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文化

走近兩千年前的暴君?大英博物館揭秘“尼祿·神話背后的人”

尼祿(Nero)是以其殘忍、放蕩、古怪,被后世認為是羅馬最臭名昭著的統(tǒng)治者之一,但真實的他是不是史書上描述的暴君?

尼祿(Nero)是以其殘忍、放蕩、古怪,被后世認為是羅馬最臭名昭著的統(tǒng)治者之一,但真實的他是不是史書上描述的暴君?

澎湃新聞獲悉,5月27日起,大英博物館將推出“尼祿:神話背后的人”。史書上的尼祿16歲繼承皇位,30歲在暴亂中死去。他執(zhí)政的動蕩14年見證了不列顛諸部落的布狄卡起義、羅馬大火;且弒母殺妻,大興土木、窮奢極欲。

但這真的是兩千年前的事實嗎?展覽希望通過200余件展品,讓觀者在史書之外作出自己的評判,策展人弗朗切斯科·博洛尼亞(Francesca Bologna)試圖通過留存的文物探索文字以外的歷史,探究尼祿到底是年輕且缺乏政治經(jīng)驗的統(tǒng)治者、是勵精圖治的君主,還是冷酷狂妄的弒母者?

尼祿大理石半身像。 意大利,約公元55年。

尼祿大理石半身像。 意大利,約公元55年。

尼祿是羅馬的第五位皇帝,羅馬帝國第一王朝(朱里亞·克勞狄王朝)的最后一代皇帝。該王朝由凱撒的養(yǎng)子奧古斯都創(chuàng)立。

尼祿是羅馬最臭名昭著的統(tǒng)治者之一,從公元54年(16歲)即位,至公元68年(30歲)去世。他在位13年240天正是羅馬社會和政治發(fā)生重大變化的時期,羅馬大火、不列顛的暴亂都發(fā)展在他統(tǒng)治期間。此外,羅馬帝國還吞并博斯普魯斯王國,并首次與猶太爆發(fā)戰(zhàn)爭。

他的個人生活,更被后世津津樂道,比如他殺害了自己的母親和兩任妻子;比如比起統(tǒng)治帝國,他更關(guān)心藝術(shù)。

Le MondeIllustré,《尼祿在羅馬大火之后》,木版畫,1862年

Le MondeIllustré,《尼祿在羅馬大火之后》,木版畫,1862年

但我們對尼祿真正了解多少?關(guān)于他流傳后世的丑聞,是否能與他的統(tǒng)治區(qū)分看待?

我們對尼祿的認識,大部分來自羅馬史學家塔西佗(Tacitus)、蘇埃托尼烏斯(Suetonius)和狄奧·卡西烏斯(Cassius Dio)在尼祿死后十年余年間的記載,他們的敘述也長期影響著我們對這位皇帝統(tǒng)治的理解。然而,他們的講述是否客觀公正?

尼祿的死亡帶來了混亂和內(nèi)戰(zhàn),直至弗拉維安人(Flavians)奪取政權(quán)后建立新朝后,內(nèi)戰(zhàn)才結(jié)束。在弗拉維安家族的統(tǒng)治下,歷史寫作者為新朝合法化背書,他們以最惡劣的眼光描繪了最后的朱里亞·克勞狄人,這些記錄造就的尼祿形象流存至今。

出生和早年

尼祿母親小阿格里庇娜(Agrippina)胸像,公元37-39年

尼祿母親小阿格里庇娜(Agrippina)胸像,公元37-39年

公元37年12月15日,尼祿出生于羅馬南方的海邊城市安提烏姆,母親阿格里庇娜為新生兒命名為“魯基烏斯”(全名為魯基烏斯·多米提烏斯·阿赫諾巴爾布斯,Lucius Domitius Ahenobarbus)。尼祿的父母均為奧古斯都的孫子,但其3歲喪父,母親也遭到流放,由姑母“列比達”家族帶大。

年輕的尼祿,大理石雕像,公元50–54年。

年輕的尼祿,大理石雕像,公元50–54年。

公元49年,克勞狄一世(Claudius)皇帝與阿格里庇娜結(jié)婚,次年13歲的尼祿過繼為克勞狄家族養(yǎng)子。尼祿和其母親阿格里庇娜也為克勞狄一世帶來了與奧古斯都的聯(lián)系,從而鞏固了他的執(zhí)政地位。

