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文化

饕餮中國:江南菜是何時變甜的

蘇州毫無疑問是明清時期江南一帶的文化輻射中心,所謂“蘇人以為雅者,則四方隨而雅之,俗者,則隨而俗之”,嗜甜的食俗以蘇州為中心順理成章地向周邊擴展。

外人初到江南,往往認為當地菜太過甜膩,尤其以蘇州、無錫為最,《舌尖上的中國》中所提及的無錫排骨就是典型的例子。傳統(tǒng)相聲《報菜名》里所說的“南甜北咸,東辣西酸”更是強化了國人心中江南嗜甜的印象。但是實際上,江南菜的變甜只是一段并不久遠的歷史。

南人嗜甜始于靖康之難?

“飯稻羹魚”這句話是2000年前太史公司馬遷提出的,是對當時江南飲食文化的高度概括。顯而易見,在漢代中原人看來,吳人以稻米和魚類為食材,口味大約無甚特點。人們擇食多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就地取材。至今,水產品仍然是江浙菜的重要組成部分,比如蘇州的“松鼠鱖魚”,又如寧波的雪菜黃魚湯。

饕餮中國:江南菜是何時變甜的

松鼠鱖魚

饕餮中國:江南菜是何時變甜的

雪菜黃魚湯

等到三國歸晉之后,南北飲食文化實現了第一次大規(guī)模交流。東吳名將陸抗的兒子陸機在拜訪晉武帝的女婿侍中王濟時,王濟就得意洋洋地指著飯桌上的“數斛羊酪”,頗為挑釁地問陸機“你們江南吳地有什么好吃的東西可與此物相媲美么(卿吳中何以敵此)”?陸機不愧是文采斐然的青年才俊,答案脫口而出:“我們那里千里湖出產的羹,不必放鹽豉就可與羊酪媲美呢(千里莼羹,未下鹽豉)!”。

所謂“莼”,是江南各地一種常見的水生野菜?!侗静菥V目》中說,莼葉圓莖紫,柔滑可羹。氣味甘寒,主治消渴熱痹,下氣止嘔的功效。太湖一帶的莼菜,人稱“江東第一妙品”,鮮美、清香、滑嫩,常用來做炒菜和湯菜?!拜桓本褪怯幂徊思诱{料制成的稠湯。今天的“太湖莼羹”,仍是一道江南地方名菜。而“豉”,則是一種咸味調味品,以黑大豆或黃大豆經蒸煮發(fā)酵后制成。魏晉人做菜用鹽豉,猶如今天炒菜加味精和醬油。不加“鹽豉”的莼羹就能和羊酪相提并論,加了“鹽豉”以后當然就更勝一籌了。因此“千里莼羹,未下鹽豉”被傳為名對。當然,當時的王濟只是撇撇嘴,根本不會把什么莼菜當一回事。要知道,這個當朝駙馬,可是個大富豪兼美食家,他家的小豬,都是用人奶喂養(yǎng)的。但由此也可以看出,當時的江東菜肴,是用鹽豉佐味的,這哪里會甜,分明是咸! 

饕餮中國:江南菜是何時變甜的

莼菜羹

一直到了唐宋年間還是這樣。杭州人沈括在《夢溪筆談》里提到,“大底南人嗜咸,北人嗜甘”,不但說明當時的江南仍舊尙咸,似乎還暗示了北宋的中原人是喜歡吃甜的。有人進而推測江南菜由咸轉甜大概是靖康年間北方動亂,大量北方人南遷以后帶來的影響。這種說法粗看似乎很有邏輯,其實卻是經不起推敲的。

沈括所說的“甘”,其實是個比較模糊的概念,既可以解釋成甜,也可以理解成味道好。即便真的是“甜”的意思,這樣的風俗大概也沒有傳承多久,因為在一個世紀后的湖州人朱彧所寫的《萍洲可談》中(成書于宣和元年即1119年),對北宋末年四方飲食的差異的描述已經變成了“大率南食多鹽,北食多酸,四夷及村落人食甘,中州及城市人食淡,五味中唯苦不可食”。其中明確地提到中州(原)人是口味清淡的,自然無法把嗜甜的口味帶到江南來。

