僅是因為其堅韌性格和吃苦耐勞的精神,也在于他們對中國華南地區(qū)傳統(tǒng)技術的掌握與運用,包括耕種技術與水利技術。這些傳統(tǒng)一方面加強了華人移民的適應力,同時也增強了他們改變移入地自然生態(tài)的能力。華人移民甚至在昆士蘭極北部地區(qū),因其自然生態(tài)與珠三角頗為類似,而“率先確立自己的生態(tài)優(yōu)勢”。(332頁)總體而言,該著的核心目標之一,就是呈現給讀者“澳大利亞與新西蘭華人持續(xù)而全面的能動性”(406-407頁),進而證明華人移民是澳新殖民新生態(tài)重要且積極的參與者。

最后,《再造金山》也極力避免歷史“宿命論”和“環(huán)境決定論”的觀點。該著對偶發(fā)事件對歷史進程所造成的影響給予充分重視。1855年尤里卡暴動,可以說改變了澳大利亞淘金礦區(qū)的“政治權力格局”,“這看似跟華人移民沒有直接關系,卻導致了華人移民命運的劇變”。(230頁)它直接導致了歐洲移民生態(tài)中心觀在澳大利亞的確立,而華人移民逐漸遭到排斥,日益滑向殖民地生態(tài)的邊緣。同樣,1851年澳大利亞突然爆發(fā)的淘金熱,也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新西蘭的發(fā)展進程,打亂了其吸收英國移民的節(jié)奏。該著也明確指出,強調自然生態(tài)因素的意義,并不意味著“對文化性與制度性因素的輕視”。(17頁)華人移民的命運也不完全決于生態(tài),而更受東西方文化勢能的差距和權力結構的影響。該著對技術與資本在移民與環(huán)境變遷中的作用也頗為重視。作者在論及華人在澳大利亞三大礦區(qū)淺層沉積金礦所獲得的成功時,認為華人“能夠主動地吸納外來經驗與裝備,及時掌握先進的技術發(fā)明”。(152頁)

由于《再造金山》是“移民環(huán)境史”領域的新嘗試,自然也不乏值得深入思考之處。作者在其自序中指出,“宏大敘事”在今日的學界已是帶有“貶義色彩”。(自序第5頁)其實,宏大論題并不等于宏大敘事。后者更加強調視野的開拓以及對研究對象多維立體網絡的解讀。如此說來,宏大敘事不僅不帶“貶義色彩”,反而應當是學術研究中竭力提倡和追求的一種狀態(tài)。而宏大論題則往往因牽涉問題過多,涉及材料過廣而難以為研究者駕馭。雖然《再造金山》也用到了跨國視野和比較的方法,但要更為深入地理解澳新華人的經歷,恐怕還需從更大范圍來理解和思考華人。如此,跨國史的視野和比較的方法或許需要強化。例如,該著在談及澳新排華的話語建構中,如能充分考慮美國排華因素的影響,或可使其論述更為飽滿。澳新永久禁止華人的立法和時代,其原因并不簡單,生態(tài)因素甚至不是最主要的因素。事實上,美國的排華堪稱是整個太平洋排華運動的濫觴,其建構的排華話語和排華政策,對以澳新為代表的太平洋地區(qū)影響尤深。

讀者能從《再造金山》中獲得諸多方法、思想上的啟迪,對其使用包括實地考察所獲得的多種材料也印象頗深,然而該著還是給人意猶未盡之感。在筆者看來,之所以產生這種感覺,主要是基于以下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對“生態(tài)”的理解不同,導致讀者對該著的期待與作者寫作該書的核心觀念形成落差。該著多次談論“生態(tài)”“生態(tài)觀”“新生態(tài)”等此類詞匯。但其所說的“生態(tài)”究竟是什么,讀者似乎很難從該著中找到明確答案。顯然,從作者的論述來看,其所言的“生態(tài)”僅指“自然生態(tài)”。但華人移民對澳新自然生態(tài)的改造也并不局限于礦區(qū)或農場,鄉(xiāng)村乃至新興的城市,也留下了他們的身影。由于該著并未明確其“生態(tài)”所指為何。讀者完全有理由發(fā)散想象,期待該著對華人移民在澳新殖民地不同“生態(tài)”適應和改造的多重面向。另一方面則可能在于該著歷史細節(jié)相對缺乏。除該著的主旨外,筆者更期待關于華人移民有血有肉的具體故事。一部歷史著作要立體豐滿,除論題、架構、方法、材料、邏輯等方面之外,還需要有打動人的細節(jié)。而細節(jié)的描述不僅能為一部好的著作錦上添花,也是豐富論著的必然選擇,是其可讀性與接受度的重要因素。早期華人的故事曲折感人,其在故土和異鄉(xiāng)的經歷也很能說明問題。當然,這類故事的闕如,跟資料的局限存在密切關聯?!对僭旖鹕健诽钩?,“材料方面最大的遺憾在于缺乏華人自己的歷史記錄”。(19頁)該著雖對華人陳達枝等人也有集中論述,但其引注稍顯集中,想必也是受資料所限。這是研究早期華人移民史通常會遇到的問題。