克勞狄一世與前妻美撒里娜生有一女一子,長女克勞狄亞·屋大薇婭、幼子不列塔尼庫斯。相比親生兒子,克勞狄一世更喜歡年長8歲的尼祿,加之阿格里庇娜的栽培,皇位繼承人向尼祿傾斜。其后,阿格里庇娜聘請哲學名士塞內(nèi)加為兒子授業(yè),并讓尼祿與屋大薇婭結(jié)婚。

16歲的皇帝

公元54年,克勞狄一世去世,尼祿即位成為皇帝,即位之日,據(jù)他17歲生日還有兩個月。尼祿的即位得到軍隊和參議院的支持,一切都十分順利,母親阿格里庇娜在他統(tǒng)治之初,發(fā)揮了重要影響。

皇帝的御衛(wèi)軍,大理石浮雕,羅馬,公元51-52年。

皇帝的御衛(wèi)軍,大理石浮雕,羅馬,公元51-52年。

21歲,母親阿格里庇娜被謀殺

羅馬史學家塔西佗、蘇埃托尼烏斯和狄奧·卡西烏斯都記載說,尼祿因為受夠了母親的攝政而弒母。但這個說法并無目擊者證實,謀殺是否發(fā)生或如何發(fā)生也無從知曉。

但這并未阻止歷史學家編纂戲劇性的故事,故事中,尼祿在派遣親兵去實施謀殺前,還曾制造沉船事件試圖造成溺亡的假象。據(jù)說,阿格里庇娜告訴前來謀殺她的親兵,把刀刺向她的子宮,正是這里曾經(jīng)孕育了尼祿。顯然,這段“遺言”也挪用自舞臺劇。

金幣,描述尼祿和阿格里庇娜的權(quán)力斗爭,意大利,公元54年

金幣,描述尼祿和阿格里庇娜的權(quán)力斗爭,意大利,公元54年

但尼祿卻稱,母親阿格里庇娜死于自殺,其實在發(fā)現(xiàn)了兒子的陰謀之后,阿格里庇娜的確有可能(或被迫)選擇自殺。

23歲–布狄卡起義

在統(tǒng)治初期,由于不列顛的羅馬軍團忙于征戰(zhàn)莫那島,在公元60-61年,不列顛島東南部的布狄卡女王率兵領導了一場反抗羅馬統(tǒng)治的起義,攻擊并摧毀了羅馬人的重要定居點。

有關(guān)英格蘭歷史的插圖中,布狄卡女王在人群中發(fā)表演說。蝕刻版畫,1795年

有關(guān)英格蘭歷史的插圖中,布狄卡女王在人群中發(fā)表演說。蝕刻版畫,1795年

起義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羅馬人對新征服領土的貪婪、追索給地方領導人的貸款、持續(xù)不斷的威爾士沖突,以及最重要的,對布狄卡的丈夫、國王普拉薩塔古斯(Prasutagus)以其家族的暴力侵害。

最近出土飾品,在布狄卡攻打科爾切斯特(Colchester)期間被埋起來,據(jù)考證這些物品的主人是一名羅馬老兵和他的妻子,但后來他們從未設法找回這些物品。公元60-61年?科爾切斯特博物館。

最近出土飾品,在布狄卡攻打科爾切斯特(Colchester)期間被埋起來,據(jù)考證這些物品的主人是一名羅馬老兵和他的妻子,但后來他們從未設法找回這些物品。公元60-61年?科爾切斯特博物館。

布狄卡的起義軍摧毀了科爾切斯特、倫敦和圣奧爾本斯(St Albans)后被羅馬軍隊擊敗。 起義后,不列顛軍團長官保利努斯(Suetonius Paulinus)對英格蘭人實行了更嚴厲的法令,直至他的繼任布普利烏斯·彼得羅尼烏斯·圖皮里亞努斯(Publius Petronius Turpilianus)的到來。

24歲—屋大薇婭被執(zhí)行死刑

未了讓尼祿繼承皇位合法化,15歲的尼祿與14歲的屋大薇婭在父母的安排下結(jié)為夫婦。屋大薇婭是克勞狄一世與前妻的女兒,因此當克勞狄一世與阿格里庇娜結(jié)婚并收尼祿為養(yǎng)子后,兩人成為了名義上的兄妹,為了安排他們的婚姻,屋大薇婭還不得不被另一個家庭收養(yǎng)。

