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成功發(fā)射后,一個英文單詞“taikonaut”又進入了中國人的視野。歐洲航天局祝賀中國國家航天局成功發(fā)射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文中就使用了這個詞。
其實,早在1998年,taikonaut一詞已被牛津詞典正式收錄。商務印書館英語編輯室主任馬浩嵐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表示,“taikonaut”在英語世界已經(jīng)是普遍使用的詞匯,但這個詞在國內(nèi)學英語的人群中,并不是很普及。
歐洲航天局祝賀中國國家航天局成功發(fā)射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文中就使用了這個詞。
taikonaut一詞已被牛津詞典正式收錄。
6月18日,在北京大學舉辦的“把青春華章寫在祖國大地上”網(wǎng)絡主題宣傳和互動引導活動啟動儀式上,剛剛從發(fā)射現(xiàn)場趕來的“航天英雄”楊利偉表示:
“大家還記得,國際上管航天員叫astronaut,但我們成功創(chuàng)造了一個新的詞,我們把中國的航天員叫taikonaut?!?/p>
“taikonaut這個詞1998年就收錄進了牛津英語大詞典?!鄙虅沼^英語編輯室主任馬浩嵐告訴澎湃新聞記者,當時中國航空技術發(fā)展,國外的科學雜志還有一些媒體在報道時就已經(jīng)采用了“taikonaut”這個詞。但年代久遠,他們還未考證這個詞最初是來自于中國人的創(chuàng)造還是外國人在報道中國航天時從拼音創(chuàng)造而來。
馬浩嵐介紹,“taikonaut”是一個“拼音+英語詞尾”構成的詞,前半部分“taikon”來自“太空”的漢語拼音,后半部分詞尾“naut”在英語中可以代表“宇航員”這一類人,“我理解中,‘taikon’相當于一個title,因為它是從中文的拼音過來的,所以它特指中國宇航員身份,有一個國家的象征和區(qū)別,‘naut’則代表職業(yè)身份,拼起來形成這個詞。”
事實上,作為僅有的三個獨立載人航天國家,美國、俄羅斯和中國航天員都有特定的英語稱呼。美國或其他國家的航天員名稱一般是“astronauts”,俄羅斯(或蘇聯(lián))航天員被稱為“cosmonauts”,這個詞源自于俄語中的“宇宙”一詞。
馬浩嵐說,“taikonaut”是一個典型的“介入詞”,在英語中,這種介入詞還有很多,“比如tofu(豆腐),jiaozi(餃子)等,都是介入詞?!?/p>
但她也承認,像“taikonaut”這種并非完全是拼音,而是“拼音+英語”拼合起來的單詞在英語中很罕見,“目前也只能想到這一個?!?/p>
“這體現(xiàn)了我們國家空間技術的發(fā)展。最早只有美國有專指本國航天員的詞匯,之后是俄羅斯,然后是中國。這說明中國的科技發(fā)展到這個程度了,國力到這個程度了。中國擁有的這一類技術是這個國家所獨有的,英語里就會用一個詞去體現(xiàn)它?!瘪R浩嵐表示,語言是現(xiàn)實生活的體現(xiàn),在使用英語的西方社會,公認的是中美俄三國有強大的空間宇航技術,就索性造出三個詞,專指這三個國家的宇航員,這樣表述清楚簡潔,不需要再加任何其他標識就可以讀懂,“這個詞也體現(xiàn)了對這個國家的尊重。”
對于“taikonaut”這樣“中西結合”的造詞方式,《英漢大詞典》編纂處工作人員表示不多見,“這個詞的出現(xiàn)說明我們國家航天發(fā)展得越來越好,成為了航天大國,所以英語世界就認為應該有一個專門的詞來指中國的航天員,于是用漢語的元素加入英語,創(chuàng)造了taikonaut這個詞。”
馬浩嵐說,“taikonaut”在英語世界已經(jīng)是普遍使用的詞匯,認可度很高。但這個詞在國內(nèi)學英語的人群中,并不是很普及。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taikonaut”的應用范圍并不廣,另一方面,“taikonaut”還未進入教材編寫者的視野里。中小學教材中,提到太空相關內(nèi)容,還是用“astronaut”這個詞。
這種現(xiàn)象在其他漢語介入詞中也有體現(xiàn),例如“餃子”,現(xiàn)在中國中小學英語教材中還普遍使用“dumpling”,但這個詞的意思是“面皮包著餡兒”的食物,并不能專指中國的餃子,所以現(xiàn)在英語世界大都使用“jiaozi”。
“我覺得隨著中國空間技術的發(fā)展,國力的增強,這些反映中國特有社會文化和歷史的、從中文中借過去的詞,在英語教學中也該得到重視。我們非常希望把這些詞作為正規(guī)的詞匯放到英語教學中,作為中國人,尤其應該知道這些詞匯?!瘪R浩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