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書訊

古籍新書·2021年秋季:石門文字禪校注

《陳書》(點校本二十四史修訂本)(全二冊)[唐]姚思廉 撰,張維華、王仲犖 點校,景蜀慧、鄭小容 主持修訂


《陳書》(點校本二十四史修訂本)(全二冊)

[唐]姚思廉 撰,張維華、王仲犖 點校,景蜀慧、鄭小容 主持修訂,中華書局

《陳書》三十六卷,包括帝紀六卷、列傳三十卷,是唐朝姚思廉撰寫的紀傳體斷代史,記述了南朝陳王朝自開國至滅亡三十三年的歷史,是唯一完整傳世的陳朝史籍。

中華書局一九七二年點校本《陳書》,以商務(wù)印書館據(jù)宋大字本影印的百衲本為底本,與明南監(jiān)本、北監(jiān)本、汲古閣本、清武英殿本、金陵書局本互校,擇善而從,同時還參考了《南史》《冊府元龜》《資治通鑒》等書的有關(guān)部分,并吸取了前人研究成果。本次修訂,改以上海圖書館藏1933年上海涵芬樓影印中華學藝社輯印古書之九《陳書》為底本。在尊重原點校本成果的前提下,以版本對校為基礎(chǔ),充分運用本校、他校,審慎使用理校,廣泛收集并充分參考清代以降尤其是點校本《陳書》出版以來學術(shù)界的??迸c研究成果,對原點校本作適當修訂和完善,糾正錯訛,統(tǒng)一體例,彌補不足,形成一個文本準確、??本?、標點合理的修訂本。

《古本戲曲叢刊十集》(十五函一百六十冊)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 編,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古本戲曲叢刊十集》是《古本戲曲叢刊》的最后一集,收錄清代乾隆至光緒時期的傳奇、雜劇和作家戲曲集73種附1種,合計收入傳奇、雜劇138種。清后期傳奇與雜劇有融合趨勢,作品仍然繁多,本集收入這一時期較優(yōu)秀的戲曲作品,其中鈔本《紫蘭宮傳奇》《麒麟閣》《鹔鹴裘傳奇》《絳綃記傳奇》《紅羊劫傳奇》《桃花圣解庵樂府》《卉中緣》,道光趙麟趾鈔本《紅樓佳話》,南府鈔本《定風珠》,南府寫樣本《財星照》,稿本《梅心雪傳奇》,鈔稿本《業(yè)海扁舟》《鏡重圓傳奇》《鑒花亭》等皆為難得一見的珍品。本書在開本、裝幀上延續(xù)《古本戲曲叢刊》系列叢書的形式,是深具研究價值與收藏價值的一套古籍線裝書?!豆疟緫蚯鷧部啡瘹v時67年編纂完成,共收入元、明、清傳奇、雜劇等1193種,合計成書141函1398冊。

《明清戲曲序跋纂箋》(全十二冊)

郭英德 李志遠 纂箋,人民文學出版社

《明清戲曲序跋纂箋》由河北大學全職教授郭英德、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研究員李志遠整理。全書十二冊十四卷,計五百萬字,共收錄明清戲曲文獻序跋四千三百余條,包含諸多稀見文本,相當全面地呈現(xiàn)了明清戲曲序跋的面貌。

該書精選底本,精心???,予以標點整理,并對序跋作者的生卒年、姓名、字號、籍里、生平、著述,以及戲曲文獻及其序跋撰寫、出版、流傳相關(guān)的時間、人物、事件等事項一一加以箋注,準確翔實,多有發(fā)明。

書末附有“本書戲曲文獻名目索引”“本書所收序跋作者人名字號綜合索引”,以便讀者閱讀檢索。

《中國方志中語言資料集成》(全四十二冊)