另一方面,兩宋之交的北人南遷雖遍布江南各州縣,卻以南宋行在(臨時首都)臨安(今杭州)最為集中。1129-1130年,金兀術攻陷臨安,又在退兵時一把火燒了三天三夜,把杭州城燒成一片廢墟。所謂“臨安府(大致相當于今杭州市除去淳安、建德、桐廬的轄境)自累經兵火以后,戶口所存,裁十二三,而西北人……輻湊并集,數倍土著”,臨安移民的76%來自中原地區(qū),其中絕大多數又來自東京開封府,以致宋高宗退休當太上皇后游西湖,還能感慨“此皆京師舊人”。北方移民的強烈影響甚至在杭州這樣一個吳方言區(qū)的核心地帶形成了一個半官話方言島(吳語太湖片杭州小片),但值得玩味的是,今天的杭幫菜在江浙菜系里,偏偏是不以嗜甜,反而是咸鮮、清淡著稱的。這就很尷尬了,只能說明根本不是兩宋間的北方移民帶來了喜好甜味的飲食習慣(否則杭州菜就應該是最甜的)。 

饕餮中國:江南菜是何時變甜的

杭幫名菜 龍井蝦仁

糖的普及

實際上,一直到元明時期,江南菜仍舊不是很甜。在元末明初的蘇州飲食專著《易牙遺意》中共記載了49種菜肴制作方法,明確提到用鹽的達到33種,約占67.35%,用糖的只有7種,僅占14.29%,由此可見,當時用鹽進行調味的比例遠遠大于用糖。

甜味既然不是北人南遷帶來的,那么江南菜又是如何從咸變甜的呢?實際上,這與氣候、地理沒有什么關系,既不像有些人所說的,“由于北方的氣候晝夜溫差較大,有利于植物的糖分積累,而北人長期食用這些食物,日積月累,很容易形成嗜食甜食的飲食習慣”,也不像另一些人解釋的,“南方氣候炎熱時間長,人體皮膚多外露,蒸發(fā)量大,為補充身體的水分代謝作用,故需在食物中加糖(與病人打葡萄糖水類似);北方則相反,蒸發(fā)量不大,因而無需加糖”。

歸根結底,“甜味”物質在任何濃度下都會給人造成愉快感,顯然甜味是人類的普遍偏好,跟地域沒有太大關系。比如“藏人不食甜物,不飲甜水”,明清時期藏人的日常飲食是不帶甜的,也不喜歡甜,這一習慣一直延續(xù)到晚清,但在節(jié)日和喜慶場合等藏族的宴會上,糖是少不了的,甚至連藏族重要的日常食品“手抓飯”,在節(jié)日制作時均要加入糖。

江南菜變甜的原因,其實正是在于糖的普及。雖然我國利用甘蔗制糖遠在漢朝就開始了,到公元五世紀蔗糖制作已初具規(guī)模,發(fā)展到唐代已居世界領先地位,至于到了明代,甘蔗制糖已經爐火純青,相當完美了。但直到明代后期,糖仍然是很珍貴的稀少物品。王世貞所撰的《燕山堂別集》卷十三里記載,萬歷皇帝派司禮監(jiān)太監(jiān)張誠賞賜權臣張居正“銀三百兩、白糖一百斤、黑糖一百四十斤、蜜二十五斤?!憋@而易見,如果不是珍貴的物品,皇帝不可能作為恩賜品賜與大臣作為獎勵的。在這種情況下,普通民眾能消費得起糖的不是很多,菜肴里用糖自然并不普遍。

 

饕餮中國:江南菜是何時變甜的

晚明權臣張居正

直到16世紀中葉至17世紀初,即明中期的嘉靖年間至清初順治末年約近150年的時間,中國的甘蔗種植和制糖技術才取得了較大的突破,到嘉靖年間發(fā)明了白糖后,制糖技術取得了革命性的發(fā)展,明末的制糖技術和甘蔗種植技術在民間逐漸推廣,終于在氣候適宜的福建(包括臺灣)、廣東形成了甘蔗種植基地,《天工開物》就說,甘蔗主要“產繁閩、廣間,他方合并,得其十一”,大量的廣東和福建糖在江南進行銷售,每年達上億斤之多,使得江南成為了明清時期粵糖和閩糖最大的商品集散地。 

