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銘心妙相:龍門石窟藝術對話特展”在上海大學博物館舉行,此次展覽展出27件龍門石窟研究院特藏和16件當代藝術作品,是龍門石窟文物首次來到上海。千年前的北魏“龍門二十品”、北魏至唐代的造像與當代藝術家的作品,在展覽空間中對話。
澎湃新聞獲悉,這也是上海大學和河南省文物局在文博領域戰(zhàn)略合作框架下的首個工作成果。河南省文物局局長田凱致辭中表示,未來雙方將在考古發(fā)掘、研究闡釋等文博事業(yè)發(fā)展領域持續(xù)互動合作。
展覽現(xiàn)場
龍門石窟是云岡石窟的延續(xù),始鑿于北魏太和年間,盛于唐,終于清末。在長達1400余年的時間中,每一個朝代都對其都有修復和繼續(xù)創(chuàng)作,是世界上營造時間最長的石窟。北魏是龍門石窟的第一個興盛期,北魏時期的造像約占其總數(shù)的三分之一。從平城到洛陽,龍門石窟中北魏造像多面孔清新,身材瘦長,頗有一種文士之風。唐朝是龍門石窟的第二興盛期,造像也與北魏時期有明顯的不同。兩個時代造像藝術,以及其背后歷史和文化的原因,在展覽中可見端倪。
展覽入口,一尊唐代佛坐像,國家一級文物,高199、寬79.5、厚67厘米,征集;
坐像和臺座為系整體雕刻而成,肉髻表面遍布波狀發(fā)紋,正面作“品”字形。右手殘失,左手食指、中指伸直。衣褶在膝前向下彎曲,袈裟下擺垂覆于八角形臺座上。
北魏的“秀骨清像”與“剛健質(zhì)樸”的碑刻
從仿唐代萬佛洞式樣的展廳入口進入,迎面而來的是一尊唐代圓雕佛坐像。佇足凝視,佛像面容恬靜,上揚的嘴角帶著來自唐代的微笑。
視角轉(zhuǎn)向一尊北魏小佛頭,石鑿之間的“秀骨清像”一覽無遺。相比大同云岡石窟,龍門北魏造像更接近南朝,在北魏建都平城的時代,就不斷受到南方的影響,也有因南方政權更替而投靠北魏王朝的東晉皇族,他們帶來的魏晉自由豁達的精神,不斷地影響著中原故地的新居民。到了494年,北魏遷都洛陽,參照南朝典章,改革北魏制度,南朝文化審美也潛移默化影響了的龍門石窟的新樣式。
菩薩頭像,國家二級文物,北魏(386~534年),高19、寬11.5、厚8.5厘米,1987年龍門石窟西山火燒洞前出土;
該菩薩面目俊秀含蓄,呈閉目沉思之態(tài),頭戴寶冠,冠中間飾一自空而下的飛天,兩側(cè)為相對的飛天,裝飾極為獨特,表現(xiàn)出北魏晚期的清秀風格,雕刻精湛。
展出的雖只是一件小佛頭,但其深意微笑,洞悉哲理的智慧神情,透露著擺脫世俗的瀟灑風度。尤其頭飾上雕有的三身飛天,線條概括飄逸,儀態(tài)萬千,耐人尋味。
展覽現(xiàn)場,3D打印的古陽洞北壁上層“楊大眼造像龕”、“魏靈藏造像龕”“始平公造像龕”
展覽還帶來古陽洞北壁上層、距地面5米的“楊大眼造像龕”、“魏靈藏造像龕”等三龕的3D打印復制品。古陽洞開鑿于493年,是龍門石窟造像群中開鑿最早、佛教內(nèi)容最豐富、書法藝術最高的一個洞窟,北魏“龍門二十品”,古陽洞中就占有十九品。
“楊大眼造像龕”和《楊大眼造像記》,尖楣圓拱形龕,龕內(nèi)雕刻一佛二菩薩像。主佛著袒右佛衣,施禪定印,結跏趺坐,背光上分層雕飾坐佛、飛天、火焰紋,雕刻手法郁郁沉靜。