李藍 主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中國方志中語言資料集成》(以下簡稱《集成》)總計查閱了11780種地方志,在741部志書中查找到8370張語言資料,資料影印后對其分類處理,編制索引,根據(jù)地方志所在區(qū)域,按中國2016年省級行政區(qū)劃匯編成冊。《集成》第1-29冊為漢語方言資料,第30-37冊為民族語言資料,第38冊為無索引的語音特點、音系及民族文字等語言文字資料,第39冊為全書總索引首字目錄,第40-41冊為全書漢語方言資料索引,第42冊為全書民族語資料索引。

《集成》在語言資料的豐富性、完整性兩個方面全面超越了前輩學者的同類著述,完整輯錄了明代至民國這六百年間保存在中國志書中的所有語言文字資料。不僅輯錄了漢語言文字資料,也輯錄了民族語言文字資料;不僅輯錄了有詞語、可索引的資料,也輯錄了只列語音特點、同音字表等不可索引的語言資料。原書圖片影印全保真,避免了重新排版錄入可能發(fā)生的錯誤;編制了總索引,為使用者提供了更大便利。

《集成》體大思精,體例完善,是研究明代至民國這六百年間中國語言文字共時分布和歷時演變的重要資料。這套書不僅是語言研究者的案頭必備資料,也是海內(nèi)外圖書館的必備藏書。

《法源寺志稿》(一函六冊)

王樹枏 總纂,黃維翰 纂,中國書店出版社

北京法源寺作為北京最古老的寺院之一,在中國古代佛教發(fā)展史上,尤其是北方地區(qū)佛教發(fā)展歷程中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和地位。研究法源寺的歷史變遷和發(fā)展有著極為重要的學術(shù)意義。

長期以來,對北京法源寺的歷史文獻記載僅限于南京大學圖書館收藏的王樹枏、黃維翰編纂的《法源寺志》卷四、卷五兩卷存稿。中國書店在整理古書過程中,發(fā)掘到一部清末民初編纂完整的六卷本《法源寺志稿》。此部《法源寺志稿》于1920年開始纂修,1922年完成初稿,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北京法源寺志書。

本書為六卷六冊,卷一興建篇、卷二法系篇、卷三寺產(chǎn)篇、卷四名跡篇上、卷五名跡篇下、卷六遺事篇。正文為淺綠色欄框,小楷書錄,版面之間多有當時修改的批校文字、修改提示,并時有夾條,夾條上也標注著相應(yīng)的修改說明和修改文字。在北京地方歷史文獻領(lǐng)域具有填補空白的文獻意義,文物文獻價值及學術(shù)價值極為顯著。

《中國近代女性文學大系》(全十二冊)

郭延禮 郭浩帆 總主編,濟南大學中國近代文學與文化研究中心 編選,齊魯書社

《中國近代女性文學大系》(以下簡稱“《大系》”)是2011—2020年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規(guī)劃項目、2017年度國家古籍整理出版專項經(jīng)費資助項目。該書由長期擔任中國近代文學學會會長、山東省近代文學學會會長,山東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郭延禮先生任第一總主編,并組建濟南大學中國近代文學與文化研究中心這一學術(shù)團隊,前后經(jīng)過十余年努力,終成功面世。

《大系》共八大卷十二分冊,厘為《文學評論卷》《小說卷(上、下)》《詩詞卷(上、下)》《散文卷(上、下)》《戲劇卷》《彈詞卷》《翻譯文學卷(上、下)》《史料索引卷》,近650萬字?!洞笙怠访烤砬熬小秾а浴?,說明該卷所入選作家作品的數(shù)目,闡述該卷所選作家作品的內(nèi)容精髓與藝術(shù)特色;《大系》每冊于扉頁之后、正文之前,皆插置十幅左右圖片,以期更加直觀體現(xiàn)近代女性文學整體面貌。

《中福公司檔案史料匯編(第一輯)》(全十冊)

河南省檔案館 編,中州古籍出版社

該書將河南省檔案館所藏中福公司檔案匯集整理,原樣四色影印。規(guī)劃三輯,首次出版第一輯,分為福公司與福中總公司、中福公司的成立、中福公司的發(fā)展、中福公司的南遷與西遷、抗戰(zhàn)勝利后的中福公司五卷,共十冊。

