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8日的《紐約時報》提出了一個“今日新詞”,為kinship。這個詞的解釋有兩個,一個是指人類學(xué)意義上的親戚關(guān)系:“基于血緣、婚姻、領(lǐng)養(yǎng)而形成的關(guān)聯(lián)或關(guān)系?!保?.. relatedness or connection by blood or marriage or adoption.)另外一個定義,則是社會意義上的,“因志趣相投,或是品性類似走到一起而形成的親密關(guān)系?!保╝ close connection marked by community of interests or similarity in nature or character.)
人民視覺 資料圖
如上所譯,親戚中的血緣關(guān)系是“緣”,緣分也是一種“緣”。kinship這個詞,就是我們中文常說的“緣分”了吧。這緣分也不限于人類的關(guān)系,著名靈長類動物學(xué)家珍·古道爾(Jane Goodall)和邁克爾·尼科爾斯(Michael Nichols)曾著《野蠻的緣分》(Brutal Kinship),探索人類與大猩猩之間的關(guān)系。書中說野外、人工飼養(yǎng)或是動物庇護所中大猩猩的生活。書中說人類讓猩猩更“像人”(human)但更不合“人道”(humane)。而古道爾本人和大猩猩之間,存在著人類相互之間可能都難有的“猿分”。
這種緣分也可在人和地方之間形成?!都~約時報》上提供了一個例句:
“I felt a really strong kinship with the city that I hadn’t felt as deeply in a long time,” Mr. Altuzarra said. “I missed the energy.”
“我與這座城市很有緣,這種深切的感受我好久都沒有過了,”阿爾圖扎拉先生說?!拔覒涯钸@樣的活力。”
若無更大信仰或情懷,人們對于親疏關(guān)系的取舍,多以血緣關(guān)系的kinship為參考。這包括往回看的祖宗八代,四周看父母手足,往前看子孫后代。
在物質(zhì)生活日漸豐裕的當(dāng)下,不少人在追求精神生活的時候走向?qū)じT谶@種kinship之中找到生命的意義。各地都有家族在大興修譜,恢復(fù)宗祠。往回追溯多少代,有無可能找到什么秘笈以振興家風(fēng)?很多地方,包括一個區(qū),一座城,也在用過去本地走出的名人,翻來覆去做文章。碰巧基于家族、地域的歷史關(guān)系,也處在kinship的某個同心圓內(nèi)??墒且赃b遠的祖上和先賢解釋自身為人處事,其力度有多大?還是早已嬗變,稀釋到與今人毫無干系了?
有時候,家族傳統(tǒng)與其說是榮耀,不如說是一種嘲諷,襯托出今人的不堪來。在家族關(guān)系上,我們不如關(guān)注眼前的人,眼前的事,少去給權(quán)勢要人錦上添花,更要去憐恤弱小,給他們雪中送炭。有一事做一事,有一難幫一難,這樣更為靠譜一些。崇拜祖宗更不如敬重愛護當(dāng)下的父母。閩南話稱:“在生一粒豆,卡贏死后拜豬頭。”
親者割之不斷,疏者續(xù)之不堅。親戚之間的kinship,血濃于水,結(jié)成的親緣關(guān)系緊密,不必多言。但話說回來,農(nóng)耕時代之后,很少有家族還是幾世同堂,住在同一個地方。生于甲地,上學(xué)于乙地,工作于丙地丁地。成長就是不斷掙脫家族的地心引力。人之初性相近,茍不教,性乃遷。三觀漸行漸遠。今日父子反目成仇,母女互相拉黑的情形,都開始頻頻發(fā)生。是人心不古,還是人們對于遠近親疏,有了新的啟蒙?
人們熱衷于找祖上或是家族的名人,給自己當(dāng)注腳,或是為了光孫耀子。家族的丑事和不幸,提的人就少。無非都是粉飾太平。英文中有句說法:我搖搖自己家族樹,準會掉下些歪瓜與裂棗。(I shake my family tree and a bunch of nuts fell out.)這種說法有些自我挖苦:Nuts本意指果子,但是也指各種神神叨叨辦事沒譜的人士。這種人,哪個家族沒有?