此次展出的雖只有三龕,卻涵蓋了古陽洞近百佛龕的諸多特點,雕造裝飾十分華麗,龕的外形、龕楣和龕額的設計也豐富多彩,變化多端。龕楣常見的聯(lián)珠紋、葡萄紋、忍冬卷草紋雕刻,也傳達出西域傳統(tǒng)藝術題材的深遠影響。
以“楊大眼造像龕”為例,龕楣中心刻廡殿頂?shù)钐?,正脊中心有金翅鳥,殿內(nèi)釋迦佛端坐,佛殿下二龍回首盤繞、下半還可見希臘式柱頭樣式;龕內(nèi)釋迦結跏趺坐,兩側(cè)菩薩侍立,具有鮮明的犍陀羅藝術遺風。
“楊大眼造像龕”主佛,臉型瘦長,略帶微笑,屬于典型受南朝影響的“秀骨清像”式風格。屋形龕楣是典型的漢式建筑風格,反映了遷都洛陽后北魏佛教藝術接受中原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龕主楊大眼是北魏名將,此龕乃其為孝文帝祈福所造。
龕右側(cè)的《楊大眼造像記》為“龍門四品”之一,刻于北魏景明正始年間(500年-508年),碑額上刻“邑子像”三字,所刻文字歌頌北魏將領楊大眼軍功顯赫的一生。
其中寫有“路徑石窟,覽先皇之明蹤,睹盛圣之麗跡,矚目徹霄,泫然流感。遂為孝文皇帝造像一區(qū),凡乃眾形,罔不備列,刊石記功,示之云爾,武?!?/p>
那是504年正月,楊大眼將軍率軍北歸,路過伊闕,就在當時開鑿不久的古陽洞,楊大眼凝視正壁主尊大佛,感動得流下眼淚,于是決意為已故的孝文帝造一尊佛像。所以古陽洞中釋迦牟尼造像,有北魏孝文帝之“麗跡”。
1907年法國漢學家沙畹攝古陽洞, 左為楊大眼龕,右為魏靈藏龕,從照片看楊大眼龕佛首早已殘損
《楊大眼造像記》屬于脫盡隸法、斜畫緊結的邙山體??涤袨椤稄V藝舟雙楫》將其列為峻健、豐偉之宗,點畫輕重對比明顯,用筆圭角盡露,沉厚恣肆,其點畫刀意顯著。其右“魏靈藏造像龕”的造像記與“楊大眼題記”,或疑同出于一人之手,但《魏靈藏造像記》在民國十年(1921)后為盜石人鑿損百余字,現(xiàn)僅存上半數(shù)十字。
展覽現(xiàn)場“龍門四品”拓本
展覽中有一板塊,展示了“龍門四品”拓本,除了通過題記了解最一手的歷史外,其實它們是隨著金石考據(jù)學派的興起進入世人視野的,又隨著碑帖學的興起漸被書家尊為北魏書法的代表之作。魏碑的字型在漢隸和晉楷的基礎上發(fā)展演化,端正大方、氣勢剛健質(zhì)樸,用筆在漢隸和唐楷之間??涤袨樵u價說:“魏碑無不佳者,雖窮鄉(xiāng)兒女造像,而骨血峻宕,拙厚中皆有異態(tài),構字亦緊密非常?!痹谕乇究蛇b望魏碑的價值所在。
魏靈藏造像題, 拓片,北魏(386~534年),高45、寬36厘米,龍門石窟西山古陽洞北壁;全稱《陸渾縣功曹魏靈藏、薛法紹造像記》,北魏太和景明初立,刻于古陽洞北壁。額中豎題“釋迦像”,左題“薛法紹”,右題“魏靈藏”。碑文記錄了造像者官職、姓名、籍貫及發(fā)愿祈福的禱語。
龍門造型中的文化變遷
唐朝是龍門石窟的第二興盛期,造像也與北魏時期有明顯的不同。展覽第二部分從秀骨清像,進入“豐滿圓潤”的唐代,唐代的雕像平穩(wěn)而祥和、曲線和諧,變化多樣,融入了中原民族的特征。展覽中最大的一尊佛坐像便來自唐代,連底座近2米的高度透露一派大唐氣象。