福公司是一家在中國經(jīng)營時間較長(1897~1956)、活動范圍較廣、經(jīng)營項目較多的大型英商企業(yè)。它創(chuàng)辦于1897年3月,1915年6月與民族資本創(chuàng)辦的河南中原煤礦股份有限公司聯(lián)合組建福中總公司;1933年6月重組為中福兩公司聯(lián)合辦事處(通稱中福公司)。從福公司、福中總公司到中福公司,該公司不僅是河南乃至中國礦業(yè)近代化的肇始,在中國工業(yè)發(fā)展、礦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面也刻下了深深的烙??;豫北民族資本的發(fā)展,與之緊密相關(guān);它所創(chuàng)辦的焦作路礦學堂,不僅是河南近代高等教育的發(fā)端,而且是我國礦業(yè)最高學府中國礦業(yè)大學的前身;作為民國時期河南的重要稅收來源,它對中原政局的影響無法忽視;作為焦作城市起源,它對豫北地區(qū)經(jīng)濟發(fā)展、人才培養(yǎng)有著重要的影響;持續(xù)八個月之久并取得勝利的焦作煤礦工人大罷工,影響深遠;作為中外合資公司,抗戰(zhàn)時期它是國民政府對外貿(mào)易的重要通道,也是抗戰(zhàn)時期遷往后方的唯一大型煤礦,為抗日戰(zhàn)爭的全面勝利提供了重要的能源支撐。這些作用,使其成為河南乃至中國近代工業(yè)、交通、商貿(mào)等領(lǐng)域研究的重要對象。

《十七史商榷校證》(全二冊)

[清]王鳴盛 撰,單遠慕 校證,三晉出版社

清乾嘉時期的史學家們,以前所未有的理性意識,對綿延千余年的中國史學進行全面梳理和考訂,誕生了三大考史名著。王鳴盛的《十七史商榷》,便是其中之一。這部意義非凡的史學著作,當代雖出版有整理本,但并未對其存在的疏誤作深入研究和???,也沒有對原著前后數(shù)次刊刻的版本和作者修訂的過程進行考證。

單遠慕先生自20世紀80年代起,即致力于《十七史商榷》的研究。他在對前人已出版的“洞涇草堂本”“乾隆丁未本”“太原王氏本”“廣雅書局本”作了仔細梳理后,選擇最完善的“廣雅書局本”為底本進行校證,經(jīng)過30余年細致的工作,包括??蔽淖?、訂正內(nèi)容、查明出處、釋疑補缺、施加標點等,又經(jīng)出版者反復修訂和編校,精益求精,終形成一部迄今為止關(guān)于《十七史商榷》最為完備的考證性著述——《十七史商榷校證》。

《玉燕堂四種曲》(評點本)(全二冊)

劉崇德 樊蘭 崔志博 輯校,黃山書社

《玉燕堂四種曲》(評點本)是清中葉戲曲家張堅的戲曲集,包括《夢中緣》四十六出,《梅花簪》四十出,《懷沙記》三十二出,《玉獅墜》三十出。本書以河北大學圖書館藏清代乾隆年間刊本為底本,參其他館藏書加以校對,另參清代昆曲劇本中的有關(guān)章折,擇善而從,首次對其曲詞和評點進行整理點校,著重改正底本文字的訛、脫、衍、舛。

“湘西民族文庫”《明實錄南方民族研究史料》(全五冊)

伍新福 編纂,岳麓書社

本書系《明實錄》的分類輯錄,保持了原書的編年體例,以年系月,以月系日,以日系事,并將原書的甲子紀年、紀日,換算成公元紀年和農(nóng)歷紀日,一一加注。全書按朝代順序編纂。所收集的史料內(nèi)容,包括:(一)明廷對南方和西南各省民族地區(qū)的開拓與統(tǒng)治的建立;(二)民族地區(qū)軍政建置沿革及其吏治;(三)土司制度的建立發(fā)展和變遷;(四)明廷對民族地區(qū)各民族的軍事征剿與民族抗爭;(五)民族風俗、宗教信仰與教育;(六)朝貢與稅賦制度、徭役及土兵征調(diào);(七)民族地區(qū)的經(jīng)濟與民生;(八)西南疆域與邊事等。為方便檢索和查找,所記載的每一事項,均提綱挈領(lǐng),擬定一個標題。又將標題按輯分別編成目錄,置于各輯正文之后。