1870年,數千名中國人在昆士蘭開發(fā)金礦。

1870年,數千名中國人在昆士蘭開發(fā)金礦。

此外,《再造金山》對華人的部分論述似乎也有值得推敲之處。例如,該著在談及華人在淘金過程中用水過大時指出,“雖然華人的工作更加耗費水源,但對于提高淘金生產率來說,它是有利的行為”。(168頁)字里行間能看出著者為華人的辯護或情懷。事實上,澳新殖民地華人多來自水源豐沛的華南。他們恐怕很難在異域缺水的環(huán)境中迅速養(yǎng)成節(jié)約用水的習慣。這部著作對華人移民適應和改造澳新殖民地自然生態(tài)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恐怕也有放大。該著提及,“華人不會放棄反擊甚至很早就利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根本不是被動消極的,但都難以取得成功,也得不到輿論理解”。(170頁)在澳新總體的排華語境下,華人對生態(tài)的適應和改造,很大程度上是一種被迫的求生策略,甚至本能,跟“積極主動”的能動性似乎還存在不小距離。該著還提及,“淘金熱帶來了如此多的華人移民,他們也要分享澳大利亞的自然財富,甚至可能稀釋移民社會新生態(tài)的歐洲元素”。(203頁)華人對澳新移民新生態(tài)的沖擊未必有歐洲殖民者所描述的那般巨大。他們更可能是因為華人快速增長的前景所帶來的恐懼,進而表達對華人改造新生態(tài)夸張論斷。這反映出該著在使用歐洲移民論及華人的材料時帶有傾向性。一方面該著不信任他們貶抑華人的材料,另一方面對其關于華人優(yōu)點、貢獻的論述則多有采擷。需要明確的是,肯定歐洲移民對澳新殖民地新生態(tài)的主導性影響,同所謂的“歐洲中心論”完全是兩回事。此外,究竟是資本還是華人改變了澳新的自然生態(tài)?華人同資本又有怎樣的關聯?這些都是需要進一步思考的問題。

《再造金山》對少數其他問題的處理亦有可商之處。例如,該著在多處將1850年的加利福尼亞稱為“州”,而加利福尼亞州在1850年方得以成立。此外,將注釋安排在每一章的結尾,似乎是受西方同行的影響,又或者是為了閱讀的流暢。但是對于專業(yè)讀者來說,這種處理相比腳注確是帶來了很大的不便。另外,本書有附錄、參考書目而無索引,這事實上也不利于對特定論題感興趣的讀者進行選擇性閱讀。

毫無疑問,《再造金山》是一部頗具雄心的學術著作。尤其是著者要完成這樣一部論題宏大的著述,除卻歷史學的訓練之外,也需要具備生物、生態(tài)、地質、地理等方面的知識,難度不小。概言之,《再造金山》是頗具學術價值的移民環(huán)境史著述。其視野開闊,材料豐富,對澳新“殖民者”是包括華人移民在內的“多元文化背景的復雜的拓殖者群體”的論述總體上也是成功的。(411頁)其學術規(guī)范也多有值得稱道之處,局部的細致描寫也令人印象深刻,前后文的邏輯接續(xù)和起承轉合也使該書曉暢可讀,值得移民史與環(huán)境史的研習者品味?;蛟S在該著的啟發(fā)與推動下,我們可以期待在不久的將來能看到關于東南亞或美國華人移民環(huán)境史等相關著作的問世。從這個意義上說,本書亦具有開拓性意義。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