佛坐像,國家一級文物,唐(618~907年),像高170、寬106.5、厚72.5厘米 ,座高95、寬112、厚89厘米,征集;
該佛像結雙跏趺坐于八角形束腰蓮座上,肉髻螺發(fā),臉頰豐滿圓潤,著通肩式袈裟,裙裾覆垂于臺座,衣紋剛勁而有節(jié)奏。右手應施無畏印,左手扶膝。
進入唐代的部分,看到了多變的線條,以及寫實雄健的佛教藝術造像。無論是舒坐的佛像、還是力士、飛天,動態(tài)自由活潑,其中不少是新中國成立后龍門石窟西山奉先殿遺址、西山賓陽洞附近等地出土的,還有一尊小飛天,憨態(tài)可掬、天然舒展,為1953年由青島海關移交。
飛天,國家二級文物,唐(618~907年),長48、寬23.5、厚9厘米,1953年由青島海關移交;
該飛天雙手向前,身軀呈L形,腰身柔軟,帔巾飄舉,體態(tài)優(yōu)雅,當屬盛唐時期作品。20世紀30年代被盜。
從這些不同樣式的雕塑,可見唐代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全面昌盛,促進了佛教的繁榮,這使佛造像藝術再迎新高峰。當時的佛像在藝術上追求雍容華貴、莊重典雅。于是佛造像一改南北朝時期的清瘦飄逸,轉(zhuǎn)向豐滿端麗,透露著圓潤柔和的美感。
唐大中四年造像塔,國家一級文物,唐(618~907年),高59、直徑60厘米,1989年龍門石窟西山賓陽洞附近出土;
該塔段是為洛陽圣善寺僧懷則位于龍門天竺寺東北的墓地所立的幢塔基座,由門人比丘紹明造立于唐大中四年(850年)。塔段為矮壯圓柱體,中西風格結合。
眾所周知,龍門石窟規(guī)模最大、藝術最精湛的一組摩崖型群雕——大盧舍那像龕,用極富情態(tài)質(zhì)感的美術群體形象,將佛國世界那種充滿了祥和色彩的理想意境表達的淋漓盡致。這組雕像體現(xiàn)了大唐帝國強大的物質(zhì)力量和精神力量,顯示了唐代雕刻藝術的最高成就。
740年,日本圣武天皇依照龍門盧舍那模樣,在奈良東大寺鑄造了金銅盧舍那佛像,可見當時唐文化的影響力。這也可以看出,龍門石窟經(jīng)歷了北魏發(fā)展和唐代的繁榮,其燦爛的文化不僅對中國有著深遠的影響,而且影響了亞洲及中國周邊國家。
舒相座菩薩像,國家一級文物,唐(618~907年),高86.5、寬44、厚45厘米,2000年龍門石窟西山奉先寺遺址出土
該菩薩面部豐滿圓潤,肌肉寫實,身飾項圈、帔帛與瓔珞;腰束大裙,腰部細窄而鼓腹,半跏趺坐于束腰蓮花臺座上。寬大輕薄的裙裾覆蓋蓮臺,衣紋簡練流暢,蓮瓣剛勁有力,呈現(xiàn)了盛唐雍容華貴的菩薩姿態(tài)。
從北魏到唐,通過龍門佛像,看到的不僅是佛像造像的發(fā)展,亦是承載了中國古代不同時期佛像的造型藝術,更是歷史和社會的沿革。
展覽也延展至今,通過回流文物講述20世紀初龍門石窟也因為西方探險者被世界知曉,后遭盜掘,給留下的滿目瘡痍。據(jù)統(tǒng)計,目前已知流散在海外的龍門石窟佛像多達200件以上,而實際數(shù)字更是無法估量。此次來滬展出的有3件海外回流的佛頭像,均為2005年由美籍華人陳哲敬先生捐獻回國的,也由點及面,讓人了解回流文物的不易。