《國家圖書館藏未刊稿叢書·著作編》(全十種)

劉玉才 陳紅彥 主編,鳳凰出版社

叢書計分日記、書札、金石題跋、題贊手卷、中法漢學研究、著作6編,為“十三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guī)劃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家圖書館藏未刊稿整理與研究”(13&ZD107),2011—2020年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規(guī)劃項目,國家出版基金項目。其中著作編收書10種,選擇方邁、王鳴盛、周廣業(yè)、孔廣栻、吳騫、王念孫、王引之、姚文田、李銳、李文田等清代學者稿抄本予以影印,并分別撰寫研究解題。如李銳《周易注疏??庇洝窔埜?,是阮元主持纂修《十三經(jīng)注疏校勘記》的重要文獻見證,有助于厘清當年校勘工作的緣起與修訂過程?!督?jīng)義述聞》,涉及王念孫、王引之父子著作權(quán)的爭議,是清學研究界關(guān)注的熱門問題。為便于展開深入研究,整理者將國圖館藏《經(jīng)義述聞》初刻、二刻、三刻所據(jù)稿本及《校書錄》稿本合并影印。其余諸家稿抄本,亦精彩紛呈,各有可觀。

“浙江文叢”《黃媛貞黃媛介合集》

[明]黃媛貞 黃媛介 著,浙江古籍出版社

黃媛貞(一六〇六——一六七五),字皆德,秀水(今嘉興)人。文學黃鼎妹,貴陽太守朱茂時側(cè)室。黃媛介(約一六一〇——一六六八),字皆令,號離隱、如一道人、天香女史等,黃媛貞妹,布衣楊元勛妻。

本書整理二黃現(xiàn)存所有詩文,分兩部分:《黃媛貞集》收錄浙江圖書館本所藏《云臥齋詩稿》及集外詩文,附錄包括上海圖書館所藏《朱茂時瑣記》、黃媛貞小傳、唱和資料等?!饵S媛介集》收錄江西省圖書館所藏《湖上草》、鄒漪編選《黃皆令詩》,又自各總集、方志等古籍中輯錄黃媛介散佚作品,多有所獲,輯為補遺。本書附錄則分為四部分:一、碑傳志銘,二、序跋題辭,三、酬贈追懷,四、雜錄。其中《云臥齋詩稿》、《湖上草》、《朱茂時瑣記》皆為海內(nèi)外孤本,系首次整理問世,彌足珍貴。

《昆山歷代人物志》(全二冊)

昆山市檔案館 昆山市地方志辦公室編,廣陵書社

本書搜集現(xiàn)存的專門記錄昆山古代人物的傳記文獻11種,并選擇相關(guān)底本進行點校整理。所收包括明方鵬撰《昆山人物志》,明張大復撰《皇明昆山人物傳·名宦傳》,清葉均禧撰《昆山人物傳》,清潘道根、彭治輯《昆山名家詩人小傳》,清劉象春輯《玉山人文小傳附集小傳》,清潘道根、杜彝編《昆山名賢墓志銘》,清潘道根、彭治輯《昆山先賢冢墓考》,清邱樾著《昆山人物詠》,清曹夢元輯《昆山殉難錄》,清張立平、朱善述等編《玉峰完節(jié)錄·貞烈傳·盡忠實錄》,清顧本敬、潘道根等編《昆新兩邑節(jié)孝貞烈存稿·采訪昆新兩邑節(jié)孝底冊》。所據(jù)整理底本大多為稿鈔本。全書內(nèi)容豐富,資料性強。書后附人名索引用。