沒有一個家庭是真正正常的。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jīng)。對于不完美的家族,大部分人覺得這是別人“原生家庭”的問題,不是自己家庭的問題,更不是祖上的問題。別忘了我們就是后人的祖宗。我們完美嗎?布倫·布朗(Brené Brown)推廣了一個詞語: vulnerability——脆弱性,她要人正視自己的失敗和陰暗,活得更實在。沒有必要把自己和家庭家族高高掛起。這很累,也不誠實。自我貶低的優(yōu)良作風(fēng)推廣起來還要一段時間。在此之前,你以自我貶低為幽默,你在自嘲反引來他人嘲笑,甚至有人跟過來,趁亂踹你數(shù)腳。
在親子關(guān)系上,基于kinship的“原生家庭”,被過分強調(diào)。改革開放多年,現(xiàn)代心理學(xué)發(fā)展日新月異,可引入中國話語的心理學(xué)術(shù)語,好像就原生家庭等幾個蹩腳概念。關(guān)于家庭的政治正確,也意外地讓中國親子關(guān)系累人。仿佛我們在教育孩子上錯上一步就通盤皆輸。能不能有點容錯精神?看《鄉(xiāng)下人的哀歌》(Hillbilly Elegy)可知,再糟糕的家庭都可以出來有出息的孩子。書中的媽媽是癮君子,孩子后來在耶魯?,F(xiàn)在的美國學(xué)校錄取,還偏偏喜歡這樣的逆襲故事。有時候孩子在問題家庭成長,大了倒皮實一些。而沒被打敗的人,總是害怕失敗,而不敢越雷池一步。
相反,有時候家庭關(guān)系太順,夫妻婦唱夫隨,孩子在無菌的氣泡中長大,不知道如何處理矛盾沖突。未來遇到問題,反束手無策,或是三觀顛覆,一蹶不振。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人們怕出錯。把家庭的因素看得過重。而孩子的成長,到底有多少直接和家庭有關(guān)?你自然可以步步為營,每一步都要精致到極致。你可以每一個土坷垃都親手捏碎,最后能畝產(chǎn)萬斤嗎?若是接受自己和孩子的平常,我們就不會和孩子過不去,和自己過不去。期望值都那么高,恐婚恐育的人則越來越多。前幾年看到有關(guān)人口崩潰的論述,里面有一說法是在新加坡等沒有計劃生育的國家,華人生育率也比其他族裔低,為什么?太望子成龍。帶孩子代價太大了。
不要說祖宗八代,就是親生父母和手足兄弟姐妹,對我們的影響又有多少?根據(jù)尤·布朗芬布倫納(U Bronfenbrenner)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理論,人的成長嵌套于相互影響的一系列環(huán)境系統(tǒng)之中——微觀系統(tǒng)(Microsystem)、中間系統(tǒng)(Mesosystem)、邊際系統(tǒng)(Econsystem) 、宏觀系統(tǒng)(Macrosystem)和歷史系統(tǒng)(Chronosystem)。在這些如同俄羅斯套娃,一個套一個。又如同石頭扔到水里之后,形成的一波波的漣漪。不同系統(tǒng)相互作用,并共同影響個體成長。人的發(fā)展受制于學(xué)校、單位、社區(qū)、媒體、宗教甚至國家等諸多環(huán)境因素。這些環(huán)境在改變著人,它們可以讓親兄弟變成陌生人,也讓陌生人成為異父異母的手足同胞。人類學(xué)意義上的kinship, 和社會學(xué)意義上的kinship, 哪一個最終決定我們的一輩子??家族是人碰巧投胎進入的,不是自主的選擇。人最終和什么人交往,可能對自己影響更大。人生有三五知己,形成親密關(guān)系,長期保持聯(lián)系,那就是一種新的親情。他們是精神上的骨肉同胞。親們你們說是不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