佛頭像,國家一級文物,北魏(386~534年),高32、寬14、厚12.5厘米,原龍門石窟西山古陽洞高樹等造像龕佛頭,2005年10月回歸龍門石窟。
佛像系北魏后期龍門佛教造像藝術“秀骨清像”的范例,20世紀初期被盜鑿,運往法國,后流落比利時,1991年由美籍華人陳哲敬收藏。1992年專家確認為古陽洞北壁高樹解伯都等三十二人造像龕主尊的頭部,該龕造像題記為龍門二十品之一。
上海大學一直重視海外流失文物的研究,在國內(nèi)率先成立了中國海外文物研究中心,今年11月14日,上海大學還將承辦聯(lián)合國“打擊非法販運文化財產(chǎn)國際日”的中國主會場活動。
觀世音像龕現(xiàn)狀圖(左)和1910年拍攝的資料圖
近年來,龍門石窟研究院提出“回歸歷史,再現(xiàn)芳華”數(shù)字龍門的主題構想,采用數(shù)字技術對石窟文物進行虛擬修復,針對文物本身遺失或損壞的部分,利用文獻資料、圖像信息,按照一定規(guī)則對其進行修補,復原其歷史樣貌,結合現(xiàn)代科技手段復制文物最初誕生的模樣。
觀世音像龕 3D打印(左)和虛擬修復(右),唐(618~907年),高112、寬65、深30厘米,龍門石窟西山萬佛洞前室南壁
此次展出的一件龍門最著名的萬佛洞洞口南側(cè)一尊觀世音菩薩像的3D打印和虛擬修復像。即便是跟團游,導游也會特別指出這尊將瓔珞甩在身后的、身姿婀娜的觀音像,并戲稱其為“下班的觀音”。據(jù)說,梅蘭芳早年參觀龍門時,也曾被她那優(yōu)美的形象所吸引,并將其運用到他的表演中。
張健君作品《龍門羅漢》(1979)與唐代“力士像”(國家一級文物,1953 年龍門石窟西山路洞前出土)
此次展覽另有一個特點是“古今對話”。如通過生于河南的藝術家尹朝陽的龍門寫生讓觀眾從藝術家的視角看風景;又如唐代佛像邊有張健君在1979 年龍門石窟的現(xiàn)場創(chuàng)作性寫生……這些對話相對直觀,讓人一目了然。
韓子健作品《指月》倒影著唐代佛像
也有一些與場景配合的對話,比如,韓子健創(chuàng)作于2010年的裝置作品《指月》,這件作品緣于1993年藝術家第一次來到龍門石窟,直面佛教造像的感動。而此次根據(jù)展覽空間對《指月》進行了重新的組合,亦是當年作品的觀念延續(xù)。展覽最后,一尊唐代立佛倒影在當代作品的鏡像中,構成了一種時空鏈接。
古今對話,或者說當下藝術家向古代經(jīng)典致敬古來有之,其中“龍門四品”就與嗜古成癖的清代書法家黃易有關,因為他在龍門的訪碑活動,使得古陽洞內(nèi)北魏造像題記走出孤寂的崖壁,走向士人的書齋。盡管與古代文物從厚重的歷史中來,傳遞出層層信息相比,當下的創(chuàng)作略顯輕弱,但也讓人看到了當下藝術家對于傳統(tǒng)的思考和延續(xù)。
展覽開幕現(xiàn)場
注:展覽由上海大學和河南省文物局主辦、上海大學博物館和龍門石窟研究院承辦,展覽將持續(xù)至2022年1月8日。因為疫情防控需要,大學校園暫時未對外開放。展覽后續(xù)將持續(xù)推出學術講座、藝術家對談等活動,所有重要活動都將配套線上直播,也將推出線上全景漫游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