《民國時期國學期刊匯編(續(xù)輯)》(全四十七冊)

武秀成 主編,巴蜀書社

本社于2019年影印出版《民國時期國學期刊匯編》60冊,收錄國學期刊26種;茲編繼續(xù)收錄國學期刊,計10種,分為47冊,并同樣編制篇名和作者索引,以便使用。其中包含四川國學院編輯的《四川國學雜志》(后改名《國學薈編》),規(guī)模巨大,占本編15冊之多,發(fā)表廖平、劉師培、曾學傳、吳之英等人文章極多,可謂近代蜀學淵藪;章太炎及其門人主編的《華國》月刊,為章氏學術(shù)陣地,是研究太炎先生不可或缺的資料;齊魯、金陵、華北三大學國學研究所編輯的《中國文化研究匯刊》,已頗具現(xiàn)代學術(shù)規(guī)范;《歐風雜志》可作為地方文史類期刊代表,等等。本社還將繼續(xù)出版《民國時期國學期刊匯編》第三輯,敬請關(guān)注。

《古文辭初編》

葉蔥奇 編注,福建人民出版社

《古文辭初編》選錄自周秦諸子至清代的經(jīng)典古文約百篇,依姚鼐《古文辭類纂》文體編次,分論辨、序跋、書說、贈序、傳狀、碑志、雜記、箴銘、頌贊、辭賦、哀祭十一類。編注者葉蔥奇是桐城派名家葉玉麟之子,精研中國古典文學。書中正文、圈點、注釋、集評、作者小傳齊備,體例儼然。既秉承桐城文派傳統(tǒng),又不乏獨到見解。選目精當,易于誦讀,堪稱古文研習之津逮。

《中國古琴譜集》(全三十冊)

古琴文獻研究室 編,西泠印社出版社

古琴是中國傳統(tǒng)藝術(shù)中最具代表性的藝術(shù)形式之一,為文人琴棋書畫“四藝”之首,與書法藝術(shù)有很顯著的類比關(guān)聯(lián)性,能代表中國傳統(tǒng)文人的審美趣味,是傳統(tǒng)文化藝術(shù)標志性的符號之一,是中國氣質(zhì)與精神的重要載體。

此次出版的《中國古琴譜集》全書共30冊,收錄琴譜222部(所收琴書從唐代《碣石調(diào)·幽蘭》琴譜到新中國成立前裴鐵俠輯錄的《沙堰琴編》),將琴譜集和無譜的成卷以上的琴書論著進行合編,包括一些罕見孤本及傳抄譜本、善本。

本書是目前為止收集古琴資料最為齊全的書籍,最大限度地還原了歷史文獻材料,讀者可對古琴曲譜的演變的脈絡(luò)框架有一個較為清晰的認識,將大大有助于古琴這一中華民族寶貴遺產(chǎn)的傳承和發(fā)展。

《香港中文大學藏盛宣懷檔案全編》(全四十八冊)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編,上海人民出版社

盛宣懷,清末洋務(wù)派代表人物,著名的政治家、企業(yè)家和慈善家,被譽為“中國實業(yè)之父”和“中國商父”。盛宣懷所生活的晚清正是中國面臨巨大挑戰(zhàn)與變革的時代,他作為一位在中國近代歷史上創(chuàng)造了諸多業(yè)績,為中國工業(yè)、金融、交通、教育、慈善等事業(yè)的近代化作出重要貢獻的人物,經(jīng)歷豐富,涉事浩繁,其一生的諸多作為都沉淀于卷帙浩繁的盛宣懷檔案之中。本書為香港中文大學所藏盛宣懷檔案全編,檔案規(guī)模總計13000余件,3萬余幅,主要是信函和電報兩類,涉及歷史人物600多人,原件影印,并按專題、年代撰目,對所涉人物事件進行考釋,以期展現(xiàn)這批珍貴文物資料的全貌,并供研究之用。

《中國磚銘全集》(全十五冊)