饕餮中國:江南菜是何時變甜的

廣東的甘蔗林

而以蘇州為中心的江南地區(qū)也有能力消費如此巨量的食糖。這里在明清時期是全國最為富裕的地方之一,清初,時人將蘇州稱為天下“四聚”之一,稱“天下有‘四聚’,北則京師、南則佛山、東則蘇州、西則漢口”,又稱“繁而不華漢川口,華而不繁廣陵阜,人間都會最繁華,除是京師吳下有”??滴跄觊g沈寓在其《治蘇》中就曾指出:“東南財賦,姑蘇最重;東南水利,姑蘇重要;東南人士,姑蘇最盛?!边@種局面直到近代也沒有什么改變,譬如根據1932年國民政府的統(tǒng)計,江陰縣(今屬無錫市)甲等戶(百畝以上)的收入平均數是2030元,而蘇北沭陽縣(今屬宿遷市)甲等戶的收入只有342元,甚至比不上江陰的丙等戶(不足五十畝)的354元的收入。

江南甜蜜蜜

正是由于制糖技術大發(fā)展,糖從奢侈品變成了江南一帶的常見食品,老百姓普遍能夠消費得起,使得從清代中葉開始,江南菜開始出現了嗜甜的現象。袁枚的《隨園食單》里記載的江南菜肴,已經把糖廣泛用于日常飲食中的煎炒燉煮蒸炸;新的甜制飲食風味品種不斷增多,頗能代表江浙風味的一些食品也相繼出現,如素燒鵝、風楞、精美的夾層料等等。譬如夾層糕,“以純糯粉作糕,分作三層:一層粉,一層豬油、白糖,夾好蒸之,蒸熟切開。蘇州人法也”,清楚地說明是一種甜食。而烹制黃魚,需“黃魚切小塊,醬油郁一個時辰,瀝干。入鍋爆炒兩面黃,加金華豆豉一茶杯,甜酒一碗,秋油一小杯,同滾。侯鹵干色紅,加糖,加瓜姜收起,有沉浸濃郁之妙”。烹飪用糖也標志著糖已經與江南日常飲食的結合。 

饕餮中國:江南菜是何時變甜的

今天的夾層糕

到了清末民初,杭州人徐珂在《清稗類鈔》中記載:“各地食性之不同。食品之有專嗜者。食性不同,由于習尚也。則北人嗜蔥蒜,滇黔湘蜀嗜辛辣品,粵人嗜淡食,蘇人嗜糕。”雖然這里還沒有明確指出蘇州(江南)人嗜甜的特點(其實蘇式糕點里已有大量放糖的例子),但在同一本書的“飲食類·蘇州人之飲食”章節(jié)里,作者已經清楚地寫道,“蘇(州)人以講求飲食聞于時,凡中流社會以上人家,正餐、小食,無不力求精美,尤喜食多脂肪品,鄉(xiāng)人亦然。至其烹調之法,概皆五味調和,惟多用糖,又喜加五香,腥膻過甚之品,則去之若浼”,說明甜已經是蘇州菜的一個重要特征了。

蘇州毫無疑問是明清時期江南一帶的文化輻射中心,所謂“蘇人以為雅者,則四方隨而雅之,俗者,則隨而俗之”,嗜甜的食俗以蘇州為中心順理成章地向周邊擴展?!队萼l(xiāng)志略》就記載當時常熟縣(今屬蘇州市)的風俗:“世人由來愛甜口,不妨十倍添糖霜?!倍鴱慕_始,無錫也形成了幾乎所有紅燒的菜都要加糖的習慣,“甜味”成了錫幫菜的招牌口味。在此方面,“無錫肉骨頭”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無錫肉骨頭又稱“無錫排骨”和“醬炙排骨”,是無錫三大土特產之一,在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開始行銷于市。1927年,三鳳橋肉莊兼收了當時做肉骨菜肴的各派之長形成今日名冠江南的“無錫排骨”的風味特色。作為馳名中外的地方名吃,無錫排骨以醇厚入骨、甜而不膩、酥軟可口而為人稱道,尤以“甜美酥軟”獨顯其長。制作上,若以豬肋排1000克計算,這道菜肴的八種調料中“白糖”就達到50克,除醬油外,比2克精鹽量足足高出二十余倍,其甜味可想而知。從這時起,“北咸南甜”的飲食口味格局才最終成型。(文/郭曄旻)

饕餮中國:江南菜是何時變甜的

無錫肉骨頭

饕餮中國:江南菜是何時變甜的

無錫小籠

參考文獻:

周正慶:《中國糖業(yè)的發(fā)展與社會生活研究 16世紀中葉至20世紀30年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陳婷:《蘇州糖文化研究》,《農業(yè)考古》,2015年第3期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