但他們的婚姻并不美滿。根據(jù)當時歷史學家的說法,尼祿有各種各樣的風流韻事,在成為皇帝之后,喜歡上屋大維婭的侍女,并打算與屋大維婭離婚,后被老師塞內(nèi)加與母親阿格里庇娜勸阻,但兩人的婚姻已經(jīng)名存實亡。阿格里庇娜死后,屋大維婭被流放至外島生活。公元58年,尼祿喜歡上寵臣奧托美艷動人的妻子波培婭·薩賓娜,為了方便給予她皇后的頭銜,尼祿在公元62年以通奸的罪名處決屋大維婭,讓波培婭成為他第二任皇后。據(jù)記載,屋大維婭的流放和死亡在公眾中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公眾對盡職的屋大維婭報以最大的同情。

可能是克勞狄亞·屋大薇婭的大理石人像。意大利,朱利奧·克勞迪安(Julio-Claudian)

可能是克勞狄亞·屋大薇婭的大理石人像。意大利,朱利奧·克勞迪安(Julio-Claudian)

雖然宮闈之事,外人不可知曉。但除了尼祿移情波培婭,似乎也找不出要處決屋大維婭的其他原因。屋大維婭并無生育,而新皇后卻很快為尼祿生下一個女孩,尼祿高興地為女兒命名為“奧古斯塔”,但這個孩子才出生三個月就早夭了。

26歲:羅馬大火

公元64年7月19日,馬克西姆大競技場附近發(fā)生大火。火焰很快席卷了整個羅馬城,大火持續(xù)了9天。首都的14個區(qū)中,只有4個幸免,3個則被完全摧毀。羅馬四通八達的街道、商店及民房,也都化為灰燼。雖然后來羅馬在重建后再度擁有悠久的歷史,但這場火災直接被后人喚做“羅馬大火”,可見其嚴峻性。

1951年,演員彼得·烏斯斯蒂諾夫(Peter Ustinov)扮演的尼祿。劇中,尼祿在羅馬燃燒后彈奏七弦琴。

1951年,演員彼得·烏斯斯蒂諾夫(Peter Ustinov)扮演的尼祿。劇中,尼祿在羅馬燃燒后彈奏七弦琴。

后來,歷史學家將這次事件歸咎于尼祿,聲稱他不喜羅馬舊市容的擁擠,想要興建龐大的新宮殿,為了建造龐大的新宮殿。根據(jù)蘇埃托尼烏斯和狄奧·卡西烏斯的說法,尼祿在皇宮里俯瞰著燃燒的城市,彈奏著七弦琴,歌頌著特洛伊城的陷落。然而,這個故事是虛構(gòu)的。

尼祿宮殿的壁畫殘碎。公元64年- 68年。

尼祿宮殿的壁畫殘碎。公元64年- 68年。

歷史學家塔西佗是經(jīng)歷過羅馬大火的,盡管當時他只有8歲。他寫道,火災發(fā)生時尼祿并不在羅馬城內(nèi),但在得知火災發(fā)生后第一時間的驅(qū)車趕回,開放自己的宮殿安置災民,并從奧斯提亞與鄰近的城鎮(zhèn)運糧賑濟。

27歲,波培婭去世

羅馬史學家塔西佗、蘇埃托尼烏斯和狄奧·卡西烏斯均稱,對妻子波培婭的愛,蒙蔽了尼祿的眼睛。但他們又指責尼祿在一次脾氣發(fā)作時踢了正在懷孕的波培婭,造成她在65年死亡。

可能是波培婭的大理石肖像,公元1世紀中葉

可能是波培婭的大理石肖像,公元1世紀中葉

有趣的是,妻子懷孕時被盛怒的丈夫毆打致死是古代文學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主題,尤其用于描繪獨裁者的破壞性傾向。古希臘作家希羅多德(Herodotus,約前480-前425年)講述過波斯國王坎比斯(Cambyses)如何踢自己懷孕妻子的肚子,導致其死亡的故事;更早之前,古希臘科林斯的統(tǒng)治者佩里安德(Periander,前665—前585年)也被冠以類似的故事。此處對尼祿的描述也許只是使用了文學描述的慣例。