黎旭 主編,上海書畫出版社

《中國磚銘全集》是“十三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guī)劃項目,收集整理我國各地具有代表性的古代磚銘七千多種,歷史跨度由戰(zhàn)國至民國。全書共十五冊,《中國磚銘全集》從歷史與藝術(shù)的雙重價值角度構(gòu)建成書框架,吸收前人學術(shù)研究成果并匯總新出土的古代磚銘的重要材料,為讀者編纂打造一套兼?zhèn)渌囆g(shù)、歷史和學術(shù)研究意義的優(yōu)秀書籍。

《中國磚銘全集》共收錄磚銘作品約七千件,全書按地域朝代編排,分為戰(zhàn)國-秦磚銘、西漢新莽磚銘、東漢磚銘、東漢洛陽刑徒磚銘、東漢亳州曹操宗族墓群磚銘、三國磚銘、西晉磚銘、東晉磚銘、南朝磚銘、北朝磚銘、高昌國磚銘、隋唐五代十國磚銘、兩宋磚銘、遼金元磚銘、明清(含民國)磚銘等十五卷,內(nèi)容豐富且具有各個時期的代表性,能夠直觀感受到不同地域朝代磚銘藝術(shù)的流變與特色,反映出中國磚銘藝術(shù)源遠流長,是研究漢字書體演變的重要資料,具有較高的學術(shù)價值和文獻價值。

《中國地方志集成補編·浙江府縣志輯》(全四十六冊)

上海書店出版社 編,上海書店出版社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上海書店出版社、江蘇古籍出版社、巴蜀書社三家出版社聯(lián)合推出《中國地方志集成》叢書,是新中國成立后第一次大規(guī)模整理、影印古籍方志的成果,產(chǎn)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但是除《集成》所收三千余種方志外,仍有大量志書庋藏在各地收藏單位,閱者不便;又志書流傳至今,原生性保護不易。有鑒于此,為再生性保護和傳承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上海書店出版社組織專家、學者精心策劃,精選未收入《集成》的府、州、廳、縣志,匯編成《中國地方志集成補編》?!都裳a編》以未經(jīng)影印或版本珍稀、流傳較少的方志為收錄原則,同時兼顧地域分布;并依現(xiàn)行行政區(qū)劃,按省、直轄市、自治區(qū)分輯,陸續(xù)出版,以廣流傳。

《中國地方志集成補編·浙江府縣志輯》(全46冊)是《集成補編》的首批成果之一,也是對《中國地方志集成·浙江府縣志輯》(全68冊)的補充和完善,網(wǎng)羅了后者未收的浙江杭州、寧波、溫州、嘉興、湖州、紹興、金華、臺州、麗水等地區(qū)的府、州、廳、縣志書46種共1064卷,其中明代方志3種,清代方志42種,民國方志1種,內(nèi)容涉及浙江省各地的自然、社會和人文學科的豐富資料,記錄了浙江各地社會發(fā)展的歷史沿革,是了解和研究浙江歷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重要文獻史料。

《中國近代中小學教科書匯編·清末卷:語文》(全十七冊)

劉正偉 主編,上海辭書出版社

《中國近代中小學教科書匯編·清末卷:語文》收錄1902—1911年出版的中小學語文教科書109種,影印出版。全書以課程設(shè)置(分為讀音識字、文法說話、閱讀、作文、習字等科目)為經(jīng)、出版時間為緯進行編排,所收書目既有大量民間個人、機構(gòu)編纂的識字課本、教科書,又有官方學部編譯圖書局組織編寫的教材,全面反映了清末語文教科書的面貌。書前有浙江大學劉正偉教授的述評,厘清這一時期國文教科書的發(fā)展脈絡(luò)及具體特點。每種教科書配有提要,對教科書的編纂背景、編撰者、主要內(nèi)容以及版本情況等做了闡述,為讀者進一步了解該種教科書提供參考依據(jù)和線索。這一時期的語文教科書充分反映了科舉制廢除前后我國探索、實施新式教育的情況,是研究學科史、近代教育史的第一手資料;而教科書覆蓋面廣的特點又使其影響延伸至教育史之外,對整個近代史的研究都具有一定的文獻參考價值。