事實上,波培婭可能死于與懷孕有關(guān)的并發(fā)癥,而非尼祿之手。為了神話自己這位皇后,尼祿還為她辦了一場豪華的葬禮。

28歲,黃金日

以大伊朗為中心,帕提亞帝國是主要的政治和文化大國,也是羅馬的長期敵人。兩國也一直在爭奪對亞美尼亞的控制。

公元55年,羅馬的東方屬國亞美尼亞發(fā)生政變,最后由帕提亞的王子提里達特斯進入亞美尼亞,并成為新的國王。流亡的亞美尼亞人士向尼祿請求援助。于是尼祿派遣日耳曼軍團長官科爾布洛,讓他全權(quán)處理東方事務。

在帕提亞方面,認為亞美尼亞在文化上與波斯相近,因此決定可以自行管理亞美尼亞的事務,毋需照會羅馬。帕提亞國王沃洛吉西斯一世拒絕羅馬恢復舊王的要求,任命自己的胞弟提里達特斯為亞美尼亞王。

公元58年,科爾布洛率領的羅馬軍團進入東方,與帕提亞—亞美尼亞聯(lián)軍展開一連串的戰(zhàn)役,最終在63年,帕提亞與羅馬達成協(xié)議:承認提里達特斯為亞美尼亞國王,但國王的王冠必須由羅馬皇帝授予。

羅馬的雅努斯神廟大門會在戰(zhàn)爭時打開,在和平時期象征性地關(guān)閉。

羅馬的雅努斯神廟大門會在戰(zhàn)爭時打開,在和平時期象征性地關(guān)閉。

在公元66年,尼祿關(guān)閉了圣殿的大門,標志著與帕提亞戰(zhàn)爭結(jié)束,為此發(fā)行了特殊硬幣,該幣鑄造于公元66年的法國。

在科爾布洛的軍營、尼祿的塑像前進行簡單的加冕后,提里達特斯帶著3000名帕提亞騎兵經(jīng)過9個月的旅程來到羅馬,并在公元66年夏天,舉行正式加冕。在盛大的儀式上,羅馬人民看到亞美尼亞新國王跪在尼祿面前,接受加冕。這成為了尼祿統(tǒng)治的“黃金日”,此后羅馬的東方邊境維持七十年的和平。

30歲,自殺身亡

公元68年,高盧(法國)長官溫代克斯(Vindex)率兵起義反叛尼祿,身為塔拉哥·西班牙行省的長官加爾巴(Galba)也隨即出兵,在西班牙地區(qū)響應反尼祿的行動。雖然溫代克斯的起義軍被效忠尼祿的部隊擊敗,加爾巴卻由此獲得了更多的軍事支持。

正在這時,叛亂的指揮官切斷了糧路,羅馬謠言四起,人民聽說從亞歷山大城運來的不是米糧而是角斗士表演用的沙子,便群起暴動。尼祿不知溫代克斯已經(jīng)失敗,以為大勢已去,便倉皇地離開羅馬宮廷,打算逃往東方。

元老院得知尼祿離開之后,立刻決議推舉加爾巴為皇帝,并宣布尼祿為“人民公敵”,任何人都得以追捕或誅殺尼祿。他在過去的獲釋奴隸的別莊里,獲悉追捕的士兵已經(jīng)斷絕他的逃亡道路,6月9日,尼祿身邊只剩三四個仆人,最后他將匕首刺入自己的喉嚨自殺,結(jié)束他14年的執(zhí)政。

元老院得知尼祿的死訊后,決議對其施以“記錄抹煞”——凡是尼祿的塑像、碑文、建筑物上的銘刻,都必須加以銷毀或抹除。但尼祿卻仍然擁有一個體面的葬禮,并在去世后很長一段時間,人們都用鮮花裝飾了他的墳墓,甚至有人認為他還活著。

超大尺寸的維特里烏斯皇帝的大理石頭部,可能用尼祿肖像重新雕刻而成。羅馬帝國,公元70–80年。

超大尺寸的維特里烏斯皇帝的大理石頭部,可能用尼祿肖像重新雕刻而成。羅馬帝國,公元70–80年。

尼祿死后,內(nèi)戰(zhàn)隨之而來。 在所謂的“四帝之年”(公元69年)結(jié)束時,維特里烏斯(統(tǒng)治時間:69年?79年)受元老院承認為羅馬皇帝,羅馬也迎來的新的王朝——弗拉維王朝。

尼祿是暴君嗎?

尼祿是一位年輕的統(tǒng)治者,他試圖在一個相對較新的、不穩(wěn)定的政治體系中標明自己的立場,在這個政治體系中,君主制(皇帝)和共和制(元老院)并肩而坐。盡管皇帝在權(quán)力和權(quán)威上超越一切,但在表面上,君主制必須避免。因此,皇帝需要承認,元老院的作用,即使只是在形式上。這個只屬于貴族成員的傳統(tǒng)參議院,長期以來在羅馬社會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隨著內(nèi)戰(zhàn)的結(jié)束和共和國的瓦解,元老院的權(quán)力被嚴重削弱。

尼祿皇帝的青銅頭像,發(fā)現(xiàn)于英格蘭,公元54-61年。

尼祿皇帝的青銅頭像,發(fā)現(xiàn)于英格蘭,公元54-61年。

與這一階段的其他皇帝一樣,尼祿也經(jīng)常與元老院發(fā)生沖突,當皇帝的權(quán)威與元老院觀點屢次發(fā)生不一致,元老院的權(quán)力,便緩慢而不可避免地漸漸喪失。所以,屬于元老院的歷史學家將尼祿描述為一個狂暴的暴君,并非完全公正。 他們在撰寫尼祿的時候,也熱衷于用最壞的角度描寫他。

但當我們考慮下層階級時,就會出現(xiàn)完全不同的情況??脊艑W家在羅馬發(fā)現(xiàn)了許多涂鴉,“尼祿”這個名字是在城墻上最常見的,比朱里亞·克勞狄王朝的其他皇帝和此后的弗拉維王朝都多。

羅馬帕拉蒂尼山上,商店或小酒館的墻壁上復制下的涂鴉,涂鴉極有可能代表尼祿。

羅馬帕拉蒂尼山上,商店或小酒館的墻壁上復制下的涂鴉,涂鴉極有可能代表尼祿。

如果將視角從史書的描述,轉(zhuǎn)向公元1世紀的羅馬,我們將看到尼祿建立了宏偉的公共浴池、有頂棚的商業(yè)市場、改善羅馬與其海港的聯(lián)系,確保了人民能夠獲得食物。此外,還建造了圓形劇場豐富娛樂生活,在羅馬大火之后,他推出的新建筑法規(guī)也改善了羅馬人的生活條件。

但普通人對尼祿的看法很難在當下被看到,因為他們留下的痕跡少之又少。而精英階級最終塑造了我們對歷史的理解。

羅馬歷史上的“壞”皇帝

根據(jù)古代歷史學家的說法,后人很難排出誰是最糟糕的羅馬皇帝。是自命為神的卡利古拉(Caligula,37年—41年在位)?還是處決元老、流放基督徒的圖密善(Domitian,81年-96年在位)?也許是幻想自己是大力神的、殘酷的康茂德(Commodus,180年—192年在位),卡拉卡拉(Caracalla,211年-217獨自執(zhí)政)也是一個很好的候選人,他謀殺了自己的兄弟及其支持者來鞏固自己的皇位。

卡利古拉微型古銅色胸象被安放在地球上,公元37–41? ?科爾切斯特博物館

卡利古拉微型古銅色胸象被安放在地球上,公元37–41  ?科爾切斯特博物館

尼祿被描述為暴虐,被列為殘酷和渴望被視為神靈的許多“壞”皇帝之一。這些指控有帶著一些相似性,也許是因為都來自于對權(quán)利不滿的元老院,并用這些指控詆毀他們的政治敵人。

即使是被認為是最偉大的羅馬皇帝之一的奧古斯都,他的聲譽也并非一塵不染。他的上臺也伴隨著流血事件,在公元前43年,他與馬克·安東尼、雷必達結(jié)成后三頭同盟。但在前36年他剝奪雷必達的軍權(quán),后在亞克興戰(zhàn)役打敗安東尼,開始掌握一切國家大權(quán)。

十二位羅馬皇帝的蝕刻畫。1770–1830年

十二位羅馬皇帝的蝕刻畫。1770–1830年

那么,我們?nèi)绾闻袛嗄?無意義的殘忍比蓄意的殘忍更糟嗎?既然我們對這些皇帝的了解都來自于不公正的來源,我們又如何能區(qū)分事實和虛構(gòu)呢?

(注:本文編譯自大英博物館,作者弗朗切斯科·博洛尼亞(Francesca Bologna)為展覽“尼祿:神話背后的人”的策展人,展期為2021年5月27日—10月24日)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