《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牘(伍)(陸)》

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中國文化遺產(chǎn)研究院、湖南大學岳麓書院 編,中西書局

《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牘(伍)(陸)》為國家古籍整理出版專項經(jīng)費資助項目,共收錄長沙五一廣場井窖遺址出土簡牘九百枚,包括簡牘圖版、釋文注釋及相關(guān)附錄。圖版部分包括彩色及紅外線的原大照片,釋文部分含整理序號、釋文及相關(guān)按語,附錄含未見字跡簡牘序號表、簡牘編號及尺寸對照表和異體字表。

《日藏宋刻<釋氏六帖>研究》

錢汝平 著,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日藏宋刻《釋氏六帖》研究《釋氏六帖》是后周高僧義楚編纂的一部我國古代最早的佛教大型類書。自宋以來,傳本較少。本書以國內(nèi)早已失傳,現(xiàn)藏日本東福寺的宋刻本為據(jù)。從2006年起,經(jīng)過多年堅持不輟的研究,奠定此書基礎(chǔ)。全書重點考察該本流入日本過程,闡述釋義楚的生平,《釋氏六帖》編纂緣起、經(jīng)過、刊刻源流、體例等,重點探討該書引用《寶林傳》《高僧傳》《續(xù)高僧傳》《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比丘尼傳》《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辯正論》《宣驗記》《古今注》和《洞冥記》十部古典文獻的關(guān)系。最后是《〈釋氏六帖〉宋刻本、寬文本、〈普慧藏〉本對勘記舉要》。

《石門文字禪校注》(全十冊)

[宋]惠洪 撰,周裕鍇 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石門文字禪校注》集義理、考據(jù)、文法于一體,是周裕鍇教授數(shù)十年研究惠洪及禪宗的集大成之作,包含著獨特的治學理念,代表著中國當下集部文獻及禪宗文獻整理的新高度。??斌w現(xiàn)著周教授精審的學術(shù)功力;注釋不僅是對惠洪及禪宗文獻系統(tǒng)研究的結(jié)晶,也是周教授長期研讀唐宋詩歌、禪宗文獻的全面總結(jié),以惠洪作品為“點”,以唐宋詩歌為“面”,以中國詩學傳統(tǒng)為“線”,點面結(jié)合、點線串聯(lián),精彩紛呈。

《石門文字禪校注》雖為基礎(chǔ)性文獻整理類著作,但其所蘊含的學術(shù)價值、學術(shù)理念,及其所呈現(xiàn)出的對中國傳統(tǒng)詩學、傳統(tǒng)文化的真切把握,又遠遠超出了單純的古籍整理。其所達到的學術(shù)水平和運用的學術(shù)方法,對當下的古籍整理而言頗具標桿意義。

《石門文字禪校注》對字詞、文句、典故的注釋,以惠洪同時代之蘇軾、黃庭堅及杜詩宋注等為核心文獻,將注釋向“小”處落實,而不是向“大”處廣撒網(wǎng),這尤其能揭示古人創(chuàng)作時的文思情感,是箋注古籍的正確理路。

《石門文字禪校注》之注釋,達到了當下集部文獻整理的最高水準,這得益于周裕鍇教授對北宋士人群體、唐宋詩歌、禪宗史實“深入骨髓”的理解。這種最高水準表現(xiàn)為對詩文義法的大量揭示、史實文辭的梳理辨析、禪宗俗約的總結(jié)提挈等諸多方面。如對詩文義法的揭示,是將中國詩話、詩論中的批評觀念應(yīng)用于具體詩作、詩句的校注之中,從而使得注釋包含有豐富的詩學理論;又如注釋中多用“此化用其意”“此借用其語”指明惠洪詩句之承襲淵源,尤能呈現(xiàn)惠洪的精微文思。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